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效率曲线
- 格式:docx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2
逆变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及评价选用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主要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也可以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稳压、稳频、逆变等应用。
其主要技术性能和评价选用如下。
1.转换效率: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是衡量其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指标。
高转换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成本。
因此,在选择逆变器时,应选用转换效率高的产品。
通常来说,高效逆变器的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2.电压波形:逆变器应能提供高质量的交流输出电压波形,以确保正常运行各种电器设备。
同时,电压波形应具有较低的谐波含量和较小的峰值变动,以减少对设备的损害。
因此,在选用逆变器时要考虑其电压波形质量。
3.输出功率: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应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根据所需的负载功率大小,选用适当规格的逆变器,以确保其稳定运行并能满足负载要求。
4.抗干扰能力:逆变器作为电力传输和变换设备,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对其正常工作的影响。
应选用抗干扰能力较强的逆变器,以确保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工作。
5.保护功能:逆变器应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过温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以确保逆变器及其连接的设备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断开电源,保护设备的安全和延长逆变器的使用寿命。
6.可靠性:逆变器作为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其可靠性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应选择具有稳定性高、寿命长、可靠性好的逆变器产品,降低故障发生率和维修成本。
7.控制方式:逆变器应具备智能化控制功能,以实现对逆变器的运行状态、输出功率、参数设置等的监测和调节。
现代逆变器通常采用数字化控制方式,具备远程监测、智能化运行等功能。
总之,逆变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包括转换效率、电压波形、输出功率、抗干扰能力、保护功能、可靠性和控制方式等。
在选用逆变器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项指标,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以确保逆变器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良。
逆变器技术参数与指标1、逆变器的生产厂家:IDS2、逆变器的型号:SOLO 5003、逆变器的外形尺寸及重量:尺寸L*W*H 1200*800*1800mm 重量约1100kg4、逆变电源效率—最高效率:98%—欧洲加权平均效率:97.7%—10%额定交流功率下:96.5%—功率损耗(额定):12.5KW(包含自用电电源1.5KW)5、逆变电源输入参数—最大直流输入功率:570KW—MPPT电压输入电压范围:400~900V—最高输入电压:1000V—最佳工作电压(逆变器效率最高时直流电压):500V~800V6、逆变电源输出参数—额定交流输出功率:500KW—最大交流输出功率:550KW—输出电压:280V +10%/-15%—接线方式:IT—输出电压波动:+10%/-15%—频率:50Hz+1%/-1%—功率因数:-0.95~+0.95—总电流波形畸变率:<3%—总电压波形畸变率:<3%7、逆变器工作电源:3*380V 50Hz,TN-S8、电气绝缘性能—直流输入对地:AC1500V,1min—直流与交流之间:AC1500V,1min9、其他指标:(1)允许电网电压范围(三相):升压变低压侧280V +10%/-15%(2)允许电网频率范围:50Hz+10%/-10%(3)夜间耗电:<80W(4)通讯接口及方式EIA485,Ethernet.可选择GSM\CAN\Interbus\Line modem(5)防护等级:IP54(6)工作时环境温度:-35~50度(7)待机时温度环境:-35~50度(8)噪音:<60dB(9)逆变器本机发热量及冷却方式:液冷10、防雷能力采用菲尼克斯防雷模块11、交直流端接线回路数量以及接线方式(提供相关图纸)12、平均无故障时间:未曾统计过13、逆变器保护功能:过载保护、反极性保护、过电压保护、孤岛保护、浪涌保护、过热保护等等14、逆变器与电网有关相应标准—电磁兼容性:—EMC:EN6100-6-4,EN6100-6-2—电网干扰:—电网监控:—电磁干扰:15、附图(提供逆变器外形尺寸图、逆变器效率与输入功率的曲线图,逆变器效率与直流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图,逆变器工作原理图)附图:1、逆变器外形尺寸图2、工作原理图见附件中的SOLO500_singleline diagramm_100512。
DCDCZVS全桥变换器实验波形和效率曲线实验参数输入直流电压:320-360V输出直流电压:100V额定输出功率:2kVA原、副边开关管IGBT: G40N60B3D原边开关管并联电容:4nF尖峰抑制器伏秒积:1x10}Vs饱和电感器伏秒积:3x10}Vs工作频率:46kHz选择输入直流电压为320}360V,输出为100V的直流电压的原因是:220VAc整流即能得340VDC.当输入电压提高5倍,即为地铁电网电压1700V;100V输出相应提高5倍为SOOV,逆变基本上供380V交流负载用。
传统电路超前管、滞后管源漏极电压和驱动电压波形图10为传统电路超前管Q和滞后管Q4的波形。
图中超前管Q,上的电压几,,滞后管Q4上的电压vQ4。
右边为左边时基展开图。
图中滞后管Q4上的缺口是变压器漏感和开关管并联电容谐振引起的。
可见,Q;和Q;开通时,埃1、际下降的形态是不一样的。
图m给出了开通Q,和Q、时的情况,图中V}, , V}为`C1 " Q4管的栅极驱动电压波形。
从图中可以看出,开通Q,管时,源漏极上的电压已经降为零,因此开通Ql管为软开关,而开通Q;管时,源漏极电压不为零的,因此开通Q4管为硬开通。
加电流箱位滞后管}4源漏极电压和驱动电压波形图12为副边电流籍位电路开关管Qt` Q4开通时的电压波形,电压比例同图11。
左图为副边电流开关管箱位时的电压波形,右图为副边电流饱和电感器箱位时的电压波形。
从图中可以看出,滞后管Q;在给开通信号时,其源漏极上的电压均已降为零,即实现了软开关,证明了副边电流籍位实现zvs的可行性。
显然克服了如图n所示的传统电路Q4管硬开通的缺点。
二极管上的电压波形二极管上的电压Va,二极管上的电流isi。
右边为左边时基展开图,如图13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加了尖峰抑制器和饱和电感器,二极管上的电压尖峰基本消除。
这与第3节中的分析一致,见图9。
效率曲线图14、图15为效率厅的曲线。
标准要求测试要求1:无变压器型逆变器最大转换效率不低于97%,含变压器最大转换效率不低于95%。
注:1.逆变器控制端等另外取电,则应标明在最高逆变效率时消耗的功率;2.测试时允许关闭最大效率跟踪功能。
测试要求2:在上述功率等级点时,测量最大转换效率出现所在负载点和逆变器可输出最大功率点处的转换效率,并用曲线的形式给出。
同时应给出每个负载点测试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测试要求3:逆变器在额定功率运行时,注入电网电流谐波总畸变率限幅为5%,奇次和偶次谐波含量见附表1和2;其他负载点运行时,注入电网的各次谐波电流值不得超过逆变器额定功率运行时注入电网的各次谐波电流值。
测试要求4:逆变器额定功率运行时,公共连接点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该不超过2%,短时不超过4%,逆变器引起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1.3%,短时不超过2.6%。
测试要求5: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大于其额定功率额50%时,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8(超前或滞后),输出有功功率在20%~50%时,功率因数不小于0.95(超前或滞后)。
测试要求6:逆变器额定功率运行时,向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分量不超过其额定电流的5%或5mA,二者取最大值。
测试要求7:逆变器启动时,输出功率应缓慢增加,输出功率变化率可调,输出电流无冲击现象。
测试要求8:适用于中高压型光伏电站的逆变器应具有有功输出限制能力。
功率调节过程中电流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1.5倍。
测试要求9:中高压型逆变器的功率因数应能够在0.95(超前)~0.95(滞后)范围内连续可调,有特殊要求时,可以与电网经营企业协商确定。
在其无功输出范围内,应具备根据并网点电压水平调节无功输出,参与电网电压调节的能力,其调节方式、参考电压、电压调差率等参数应可由电网调度机构远程设定。
测试要求10:与不接地的光伏方阵连接的逆变器应在系统启动前测量组件方阵PV/30mA)。
输入端与地之间的直流绝缘阻抗。
满足R=(VMax测试要求11:在逆变器接入交流电网,交流断路器闭合的任何情况下,逆变器都应提供漏电流检测。
2021.5 EPEM139新能源New Energy光伏并网逆变器效率测试及分析水电十四局大理聚能投资有限公司 曹学华 杨 博摘要:以云南大理某光伏电站逆变器转换效率测试为例,以期为判断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运行状态和改进提升光伏发电效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光伏;并网逆变器;效率;测试;分析云南大理某光伏电站于2015年4月建成投产,电站共安装40台型号为YLSSL-500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该型号逆变器不带隔离变压器,每台逆变器直流侧光伏组件容量和规格型号完全相同,电站投产运行以来各台逆变器交流输出电量差异较大,年度最大输出电量与最小输出电量比率超过1.08,为准确判断各台逆变器输出电量存在差异的原因,采取现场试验方式对并网逆变器转换效率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1 测试方法1.1 测试对象为准确了解云南大理某光伏电站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性能,通过对近3年逆变器交流侧输出电量分析,选取交流侧输出电量最大、最小和中间值各一台进行现场测试。
逆变器基本性能参数为:直流输入侧。
输入电压范围400~1000VDC、额定输入电压600VDC、额定输入电流900A、最大输入功率550kW ;交流输出侧。
交流输出额定功率500kW、最大交流输出功率550kW、输出电压范围250~380VAC、输出频率50Hz。
1.2 测试方法逆变器效率。
结合国内光伏发电行业标准及现场测试条件,本文所述的并网逆变器效率包含逆变器最大转换效率ηmax 和平均加权总效率ηtc 。
逆变器最大转换效率ηmax 指从早到晚的测试时段范围内,某一时刻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最大值的比值。
平均加权总效率ηtc 指按照我国典型太阳能资源区的效率权重系数计算不同负载情况下逆变效率的加权平均值。
云南大理地区属于III 类资源区,加权因子系数见表1。
按表中相关数据,则光伏逆变器平均加权总效率公式为ηtc =0.02η5%+0.06η10%+0.21 η25%+0.41η50%+0.28η75%+0.03η100%。
储能逆变器效率
储能逆变器(Energy Storage Inverter)的效率由多个因素影响,包括转换效率、电池充放电效率以及其他系统损耗等。
1. 转换效率:储能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指的是输入电能与输出电能之间的转换效率。
这取决于逆变器内部的开关器件和电路设计,以及负载功率需求。
通常,高效的开关器件和优化的电路设计可以提高转换效率,减少能量损耗。
2. 电池充放电效率:如果储能逆变器与电池系统配合使用,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电池充电效率指的是将外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力,而电池放电效率指的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3. 系统损耗:储能逆变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内部损耗,例如电子元器件的导通和截止过程中的损耗、电磁辐射损耗等。
这些损耗会导致系统效率降低。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储能逆变器的效率通常在80%到95%之间。
不同的逆变器型号和制造商可能具有不同的效率水平,因此在选择和设计储能逆变器时,需要仔细考虑所需的效率参数。
逆变器静态效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逆变器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的重要器件,其在能源转换和控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静态效率作为评价逆变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逆变器的功率转换效率和性能稳定性。
本文旨在探讨逆变器静态效率这一关键问题,分析其定义、重要性以及受影响的因素,为提高逆变器的性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逆变器静态效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未来的逆变器设计和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介绍逆变器的基本概念和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逆变器的基本原理,以及静态效率的定义和其在逆变器性能评价中的重要性。
同时,将分析影响逆变器静态效率的因素,包括器件选型、拓扑结构设计等方面。
结论部分将总结逆变器静态效率的重要性,探讨提高逆变器静态效率的方法,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逆变器的静态效率有更深入的了解,为逆变器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逆变器静态效率在逆变器设计和应用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影响逆变器静态效率的因素。
通过深入研究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静态效率的定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逆变器在电能转换中的作用和优劣势,进而提出提高逆变器静态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同时,通过展望逆变器静态效率的未来发展,我们可以为逆变器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逆变器设计和应用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推动逆变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2.正文2.1 逆变器基本原理:逆变器是一种电子器件,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开关管或晶闸管的导通时间和导通顺序,将直流电源中的电压和电流以特定频率和幅值进行逆变,以产生所需的交流电信号。
逆变器主要由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电路组成。
输入端接收直流电源,输出端输出交流电信号,控制电路则根据输入信号和设定要求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