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8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教师学科教案
[ 20 – 20 学年度 第__学期 ]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1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何家堡小学 张秀娟
内容概述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篇外国作品,反映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各族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着重对小游击队员“夜莺”进行了详细描写。教师要引导出这种精神源于对祖国的热爱。共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轻蔑、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4. 理解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要点,掌握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为主要方法,边读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以体会为主要途径,理解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要点,掌握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难点:
理解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要点,掌握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学习者特征分析
虽然有的学生已预习好课文,但仍然存在个别学生没预习或没预习好课文的现象。这样,我们就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教学策略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读读、想想等。
教学资源
1.自制的课件、课题组提供的资源。
2.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二)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教学资源与环境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一)自制的课件、课题组提供的资源。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
(三)非网络教学环境。
教学策略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读读、想想等。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3分钟)
1. 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2.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用图片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课大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8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习生字:
削 喂 哨 挺 斯 甩 踢 枪 防 鬼 汉 滚 毁 惯
3.学习词语
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集体认读等方式认读生字词,来培养学生掌握生字的能力。】
三、理清脉络,讨论分段。(9分钟)
1.简介时代背景。
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2.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按照“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的顺序分段或以歌声为线索也可。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第一段(从开头到“听懂了吗?”)小孩学夜莺叫,用歌声引诱德国兵。
第二段(从“队伍出发了”到“就不再问了”)写小孩给敌人带路。
第三段(从“树林深处”到“新鲜的意思了”)写小孩发出情报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
第四段(从“德国兵”——全文结束)写小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机智摆脱了敌人。
3.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以歌声为线索,掌握这种分段方法并理解所学字词。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归纳,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四、拓展阅读(10分钟)
在拓展资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短文快乐阅读。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小练笔(10分钟)
1.请你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5个说一段话。
热爱 憎恨 临危不惧 祖国 敌人 果断 聪明 保卫家园 镇定自如
毫不畏惧 随机应变
2.战斗胜利了,假如你们是游击队员,当时会怎样兴奋地夸赞小夜莺?甚至会围着小夜莺做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写话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敏捷。】
板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喂 滚 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背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一)教学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
(二)教学难点:
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资源与环境
(一)自制的课件、课题组提供的资源。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
(三)非网络教学环境。
教学策略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读读、想想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分钟)
1.复习巩固词语以及朗读句子。(课件出示词语和句子)
2.师导语:昨天,我们初步感受了小夜莺的聪明机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用复习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课大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读课文17分钟)
(一)阅读第一段,讨论问题:
1、读“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歌声有什么作用?
2、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读第2、3自然段。
3、指名分角色读军官和孩子的对话,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儿体会到的?
理解“刚刚一开火,……就都跑了。”“野兽”实际指什么?
4、再分角色齐读对话。
(二)阅读第二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过渡:由于孩子巧妙的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德国兵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路上,小男孩又唱起了夜莺的歌。
1、指名读句子“他有时候学……”,此时,他学夜莺唱是为了什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为了麻痹敌人,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他还用了哪些办法麻痹敌人?小组读第二部分。
(一甩一甩……答非所问……故意装做不懂事、天真贪玩,其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敌人的信任。)
3、齐读第二部分。
(三)夜莺是怎样向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
1、小声自由地读课文第三部分,边读边思考,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读“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歌声的作用是什么?(传递情报)
3、从“如果我们……不要忘了……”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说明小夜莺的重要作用,他不止一次用这种方式同游击队联系,还说明游击队对他安全的关心。)
4、分角色齐读课文,体会歌声的作用。(适时加入口技鸟叫)
5、孩子的举动,以及巧妙地对付德国军官的问话,都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难道他不害怕吗?
出示题目:
为什么小男孩能如此沉着、机智、勇敢呢?用上以下词语,说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憎恨 临危不惧 热爱 应变自如 祖国 敌人 毫无惧色 坦然自若
(四)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指名读最后两部分。
2、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孩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地方,他在望什么?
(执行新的任务)
3、齐读“从孩子的嘴里……”,这歌声有什么作用?与哪里相照应?读。
(五)回归课题 。
1、找出文中其他相照应的地方。
2、文章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师总结: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歌声”,它是文章的线索。机智勇敢的小男孩用歌声把敌人吸引到河边,用歌声麻痹敌人,把敌人带进树林,用歌声把情报传递给游击队。协助游击队歼灭敌人后,歌声又在河岸边响起。这歌声,歌唱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也歌唱了小男孩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