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外经典动漫艺术——动画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外动画名片赏析课程简介主要内容:故事、摄影、场面调度、运动、剪辑、表演、声音。
电影的分类1.新闻电影:记录的是不能重复的动作或事件,而且是事件的一个局部,事件不受电影制作者控制,可以通过加入旁白使事件相对完整。
2.纪录电影:1895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诞生,是以纪录目的的纪录片不像新闻电影纪录的是一个事件,而是处理一连串的在共同动机下所发生的事件,可以打破事件的连贯性记录、一系列的事件通过不同的形式或顺序来重复表现。
如: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3.剧情电影:剧情电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影形式,事件也许是真实的,但每个情节都是经过详细的设计和排演的,最终目的是为模仿真实。
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是比真实更为丰富多彩的方案。
4.动画电影: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然后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动画片,1877年诞生于法国。
“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
但第一部动画电影是在1906年的美国诞生。
动画电影的发展(变异)1.传统动画电影:二维动画(早期迪斯尼、宫崎骏等)定格动画(超级无敌掌门狗)2.三维动画电影:《料理鼠王》《功夫熊猫》3.以动画技术为主导的电影:《黑客帝国》、《变形金刚》第一课故事故事是电影的灵魂:宫崎峻的动画片电影的其它元素都是为讲述故事而服务的:《阿甘正传》剧本:一部动画片的电影的蓝图,区别于文学作品。
用文字表现的是一幅幅画面。
剧本结构:铺垫(提出问题)----------冲突----------解决剧本的内容1.主题: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人物:人物是你电影剧本的根本基础,它是你故事的心脏、灵魂和神经系统。
2.动作:人物他(她)干的事情就是动(action)。
一个剧本可以概括为: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地方去干他(她)的事情。
这个人就是主人公,而干他(她)的事情就是动作(action)。
3.冲突:如果你已经清楚了自己电影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你就可以为你的人物规定需要,然后为实现这一需求设置种种障碍---这就是冲突。
中外动画赏析—动画大师万籁鸣摘要:万籁鸣是中国动画事业的奠基人,是他推动了中国动画的蓬勃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万籁鸣的动画事业以及他的两部重要作品《铁扇公主》和《大闹天宫》。
关键字: 万籁鸣、动画、《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当今动画,已经不再是孩子的专利,越来越多人通过不同的渠道加入到卡通的阵营当中。
中国作为动画大国之一,从1926年拍成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算起,中国动画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
早在1941年,万氏兄弟拍摄的影院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不但受到中国人的欢迎,而且还轰动南亚和日本。
1.动画大师-万籁鸣万籁鸣(1899.12.18-1997.10.07),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原上海美术电影制品厂导演,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
原名嘉综,江苏南京人[1]。
万籁鸣出生于商人家庭,从小就对美术极感兴趣。
家里兄弟四个,老二万古蟾、老五万超尘和老六万涤寰,他们在后来也都成为了万籁鸣的得力帮手。
1919年,万籁鸣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几年,万籁鸣先后在美术馆、活动影片部任职,并大胆出版了《人体图案美》等书籍。
20年代初,美国动画片在中国上映,引起了万籁鸣的好奇。
在欣赏之余,他和兄弟们共同探索制作“卡通片”的奥秘。
经过无数次失败以后,他们绘制的卡通画终于活动起来了!随即万籁鸣和万古蟾为商务印书馆制作了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打字机》,这就是中国动画的雏形和先声。
第二年,他又和万古蟾利用业余时间为长城画片公司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无声动画片《大闹画室》,1930年为大中华影片公司制作了《纸人捣乱记》,这两部影片都采用真人与动画合拍,这开了中国动画的先河,在片中万籁鸣很注重民族性,两部动画的成功奠定了万籁鸣的艺术风格基础。
抗日战争前夕,万籁鸣和兄弟们又在联华影业公司先后制作了宣传抗日的《同胞速醒》、《精诚团结》以及预言篇《龟兔赛跑》等,表达了他们爱国的热情。
抗战时期,万籁鸣进入了上海新华影业公司,与兄弟共同制作了长达八千余尺的中国第一步大型有声动画片《铁扇公主》。
中外动画赏析嘿,同学们!今天咱来聊聊中外动画呗。
你们都看过啥动画片呀?像那《喜羊羊与灰太狼》,可有意思啦!灰太狼整天想着抓小羊,可就是抓不着,嘿嘿,可逗了。
咱中国的动画那可有不少经典呢!《大闹天宫》知道不?那孙悟空可厉害了,就跟个超级英雄似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我觉得那孙悟空就跟咱班上最调皮捣蛋的同学似的,谁也管不住他。
还有那《葫芦兄弟》,七个葫芦娃各有各的本事,一起打妖怪,那场面,老壮观了!外国的动画也很棒啊!比如说那《猫和老鼠》,汤姆和杰瑞整天打来打去的,可好玩了。
有时候我都在想,他们俩到底谁更厉害呢?也许汤姆厉害点吧,毕竟他那么大只,可杰瑞也很机灵呀,总能躲过汤姆的追捕。
哎呀,真不好说!还有那《冰雪奇缘》,艾莎公主能用魔法变出那么多漂亮的冰雪,哇塞,太酷了吧!我要是也能有那样的魔法就好了,嘿嘿,我就可以把学校变成一个大冰场,大家一起滑冰,那多好玩呀!你们说,中外动画为啥都这么吸引人呢?是因为它们的画面好看?还是因为故事有趣?我觉得可能都有吧。
就像咱喜欢吃冰淇淋,又好看又好吃呀!有时候看动画片,我都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那个世界一样,跟着里面的人物一起冒险。
哎呀,我突然想到,要是中国的孙悟空和外国的超级英雄打起来了,谁会赢呢?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呀!孙悟空有金箍棒,超级英雄也有各种厉害的武器和超能力。
不过孙悟空可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这多特别呀!咱再说说那些动画里的歌曲吧。
有些歌可好听了,听了一遍就忘不了。
我有时候还会跟着唱呢,虽然唱得不太好听,嘿嘿。
你们有没有这样呀?总之呢,中外动画都有它们的魅力。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像勇敢啦、团结啦、友爱啦。
所以呀,大家可以多看动画片哦,但也别忘记写作业哈!不然老师该批评啦!你们最喜欢的中外动画是啥呢?快跟我说说呗!。
动画片的艺术魅力动画短片应该是动画片中极具个性化的一笔,属于非主流动画的范畴,它往往采用不同于传统动画的制作形式,达到对动画形式与内容更新、更深入的探索与应用。
其中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别出心裁的构思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使这种动画形式充满了神奇的艺术魅力。
纵观国内国外非主流动画的发生和发展,发现这些动画短片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和思想与所处时代的艺术思潮和流派的发展密切相关。
比如:德国《走钢丝的演员》受极少主义的影响,用简约的线条来表现深邃的内涵;法国的《美丽城三重奏》用大量超现实主义画面来表现。
动画短片与主流动画相比,有更广阔、更自由的个人发挥空间。
它强调的是独立构思、设计、拍摄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这类动画也更具有独立性和原创性,深受动画人士的喜欢,已经自成体系,成为各大电影节的评奖项目,同时它也是主流动画内容与形式以及技术探索上的有力补充。
国外一些大的动画机构都有专门创作实验短片的部门。
动画片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短小精悍,以情以景打动人这些动画短片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短,注重写意。
因此注定了创作者更多的精力不是放在讲故事上,而是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丰富的感情和思想。
创作者把多年的艺术修养和创作经验带进短片的创作过程中,以高度概括的手法表现主题与主要内容,以流畅的镜头来传递细腻的情感,用细节的处理完成对神态的刻画。
我们熟悉的《和尚和鱼》,通过小和尚徒劳无功的捕鱼过程,让我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感受到了冲破樊笼的自由。
在简单的音乐中,略带夸张的人物、跳动的小鱼、明快的画面色调,整个感觉天人合一,飘逸空灵,极具艺术神韵,意境的营造独特到位。
二、表现手法丰富由于动画短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使得许多创作者在构思创作中,早已不满足于动画的一般表现,各种先进的技术与形式在这里都得到更好的尝试。
动画短片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手绘动画和玩偶动画、流沙动画以及用盐、工业零件、生活用品和我们日常物品等创作的作品。
外国老鼠和中国老鼠米老鼠诞生于沃尔特·迪斯尼最困难的时期。
当时,沃尔特·迪斯尼组建的动画片公司可以说是内外交困。
已创造出来的动画形像被发行商垄断手下的动画片画家集体跳槽迪斯尼手中除了画笔之外,已经一无所有。
不妥协不屈服不言败的气质沃尔特·迪斯尼性格的缺陷,制约了米老鼠的发展米老鼠成了我们的包袱,因为它像一座丰碑,这就限制了我们可以做的事。
假如我们让米老鼠踢谁一脚,那我们就会收到无数母亲的抗议信,她们会说我们这样做是在‘让孩子学坏’。
由此,米老鼠必须保持它甜蜜的形像。
而这样的一个形像难道不是捆住了人们的手脚吗?”正剧日益绅士化呱呱叫笑逐颜开迪斯尼的标志性招牌米老鼠让中国动画老鼠“咸鱼翻身”造型还是性格老鼠一律是十恶不赦坏蛋随着米老鼠的长驱直入中国动画片中的旧有的是非观念终于在刹那间缴械投降。
老鼠聪慧可爱,大脸猫则屡遭戏弄,吃尽苦头。
淘气的小老鼠,俨然是蓝猫的亲密战友。
几千年恪守的中国传统爱憎观,在米老鼠的旋风裹胁下,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定位。
米奇的影响,凸现国产动画片的困惑目前中国动画片可以分化成的两种风格,它们分别模仿了迪斯尼与日本动画片。
像《蓝猫淘气三千问》基本就是对迪斯尼动画片的学舌,蓝猫的形像,几乎就是美国动画片《猫与老鼠》的造型。
而模仿日本卡通形像的动画片如《海尔兄弟》等,里边的那种大眼睛、翘鼻子的卡通形像,几乎就是日本动画片的标准样式。
在模仿的过程中,唯独没有继承中国传统绘画元素。
中国古代绘画的背景设计、皮影戏的造型特点、京剧的道白与音效--然而这一切,在当今的中国动画片中已经荡然无存。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动画片唯一的突破就是对民族风格的抛弃,即使这些动画片没有为迪斯尼或日本动画片定制,但其风格,无非就是迪斯尼的作品翻版。
孙悟空之于中国动画片,正像米老鼠之于迪斯尼。
可能这个形像有些苍老,但他是中国动画业辉煌的见证。
在米老鼠77岁生日时,它的贺礼是迪斯尼不断创新的同样具有米老鼠风格的卡通形象,而孙悟空这一个立足于民族土壤里的卡通形像,他的最大的苦恼,就是缺乏一个带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后继者。
中外经典动画赏析论文中国动画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一)中国动画的过去发展史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最早的动画出现在一九二几年,在那段时间我国拍摄了著名的黑白电影动画《铁扇公主》以及《三毛流浪记》。
解放后动画基本都是在长春电影厂和上海美术片厂制作,先是《大闹天宫》(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而后是《小蝌蚪找妈妈》(中国第一部水墨画电影)、《葫芦娃》、《黑猫警长》、《舒克贝塔》、《邋遢大王》、《小猪噜噜》、《哪吒闹海》、《九色鹿》、《魔方大厦》等。
可以说从1926年的8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出现了一系列优秀动画作品。
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例,50多年来拍摄了近500部动画片,累计20000多分钟,其中在国内获奖100多次,国际上获奖70多次,并在世界动画业树起了“中国动画学派”的旗帜。
然而曾经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
1966--1971这六年中,竟然没有一部动画片制作出来。
之后的几年,形势似乎有了一点好转,但是1972-1977年间也只有每年2-4部动画出炉。
这一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几乎是在原地停滞了十多年。
(二)中国动画的现在状况及问题如今,中国动画在世界已经失去原有的地位。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的发展呈现了缓慢的趋势。
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动漫艺术的质量不高。
首先,题材范围狭隘,针对低龄化人群。
个人认为经典这种东西是适应当时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而产生的,记录着一个时代辉煌。
旧作翻拍显然失去意义,往往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不过这些都只是次要因素,重要的是定位问题。
中国动画业消费面定位狭窄,成人市场长期被忽视。
成年人是一个巨大的尚未得到开发的市场,具有极大地市场潜力。
国产动画的服务对象本来就不是10岁以上的孩子,所以10岁以上的观众没有资格评论其好坏。
可如今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社会节奏产生巨变,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现在的小孩普遍早熟,也就是说部分国产动画连低龄观众也觉得幼稚。
如果中国动画仍将消费群集中在少儿,且过度重视教育感化功能,忽略动画漫画作为传媒产品应有的娱乐功能,导致我国动画产品政治性过强,娱乐性不足,缺乏吸引力。
中外动画赏析中外动画之比较动画可以说是电影艺术的分支,是电影艺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广义上说,动画可以定义为:通过人眼的视觉残留影像原理,将非真实的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用多种制作方法和拍摄手段并加以人工或数字合成的连续影像,通过多种媒介来传播并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的一种动态艺术表现形式即为“动画”。
简单的来说:动画就是可以通过放映机播放,并且是逐格处理过的动态画面。
动画可以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和电脑动画。
平面动画如:中国的《大闹天宫》,日本的《千与千寻》,美国的《猫和老鼠》等。
立体动画如:中国早期的木偶动画片《神笔》,美国的粘土动画片《小鸡快跑》等。
电脑动画如:美国的三维动画片《怪物史瑞克》,《玩具总动员》。
中国的网络动画片《大话三国》等。
可谓种类繁多,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动画从文学体裁上,可分为叙事与拟人类和幽默与讽刺类。
叙事和拟人类指的是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动画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是叙事动画片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包括叙述的方式和形态。
动画片的叙事具有其独特的方式和形态。
可以投入感情,主观的从个人观点出发,也可以冷静无波,客观地复述事实。
叙事动画是动画片的主题类型。
神话,传说,童话,寓言,小说,叙事诗,民间故事,宗教故事,文学故事,历史故事等不同的叙事模式都可以运用到叙事动画片中。
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宝莲灯》是从“沉香劈山救母”这一神话传说中衍生出来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花木兰》则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
这两部作品虽然都取材于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有着鲜明的中国元素,但二者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表达的思想都存在差别。
《宝莲灯》的创作基本上忠于原著,忠于原来的故事情节,表达的思想也和原来的作品一致,都是赞扬沉香不畏艰难险阻,劈山救母的勇气和一片孝心。
而美国迪斯尼拍的《花木兰》,虽取材于中国的故事,但加入了美国的元素,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的故事新编,片中除了花木兰这一主要人物以外,迪斯尼还自己加入了一个新的动画元素――一个小动物。
在中国的动画发展史上,第一部动画片《大闹天宫》诞生在1926年,1941年诞生的第一步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亚洲产生了影响,1956年的木偶片《神笔》在国际上活得了儿童娱乐片一等奖,后面渐渐出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剪纸动画片,水墨动画等等,再后来,由于历史原因,本来欣欣向荣的动画备受打击,直到现代,中国动画仍处于探索期,被日本,美国动画所影响着。
小时候的《葫芦兄弟》,估计是很多人童年的记忆。
故事情节主要是七个兄弟解救爷爷,就算现在去看,情节紧凑,以及那扣人心弦的剧情,耳熟能详的主题曲,以及很好的配音,一点也不觉得落伍。
从取材来看,七个葫芦里生出的七个小孩,个个有着不同本领,题材新颖,以前是没有的,未来也不会再有。
据说制作者本来是要拍摄更长的一部动画片,里面有皇帝,将军等等,但是后面由于资金问题,剧本就改成了现在这样。
我觉得如果现在的《葫芦兄弟》要是变成皇帝将军之类的,估计中国动画史上又少了一部杰出的片子吧!《阿凡提的故事》也是小时候印象很深的一部动画片,它是一部木偶动画电影,阿凡提倒骑毛驴滑稽而幽默的形象和他使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不仅中国维吾尔族人民家喻户晓,而且中国各族人民也非常熟悉,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幕后的制作组,深入新疆等地取材,以及找了许多新疆当地的村民,选取其中之一为原型,才制作出这么优秀,脍炙人口,诙谐幽默的木偶动画片。
小时候很多人还看过《猫和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鸭》等等迪士尼的动画片,以及许许多多日本动画片,《一休哥》《美少女战士》等等,印象中小时候美国动画总是比较轻松幽默,而日本的动画片一般都比较有想象力,或者是格斗系列,亦或者是很长的连载,题材和种类丰富。
小时候很多男生喜欢的《圣斗士星矢》,以及其他热血格斗,《宠物小精灵》《数码宝贝》等等这种类似“宠物养成”系列,到现在都在不断出新剧集的《柯南》,《火影忍者》,以及不断新番的《蜡笔小新》《哆啦A梦》等等以及很多女孩子喜欢的《樱桃小丸子》等等。
动画艺术赏析动画艺术是一种通过图像的连续变化来创造动态效果的艺术形式。
它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观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对动画艺术进行赏析。
动画艺术的创作过程是一个精心设计和精确计划的过程。
动画师需要通过绘画、建模、动作设计等手段,将静态的画面变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场景。
他们需要准确地掌握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以及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从而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种创作过程需要艺术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观众心理的深入理解。
动画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无论是传统手绘动画还是数字动画,都能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例如,日本的动漫以细腻的线条和夸张的表情著称,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而迪士尼的动画则以精美的画面和细腻的动作赢得了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无论是平面动画还是立体动画,都能通过色彩、光影、音乐等元素来打造出独特的视听效果。
动画艺术也是一个跨文化的艺术形式。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国家的动画作品开始相互交流和影响。
日本的动漫和美国的迪士尼动画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影响力,许多人通过观看动画作品来了解不同文化的风貌和价值观。
动画艺术的跨文化特点使得它能够打破语言和地域的限制,成为一种全球共享的艺术形式。
动画艺术也具有教育和社会意义。
许多动画片以幽默的方式传递知识和价值观,吸引着年轻观众的关注。
例如,迪士尼的《狮子王》以动物为主角,讲述了勇气、责任和家庭的重要性,给观众带来了积极的价值观。
动画艺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画制作变得越来越容易,导致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低质量作品。
另一方面,一些人认为动画艺术过于夸张和幼稚,不符合成人观众的口味。
然而,我们不能否认动画艺术在文化交流、教育和社会影响方面的重要性。
动画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图像的连续变化打造出生动活泼的场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不仅是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还具有教育和社会意义。
一、导入新课:(6分钟)对于上节课的回顾,提问;动画为什么能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回答:动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而立于艺术的殿堂,它是伴随着电影的诞生、发展而逐步成熟壮大,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趣味和表现风格。
实际上动画的雏形可以远溯到电影诞生之前,只不过它是以一种类似民间杂耍而存在于街头巷边,并不具有现代意义上动画艺术的特征和内涵。
二、讲授新课:(29分钟)首先是鉴赏三部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安娜与贝拉》、《种树的牧羊人》、《老人与海》。
提问学生:这三部动画片的片断,从中看到了什么?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绘制方法与摄制方法?简述散步动画短片:《安娜与贝拉》:安娜和贝拉是姐妹。
暮年的她们喝着红酒,一起对着相册开始了回忆,欢乐与泪水,别是一番滋味。
儿时的她们彼此打闹,共同度过学生时代,模仿鸭子,参加舞会。
转眼她们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两人一起出去约会,与男孩子们彻夜狂欢。
当然也有为彼此而永远藏在心里的秘密,比如离开安娜而又投向贝拉怀抱的那个男孩儿。
把姐妹看作最宝贵的她们也各自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却从不曾分离。
放下相册,跟随天使走出门去的她们,身后同样长着天使的翅膀,姐妹是一辈子的事,姐妹间的事可以就着红酒品味一辈子。
《种树的牧羊人》:1987年出品,动画的剧本改变自法国作家Jean Giono在195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
整部动画片充满了诗意的叙述。
叙事代替了色彩和形式成为主角。
与其说这是一个动画片,不如说它是一个精致的散文。
淡泊而又意味深长,风格简约而又意味深长。
《老人与海》:刻画出一个与大海搏斗,在艰难的环境下奋力抗争的老渔夫形象,表现人性的坚强,渲染爱心,其重要的主题是宣扬了“人可以失败,但不甘被自己打败”的硬汉精神,在困难面前老人选择了战胜困难,而不是逃避。
《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故事不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象征着整个人类坚不可摧。
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些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人类的生命的价值在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出来,那种直面困难、永不言败、不屈不挠的意志力让人产生了强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