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乙醇,丙醇等危害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醇(GB338-1992)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安全处理: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乙醇(GB/T678-2002)

安全防护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露处置

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露: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6]

丙酮(GB7814-1987)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稀释剂(HGT3378-2003)

稀释剂的作用

1、调节油漆粘度,以便于刷涂、喷涂等作业。

2、提高油漆贮存的稳定性,防止油漆在贮存容器中发生凝胶变质以及减少油漆表面结皮。

3、施工时,可以增加物体表面湿润性,使油漆便于渗透到物体空隙中,增加油漆的附着力。

4、改善涂膜流平性,防止涂抹厚薄不均匀或产生刷痕及起皱等弊病。

总结:在使用稀释剂时必须认真选择,并非任意一宗稀释剂对任何一宗油漆都适用,否则,就会发生沉淀、析出、施工困难等问题。选择原则是:对油漆应有良好的溶解性、随涂膜的干燥速度从涂膜中挥发出去而无残留物质,并且与其

他稀释剂能很好的混合。选择时,还必须考虑稀释剂的颜色、毒性、可燃性和经济性。一般均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选取配套稀释剂。

铅(GB/T21181-2007)

铅- 健康危害

铅是一种有毒的金属[2],它可以破坏儿童的神经系统,它可以导致血液循环系统和脑的疾病。长期接触铅和它的盐(尤其是可溶的和强氧化性的PbO2)可以导致肾病和类似绞痛的腹痛。有人认为许多古罗马皇帝的老年痴呆是由于当时铅被用来作为水管(以及铅盐被用来作为加入酒中的甜物)造成的。而且,铅在人体里积蓄后很难自动排除,只能通过某些药物来清除。

摄入过多的铅及其化合物会导致心悸,易激动,并会使神经系统受损,甚至会致癌和致畸。铅含量的超标会对儿童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3]

由于铅被怀疑导致儿童智力衰退它的使用被缩减。在发达国家含铅的油漆不再被出售。台湾的医学研究显示,对于体内铅含量较高的肾脏疾病患者注射排铅剂,能减慢肾病恶化速度,至少能延后洗肾四年;此研究很有机会有效降低台湾的医疗支出。

含铅盐的陶瓷制品有可能导致中毒,尤其是假如容器内的溶液是酸性的(比如果汁),这些溶液可以溶解陶瓷中的铅离子。尤其对女孩子和年轻的妇女铅的害处可能非常大。

预防铅中毒主要是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铅;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改革产品剂型;控制熔铅温度;加强局部通风、排毒装置;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定期监测工作场所铅浓度。定期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及每半年或一年定期体检,血铅和ZPP可作为筛选指标。及时发现就业禁忌症和早期发现铅中毒病人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