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协同信息化建设标准【2018版国标】
- 格式:docx
- 大小:18.30 KB
- 文档页数:5
14383标准14383标准是一种用于信息技术和通信领域的国际标准。
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共同制定和发布。
该标准的全称是"ISO/IEC 14383-1:20XX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interoperability of 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s",意为信息技术和通信领域医疗信息系统互操作性的要求和指南。
14383标准旨在提供一个框架,帮助医疗信息系统在不同硬件和软件平台之间实现互操作性,以便有效地共享和交换健康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通过遵循这个标准,医疗机构和健康信息系统供应商可以确保彼此的系统能够无缝地协同工作,实现临床数据共享、病人健康档案的一致性和数据安全等目标。
14383标准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系统架构、数据交换格式、数据安全性、接口设计、共享数据元等内容。
它强调了标准化和互操作性在医疗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旨在解决现有系统之间互操作性不足、数据共享困难的问题。
实施14383标准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它能够提高医疗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工作流程。
通过实现互操作性,医疗机构不再需要依赖手动输入和复制粘贴来共享数据,减少了错误和工作量。
其次,标准化的数据交换格式可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正确解读和理解,避免了信息丢失和误解的问题。
此外,14383标准还强调了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在数据共享的同时保护病人隐私。
总的来说,14383标准在医疗信息系统互操作性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指南和要求。
它促进了健康信息的共享和交换,提高了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
实施14383标准有助于推动医疗信息技术的进步,提升整个医疗行业的水平和质量。
医院信息平台管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概念扫盲引⼦以患者电⼦病历的信息采集、存储和集中管理为基础,连接临床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医疗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平台,是在区域范围⽀持实现以患者为中⼼的跨机构医疗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服务的重要环节。
医院信息平台通过以电⼦病历为核⼼的标准化应⽤及医疗信息集成技术的⽀持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统⼀集成、资源整合和⾼效运转。
需求分析1.医院信息整合需求国内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都来⾃不同的供应商,使⽤不同的信息标准和不同的数据格式,信息和资源不能在医院各个模块之间共享,医疗管理系统、实验室检验系统、医学影像系统、临床信息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等各成体系,医院内部依然存在众多的信息孤岛现象。
不仅医院信息的整合需要⼀种有效的⽅法来实现安全、⾼效和灵活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还应建⽴⼀个符合标准、共享共⽤的医院信息平台⽀撑。
医院信息平台是⽀持医院临床业务系统的集成和整合,⽀持医院内部不同业务领域之间信息共享与交互,并通过服务集成实现不同领域间进⾏业务协同的信息枢纽中⼼(ESB)。
2.临床业务服务协同需求医院是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体的复杂业务与管理体系,从临床服务、医疗⽀撑管理到运营管理包含了错综复杂的业务关系。
如患者预约挂号与临床就诊之间、门急诊于住院业务之间、医⽣医嘱开⽴与护⼠医嘱执⾏之间、医⽣检查检验申请与检查检验科室业务之间、医⽣诊疗业务与药房、药库之间,以及科室之间的转、临床路径不同步骤之间,诊疗与结算业务之间,医疗服务与管理业务之间等。
采⽤⼀致化的服务访问,可有效降低服务访问的复杂度,对服务进⾏优化管理,实现基于业务规则的服务编排和业务流程管理,实现不同领域间的业务协同。
3.集团化区域化医疗发展需求医院信息平台通过对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院与⾏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进⽽与区域内其他医疗卫⽣机构之间实现健康信息互联互通的业务协同。
如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检查建议信息互认、区域远程会诊、区域辅助医疗和区域医疗公众服务等应⽤。
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_信息化年度工作总结一、工作回顾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医院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手段。
本年度,我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
1. 组织架构建设本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组织架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优化。
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班子成员领衔,各临床科室和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委员,统一领导和协调信息化建设工作。
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和推进工作。
2. 系统平台建设本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系统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先后推广了HIS 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等,实现了临床、检验、影像等多个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医疗业务的效率和质量。
3. 数据资源整合本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在数据资源整合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建立了数据共享平台,对医院内部的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方便医护人员获取和利用数据资源,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水平。
4. 安全管理本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安全管理方面加强了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保障了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5. 人员培训本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了对医院各类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信息化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有效地提升了医院信息化系统的使用率和效益。
二、存在问题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 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整合还不够完善,各系统间的数据共享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2. 医务人员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程度不够,部分医护人员对信息化系统的操作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3. 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对系统的管理和监控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4. 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人力资源还需要继续加强。
5. 信息化系统的更新换代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的信息化系统可能会出现更新换代的问题,需要及时跟进和升级。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8.04.02
•【文号】国卫办规划发〔2018〕4号
•【施行日期】2018.04.0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
正文
关于印发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卫办规划发〔201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委机关各司局,委直属和联系单位,委属(管)医院:
为促进和规范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基础上,我委制定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明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
现印发你们(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下载),请参照执行。
联系人:规划司王泳、沈剑峰
联系电话:************、6879191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
2018年4月2日附: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
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策略方案国家高度重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经过近10年来的努力,我国从国家层面上基本完成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总体规划设计,初步解决了困扰大家多年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和规范问题,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医疗健康信息化基础标准截至2018年8月,正式发布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22项、团体标准1项,共计225项医疗健康信息标准。
其中:①基础类标准42项,覆盖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卫生信息数据元、卫生信息数据模式、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等内容。
②数据类标准159项,规定了电子病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医疗卫生活动、疾病分类与代码、卫生统计、居民健康卡等数据标准。
③技术类标准24项规定了医院信息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医疗卫生专项信息系统、居民健康卡、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等技术标准。
(二)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导明确了各级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所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惠民服务、医疗业务、医疗管理、运营管理。
医疗协同、数据应用、移动医疗、信息安全、信息平台基础等9类122项功能。
解决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系统名称不一致、系统功能不一致等现象,从全国角度首次明确了医院信息化要实现功能的基础范围,为逐步实现全国医院信息化标准规范尊定了坚实基础。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导明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应用技术、基础技术、新兴技术等3类148项。
(四)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第一章业务应用(便民服务、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医疗协同、运营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9类)第二章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基础、平台服务集成等2类)第三章基础设施(机房基础、硬件设备、基础软件等3类)第四章安全防护(数据中心安全、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容灾备份等4类)第五章新兴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4类)全国二级及以上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依据该标准与规范,严格遵循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以及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等卫生健康行业信息化标准,满足《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导》《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和相关医院数据上报管理规范的具体要求。
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2018年4月目录前言 (1)指标体系图 (3)第一章业务应用 (1)一、便民服务 (1)二、医疗服务 (12)三、医疗管理 (31)四、医疗协同 (44)五、运营管理 (49)六、后勤管理 (59)七、科研管理 (66)八、教学管理 (70)九、人力资源管理 (72)第二章信息平台 (74)十、信息平台基础 (74)十一、平台服务集成 (79)第三章基础设施 (83)十二、机房基础 (83)十三、硬件设备 (97)十四、基础软件 (105)第四章安全防护 (113)十五、数据中心安全 (113)十六、终端安全 (135)十七、网络安全 (142)十八、容灾备份 (149)第五章新兴技术 (155)十九、大数据技术 (155)二十、云计算技术 (158)二十一、人工智能技术 (160)二十二、物联网技术 (164)前言为促进和规范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明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建设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组织国内相关单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共60余人,在《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明确医院信息化功能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明确医院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针对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着眼未来5-10年全国医院信息化应用发展要求,针对二级医院、三级乙等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业务、医院管理等工作,覆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业务和建设要求,从软硬件建设、安全保障、新兴技术应用等方面规范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建设标准》分为业务应用、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新兴技术等5章22类262项具体内容。
第一章业务应用,包括便民服务、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医疗协同、运营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9类;第二章信息平台,包括信息平台基础、平台服务集成等2类;第三章基础设施,包括机房基础、硬件设备、基础软件等3类;第四章安全防护,包括数据中心安全、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容灾备份等4类;第五章新兴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4类。
医疗信息化标准一、国家与行业标准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国家与行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规范性文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家与行业标准: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规范》(2018版),其中包括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平台架构、平台功能、数据字典等方面的内容。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数据质量控制要求》(2018版),主要对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和数据质量进行了规范。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2018版),针对医院信息平台的应用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指引。
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对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的标准化成熟度进行了测评规范。
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院智能化应用功能指引》(2020版),针对医院智能化应用的功能进行了规范。
二、医疗行业实践标准除了国家与行业标准,医疗行业的实践标准也是医疗信息化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行业实践标准:1.临床诊疗标准:包括临床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标准,以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2.电子病历标准:规定了电子病历的格式、内容、存储等方面的标准,以保证电子病历的可读性和可利用性。
3.信息交换标准:规定了医疗信息交换的格式、协议等方面的标准,以保证医疗信息在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共享性。
4.医疗设备标准:规定了医疗设备的接口、协议等方面的标准,以保证医疗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5.信息安全标准:规定了医疗信息安全的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标准,以保证医疗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医疗信息化技术标准医疗信息化技术标准是实现医疗信息化的关键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信息化技术标准:1.医疗数据交换标准:如HL7(Health Level Seven),DICOM(Digital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等,这些标准用于规范医疗数据在不同平台之间的交换格式和协议。
简讯国务院: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 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体系,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公共卫 生服务”,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互 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 服务”,加强“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推进“互 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等七个方面的创新服务模式,推 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
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 息互通共享,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提高 医院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保障能 力,及时制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国家卫健委:发布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近曰,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医院信息化建 设标准与规范(试行)的通知》,提出医院信息化建设要着 眼未来5-10年应用发展要求,明确信息化建设内容和建设要 求。
二级及以上医院需根据医院的临床业务、医院管理等工 作需求,建设覆盖医院主要业务的信息化系统,从软硬件、安全保障、新兴技术应用等方面规范医院信息化建设。
国家卫健委:发布15项卫生行业标准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人口死亡登记信息系统基本 功能规范》等15项卫生行业标准,其中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 11项,包括:人口死亡登记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医学数 字影像虚拟打印信息交互规范;卫生统计指标(总则、居民 健康状况、健康影响因素状况、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 监督、医疗服务、药品与卫生材料供应保障、卫生资源)。
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4项,包括:医院人财物运营管理基本 数据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医院财务与成本核算管理、医院物资管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标准自2018年10月1曰起施行。
国家卫健委:提离家庭医生数据准确性近曰,国家卫健委公布了《关于做好2018年家庭医生签 约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完善机构 内部管理考核工作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数据采集、分析、利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医院安全防护信息化建设标准
十五、数据中心安全
(五十五)防火墙
(五十六)安全审计设备
(五十七)系统加固设备
(五十八)数据加固设备
120
121
(五十九)入侵防范设备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六十)身份认证系统
128
129
130
130
(六十一)访问控制系统
131
(六十二)安全管理系统
132
133
134
十六、终端安全
(六十三)身份认证设备
135
(六十四)介质安全设备
136
137
(六十五)客户端管理系统
138
(六十六)终端安全管理系统
139
140
141
十七、网络安全
(六十七)结构安全设备
142
(六十八)通信加密设备
143
144
(六十九)网络优化设备
145
146
(七十)网络安全管理
147
148
十八、容灾备份
(七十一)基础设备灾备
149
(七十二)备用网络灾备
150
(七十三)数据备份与恢复
151
152
(七十四)应用容灾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