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冠脉造影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7
冠脉造影注意事项冠脉造影是一种应用X射线技术观察冠状动脉情况的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在进行冠脉造影之前,病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预约与准备:病人需提前预约冠脉造影检查,到医院做好相关准备。
在检查前一天要提前好充足睡眠,避免饱餐和过度劳累。
2. 对药物的咨询:病人应提前告知医生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及用量,特别是抗凝药物和降压药物等。
有些药物可能需要停药一段时间以减少对检查结果的干扰。
3. 进餐限制:在进行冠脉造影前需要进行空腹,病人应于检查前8-12小时停止进食,以避免胃中的食物影响检查过程。
但可以适量饮水。
4. 过敏反应:病人应提前告知医生是否对碘剂过敏,以及之前是否有碘剂造影引起的不良反应。
若有过敏史,医生会采取相应措施,如给予抗过敏药物。
5. 体内植入物:病人需要告知医生是否有体内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
这些植入物可能影响冠脉造影的可行性以及检查的结果。
6. 术前准备:病人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等,以评估病人手术的风险。
住院患者还需做心肌酶谱和心功能评估。
7. 接受麻醉:冠脉造影通常需要进行表面麻醉,病人需要接受麻醉师的评估,以确保适合接受麻醉操作。
8. 术后观察:冠脉造影是一种创伤性检查,病人在进行检查后需要进行观察。
术后需要注意伤口出血、感染等情况,及时就医处理。
9. 运动限制:冠脉造影后,病人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伤口裂开或导致其他不适。
10. 饮食调理:术后病人需遵医嘱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的饮食对于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
冠脉造影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检查方法,病人在接受检查前务必了解上述注意事项。
此外,病人在接受检查前可向医生咨询其他相关问题,以增加对检查的了解,并准备好心理方面的适应。
冠脉造影基础知识课件一、概述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冠脉造影,简单来说冠脉造影就是通过特殊的技术,给心脏血管“拍照片”。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将一种特殊的染料注入到患者的心脏血管中,然后在特殊的设备下观察血管的情况。
这就像是在看一张地图,帮助我们了解心脏的“路况”。
这个检查对于了解心脏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它可以揭示血管是否有狭窄、堵塞等问题,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诊断冠心病等疾病。
这样医生就能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出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1. 冠脉造影简介就像我们平时做的体检一样,冠脉造影也是为了了解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
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从而制定出更适合我们的治疗方案。
所以当我们听到需要做冠脉造影时,不要过于紧张,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积极配合检查。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2. 冠脉造影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心血管疾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而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冠脉造影技术的应用堪称核心与关键。
你想知道为什么吗?这就好像我们身体的“秘密通道”——心脏血管出了问题,得靠这个特别的“摄像头”来帮我们看清楚具体情况。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心脏血管出现堵塞或者狭窄,就像一条原本顺畅的道路出现了障碍,这样我们的心脏就不能正常工作。
而冠脉造影就像是一个微观世界的“导航”,帮助我们医生准确找到问题的所在。
它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血管内部的真实情况,比如哪里狭窄、哪里堵塞,甚至还能了解血流情况。
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来说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冠脉造影还能帮助我们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通过造影结果,我们可以判断某些血管在未来是否有可能出现更大的问题,从而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更大的风险。
这就像是一个“预警系统”,让我们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心血管健康。
所以可以说冠脉造影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就像是我们心血管健康的“守护神”,帮助我们了解身体内部的情况,为我们提供准确、有效的诊断依据。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1.手术简介冠状动脉造影(SCA)是用特制的心导管经皮肤穿刺外周动脉(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至主动脉根部,分别将心导管置于左、右冠脉口,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进行X光摄像,显示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了解冠脉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D)是在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础下,使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
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内旋切术、旋磨术和激光成形术等。
2.健康指导1)术前指导:(1)术前应配合完成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介入病毒学全套、血液生化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胸片等相关检查项目。
(2)术前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抗凝、调脂等特殊药物的使用。
(3)配合医护人员完成药物过敏试验、皮肤准备等工作。
进行床上排便练习。
(4)注意休息,避免紧张,保证手术前夜有充足的睡眠。
(5)术前如病情允许时可洗澡,更换棉质开衫衣服,去除饰物、取出义齿。
(6)术前一般不用禁食,进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过饱。
2)术后指导:(1)为了防止伤口出血,术侧肢体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制动一定时间。
(2)如有伤口渗血及其他不适时,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
(3)因病情和安全需要,术后需要心电监护观察一段时间,在监护室监护期间,不需要家属陪伴。
(4)为了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应遵医嘱早期下床活动。
(5)术后可以立即进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6)造影剂多由肾脏排泄,故术后宜多饮水,饮水量1500~2000毫升。
(7)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需要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要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服用,并自我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8)支架植入术后应尽量避免磁共振检查。
(9)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做冠状动脉造影需要的注意事项?冠状动脉造影,又称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或冠脉造影,是一种常用于诊断心脏血管疾病的医学检查方法。
它通过X射线成像技术来查看冠状动脉的情况,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狭窄、堵塞或其他问题。
但是很多人对冠状动脉造影了解不多。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做冠状动脉造影需要的注意事项?一、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和诊断冠状动脉,即心脏的主要供血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堵塞或其他血管问题。
这项检查通常通过使用X射线成像技术来观察冠状动脉的内部结构。
冠状动脉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心脏肌肉的重要血管,因此冠状动脉的健康对于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医生会在患者体内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通常通过腕部或腹股沟的血管,然后将一种特殊药物,称为造影剂,注入到冠状动脉中。
造影剂能够在X射线下显现出来,因此医生可以通过X射线成像清晰地看到冠状动脉的结构和血流情况。
这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动脉狭窄、堵塞、动脉瘤或其他血管问题,从而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造影通常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心脏手术或介入性手术(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时。
这项检查由专业的心脏医生和放射技师进行,并通常在手术室内进行。
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有助于医生了解心脏健康状况,制定治疗计划,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冠状动脉造影的过程患者准备: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之前,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可能包括抽血、心电图检查和评估过敏史。
患者通常需要禁食8小时,以确保胃部为空,以减少术后恶心和呕吐的风险。
导管插入:在手术室内,患者被要求躺在手术床上。
通常,手术室内的医生和护士会为患者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通常是通过腕部或腹股沟的血管。
这个导管被引导至心脏附近的冠状动脉位置。
造影剂注射:一种叫做造影剂的特殊药物被通过导管注入到冠状动脉中。
冠脉造影-适应症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常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跳骤停等。
由于冠状动脉造影认识不足,畏惧致使普及程度还不高,临床对冠心病的诊断多是依靠临床表现推断,主观性较强,准确率不高,甚至对那些有心慌、心悸、胸闷、胸背痛、胸前区隐痛及/或合并有高皿压、糖尿病的患者,未做相应的检查就给病人轻易戴上“冠心病”的帽子,这是极不科学的,用药也无根据。
存在活动后有胸痛、憋闷等的患者应尽早到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或明确冠心病,以免耽误病情,造成更大的损失。
•哪些病人需要做冠脉造影?
如果病人是很典型的心绞痛,心电图结果也是很严重的缺血或者心肌梗死就根本没有必要去做冠脉CT了,像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病人,心电图st段抬高的病人,那就可以选择冠脉造影,如果怀疑病人是心绞痛,但是症状不典型,心电图的缺血改变也不典型的话可以先去做一个CT的检查。
冠脉造影-价值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金指标”。
冠状动脉造影不仅可以确定冠状动脉是否存在阻塞以及阻塞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造影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药物疗效良好的病人,应以药物治疗为主;症状重、发作频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或起病就是血管堵塞引起心肌梗死的患者,应该接受开通血管的介入治疗或外科搭桥手术。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
同时部分患者还可接受介入治疗从而达到改善心肌血供、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的目的,大约99%以上的病人可安全完成这项手术操作。
所有的冠心病病人都能做冠脉造影吗?
如果冠心病病人有如下情况就不适合做冠脉造影检查:1如果有非常严重的多器官病变不能做。
2发烧、感染的情况下不能做。
3对造影剂过敏的病人肯定不能做。
4有严重的肾脏疾病,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不能做。
•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优点:a,显影效果好,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假阳性和假阴性率都很低,b,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紧接着造影术后开展支架植入术,也就是既可以发现问题,也可以迅速解决问题。
冠状动脉造影术然后说说它的缺点:a,尽管是微创,但它还是有创伤的,b,尽管是低风险,仍然需要术前签字谈话的,c、费用相对偏高,
冠脉CT能代替冠脉造影吗?
冠脉CT不能取代冠脉造影。
冠脉CT不一定需要做,如果症状非常明确,可以不做冠脉CT,如果是一些可疑病例,有点像冠心病但是症状又不太典型的话可以做个冠脉CT,做为一个无创的筛选。
如果CT结果是阴性那基本上就是阴性,一般不需要再做冠脉造影,如果是阳性就可能需要综合病人情况来判断是否要做造影了。
CT冠状动脉造影
是利用CT结合快速推进造影和数字减影技术和计算机三维重构技术,来对冠状动脉血流情况进行显影;
CT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点有:a,该检查门诊即可完成,无需住院;b,快速简便;c、费用相对较低,d,无创伤,只需利用高压注射器进行短时间的造影注射;e,阴性诊断率高,也就是该检查结果说你没问题,那基本就没什么问题。
同时也不得不提及该检查的缺点:a,血管条件差,无法进行高压注射者无法进行,b,心律不齐者显影效果差,c,如果发现问题,无法直接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也就是它只能发现问题,无法解决问题,一旦有了问题还需要住院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加支架植入术。
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冠心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与冠心病患者再次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是相同的,糖尿病本身就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通常还具有多种的代谢异常,除了高血糖外,还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液呈高凝状态等,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且这些危险因素具有叠加效应,因而患者最终后果是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而不仅仅是现存的各种独立疾病本身的表现。
在肥胖或超重的患者身上更容易聚集上述多种代谢紊乱,在临床上称之为“代谢综合征”,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综合治疗,全面地纠正这些代谢紊乱,以预防或延缓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患者首先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维持理想的体重。
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使空腹和餐后血糖及任意时段的血糖都控制良好,血压与血脂均达到目标值,服用抗血小板制剂等以改善高凝状态。
已经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更应该积极治疗,降低心肌梗死、心衰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什么特点?
糖尿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要显著地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比后者增加2至4倍。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更易患冠心病?简单地讲是长期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导致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在微观的细胞水平上,糖尿病改变了多种细胞的功能,包括血管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血小板细胞,这些均可导致冠状动脉硬化、血管内斑块形成。
并且,糖尿病伴有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更加严重,表现在病变的范围更广范,常为多支血管受累,每支血管弥漫性多处受累;冠状动脉多为严重狭窄,并且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狭窄程度更高。
虽然糖尿病伴有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但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经常合并神经病变,疼痛的感觉减弱,所以常常没有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表现,而更多见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没有征兆的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对生命造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警惕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并进展的冠心病,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糖尿病患者如何早期知道患有冠心病?
如果有阵发胸闷、胸痛等不适,应到医院就诊,作心电图等检查,必要时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平板运动试验。
运动增加了心脏负荷,心电图可出现心肌的缺血性改变。
放射性核素检查可根据心肌显像判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
近几年广泛开展的冠状动脉CT成像可以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改变,如走形、狭窄、堵塞、钙化等信息,是较为理想的简单、无创伤的检查。
但目前临床上明确冠心病诊断并确定冠脉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的最可靠的方法仍是冠状动脉造影。
这是一种有创伤性的心血管造影方法,通过动脉穿刺向冠状动脉开口插入导管,注射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和病变。
刚才已经提到,糖尿病患者多见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因此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就诊,作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