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游戏的概念和特点
- 格式:pptx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8
表演游戏名词解释
表演游戏是指以表演为核心的一种游戏形式,它通过参与者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手段,展示出各种戏剧性的情节,让参与者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的角色和情景。
表演游戏具有互动性强、创造力丰富、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等特点,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
在表演游戏中,参与者通常会被分配不同的角色,并根据剧本中的情节和角色要求进行扮演和表演。
他们可以通过言语、肢体语言、表情和动作等手段,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同时,参与者还需要与其他的角色互动,顺应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话和互动来推动故事的进程。
表演游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戏剧性表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情景模拟游戏等。
其中,戏剧性表演游戏是指模拟戏剧的形式,通过参与者的表演来呈现故事情节和角色冲突,常见的有话剧演出、小品表演等。
而角色扮演游戏则是参与者根据角色设定,模拟和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演唱会上的歌手、商场里的销售员等。
情景模拟游戏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表演,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来培养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演游戏在教育和培训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表演游戏,参与者可以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等。
而且,通过角色扮演,参与者可以在不同的角色中体验和理解不同的人生境遇和社会角色,增强自己的理解和包容性。
总的来说,表演游戏是一种以表演为核心的游戏形式,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手段,让参与者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的角色和情景,以达到娱乐、教育和培训的目的。
它具有互动性强、创造力丰富、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等特点,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
表演游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表演游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表演游戏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一、表演游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表演游戏是一种以表演为主要形式的游戏,它具有以下特点:1.游戏性强:表演游戏是一种游戏,它具有明确的游戏目标和规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表演性强:表演游戏是以表演为主要形式的游戏,它要求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3.团队合作性强:表演游戏通常需要学生分组进行,要求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二、表演游戏的基本技能和方法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表演游戏的一种常见形式,它要求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2.舞台表演:舞台表演是表演游戏的另一种常见形式,它要求学生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包括动作、语言、音乐等方面;3.创意表演:创意表演是表演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要求学生在表演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表演效果。
三、表演游戏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表演游戏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在观摩中学习;2.实践法:表演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强的游戏,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表演游戏的技能和方法;3.合作学习法:表演游戏通常需要学生分组进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教师介绍表演游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表演游戏的基本形式和要素;2.教师展示表演游戏的一些经典案例,让学生感受表演游戏的魅力和趣味。
二、讲解环节1.教师讲解表演游戏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角色扮演、舞台表演、创意表演等方面;2.教师向学生介绍表演游戏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实践法、合作学习法等方面。
三、实践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游戏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表演游戏的技能和方法;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舞台表演、创意表演等不同形式的表演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和挑战。
一.表演游戏的概念表演游戏是幼儿融想象、创造于一体,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
它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发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为了使幼儿能更好地进行表演游戏并能在游戏中得到充足发展,教师应充分优化观念,有效指导好幼儿的表演游戏。
我国学者对表演游戏进行过这样的概括:“表演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再现该文艺作品内容(某一片段)的一种游戏形式。
”(林矛 1992)❻“表演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而进行的游戏。
”(卢乐山 1995)❼二.表演游戏的特点1.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而进行的游戏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一样,都是幼儿扮演角色的游戏,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
不同的是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是反映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
而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的角色是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反映的是幼儿生活印象。
游戏的角色情节内容可以由幼儿自由选择创造。
2.游戏是以幼儿自娱而进行的游戏表演游戏与幼儿文艺表演不相同,它不是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的,而是幼儿自己的一种游戏,即使没有人看,幼儿也会饶有兴趣地进行表演。
3.游戏是以文艺作品为依据的幼儿自创表演表演游戏与文艺表演也有类似之处,即两者都是以文艺作品作为表演的依据,但文艺表演是严格按文艺作品的角色与情节内容和一定的表演程序来进行表演的;而表演游戏则只是大致地依据文艺作品,表演方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创的,表演情节也可以按照幼儿的爱好增减,所以表演游戏又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在这种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运用身体或声音来阐释或者扮演故事(或诗歌)的部分或全部,将作者的言辞变为幼儿自己的运动和语言❽。
摘要: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丰富多采,尤其表演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它是幼儿园通过扮演某一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巧,再现该文艺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
除了扮演角色之外,还有歌舞、打击乐等自娱自乐的形式。
选择表演游戏作为发展幼儿创造力的载体,是因为其内容广泛,种类多,材料广,具有调动幼儿想象空间和可创造因素,有随意和非现实性的特点,是幼儿主动性、探索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搭建幼儿自我挑战和获得成功的平台。
它对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表演游戏的概念与特点(一)表演游戏的概念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它是根据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也就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表演技能(对话、动作、表情、语调等手段)创造性地表现和再现文学作品的一种游戏形式。
表演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一种重要游戏类型,表演的方式也是按幼儿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的.幼儿园里的表演游戏可分为作品表演游戏和创作表演游戏两大类,作品表演游戏是我们平日里现成的教材,我们可利用这些教材让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共同思考并掌握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共同制作道具,布置情景,共同协商角色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交流、合作的乐趣。
而创作表演游戏是指没有现成作品,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创作作品并加以表演的游戏。
在游戏中,不但满足了幼儿的表演愿望,并能学习一些优美的语言,体会一些积极的情感,明了一些生活中的道理,而且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它为每个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和场所。
简而言之,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
(二)表演游戏的特点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都属于象征性游戏或想像游戏,二者在角色扮演、象征手段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主题与内容的来源、结构性与规则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1。
主题和内容来源上的差别。
角色游戏中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来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例如家庭和社区生活经验。
表演游戏的含义
(1)什么是表演游戏?老师们对角色游戏都十分熟悉,因为每天都在玩。
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一样都是在装扮自己。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反映生活经验。
是幼儿对成人世界的理解,也可以是不解的表现。
他对自己生活的反映,一种宣泄。
那么接着说表演游戏,同样的是幼儿通过扮演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反映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再现文艺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
总结:当我们把这两种游戏放在一起讨论时,就很容易辨别它们的含义。
(2)那么这两种游戏的不同呢?
如果角色游戏是儿童反映已有的生活经验,反映他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那么我们能够预估它的出现吗?
由于每个家庭的不同,生活背景的不同,农村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等等。
所以他们反映的各不相同,所以角色游戏是没有内在结构的。
而表演游戏呢?孩子在做表演游戏之前,他一定是受到某一个作品的限制。
在国外十分重视表演游戏,有专门的课程称为戏剧课程。
这一块,能够保证儿童在非文学阶段,艺术和文学的修养。
因此,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的不同就在于表演是有结构的,角色游戏是没有结构的。
(3)这个结构是什么呢?
表演游戏中,尽管儿童会玩的很开心,但他们会受文学作品本身结构的限制,比如:他们的角色、故事情节、对话,有儿童自己的想法,但还是会在这个作品的基本结构下发展,这就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
对幼儿表演游戏的认识与指导摘要: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它以儿童自主、独立地对作品的理解去展开游戏情节。
表演游戏对幼儿认知、语言、想象力、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对于幼儿表演游戏的正确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表演游戏幼儿正确指导一.概念与特点(一)表演游戏的概念对于表演游戏的概念,我国幼教界与西方幼教界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
我国幼教界关于表演游戏的分类和概念理解受原苏联学前教育学的影响较大。
原苏联学前教育学把幼儿园的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两大类。
[1]表演游戏是以“通过教养员的词(故事、朗读、谈话及看插图)所获得的观念为源泉的游戏”。
[2]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表演游戏在原苏联学前教育学理论中的两个内在规定性:(1)幼儿表演游戏的想法和内容来源于故事、朗读、谈话及插图等活动;(2)教师的语言是幼儿获得这些故事、朗读、谈话及插图内容的主要途径。
由此我国学前教育学对表演游戏作了进一步的概括:“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3]而在西方幼教界,有几个词都与原苏联和我们所说的“表演游戏”一词相关或接近,例如Dramatic Play、Social - DramaticPlay、Thematic-fantasy Play等。
按字面意义可以翻译为戏剧表演游戏、社会性戏剧表演游戏、主题想像游戏等,其本质特点是“假装”或“象征”,它包括我们所说的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
从相关的概念界定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人们对于表演游戏的共识:(1)相对于幼儿的自由游戏而言,表演游戏具有一定的结构性。
这种结构性既来自于“故事”为游戏提供的框架,也来自于教师的指导;(2)所谓“故事”,不仅可以指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幼儿自己创编的故事以及他们经历过的事件。
综上所述,表演游戏是指儿童按照童话中的故事或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化作品的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