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防火规范》详解全解
- 格式:ppt
- 大小:202.50 KB
- 文档页数:59
新版防火规范讲解汇报人:2023-12-24•新版防火规范概述•新版防火规范主要内容•新版防火规范与旧版对比目录•新版防火规范实施影响•新版防火规范实施建议01新版防火规范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火灾风险也随之提高。
社会经济发展旧版规范不足国际经验借鉴原有防火规范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难以满足当前消防安全的需求。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防火规范的水平和实用性。
030201规范背景规范目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防火规范,降低火灾风险,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消防科技进步推动消防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高消防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完善消防安全制度,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防火设计、施工及验收。
建筑领域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的防火设计、施工及验收,如商场、酒店、医院等。
公共场所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的防火设计、施工及验收,如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
工业领域规范适用范围02新版防火规范主要内容防火分区与安全出口规定建筑物内应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和安全出口,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防火门与防火墙要求建筑物内部应安装防火门和防火墙,以阻止火势蔓延。
建筑耐火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确定不同的建筑耐火等级,如一、二、三级耐火等级。
建筑防火设计根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灭火器配置建筑物内部应设置消火栓系统,包括消防水箱、消防泵和消火栓等设备。
消火栓系统对于高火灾危险性的场所,应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实现早期灭火。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03消防安全宣传与培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培训,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01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建筑物产权方、使用方和管理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
02消防安全检查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包括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39—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3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228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通知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39—90为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一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原《农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39—7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山西省公安厅负责。
本规范的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年五月十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卫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消防安全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村镇的规划和生产与民用建筑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程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炸药、花炮厂(库)。
第1.0.4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生产与民用建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一、层数和一栋占地面积超过本规范第4.1.1条规定的精品文档生产建筑;二、超过五层的民用建筑;三、超过800个座位的影剧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第1.0.5条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构造第2.0.1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主要构件材料应符合表2.0.1的规定。
精品文档第2.0.2条防火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防火墙应从基础砌起,截断可燃或难燃屋顶结构,二、防火墙顶应高出可燃或难燃屋面层50cm,;高出非燃屋面层40cm。
农村房屋消防安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农村房屋消防安全一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房屋多为传统建筑,结构老旧,消防设施匮乏,火灾隐患较高。
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房屋火灾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加强农村房屋消防安全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房屋火灾现状和原因的研究,探讨加强农村房屋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农村房屋火灾现状的了解,我们可以深入分析农村房屋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其改善提供指导和依据。
此外,本文还将逐一介绍农村房屋火灾的主要原因,以便加深对火灾危险的认识和理解。
了解农村房屋火灾的原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消防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对每个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农村房屋的消防安全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将全方位地探讨农村房屋消防安全的问题,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通过加强农村房屋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我们可以为农村地区的人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居住环境,减少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村房屋消防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农村房屋火灾的现状和原因入手,探讨农村房屋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改善农村房屋消防安全的建议。
首先,我们将介绍农村房屋火灾的现状。
这包括火灾发生的频率、造成的损失以及对农村居民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了解农村房屋火灾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农村房屋消防安全的紧迫性。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农村房屋火灾的原因。
这包括火灾常见的引发因素,如电器线路老化、用火不慎、意外事故等。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农村房屋火灾的防范意识不足和应急救援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火灾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农村房屋消防安全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本文将强调加强农村房屋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我们将阐述农村房屋消防安全对农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作用。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BGJ39-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3月1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山西省公安厅会同山西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山西省建筑设计院、吉林省公安厅、广东省公安厅、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六个单位共同修订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七章。
四个附录。
其主要内容有:总则,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构造,规划和建筑布局,厂(库)房、堆场、贮罐,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电气等。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山西省公安厅消防局规范管理组,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一九八九年七月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 2630号文通知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为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一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原《农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7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山西省公安厅负责。
本规范的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0年五月十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构造第三章规划和建筑布局第四章厂(库)房、堆场、贮罐第五章民用建筑第六章消防给水第七章电气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举例附录三库房、堆场、贮罐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举例附录四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卫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农村消防安全知识讲解农村消防安全知识讲解第一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节日、宴会、晚间炊事、焚烧垃圾、堆放杂物、用火取暖等都是农村常见的场景,而这些场景也往往伴随着火灾的隐患。
火灾不仅会给家庭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会给整个社区的稳定与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是农村居民重要的生活技能。
第二章:消防常识1.火灾的形成火灾的形成与“三要素”分不可分,即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只有当这三要素齐全时,火灾才会发生。
因此,要在家中注意及时清理堆放的杂物和垃圾,并保持家庭环境干净整洁。
同时,在用火时要小心谨慎,并远离易燃物品。
2.火灾的危害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可能导致财产损失。
同时,由于火灾所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长时间吸入可能引发窒息甚至死亡。
因此,在火灾中要提高警惕,采取正确的逃生方式,并且在火场不能呼吸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第三章:预防火灾1.家庭消防设施每个农村家庭都应安装灭火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此外,家庭应具备灭火器及防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等基本设施。
2.电器用火安全在用电时要注意电源开关与用电设备的匹配,以避免过负荷短路引发火灾。
同时,应定期清理电线及插座周围的杂物,保持安全的用电环境。
离开家时,一定要将电源开关关闭,以防火灾发生。
3.房屋防火高风险区域(如厨房、卧室等)应使用耐火材料进行装修,并安装烟感报警器和灭火器。
此外,建议定期检查煤气管道和烟囱是否存在泄漏和积炭情况,及时清理。
第四章:火灾应急处理1.火灾逃生发现火灾时,要迅速将家人组织起来,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撤离,切勿盲目逃窜。
同时,要低姿态前进,尽量避免吸入浓烟,若遇到大火墙,可湿毛巾捂住口鼻,俯卧地板通过床单等物品爬窗逃生。
2.火灾扑救如果火势较小,可以试图扑灭,但前提是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首先,找到合适的灭火器,并正确使用。
其次,喷射时要尽量靠近火源,并注意燃烧物与灭火器垂直对准。
最后,要将火源灭尽并确保其不会重新燃烧。
《农村防火规范》(GB 50039—2010)条文说明3消防技术标准2011-05-25 22:06:19 阅读5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村防火规范GB 50039-2010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 (20)2 术语 (21)3 规划布局 (22)4 建筑物 (26)5 消防设施 (28)6 火灾危险源控制 (30)6.1 用火 (30)6.2 用电 (36)6.3 用气 (37)6.2 用油(可燃液体) (39)附录A 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防火要求 (40)附录B 消防安全常识 (42)1 总则1.0.1 本条规定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农村消防工作快速发展,但消防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火灾起数、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高不下,村庄消防安全问题突出。
1997 年~2006 年的10年间,全国农村平均每年发生火灾6.9万起,死亡1531 人,受伤2001 人,直接财产损失6.3亿元,该4项数字分别占城乡年均火灾总数57.7% 、62.1% 、55.6% 和58.7% 。
农村防火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预防农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1.0.2 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鉴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和农村消防安全的实际,有效预防农村火灾的发生,应综合采取编制和落实消防规划、进行必要的防火分隔、科学设定建筑的耐火等级、有效控制火灾危险源、合理设置消防设施等综合性的消防安全措施。
本规范不只是一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而是一部涉及农村消防规划、建筑防火设计、既有建筑防火改造、消防安全管理等内容的指导农村防火的综合性技术规范。
在农村建设的厂房、仓库、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5m 的居住建筑,由于其火灾危险性较大,在保证消防资金投入、落实消防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具有可行性,除本规范规定外,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等有关规范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39—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3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228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通知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39—90为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一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原《农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39—7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山西省公安厅负责。
本规范的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年五月十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卫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消防安全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村镇的规划和生产与民用建筑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程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炸药、花炮厂(库)。
第1.0.4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生产与民用建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一、层数和一栋占地面积超过本规范第4.1.1条规定的生产建筑;二、超过五层的民用建筑;三、超过800个座位的影剧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第1.0.5条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构造第2.0.1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主要构件材料应符合表2.0.1的规定。
第2.0.2条防火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防火墙应从基础砌起,截断可燃或难燃屋顶结构,二、防火墙顶应高出可燃或难燃屋面层50cm,;高出非燃屋面层40cm。
农村防火规范1总则1.1 为了预防农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1)农村消防规划;(2)农村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的防火设计;(3)农村既有建筑的防火改造;(4)农村消防安全管理。
除本规范规定外,农村的厂房、仓库、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5m的居住建筑的防火设计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等的规定。
1.3 农村的消防规划、建筑防火设计、既有建筑的防火改造和消防安全管理,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民族习俗、村庄规模、地理环境、建筑性质等,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1.4 农村的消防规划应根据其区划类别,分别纳入镇总体规划、镇详细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并应与其他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1.5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应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组织,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防火安全制度,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责任,配备必要的消防力量和消防器材装备。
1.6农村的消防规划、建筑防火设计、既有建筑的防火改造和消防安全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1 农村 rural area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市、镇规划区以外的镇、乡、村庄的统称。
2.2 村庄 village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
2.3 消防点 fire fighting spot设置在农村的集中放置消防车辆、器材,并配有专职、义务或志愿消防队员的固定场所。
2.4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 the place combined with habitation,production,storage and business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的场所,俗称“三合一”。
3 规划布局3.1 农村建筑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周边环境、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布局。
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在农村,由于居民住宅多为砖木结构、地处偏远、消防设施薄弱等原因,防火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防火意识,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一系列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势在必行。
下面将介绍一些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安全出入口:每个住宅都应有至少两个安全可靠的出入口,方便居民疏散。
门窗要经常保持良好的开启和关闭状态,确保能迅速逃生。
此外,门窗的间距应根据消防要求合适,防止火灾蔓延。
居民还可以设置紧急出口标志,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容易找到。
二、电源管理:农村居民用电多以煤气、煤炭为主,因此电源的管理尤为重要。
居民在使用电器时要仔细检查电源插座、电缆和电器设备是否正常,防止发生电器火灾。
此外,居民要定期检查电线是否老化、松动,避免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居民还应当养成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避免过载使用电器设备。
三、明火使用:农村居民在生活中常常使用明火,如煮饭、取暖等。
在使用明火时要格外小心,避免引发火灾。
居民要确保炉灶、火炉等明火设备与易燃物之间的安全距离。
炊事用火要特别小心,务必关注锅炉炖煮过程中的油烟和高温,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同时,明火使用完毕后要及时熄灭,确保没有留下任何火源。
四、禁止私拉乱接电线:农村居民在临时搭建的附属建筑物、棚户等地方往往存在私拉乱接电线的情况。
这种行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火灾。
因此,居民要杜绝私拉乱接电线现象,要经常检查电线的质量和接线是否规范,以确保居民用电的安全。
五、燃气安全:农村居民使用燃气进行做饭、取暖等,燃气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居民要检查燃气管道和炉具是否完好无损,避免燃气泄漏引发火灾。
禁止在无风机抽排的地方使用燃煤气空调、燃煤气机等设备,以免产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
居民要定期对燃气灶具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六、火灾应急预案:农村居民应制定和学习火灾应急预案,以提高应对火灾突发事件的能力。
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农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区域,防火安全在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火灾防控能力,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有必要制定一份农村居民防火安全规范。
一、室内防火安全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来确保室内的防火安全。
1.安全用电:居民应定期检查家庭电线和电器设备的安全性。
禁止私拉乱接电线,避免过度负荷使用电器。
不在电器附近堆放易燃物品,避免发生短路或电线老化引发火灾。
2.禁止乱燃火源:居民需保持厨房明亮通风,并妥善使用燃气和煤气设备。
严禁在卧室、室内走廊等隐蔽地方使用明火,禁止乱丢烟蒂。
农村居民通常使用柴火取暖,需保持良好的炉灶、烟道清洁,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3.灭火设施配备:居民家庭需配备灭火器、灭火器、灭火器等基本灭火设施,并定期检查其灭火性能。
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二、户外防火安全农村地区周围大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火源,户外的防火安全同样非常重要。
1.防范露天火源:清除农田、家庭周边的杂草、干草堆、枯木等易燃物。
严禁使用明火进行火爆活动,特别是在干燥炎热的季节。
2.肆虐山火:在山坡区域,农村居民需尽量少砍伐山林,减少山火发生的可能性。
遇到山火时,农村居民应立即报警,同时采取简单有效的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护呼吸道等。
3.灭火知识普及:农村居民应定期接受防火安全知识的培训与宣传教育,学习使用灭火器等基本灭火技能,提高火灾应急处理的能力。
三、农村居民应急处理在火灾发生时,农村居民需要迅速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以减少火灾的危害。
1.疏散逃生:农村居民需制定家庭火灾疏散预案,并定期进行疏散演练。
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决策,保持冷静,尽量通过安全通道有组织地疏散出来。
2.报警求助:农村居民应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向相关部门求救,并详细描述火灾现场的情况和地理位置。
同时,协助与灭火人员、救援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
3.灭火应急措施:在火灾初期,农村居民可以尝试用厚湿布、毛毯等物资进行火灭灭火,但决不能不顾自身安全情况下冒险灭火。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4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
准《农村防火规范》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0.08.18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48号
•【施行日期】2011.06.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748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农村防火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农村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39-2010,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4、3.0.2、3.0.4、3.0.9、3.0.13、5.0.5、5.0.11、
5.0.13、
6.1.12、6.2.1(2)、6.2.2(3)、6.3.2(1、4)、6.4.1、6.4.2、
6.4.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39—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3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228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通知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39—90为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一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原《农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39—7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山西省公安厅负责。
本规范的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年五月十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卫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消防安全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村镇的规划和生产与民用建筑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程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炸药、花炮厂(库)。
第1.0.4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生产与民用建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一、层数和一栋占地面积超过本规范第4.1.1条规定的生产建筑;二、超过五层的民用建筑;三、超过800个座位的影剧院、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第1.0.5条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构造第2.0.1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主要构件材料应符合表2.0.1的规定。
第2.0.2条防火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防火墙应从基础砌起,截断可燃或难燃屋顶结构,二、防火墙顶应高出可燃或难燃屋面层50cm,;高出非燃屋面层40cm。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BGJ39-9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3月1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山西省公安厅会同山西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山西省建筑设计院、吉林省公安厅、广东省公安厅、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六个单位共同修订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七章。
四个附录。
其主要内容有:总则,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构造,规划和建筑布局,厂(库)房、堆场、贮罐,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电气等。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山西省公安厅消防局规范管理组,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一九八九年七月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 2630号文通知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为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一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原《农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7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山西省公安厅负责。
本规范的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0年五月十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构造第三章规划和建筑布局第四章厂(库)房、堆场、贮罐第五章民用建筑第六章消防给水第七章电气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举例附录三库房、堆场、贮罐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举例附录四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村镇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卫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