冠状动脉搭桥术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护理心脏搭桥,俗称冠脉搭桥术,是在充满动脉血的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路径,使血液绕过狭窄位而到达远端。
用于修复或替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肌血供的手术。
手术方法为用移植的血管(常为大隐静脉及乳内动脉)在主动脉及梗阻的冠状动脉远端建立一条血管通路。
术后护理:一、循环系统1、心电图的监测——重要a连续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常规术后立即作12导联心电图,之后每天至少作一次12导联心电图,监护仪选择II导联b及时发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心率:最理想——60~80次/分2、血压监测控制平均动脉压为70~90mmHg,并保持平稳。
收缩压低于80mmHg或降至原先值的2/3时属低血压,应结合意识、尿量、末梢循环的变化,予以相应的处理。
血压大于110mmHg,合并高血压患者应控制平时血压的2/3为宜。
术后血压高的患者应持续静脉泵入硝酸甘油或硝普钠。
a血压低——容量不足、心排血量低处理:正性肌力药物、缩血管、钙剂、强心剂b血压高——高血压病史、低温、躁动处理:镇静、降温、血管扩张剂c血压波动——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处理:补足血容量、充分镇静、改善心功能3、心功能监测a.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控制病人心率在60~80次/分b.查血气分析和生化,维持血钾4.0~5.0mmol/Lc.术后24h内严格严格监控液体输液、输血量及速度,准确记录输入液量,液体的总量以出量>入量,种类以等渗液体为宜,特殊的血管活性药物以微量注射泵按要求泵入。
4、CVP监测正常5-12cmH2O,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病人cvp控制在10-12cmH20每30-60min测量一次,根据其变化了解右心功能和循环血量的情况,决定补液速度心功能好:积极补液,参照尿量及各种引流量心功能不好:注意补液速度,参照CVP值5、体温监测6、肤色、皮温的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动脉搏动,以及唇、甲床、毛细血管和静脉充盈情况;特别是对于取大隐静脉的病人,注意观察足背搏动。
心脏搭桥手术及术后注意事项搭桥手术顾名思义,是取病人本身的血管(如胸阔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饶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
这种手术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在充满动脉血的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路径,因此,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在心脏上架起了“桥梁”,俗称“搭桥术”。
所用的材料不是钢筋水泥,而是患者自己的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是将小腿或大腿上的大隐静脉取上,一端与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吻合,一端与升主动脉吻合,也可同时在一根静脉上开几个侧孔分别与几支冠状动脉侧侧吻合,这就是所谓的序贯搭桥或蛇形桥。
用大隐静脉搭桥,手术损伤小些,简单一些,但远期效果比动脉搭桥差些,因此适用于年龄大的病人。
用动脉搭桥损伤大,技术要求高,手术更难,但远期效果较大隐静脉好,适用于年轻病人。
一般情况下,80岁以上老人可单独使用大隐静脉搭桥,55岁以下可考虑全用动脉搭桥,其他年龄可用一根乳内动脉加上大隐静脉。
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下进行,一般需要2-3小时。
简单的病例也不用体外循环,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手术。
(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可以不使用体外循环)。
心脏搭桥手术风险心脏搭桥术涉及到绕行被堵塞的动脉以改善对心脏的血液和氧气供应,这类手术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记忆和心智功能,以至于大约有1/3的患者在手术五年后仍然表现有可被检测出的心智功能障碍。
为了减少和降低危险性,必须使心脏搭桥术的嫁接段保持通畅,减少重复做心脏搭桥手术的需要。
在刚做完心脏搭桥术的病人中,抑郁可引起手术第一年内三倍的心脏病危险。
除去麻醉、体外循环等术前准备时间,医生搭一个“桥”只需要6—7分钟时间。
许多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几天便能上下楼梯。
若恢复良好,一周后便能上街。
医院心血管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护理常规一、密切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CABG术后心律失常,较常见的有室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心率失常。
二、监测血流动力学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30分钟记录一次,定时测量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心排血量等。
详细记录测量参数。
三、保持血压平稳:术后血压过高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血压过低则会使心肌供血不足。
所以,术后要维持适合病人自身的血压,对CABG术前合并高血压的病人血压控制不低于术前血压的20~30mmHg。
术后早期应充分镇静及合理应用血管扩张剂以控制高血压,并注意血压不能忽高忽低。
四、体温及末梢循环:维持正常的体温,使末梢循环尽快恢复,可使心肌耗氧量降低。
术后早期积极复温,注意保暖。
体温高于38℃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冰袋降温,酒精擦浴或药物降温。
五、观察胸腔或心包腔出血: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并准确记录。
六、呼吸功能的维护1.充分供氧。
2. 保证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3.如PaO2低,可采用鼻塞和面罩同时供氧,重者可采用呼吸机间断加压给氧。
七、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八、肾功能的维护。
九、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1.CABG术后病人查血糖或尿糖。
若合并糖尿病者,每天查3 次。
2.术后当日病人的血糖应激性增高,静脉内仅输入不含葡萄糖的液体,如林格氏液、生理盐水等,不做降糖处理。
3.术后第一天开始,根据血糖的结果,静脉内输注胰岛素。
即使病人的血糖高也要注意补充病人的基本糖需要,防止酮症酸中毒。
4.病人开始进食后,给予糖尿病饮食,严格按术前的主食量控制饮食,并尽可能使用术前口服的降糖药及剂量。
十、术后病人根据需要用抗凝、抗聚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低分子肝素等。
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如出血、胃肠道不适等。
十一、伤口的护理:严格按外科换药要求,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严防感染发生。
十二、拔除胃管后4小时可进食,先给流质、半流质饮食,再给普食,应为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且易消化的食物。
心脏搭桥手术后注意事项“心脏搭桥”是治疗冠心病的理想治疗方法,心脏搭桥后患者康复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呢?1、伤口勤护理出院时伤口处有轻微的发红、疼痛、肿胀,有时甚至会持续几个月,这是正常现象。
回家后要经常检查伤口,若发现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伤口处每日要用清水或抗菌皂冲洗,伤口要用无菌敷料覆盖。
术后脚踝部可能会肿胀数星期,可以穿弹力袜或在休息时将患肢抬高,以减轻肿胀。
2、科学安排饮食手术后每天应保证摄入适量的水果和蔬菜,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鱼类、蛋类等)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玉米油、橄榄油、葵花子油等),少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油、奶油等)。
3、少量饮酒和严禁吸烟术后最好不饮酒,每天最多喝50毫升红酒。
吸烟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故应严禁吸烟。
4、多多休息在术后4-6星期的恢复期内,每天要保证8-10小时睡眠。
所有活动应该安排在充足睡眠之后,活动量以不感觉劳累为宜。
5、适当参加活动出院后先可早晚各散步10分钟,数天后逐步提高速度,并延长距离。
增加运动量过程中,若有轻微头痛、疲劳、出汗、全身酸痛等症状是正常现象。
若在运动(如散步)时心绞痛发作,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若仍不缓解,或伴有气急、大汗、疼痛超过15分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夏天锻炼时宜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冬天可选择在体育馆内。
上楼是一种中、重度体力活动,家住楼上的患者,可以自行缓慢上楼。
以后可改为做一些轻微的家务,如打扫卫生、做饭、洗菜等。
要避免抬举重物,如搬家具、擦地板等。
术后4-6星期内避免牵拉胸部的动作,包括抱小孩、推移重物、开车等。
6、注意记忆力和视力的改变手术后可能出现记忆力暂时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通常在几星期内可以恢复正常。
术后一般都有轻微的视力改变,但6个月后都能恢复至术前视力。
7、注意心理的负面影响手术不仅对身体创伤较大,而且对精神心理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少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
2023冠脉搭桥术护理查房contents •概述•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护理•并发症及处理•其他注意事项目录01概述冠脉搭桥术是通过手术将患者身体中的一段血管移植到冠状动脉上,以替代原来的阻塞或狭窄的部分,从而改善心脏供血情况,缓解心绞痛等症状,达到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目的。
定义冠脉搭桥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适宜介入治疗的严重冠心病患者。
该手术风险较高,但术后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特点定义与特点起源冠脉搭桥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最初采用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后来逐渐发展为使用动脉作为移植血管。
发展随着外科技术和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冠脉搭桥术的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也不断提高。
历史与发展适用人群冠脉搭桥术适用于严重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特别是药物治疗无效或不适宜介入治疗的患者。
禁忌人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不宜进行冠脉搭桥术。
适用人群与禁忌02术前准备心理准备介绍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要点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流程、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使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
解答疑问耐心回答患者和家属关于手术的疑问,消除其疑虑和紧张情绪。
给予鼓励向患者和家属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
准备床单、被套、枕套、手术衣等常规物品。
物品准备常规物品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敷料、缝线、止血剂等物品。
手术器械和药品准备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输液泵等监护设备。
监护设备患者准备协助患者完成术前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完善相关检查卫生准备饮食指导适应床上生活术前应洗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术前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体力。
术前可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床上活动和锻炼,以适应术后床上生活。
03手术过程麻醉诱导给予患者麻醉药物,使其意识消失,进入全麻状态。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护理一、术前护理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术前护理,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冠心病患者多伴有其他并发症,需常规检查血糖、肝肾功能等。
2、大隐静脉将用做傍路,要避免损伤和炎性反应。
选用上肢静脉作静脉注射,禁忌下肢静脉注射或滴注。
3、备皮范围在体外循环备皮基础上,还应包括下肢自膝关节上三分之一至踝部。
术前1d用 75%乙醇擦拭 3次,手术日晨 1次。
二、术后护理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术后护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血细胞比容保持 30%左右,不宜太高,由于搭桥血管早期水肿,血液粘稠度不宜过高。
2、早期注意高血压情况,血压过高会增加心脏的后负荷,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
3、术后早期可适当用硝酸甘油,防止冠脉血管痉挛,改善血供。
4、凡心脏泵患者,在应用主动脉内囊反搏机时,延长长舒张期,使冠状动脉血管得到足够的血供和氧供,应密切观察术侧下肢血供。
5、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冠心病患者的血液粘滞度高,易发生深静脉栓塞。
可轮流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
用弹力绷带扎紧术侧肢体,减少下肢水肿。
6、术后需抗凝治疗3~6个月。
三、健康指导1、饮食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低脂易消化食物。
2、适当活动,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3、取下肢静脉搭桥的患肢应穿弹力袜,有利于侧支循环形成,减少肿胀。
4、保持良好心情,不宜激动。
摘自上海卫生局编著《护理常规》四、术后护理补充1、维持循环稳定(1)合理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
IABP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灌注,解除心绞痛及保护左心室功能。
近几年来,应用到心内直视手术后的低心排综合征,LV EF<40%的病人。
(2)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常规用心肌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量。
由于硝普钠可降低冠状动脉灌注压,增加非缺血区血流,使缺血区血流进一步减少,因此不作常规使用,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为确保冠状动脉灌注,防止冠状动脉痉挛,术后早期使用硝酸甘油,用量按体重(kg)×0.3计算,以维持平均动脉压(MAP)9.5~12kPa,血压平稳后逐渐减量至停用。
冠状动脉搭桥术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患者有无心前区不适,观察心电图特别是ST段的变化,有无新
的Q波出现。
2、患者有无低心排综合征。
3、血压、心律、心率的变化。
4、静脉肢体有水肿,血运是否通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护理措施
1、执行心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1)患者入住ICU,安排专人护理。
(2)未清醒的患是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有气管插管及辅助通气者,头颈应保持平直位,注意防止气管插管折曲面影响通气。
保持气道通畅,做好气道湿化。
(3)保持各输液管、测压管、尿管及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胸腔或心包纵隔引流液的性质、量以及切口有无渗血现象。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术后第一个24小时内,每15-30分钟监测生命体征一次。
如病情稳定可适时改为1小时测记一次。
(5)准确的记录单位时间内或交接班时的出入量。
并按急、缓顺序执行各项术后医嘱。
注意保持好血容量,并防止单位时间内补充过量及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
(6)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发生并发症。
并按医嘱给予抗生素、镇静或止痛药物。
(7)清醒有自主呼吸及病情稳定的患者,术后次日开始进流质。
一般术后2-3日在床上活动。
活动后无心慌、气促、呼吸困难者,可鼓
励逐渐下床活动。
(8)术后早期应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缓泻剂或用灌肠剂。
2、血压的监测:术后维持适合患者自身的血压,要参考患者术前的血压,对术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术后血压控制在不低于术前血压的20-30mmHg范围内,过高使心肌耗氧增加,过低使心肌供血不足。
3、心电图监测:术后监测心电图的变化,定时做12导联心电图。
了解T波及ST段的变化,并与术前对照,有助于及早发现围手术期心梗、冠状动脉血管痉挛以及血运重建不完全等。
及时观察术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率及心律失常。
4、观察胸腔或心包腔出血:加强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仔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的变化,及时发现出血并给予处理,必要时二次开胸止血。
出血部位多在胸壁组织或内乳动脉分支血管以及吻合口处。
5、取乳内动脉搭桥患者,可能出现肋间肌供血减少或术中胸膜损伤。
术后及时发现和处理胸腔积液、积气、肺下叶不张等。
6、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及时补足血容量,维持血清钾在4.5mmol/l左右。
7、术前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术后应加强呼吸监护,保证通气。
鼓励患者自行咳痰,做深呼吸或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防止肺不张。
8、术前合并糖尿病者,术后可给予1:1胰岛素泵入,并定时查血糖,使血糖维持在200mg/dl左右。
9、患肢的护理:术后弹力绷带扎紧术侧肢体,减少下肢水肿。
注意观察患者肢循环、温度及颜色等情况,抬高患者15-30度,间断被动或主动活动患肢,预防血栓形成。
10、抗凝治疗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