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胰岛素泵治疗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1011.50 KB
- 文档页数:37
ADA糖尿病诊疗指南(2010版)解读文章转自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郭启煜老师内容概要: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颁发的糖尿病诊疗指南是糖尿病学术领域最著名、最客观、最前沿也最具权威性的临床指南之一。
该指南与时俱进,每年均推出更新版本,及时反映糖尿病诊疗领域的新进展与新理念,深受学术界的推崇和青睐。
该指南在2010年伊始如期推出更新版的糖尿病诊疗指南,现简约解读如下......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颁发的糖尿病诊疗指南是糖尿病学术领域最著名、最客观、最前沿也最具权威性的临床指南之一。
该指南与时俱进,每年均推出更新版本,及时反映糖尿病诊疗领域的新进展与新理念,深受学术界的推崇和青睐。
该指南在2010年伊始如期推出更新版的糖尿病诊疗指南,现简约解读如下。
第一部分. 分类与诊断新版指南在糖尿病分类方面依然分为四种临床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GDM)。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原诊断标准基础上,增加了糖化血红蛋白的内容。
新标准:1.A1C≥6.5%。
或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
空腹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
或 3.OGTT试验2小时血糖≥11.1 mmol/L。
或 4.有典型的高血糖症状或高血糖危象,随机血糖≥11.1 mmol/L。
在本版指南里,糖尿病风险增加状态取代了2009版的糖尿病前期并增加了A1C的界定值。
糖尿病风险增加状态分类如下:IFG :FPG 100-125 mg/dl(5.6-6.9 mmol/L);IGT:75-g OGTT试验中2-h PG 140-199mg/dl(7.8-11.0 mmol/L);A1C 5.7-6.4%。
第二部分. 在无症状成人中进行糖尿病筛查指南强调了在无症状成人中进行糖尿病筛查的重要意义,指南建议:所有超重或肥胖(BMI≥25kg/m2)与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任何年龄的成人,均应接受血糖检测。
无危险因素者应在年龄超过45岁时开始接受检测。
胰岛素泵操作指南和规范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胰岛素泵操作指南和规范一、目的:1.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使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使胰岛素剂量的精确调整。
3.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4.可促进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便更适合进餐时间,运动,工作的安排。
二、适应症:1.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胰岛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2.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3.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4.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衡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5.无感知低血糖者。
6.频发低血糖者。
7.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8.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9.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10.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三、操作流程:1、评估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配合情况。
2.病人腹部皮肤的洁净情况及完整性(有无疤痕、炎症、硬结等)。
3.病人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4.病人对CSII泵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
5.病人对此操作的心里反应,是否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2、准备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物品:弯盘,皮肤消毒液,胰岛素泵,助针器,储药器,输注管路,棉签,治疗巾。
3.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充足。
4.病人:取舒适体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与治疗,并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及活动,能学会微量血糖测定方法,具备操作胰岛素泵的能力以及对各种警报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签署知情同意书.3、操作程序表1确保2人核对。
检查药液的质量,有效期,避免胰岛素产生太多气泡。
安装1节普通七号电池。
确保储药器无破损。
确保胰岛素的温度与室温相同。
确保充满胰岛素的储药器内无气泡。
确保储药器乳头部与输油管注管路接头清洁无菌。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全文)1 胰岛素泵概述1.1 胰岛素泵治疗的定义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
1.2 胰岛素泵简介1.2.1 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按与进餐的关系可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不依赖于进餐的持续微量分泌,即基础胰岛素分泌,此时胰岛素以间隔8~13分钟脉冲形式分泌;二是由进餐后高血糖刺激引起的大量胰岛素分泌。
为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尝试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期机械性的胰岛素输注装置即胰岛素泵的雏形开始使用,但由于体积大、操作复杂,难以在临床推广。
至20世纪90年代,制造技术的进步使胰岛素泵体积缩小便于携带,操作简便,易学易用。
剂量调节更精确和稳定,因而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目前胰岛素泵技术更趋完善,可更精确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简而言之,胰岛素泵通过人工智能控制,以可调节的脉冲式皮下输注方式。
模拟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同时在进餐时,根据食物种类和总量设定餐前胰岛素及输注模式,以便良好控制餐后血糖。
除此之外,胰岛素泵还可以根据活动量大小,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而不是预先固定的某种模式。
胰岛素泵由4个部分构成,含有微电子芯片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电池驱动的机械泵系统、储药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皮下输注装置。
输液管前端可埋入患者的皮下。
在工作状态下,泵机械系统接收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储药器内的活塞,最终将胰岛素通过输液管输入皮下。
1.2.2 发展历史(1)20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的概念。
(2)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生理性胰岛素皮下输注装置胰岛素泵开始应用于临床。
(3)20世纪80年代中期胰岛素泵体积大操作复杂难以推广使用。
(4)20世纪90年代后期胰岛素泵体积小操作方便调节剂量精确开始在临床广泛使用。
胰岛素泵操作指南和规范一、目的:1.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使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使胰岛素剂量的精确调整。
3.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4.可促进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便更适合进餐时间,运动,工作的安排。
二、适应症:1.T1DM患者和需要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在住院期间可通过胰岛素泵治疗稳定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2.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3.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4.血糖波动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无法得到平衡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5.无感知低血糖者。
6.频发低血糖者。
7.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
8.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就餐者。
9.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者。
10.胃轻瘫或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三、操作流程:1、评估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配合情况。
2.病人腹部皮肤的洁净情况及完整性(有无疤痕、炎症、硬结等)。
3.病人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4.病人对CSII泵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
5.病人对此操作的心里反应,是否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2、准备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物品:弯盘,皮肤消毒液,胰岛素泵,助针器,储药器,输注管路,棉签,治疗巾。
3.环境:清洁、舒适,光线充足。
4.病人:取舒适体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与治疗,并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及活动,能学会微量血糖测定方法,具备操作胰岛素泵的能力以及对各种警报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签署知情同意书.3、操作程序表14、评价1.病人(家属)能说出CSII泵的目的及配合注意事项,主动配合操作。
2.病人能掌握基本的胰岛素泵操作技术,并能说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四、设置泵的胰岛素用量:1.初始用泵的胰岛素使用量开始胰岛素泵治疗之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确定自己全天需要多少剂量的胰岛素,即每日胰岛素总量。
胰岛素泵操作指南和规范一、目的:1. 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 使胰岛素的吸收稳固;使胰岛素剂量的精准调整。
3. 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4. 可促使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便更适合进餐时间,运动,工作的安排。
二、适应症:1. T1DM 患者和需要长久胰岛素加强治疗的T2DM 患者,在住院时期可经过胰岛素泵治疗稳固控制血糖,缩短住院天数,并为优化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方案供给参照数据。
2.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
3. 妊娠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归并妊娠者。
4. 血糖颠簸大,虽采用多次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没法获得均衡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5. 无感知低血糖者。
6. 频发低血糖者。
7. 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整体控制不好者。
8. 作息时间不规律,不可以准时就餐者。
9. 要求提升生活质量者。
10. 胃轻瘫或者进食时间长的患者。
三、操作流程:1、评估1. 病人的年纪、病情、意识状态、配合状况。
2. 病人腹部皮肤的干净状况及完好性(有无疤痕、炎症、硬结等)。
3. 病人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4. 病人对CSII 泵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认识程度。
5. 病人对此操作的内心反响,能否存在紧张、惧怕心理。
2、准备1. 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 物件:弯盘,皮肤消毒液,胰岛素泵,助针器,储药器,输注管路,棉签,治疗巾。
3. 环境:洁净、舒坦,光芒充分。
4. 病人:取舒坦体位,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与治疗,并进行适合的饮食控制及活动,能学会微量血糖测定方法,具备操作胰岛素泵的能力以及对各样警报的理解和办理能力。
签订知情赞同书.3、操作程序表1项目步骤重点及注意事项安装泵前的准备1. 查对医嘱、病人,胰岛素种类及剂量(只好用短效和速效胰岛素)。
2. 解说操作的目的及配合事项。
3. 提早2H 从冰箱拿出胰岛素,使胰岛素温度与室温同样4. 安装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