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讲义一轮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22
通过激素的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考点一激素的调节1.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调节模型:(2)模型解读: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实现。
②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进而调节甲状腺。
③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活动。
④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负反馈调节。
⑤若缺碘元素,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甲状腺增生,出现大脖子病。
3.反馈调节两种方式:(1)负反馈调节图解:实例:大多数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等。
(2)正反馈调节图解:实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等。
【高考警示】(1)激素调节≠体液调节。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2)只作用于靶细胞≠只运输给靶细胞。
激素分泌后会广泛运输或弥散于体液中,并非只运输给靶细胞。
(3)并非所有激素的分泌调节都符合上面的分级反馈模型。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符合上述模型,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不符合上述模型,而是受下丘脑发出的有关神经的控制。
(4)并非所有激素的受体都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
多肽及蛋白质类激素等大分子的受体在细胞膜上,而固醇类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等小分子的受体则为细胞质受体或细胞核受体。
【典例】(2017·天津高考)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功能。
(2)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知识点一激素调节的发现、概念、作用特点及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想一想:激素调节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哪种模式?知识点二激素调节的实例知识点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议一议: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9 ℃,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对吗?为什么?1.激素作用的特点激素只对靶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起加强或减弱的作用。
在这些作用中,激素既不能添加成分,也不能提供能量,仅仅起着“信使”的作用,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发挥增强或减弱靶细胞内原有的生理生化进程的作用。
图示如下:2.激素的去向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机体内需要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连一连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A.下丘脑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B.垂体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C.肾上腺 c.雌性激素等D.卵巢 d.甲状腺激素E.睾丸 e.雄性激素等F.甲状腺 f.肾上腺素等G.胸腺 g.胰岛素、胰高血糖素H.胰岛 h.胸腺激素等学习笔记: 自我校对:①神经调节 ②促胰液素 ③盐酸 ④神经调节 ⑤内分泌腺 ⑥高效 ⑦体液 ⑧靶器官、靶细胞 ⑨反馈 ⑩拮抗 ⑪协同 ⑫肝糖原⑬脂肪等非糖物质 ⑭肝糖原、肌糖原 ⑮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⑯血糖浓度下降 ⑰血糖浓度升高 ⑱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⑲TSH(促甲状腺激素) ⑳甲状腺激素 ○21甲状腺 ○22体液传送 ○23激素调节 ○24反射弧 ○25短暂 ○26较缓慢 ○27有机物 ○28汗液 ○29毛细血管 ○30下丘脑 ○31神经调节 ○32抗利尿激素 ○33肾小管、集合管 ○34尿量 ○35下丘脑 ○36神经调节 ○37激素调节 想一想: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激素须经血液运输,最终传递给靶细胞,这体现了细胞间通过化学信号分子间接传递信息的信息传递模式。
议一议:不对。
此人在24小时内体温一直处于恒定状态,为39 ℃,说明整个过程中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考点一 人体主要激素的功能与实验分析1.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
(2)斯他林和贝利斯⎩⎪⎨⎪⎧ 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 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实验: ⎭⎪⎬⎪⎫稀盐酸小肠黏膜――→混合研磨提取液――→注入静脉―→促进胰腺分泌胰液(3)结论: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调节的结果。
2.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线)3.激素的化学本质(1)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2)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3)固醇类激素:性激素等。
[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2)激素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3)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能分泌多种激素(×)(4)各种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5)胰岛素制剂、性激素均只能以注射的方式使用(×)(6)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2.请思考与激素的来源和化学本质相关的问题(1)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吗?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吗?提示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2)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还能继续保持活性吗?提示不能,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题组一激素的种类、作用及其化学本质的辨析1.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生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答案 D解析酶不具有调节作用,具有催化作用,A错误;几乎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B错误;激素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抑制作用,如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的生长,C错误。
2.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Ⅰ、Ⅱ、Ⅲ三种激素,下表表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生理反应:据此判断Ⅰ、Ⅱ、Ⅲ三种激素的化学名称分别是()A.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D.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答案 A解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体内含量过高时,血糖浓度过度降低,会出现低血糖症状;生长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骨的生长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以增加产热量。
题组二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分析3.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切除垂体及胰腺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C.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答案 A解析切除胰腺及垂体后,机体自身不分泌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故可以研究外源激素对本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该实验有对照实验,切除胰腺及垂体前即为对照,B错误;该实验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生物体重的维持方面起协同作用,C错误;激素在体内属于微量化合物,过多会导致实验失败,D错误。
4.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大鼠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实验,材料与方法如下:若干大鼠按实验要求分为2组。
对甲组大鼠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滴注等量的0.9%NaCl 溶液,从滴注开始测定2 h内大鼠的耗氧量并记录。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预计甲、乙两组大鼠平均耗氧量为甲>乙B.实验时甲组应选用雌性大鼠,乙组应选用雄性大鼠C.实验时每组用多只大鼠可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D.本实验的给药方式也可用饲喂法代替静脉注射答案 B解析由于甲组大鼠注射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代谢的作用,故甲组耗氧量应大于乙组,A正确;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甲、乙两组应选用同性别大鼠,B错误;每组用多只大鼠可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C正确;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可以用饲喂法,D正确。
1.酶和激素的几个易混点(1)化学本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激素有多肽、蛋白质(如胰岛素)、固醇类(如性激素)或氨基酸的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等。
(2)产生细胞:活细胞(人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但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产生。
(3)作用:酶的作用是催化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促进或抑制)生命活动。
(4)作用部位: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发挥作用,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激素要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调节其生理过程。
2.动物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1)常用实验方法①切除法:切除相应腺体。
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
②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
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
③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
适用于各种激素。
(2)示例①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a.饲喂法b.摘除法和注射法②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小白鼠――→注射大剂量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症状――→注射葡萄糖溶液低血糖症状消失――→结论胰岛素能降低血糖 考点二 激素分泌的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1.激素的分泌调节——反馈调节(以甲状腺激素为例)2.激素调节的特点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2)联系①激素能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②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2)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既可以作用于垂体,也可以作用于甲状腺(×)(3)几乎所有的细胞都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4)不同的激素具有不同的受体(√)(5)因为激素和大部分酶一样都是蛋白质,所以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6)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7)下丘脑既能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参与体液调节(√)2.如图表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丙是甲状腺,则a和b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如果丙是性腺呢?提示如果丙是甲状腺,则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如果丙是性腺,则a和b分别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2)如果切除腺体乙,则a、b、c的含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过量注射激素b,a和c的含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切除腺体乙,b和c含量均减少,a含量会增加;过量注射激素b,则c的含量会增加,但激素a含量会减少。
(3)根据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提示性激素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所以缺乏促性腺激素后性器官会萎缩,甚至会失去生育能力。
3.如图表示激素分子作用的机理。
(1)如果激素是胰岛素,从激素和受体两个角度解释糖尿病发生的可能原因。
提示激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受体: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或受体被破坏。
(2)因为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而发生的糖尿病,能否用注射胰岛素制剂的方法进行治疗?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这种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正常,但是由于缺乏受体或受体被破坏而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
题组一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模型分析1.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B.若③含量低于正常值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①和②C.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D.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答案 B解析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则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②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A正确;若③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则反馈作用下丘脑和垂体,①和②分泌减少,B错误;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C正确;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D正确。
2.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B.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C.怀孕母亲缺碘时,c的分泌量会下降D.c的分泌量过多,通过反馈调节会使a和b的分泌量减少答案 A解析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知,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 为甲状腺激素,A错误;c为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增加产热,B正确;缺碘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C正确;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属于负反馈,因此c的分泌量过多,通过反馈调节会使a和b的分泌量减少,D正确。
题组二利用图解分析下丘脑的作用3.垂体主要由前叶和后叶两部分组成,其中垂体后叶没有激素合成能力,它所释放的激素由下丘脑产生。
下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结构,a~f表示激素分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中属于垂体后叶的是①B.血糖浓度高时,f的分泌会减少C.③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可作为感受器的组成部分D.若给动物饲喂含有大量c的食物,下丘脑合成并分泌a的量将减少答案 D解析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所以可判断①为前叶,A错误;激素f作用于肝脏和肌肉,但激素e只作用于肝脏,所以可判断激素f为胰岛素,激素e为胰高血糖素,所以当血糖浓度升高时f的分泌会增加,B错误;结构③为胰岛,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属于效应器,C错误;激素c可以被直接吸收,如果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激素c,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激素a的分泌,D正确。
4.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它是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B.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激素④和①(或②)两种激素的分泌C.胰岛中的B和C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它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D.图中的A最可能是生长激素答案 A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但由垂体释放,A错误;根据激素分泌调节中的反馈调节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分泌激素④和①(或②),B正确;图中的B和C分别是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虽然它们分泌的激素不同,但由于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所以含有相同的核基因,C正确;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所以图中的A最可能是生长激素,D正确。
题组三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分析判断5.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答案 D解析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作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此过程中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a是血糖浓度的变化,c是胰岛,d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人的手被针扎时,a是感受器,b是神经中枢,e是效应器,属于神经调节;体温调节过程中相关的内分泌腺c包括肾上腺和甲状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