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施工之盾构掘进管片拼装壁后注浆成型隧道施工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5
####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采用盾构法进行隧道施工,隧道全长约1027.259双延米,其中左线起止里程为ZDK40400.600~ZDK41407.763,长1012.357m;右线起止里程为YDK40400.600~YDK41407.763,长1007.163m。
隧道埋深在10.3m~18.1m之间,地下线采用两条平行的单洞单线结构形式,线间距为16.2~12m,区间最大纵坡为27.225%,最小曲线半径为450m。
隧道内设有1#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采用矿山法施工。
#### 二、施工方案设计1. 盾构机选择:本工程拟采用1台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该盾构机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在多种地质条件下稳定掘进。
2. 盾构始发:盾构机将从下村站大里程端头设盾构始发井始发,先掘进一条隧道,然后在公明北小里程端头设盾构井吊出,运回下村站后,再二次始发掘进另一条隧道。
3. 掘进与接收: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将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实时监测地质情况、盾构姿态和隧道结构状态,确保掘进质量。
4. 管片设计:区间所使用管片内径为5500mm,外径6200mm,厚350mm,采用楔形量为40mm的通用环,错缝拼装,管片环向和纵向连接均采用M27、8.8级弯曲螺栓链接。
混凝土采用C50高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12。
5. 联络通道施工: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 三、施工组织与安排1. 施工原则: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环保、高效。
2. 施工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流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
- 物资准备:提前采购、储备施工所需的各类材料、设备。
- 劳动组织准备:合理配置施工人员,确保施工队伍素质。
3. 施工流程:- 预制管片、盾构机安装、调试。
- 盾构始发、掘进、接收。
- 管片拼装、联络通道施工。
- 隧道内部装修、设备安装。
#### 四、安全保障措施1. 施工安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盾构壁后注浆方案1 注浆目的⑴保证管片尽早支承地层,减少沿线地表沉陷量,保证环境及施工安全。
⑵提供隧道衬砌的长期、匀质、稳定的止水性能。
⑶确保管片衬砌的早期稳定性。
⑷确保隧道衬砌具有耐久性。
2 注浆参数3 作业内容⑴浆液制造a 浆液配比(1m3用量,单位:kg),此配比根据经验及现场试验优化确定。
b 浆液原材料按配比输入电脑编程控制,下料程序:砂→水→粉煤灰→膨润土→水泥。
经过搅拌机搅拌1min,由螺旋输送机送到输送泵。
c 制造浆液应注意膨润土等粉末材料的团粒问题。
d 每组浆液都要做测试,各项参数都要记录。
e 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对配比加以调整。
f 浆液不得产生析水等材料分离现象;体积减少率要小;能尽早获得与地层相当的匀质强度;流动性、充填性要好;富有透水性;不产生公害,价格便宜。
稠度:6-8cm;密度:2100-2200kg/m3。
g 保证充填率约在100%左右,从而进一步保证对地层沉陷量的控制。
h 本浆液性质为惰性,要在2~3个月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凝固效果,水泥的添加量需要根据开挖土质而调整。
⑵盾尾壁后注浆a 注浆方式采用盾尾同步注浆方式,即掘进速度与注浆同步,浆液能及时地填充盾尾前移产生的管片壁后空隙。
在盾尾内侧沿周围布置4条内置式注浆管,每条管上设有压力表和手动阀门,盾尾通过软管分别与4条注浆管相连,注浆泵可以手动控制。
注浆装置根据压力可控制注浆量大小,但须保证:盾尾密封装置不被破坏,避免管片受到过大压力,对周围土层压力要尽量小。
b 浆液供应浆液在地面搅拌好,运到浆液罐旁,再搅拌3-5min后,通过浆液车上的注浆泵后续台车上的将浆液转移到后续台车上的浆液罐。
c 同步注浆为了减小和防止地面沉降,在盾构掘进中,要尽快在脱出盾构后的衬砌背面环形建筑空隙中充填足量的浆液材料。
根据地质条件,确定浆液配比、注浆压力、注浆量及注浆起讫时间对同步注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起关键作用。
二次(或多次)压浆是弥补同步注浆的不足,减少地表沉降的有效辅助手段,可使盾构在穿越建筑物、地下管线时,大大降低地面沉降。
一、工程概况新建隧道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区,全长5公里,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主要穿越软岩、硬岩、破碎带等地层。
为确保隧道安全、顺利施工,提高隧道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特制定本注浆工程施工方案。
二、工程目标1. 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防止塌方、涌水等事故发生;2. 提高隧道衬砌结构稳定性,延长隧道使用寿命;3. 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4. 确保隧道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三、施工方法1. 施工前准备(1)编制注浆施工方案,明确注浆材料、注浆工艺、注浆设备等;(2)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注浆技术;(3)检查注浆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4)制定注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 注浆材料(1)水泥浆:选用强度高、渗透性好、稳定性能好的水泥浆;(2)水玻璃:选用模数大于2.8的水玻璃;(3)其他材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注浆材料。
3. 注浆工艺(1)钻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钻机进行钻孔,钻孔深度应大于设计深度;(2)压浆:采用压浆泵将注浆材料注入钻孔,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5~1.0MPa范围内;(3)封孔:注浆完成后,对钻孔进行封孔处理,确保注浆效果。
4. 注浆设备(1)钻机:选用适合隧道施工的钻机,保证钻孔质量;(2)压浆泵:选用流量大、压力高的压浆泵,确保注浆效果;(3)注浆管:选用耐压、耐磨、耐腐蚀的注浆管。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对注浆材料、注浆工艺、注浆设备等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质量;2.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技能;3. 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测,确保注浆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五、安全措施1.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2.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3. 施工过程中,做好防塌方、防涌水等安全措施;4.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六、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前准备:1个月;2. 钻孔:2个月;3. 注浆:2个月;4. 封孔:1个月;5. 总工期:6个月。
目录1 盾构掘进流程 (2)2 盾构掘进操作控制程序 (3)3 掘进模式的选择及操作控制 (4)4 盾构掘进方向控制与调整 (7)5 管片拼装 (10)6 掘进中的碴土改良 (14)7 盾构掘进注浆方案及主要技术参数 (14)8 施工运输 (14)9 盾构设备保养、维修制度 (14)1 盾构掘进流程盾构机100米试掘进完成后,此时盾构机及后配套已全部进入隧道内,可暂停掘进,进行盾构始发井各项设施换装,拆除反力架及负环管片,铺设道岔,采用双线运输。
按正常施工进行列车编组:1辆45T电瓶车+3辆18m3碴土车+2辆管片车+1辆砂浆车,共分为2组。
采用两列编组完成一个循环的施工。
区间正常掘进流程见下图所示。
图8.1-1 正常掘进流程图2 盾构掘进操作控制程序掘进控制操作控制程序如下图所示。
图8.2-1 盾构掘进控制流程图3 掘进模式的选择及操作控制3.1 不同掘进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本标段选用的盾构机为土压平衡盾构机,具有敞开式、半敞开式和土压平衡式三种掘进模式,每一种掘进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3.2 掘进模式的选择由于本工程穿越的土层:隧道穿越地层及洞壁周边地层以(9-2)粘土、(9-3)粉质粘土、(9-5)粉土、(9-6)粉砂为主,局部地段还分布中砂,围岩稳定性差,开挖后易发生侧向变形;底板地层以粘性土为主,开挖后发生基底隆起变形。
采取土压平衡的掘进模式。
3.3 掘进参数控制与优化根据我公司在盾构施工中所总结的经验,结合本区间正常掘进时下穿一级风险源,施工的主要参数如下表:下穿南太桥盘龙江技术参数表3.3-1表3.3-2表3.3-3表3.3-4表3.3-5转速、千斤顶推进力、注浆压力与时间、注浆方式与注浆量、浆液性能、盾构坡度、盾构姿态和管片拼装偏差等参数控制。
施工中熟悉盾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根据隧道埋深、地质情况和环境条件等,对掘进参数进行预测计算,同时紧随盾构推进对地面沉降变形进行监测反馈,以验证施工参数的合理性,根据监测结果,对施工参数进行综合协调、优化。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质量目标 (2)四、施工准备 (2)4.1施工机具 (2)4.2施工材料 (3)4.3人员配置 (3)五、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3)5.1 水泥浆液堵漏 (4)5.1.1水泥浆液堵漏工艺流程 (4)5.1.2注浆施工过程 (4)5.2改性环氧树脂注浆 (5)5.2.1工艺流程 (5)5.2.2 施工过程 (5)5.3 聚氨酯堵漏 (6)5.3.1管片吊装孔渗漏水的处理 (6)5.3.2管片螺栓孔渗漏水的处理方法 (7)5.3.3管片环、纵缝渗水的处理 (7)六、堵漏施工注意事项 (8)6.1压注水泥浆液注意事项 (8)6.2压注化学浆液注意事项 (8)七、质量保证措施 (8)八、安全生产措施 (9)一、工程概况12#、13#盾构推进彭埠站~建华站区间右线(12号盾构)里程为K22+750.342~K24+372.913,长约1622.571m;左线(13号盾构)里程为K22+830.657~ K24+372.913,长约1528.457,左线13#盾构调头后推进彭埠站~七堡车辆出入段区间649.479m,线路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为400m,区间隧道纵剖面为“U”型坡,最大坡度为34‰,隧道顶埋深约为4.5m~25m。
盾构隧道防水以管片自防水为根本,接缝防水为重点,确保隧道整体防水。
隧道衬砌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环,内径为Φ5.5m,外径为Φ6.2m。
管片环由1块封顶块、2块邻接块,3块标准块组成,错缝拼装。
管片采用单层C50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S10平板型普通环管片。
衬砌接缝采用双道防水线:①挡水条;②三元乙丙橡胶和遇水膨胀橡胶复合而成的弹性橡胶密封垫。
现彭建区间隧道已贯通,未出现涌水及大面积渗水现象,只在部分衬砌环管片有轻微渗水现象,对于这些漏点采取高压灌注的方法进行堵漏,并对管片存在的缺陷进行修补处理。
二、编制依据1、《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4、《锚固与注浆技术手册》第二版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三、质量目标1、通过治理使盾构隧道二级防水标准;2、治理后盾构隧道达到《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的规定。
后注浆施工方案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后注浆是一种常用的处理工艺,用于加固、防水和加固地基。
后注浆工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地下工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后注浆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
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后注浆施工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确定施工区域和施工范围;•准备好相应的后注浆材料,包括水泥、外加剂等;•确保现场的安全措施得到落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施工工艺后注浆的施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钻孔首先需要在设计图纸规定的位置进行钻孔,钻孔的直径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钻孔时需注意保持孔壁的垂直度和光滑度。
2.2 清理完成钻孔后,对孔内进行清理,去除孔内的杂物和污物,确保后续灌浆作业顺利进行。
2.3 灌浆将预先调制好的水泥浆料装入搅拌机中,按比例混合后通过管道注入到孔内。
在注浆过程中需控制注浆量和注浆速度,确保灌浆均匀充实孔内。
2.4 固化待灌浆完成后,需等待一定时间使水泥浆料充分固化,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3. 质量验收施工完毕后,应对后注浆的质量进行验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度:检测后注浆的充填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坐标:测量钻孔位置是否准确;•强度:进行抽芯试验,检测水泥浆料的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后注浆施工时,需注意以下事项:•施工过程中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因水泥粉尘对施工人员的危害;•控制灌浆的量和速度,确保充实孔洞;•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后注浆施工的基本内容和流程,有助于在实际施工中更好地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保障。
同步注浆工艺是盾构法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对成环隧道结构的稳定、周围土体的变形控制等起到关键作用。
下面就从同步注浆原理,施工流程,作用,材料,拌浆设备与压浆设备,浆液配合比,注浆工艺,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等八个方面对同步注浆进行全面分析。
一、同步注浆的原理随着盾构的推进,在管片和土体之间会出现建筑间隙。
为了填充这些间隙,就要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保持一定压力(综合考虑注入量)不间断地从盾尾直接向壁后注浆,当盾构机推进结束时,停止注浆。
这种方法是在环形建筑空隙形成的同时用浆液将其填充的注浆方式。
二、同步注浆施工流程浆液运输:掘进同步注浆:三、同步注浆作用1防止地表变形2减少隧道沉降量3增加衬砌接缝的防水功能4改善衬砌的受力状况5有利于盾构纠偏四、同步注浆材料1原材料2材料要求收缩率要小。
浆体凝固时产生的体积收缩要小,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地表变形。
凝结时间要合适。
初凝要快,即压出去的浆体在短时间内达到初凝,使浆体不易流失,保证压浆质量;终凝要慢,即要求压出的浆体在较长时间内应具有塑性,这样可防止破坏盾尾密封装置。
要有一定的强度。
压浆的作用之一是支护地层,不使地层产生沉降变形,所以要求浆体在凝固前有一定的早期强度,而凝固后的强度要略高于原状土。
五、拌浆设备与压浆设备1拌浆设备2压浆设备采用了注浆压力自动控制系统,一面使压力保持不变,一面直接向盾尾建筑空隙注浆。
通过电磁流量记在监测流量的同时进行自动注浆。
浆罐带有搅拌轴和叶片,注浆过程中可以对浆液不停的搅拌,保证浆液的流动性,减少材料分离现象。
六、浆液配合比惰性浆液在主要成分加量不变的情况下,只需调节添加剂的加量就能有效地控制、调节浆液的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比较方便地对浆液的性能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层、不同掘进进度对浆液性能的要求。
七、注浆工艺1盾构始发段同步注浆(1)为防止同步注浆破坏洞门止水装置(即防止铰链板由于注浆压力崩断及防止袜套外翻)影响止水效果,需等盾尾脱出加固区方可进行同步注浆。
盾构同步注浆的目的
盾构同步注浆就是在隧道内将具有适当的早期及最终强度的材料,通过同步注浆系统及盾尾的注浆管,按规定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在盾构推进的同时填入盾尾空隙内。
其目的是:
①尽早填充地层,减少地基沉陷量,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性。
②确保管片衬砌的早期稳定性和间隙的密实性。
③作为衬砌防水的第一道防线,提供长期、均质、稳定的防水功能。
④作为隧道衬砌结构的加强层,使其具有耐久性和一定的强度。
盾构二次注浆的目的:
二次注浆是以弥补一次注浆缺陷为目的进行的注浆.具体作用如下:
1。
补足一次注浆未充填的部分;
2.补充由浆体收缩引起的体积减小;
3.以防止周围地层松弛范围扩大为目的的补充。
以上述1、2为目的的二次注浆,多采用与一次注浆相同的浆液;若以3为目的,多采用化学浆液。
盾构注浆要求:
1.向管片外压浆工艺,应根据所建工程对隧道变形及地层沉降的控制要求,选择同步注浆或壁后注浆,一次压浆或多次压浆。
2。
衬砌管片脱出盾尾后,应配合地面量测及时进行壁后注浆。
3。
注浆的浆液应根据地质、地面超载及变形速度等条件选用,其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
4.注浆时壁后空隙应全部充填密实,注浆量充填系数宜为1。
30~2.50。
壁孔注浆宜从隧道两腰开始,注完顶部再注底部,当有条件时可多点同时进行。
注浆后应将壁孔封闭.同步注浆时各注浆管应同时进行。
以达到防水和防止隧道结构及地面沉降的目的。
5.每环压浆量应保证地表沉降控制在各工程环境保护要求的规定内。
6.压浆机压力以控制地表变形为原则,压力应均匀以免损坏管片。
盾构掘进管片拼装等施工方案作业方案盾构掘进是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广泛用于城市地下交通隧道、水利工程、燃气、给水、污水和通讯工程等。
盾构机是盾构施工中最核心的设备,它以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式进行管道的掘进和安装。
以下是关于盾构掘进管片拼装等施工方案作业方案的详细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城市地铁隧道的盾构掘进工程,总工程长度为XXX米,采用的盾构机型号为XXX型,隧道直径为XXX米。
二、盾构掘进施工方案1.掘进起点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确定合适的起点位置,并进行相关标记和安全设施的设置。
2.盾构机的组装与调试将盾构机各部件按照说明书进行组装,并进行必要的调试与检测,确保其运行正常。
同时进行相关培训,使施工人员了解盾构机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3.掘进工作面的处理将掘进工作面清理干净,并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支护工作。
确保工作面平整、稳固且符合要求。
4.盾构机的启动与掘进在掘进工作面准备就绪后,启动盾构机进行掘进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控制盾构机的掘进速度和运行参数,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5.盾构管片的拼装与安装在掘进过程中,及时进行盾构管片的拼装和安装。
拼装前应检查管片的质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在拼装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固定和连接方法,确保管片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6.掘进过程的监测与调整在盾构掘进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各项参数的监测和调整。
包括盾构机掘进压力、姿态、土压平衡等参数的监测和控制,以及盾构机的导向和调整等。
7.盾构掘进的安全保护在盾构掘进过程中,要加强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包括设置适当的出口和通风系统,以及做好防火、防爆和防尘等工作。
8.盾构掘进的环境保护在盾构掘进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噪音、震动和粉尘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包括设置噪音隔离屏、震动减振器和粉尘收集装置等。
9.盾构掘进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在盾构掘进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确保施工任务的完成和工期的控制。
目录1 编制依据与原则 (3)1.1编制依据 (3)1.2编制原则 (3)2 工程概况 (4)2.1工程概述 (4)3.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备 (4)3.1施工机具 (5)3.2 劳动力配备 (5)4 注浆目的和原理 (5)4.1注浆种类 (6)4.2注浆目的 (6)4.3同步注浆原理 (6)4.4二次注浆作用 (6)4.5注浆工艺注意事项 (7)5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措施 (8)5.1同步注浆施工工艺 (8)5.1.1同步注浆施工工艺 (8)5.1.2同步注浆孔位选择 (9)5.1.3同步注浆材料 (9)5.1.4 注浆结束标准 (10)5.2同步注浆流程 (10)5.2.1 施工准备 (10)5.2.2 浆液运输与储存 (10)5.2.3 同步浆液泵送 (10)5.3同步注浆主要参数 (11)5.4 注浆时间 (11)5.5二次补强注浆 (12)5.5.1 二次注浆工艺流程图 (12)5.5.2注浆材料 (12)5.5.3二次注浆流程 (13)5.6其它注浆方式 (14)6施工中常见问题及主要对策 (14)6.1漏浆现象的处理 (14)6.2同步注浆浆液堵管原因分析及主要对策 (14)6.3地面沉降超限的原因分析及主要对策 (15)7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15)8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16)9、环境保护措施 (16)1 编制依据与原则1.1编制依据(1)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项目(JL3-2标)施工招投标文件;(2)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项目(JL3-2标)区间地质勘察报告;(3)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项目(JL3-2标)区间第4分册盾构防水设计图;(4)国家现行的主要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以下施工规范和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5)同步注浆浆液浆液配合比试验情况;(6)二次注浆浆液配合比试验情况。
隧道注浆施工方案隧道注浆施工是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使用注浆技术对隧道周围地层进行加固和防水处理的施工方法。
注浆是通过泵送注浆液体进入地层,利用水泥、化学药剂等材料与地层形成硬化体,提高地层的强度和稠度,从而达到加固地层和防水的目的。
隧道注浆施工方案是指在具体工程中按照注浆工艺要求和现场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工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注浆设备和注浆材料,并进行施工操作控制,确保注浆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一个隧道注浆施工方案的详细说明:1.施工前准备工作:a)进行地质勘探,了解隧道周围地层的情况,确定注浆的工程范围和施工部位。
b)调查现场环境和条件,确定注浆设备和施工机械的选择。
c)制定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d)配置注浆材料,包括水泥、化学药剂、水、砂浆等。
2.施工工艺流程:a)清理施工部位,去除杂物和泥沙,保证施工部位的清洁。
b)进行预注浆,使用低浓度注浆液调整地层性质,填充地层空隙。
3.注浆施工操作控制:a)设计注浆参数,包括注浆液浓度、注浆压力、注浆时间等。
b)安装注浆设备,将注浆材料泵送到施工部位。
c)启动注浆设备,根据注浆参数控制注浆液的流量和压力。
4.施工效果检验:a)进行注浆施工后的地质灾害评估,包括地下水位、地表下沉等。
b)进行注浆后的强度测试和稠度测试,评估注浆效果。
5.施工后维护:a)对注浆部位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注浆材料的老化和损坏情况。
b)对注浆部位进行后期检测,评估注浆效果和施工质量。
以上是一个隧道注浆施工方案的概述,具体的施工方案还需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详细的制定和调整。
注浆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注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