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第一单元2
- 格式:docx
- 大小:29.68 KB
- 文档页数:5
节课我们将继续闯关。
过渡:在闯关之前,咱们还是先来一个热身小游戏做好闯关的准备。
1好了充足的准备,那就让我们赶快开始今天的闯关吧。
任务一:词语联想我能行学习建议:自主学习:1.自由的读下面的词语,这些词语让你想起了怎样的画面?2.结合这些词语说一说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合作学习:1.小组内交流你想象的画面。
2.结合这些词语小组内说说城市或者乡村生活有什么不同。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乡村和城市生活的词语。
交流提示:1.当我读到词语时,我想象到的画面。
2.现在由我来说说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3.我搜集到乡村和城市生活的词语有:。
释难说明:1.引导学生想象交流,这些词语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点拨一些难点词语,丰富学生的想象,比如“璀璨”一词,教师可以出示城市霓虹灯闪烁的图片,辅助学生想象“灯火辉煌”可以出示城市夜晚灯火通明的图片,还可以启发学生联想重大节日时,城市夜晚亮如白昼,体会城市的繁华。
“静谧”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近义词理解就是“安静”的意思,再结合《乡下人家》第6自然段,乡下乡村夜晚的安静,也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再农村生活的情境理解。
2.在学生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上两23再整体,表达对景物的内心感受”。
4课后反思教学“四单”设计个性化修改第一单:预学指导单小小朗读者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下列词语,给不认识的字注音,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整理小达人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下列语句,并完成下列表格。
(1)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他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小小推荐官我能用照片或者视频记录家乡的一处美景向同学推荐,说推荐理由。
搜集小达人我搜集到的其他描写乡村和城市生活的词语有:5问题万花筒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问或想提出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吧。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40分)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zh ù s ù x ī sh ǎo q īng t íng m ì sh í h é xi é ( ) ( ) ( ) ( ) ( ) t ǎng ru ò z hu āng sh ì sh ǎn shu ò cu ī mi án shu ài l ǐng( ) ( )( )( )( ) 2.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2分)A.踏.步(t à) 锄.头(c ú)芍.药(sh áo )B.倘.若(sh àng )耸.立(s ǒng )捣.蛋(d ǎo )C.和谐.(xi é)寻觅.(m ì) 慰藉.(ji è)D.瞥.见(bi ē) 构.成(g òu ) 朴.素(p ǔ) 3. 辨字组词。
(5分)谐( ) 藉( ) 倘( ) 滩( ) 帐( ) 楷( ) 籍( ) 淌( ) 摊( ) 账( ) 4.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3分)深:①久,时间长。
②颜色重。
③距离大,跟“浅”相反。
(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 ) (2)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
( ) (3)夜已经很深.了,我们还不想离开珍珠泉。
( )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2分)虽然……但是…… 即使……也…… 不论……都…… 如果……就…… (1)(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2)乡下人家,()住着小小的房屋,()总爱在房前屋后种些东西。
(3)()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吃惊地跑开。
(4)乡下人家,()什么时候,什么季节,()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023年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疏(shū)附(fù)捣(dǎo)谐(xié)藉(jiè)绮(qǐ)(2)难写的字疏:右上偏旁不是“亡”,注意末笔的点。
蜓:右边偏旁注意是“廷”,要和“延”区分开。
赖:左边是“束”,中间是扁口。
剥:左下偏旁竖钩左右分别是两笔。
序:广字框里面是“予”,不能加撇笔写成“矛”。
藉:左下偏旁不是“丰”,要加上左边撇和右边的点笔。
霸:“革”的长横笔要变成提,雨字头略扁。
鹰:广字框下面有两个“亻”。
(3)多音字剥{bō(剥落)bāo(剥皮)扎{zhā(扎针)zā(扎辫子)zhá(挣扎)藉{jiè(慰藉)jí(狼藉)切{qiè(真切)qiē(切菜)和{hè(应和)hé(和好)旋{xuán(回旋)xuàn(旋风)2.词(1)必须掌握的词屋檐构成装饰凤仙顺序华丽独特照例率领觅食踏步倘若天高地阔和谐催眠曲甜蜜梦乡慰藉扫荡威力锐利河滩帐子闪烁奇幻黑影蝙蝠霸气猫头鹰复杂(2)近义词疏-稀四时-四季田园-田野惟有-只有低小-矮小装饰-装扮朴素-朴实华丽-华美独特-奇特率领-带领和谐-融洽辛苦-辛劳照例-照旧关闭-封闭慰藉-安慰猛厉-猛烈扫荡-横扫锐利-锋利奇幻-奇异发明-发现真切-真实阔达-开阔确实-实在闪闪烁烁-隐隐约约霸气十足-盛气凌人明洁-明净绮丽-秀丽回旋-回荡应和-响应纤细-细微沉醉-沉迷(3)反义词疏➝密深➝浅无处➝到处肥➝瘦低小➝高大可爱➝讨厌朴素➝华丽独特➝普通辛苦➝安逸吃惊➝镇定傍晚➝清晨慰藉➝打击猛厉➝温柔扫荡➝保护锐利➝迟钝真切➝虚浮阔达➝狭隘复杂➝容易闪闪烁烁➝清清楚楚明洁➝暗淡绮丽➝朴素纤细➝粗壮沉醉➝觉醒(4)词语归类①AABB式词语:闪闪烁烁甜甜蜜蜜如雾如烟类似的词语:方方正正清清楚楚欢欢喜喜工工整整②含有数字的词语:霸气十足类似的词语:一清二白成千上万百发百中横七竖八③含有反义词的词语:天高地阔类似的词语:大同小异古往今来前思后想惊天动地④形容霸道的词语:霸气十足类似的词语:飞扬跋扈横行霸道强词夺理蛮不讲理⑤量词:一道装饰一对石狮子两根旗杆一株花一派风光一片浓荫一场春雨一只母鸡一条小河一幅风景画一道风景一排木板窗一块玻璃一条黑影一朵红莲一片花瓣⑥动词:追黄蝶织鸡笼攀上棚架投下浓荫耸着尾巴绘成风景画扫荡世界掠过黑影裹着白云抖落花瓣⑦修饰词:长长的藤绿绿的叶别有风趣的装饰独特的农家风光绿绿的浓荫自然和谐的风景画独特迷人的风景小小的天窗闪闪烁烁的星星奇幻的云彩绮丽的朝霞忽大忽小的水声纤细的低语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二、佳句积累1.拟人句(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四年级下册语文必考重点句子仿写【第一单元】第2课《乡下人家》原文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赏析:运用对比的手法,体现农家小院的别致风趣。
仿写:红、绿的菜,简单的碗和筷,铺开了一桌与众不同的家宴,比那满汉全席摆满碗碟杯盏或是堆着一只大龙虾,亲切多了。
原文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赏析:运用拟人写出竹笋成长速度极快。
仿写:几场春雨过后,到山间走走,你常常会看见不少山泉的水,欢快地从山涧飞奔而去。
原文3: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
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赏析:分局部描写场景,写出生动的画面感。
仿写: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礁石激起的白色的浪花,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它们和奔跑的孩子们一起,构成了海岸线上独特的风景线。
原文4: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赏析:运用拟人来写纺织娘的叫声,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
仿写:月朗星稀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呱,呱,呱,呱啊!呱,呱,呱,呱啊!”第3课《天窗》原文1: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赏析:运用比喻和拟人,写出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想象到的情景。
仿写:从望远镜那小小的孔里,你会看见星星在那里吧嗒吧嗒摇,你会看见明镜似的月亮一晃。
原文2: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赏析:三个“也许”构成排比句,体现丰富的想象力。
仿写:你会从小妹妹胡乱涂鸦的这团图案中,想象到这也许是彩色的花朵,也许是会魔法的仓鼠,也许是清甜可口的糖果……第4课《三月桃花水》原文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赏析:运用比喻和两个疑问句,写出桃花水的声和色。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一课《古诗词三首》:1、《独坐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歌通过对敬亭山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从“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一句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孤独的心境。
这首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诗中最能表现洞庭山水秀美的诗句是“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其中描写江南色彩艳丽的诗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这首词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2、解释词意。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得的样子。
厌:满足尽:消失。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青螺:这里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词牌名。
谙:熟悉。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3、课内理解: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意: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意: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我曾经对这里的风景是那么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第二课《桂林山水》1、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总领全文。
课文写了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山的特点:奇、秀、险。
第一单元检测卷一、看拼音,写词语。
wén zhàng hé tān shǎn shuò mì shí wū yán ()()()()()zhuāng shì zhù xiǔ xī shū māo tóu yīng bà qì()()()()()二、给下列的多音字注音,并组成一个新词。
应和.()发.生()店铺.()和.谐()头发.()铺.床()闷.热()鸡冠.花()沉闷.()冠.军()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或词。
()的孩子充满()一()浓阴()的云彩掠过()一()旗杆()的扫荡展开()一()风景()的梦乡摇动()一()风光四、填空。
“瞥”的意思是,表示看的词语很多,抬头向上看叫,从高处往下看叫,聚精会神地看叫,向周围看叫,仔细地看叫。
五、选择题1.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帐子蝙福耸立绘画B.场地鲜嫩阔达攀爬C.霸气顺序瓜架寄信D.复杂老翁锄草剥豆2.下面句子中与其他三项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露似真珠月似弓。
D.月亮但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3.下面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①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④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桃花红杏菜花梨花B.红杏菜花梨花桃花C.红杏菜花桃花梨花D.菜花桃花梨花红杏4.下面错乱的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
②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③泉水从“老虎”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
④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
A.④①③②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大人们把孩子们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改为被动句)2.大家都在支援灾区建设,我能袖手旁观吗?(改为陈述句)3.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班级姓名_________一、看拼音写词语máo yán bō qīng tíng dié lài dūn()()削()黄()无()()下xù shuài shì wèi jiè bà qì lǎo yīng顺()()领装() ( ) ( ) ( ) 二、字词综合练习。
观赏完绮.( )丽的晚霞,我们①tà着月色赶路,不知不觉夜已深了。
附近都是高②sǒng入云的山峰,没有人居住,也没有地方可供③tóu sù。
最终,我们在④hé tān上寻⑤ mì到了一处地势平坦、⑥zá cǎo较少的空地,并在翁.( )老师的率.( )领下搭起两个大⑦zhàng篷,三三两两地钻进去。
蟋蟀拉响小提琴,伴随着这和谐.( )的曲调,我们很快便地进入了梦乡。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出正确的字词。
①()②()③()④()⑤()⑥()⑦()2.在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
3.结合句意,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AABB式词语。
4.“翁”在词典里的解释有:①年老的男子,老头儿;②父亲;③姓。
文段中加点的“翁”应选第种解释。
“白发谁家翁媪”中的“翁”应选第种解释。
5.文段中的扎营地附近有山有水,这让我联想到一个四字词语:三、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 )2.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 )3.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 )4.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
( )四、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
别有( )( ) 天( )地( ) 高楼( )( )炊烟( )( ) 依( )傍( ) 鸡犬( )( )1. 像画“”词语一样含有一组反义词的词语我还会写: 、。
2. 像画“”词语一样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我还会写: 、。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一朵杏花》同步练习(小学语文-有答案)填空题1. 按拼音写汉字míng mèi chéng dù zhèng zhòng zhǎng w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多音字组词兴xīng________ xìng________ 间jiān________ jiàn________3. 我是拼音小能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绽开估计大概规律4. 写出近义词绽开—________ 郑重—________ 估计—________5. 写出反义词外面—________ 仰起—________ 奇怪—________6. 形近字组词精________ 估________ 推________清________ 姑________ 堆________7. 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________开(zhàn dìng)________________刻(qīng qǐng)________郑________(zhòng chóng)________ 规________(lù lǜ nǜ)________8.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阳光________ 鲜花________ 兴致________9. 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院墙旁的一珠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________②竺爷爷倾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
________10. 选词填空精确正确①他对答如流,而且完全________②这次任务要求很高,计算结果一定要________11. 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
________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①郑重②明媚用下列词语造句①估计②大概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①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乡下人家》作者:陈醉云简介陈醉云是民国嵊县人,二十年代曾在上海中华书局做编辑,主要是编语文课本,如中华文库之《秦始皇》、《明太祖》等,还与周剑云、汪煦昌合撰有《电影讲义》。
著有散文集《卖唱者》、《游子的梦》。
1932年上海创刊儿童刊物《小朋友》,陈醉云是约稿作家之一,写有儿童诗《龙王》等,并常在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发表诗歌、散文。
三十年代初离开上海回嵊,在县立中学教书,1932.8~1940.1与张耀一起编《剡声日报》。
1939年应同乡汪伪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兼中央大学校长樊仲云之邀,在中央大学任教。
解放后闲居在家。
1976年迁济南与儿同住。
1982年去世,终年87岁。
开始流亡生活(二)到嵊县中学教书(略)尤其使人难忘的是,我发现我在初中时读过的一篇散文诗“深秋永定门城上晚景”的作者陈醉云先生,居然就在嵊中教国文。
我知道陈醉云的名字大约是才上初中的时候,也许还要早一点。
我少年时代就喜欢写点抒情写景之类的作文,考初中的时候,不知是哪位文诌诌的老师,出了个试题“夏日河干的落暮”,居然让我诌得还满像回事的,引起一向重文风的桐城人的青睐,竟有人誉之为“小神童”。
可见,小时候的一点鬼聪明是不足以衡量一个人的一生的。
但我从小喜爱抒情性的散文却是实情,因此,听说陈醉云先生也在嵊中,真是喜出望外。
陈先生当时大约四十开外的年纪,清瘦的面孔,穿一件长袍子,典型的当年在北平所见的知识分子模样。
我们一见面,就像是老朋友重逢一样地交谈,尤其当我提到我读过他的散文诗时的感受,大家就更感到亲切了。
他的夫人跟他的年龄相仿,朴素而诚挚,像个大姊似地对待我。
在那样动乱的年月,在那个小山城边的孤寂沉闷的环境里,我们彼此相遇有如渴澈之鱼,我们谈共同的爱好,向往,苦闷……相互给以心灵上的慰藉。
他和他夫人在宿舍门前种了一小块地,地里长了青青的白菜和韭菜,既借以消遣,也可以改善一点生活。
他们曾以亲手种的青菜款待我,我和他们一同进晚餐。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二)附答案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hè huò huó hé和.()平和.()面和.()药应和.()shēn cī cān参.()加人参.()参.()差不齐二、读拼音,写词语。
wū yán shuài lǐng zhào lì tián mìmì shí mèng xiāng dú tè huá lì三、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奇()()会()()皆()()负()()四、辨字组词。
副()谈()蹲()风()蝠()淡()遵()凤()五、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1、显示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2、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3、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
()六、词语理解1. 最喜小儿亡赖..。
()A.没有出息B.顽皮、淘气C.耍赖2. 率.领()A.脖子B.带,引C.事物的纲要3. 慰藉.()A.垫在下面的东西B.安慰C.垫、衬4. 应和.()A.和睦、和谐B.跟着唱C.平和,缓和七、完成句子。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童年是欢乐的,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
诗句的意思是。
(2)“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之情。
(3)《三月桃花水》把桃分别花水比作春天的、。
2、按要求完成句子。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什么时候,不论人的风景。
(加点字造句)。
(2)纺织娘唱起了歌。
(把句子说具体)。
(3)校运动会上,好友王亮在百米冲刺时扭伤了脚。
你把王亮送校医务室进行了医治,校医建议王亮回家休息两天。
请你以王亮同学的身份给王亮的爸爸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转告校医的建议。
第一单元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教材解读本文是访谈录,季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二)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背景资料作者简介1.张钫(1989-)原名张苒,笔名张苗,2003年5月改名张钫。
1989年1月12日出生于北京。
张钫出生于一个文学艺术世家,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和诗人,母亲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教授。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张钫自幼对文学、美术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
从幼年时期起,她就在巴金、冰心、胡絜青等文学大师的关怀下成长。
2001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中记录了她与巴金、冰心、季羡林、臧克家、丁聪、王蒙、胡絜青等当代著名文学艺术大师们的一次次精彩的对话,发行了好几万册,在海内外引起相当的轰动。
全国几十家电视台和重要媒体,对其做了专题报道。
2003年,受香港《明报》出版社的邀请,她和另外三位内地小作家与文学巨匠金庸先生在香港会面交谈,被港人戏称为四小侠和查大侠“香江论剑”。
会谈后,《明报》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内增加了她的近作:《我眼中的人大附中》、《艺术家散论》、《荷塘》等文章,在海内外继续引起一定的轰动。
她的一篇采访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被选入新编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她还是全国的十佳小记者;从小学到初中,曾多次获得市、区作文及美术方面的奖项。
2.主要作品《等待》、《荷塘——论金庸武侠作品<笑傲江湖>》、《天坛公园》、《梦的世界——论漫画》、《我喜欢做梦》、《那大片、大片的四叶三叶草》、《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四)重点词语、句子解析(1)对词语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