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系统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第单元岳麓版
- 格式:ppt
- 大小:12.38 MB
- 文档页数:84
专题一:五次侵华战争与三大条约中国近代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战争。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洗涮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2、《马关条约》3、《辛丑条约》专题二:近代化的起步1、洋务运动2、维新变法3、辛亥革命4、新文化运动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进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主张:自强,求富;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学习内容:先进军事技术、先进政治制度、先进思想文化积极影响: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人们追求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失败原因或局限: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务派只学先进技术,不学先进制度,未触动封建统治制度。
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维新派无实权,光绪帝只是傀儡;没有群众基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1、大约300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4、母系氏族的特点: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该亚的故事)5、父系氏族的特点: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出现。
(厄瑞斯忒的故事)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
国王称为法老。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首都在巴比伦。
5、《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
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入侵。
7、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官吏和武士)、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平民)、首陀罗(从事低贱的各种职业)8、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2000年,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兴起,前后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2、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3、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的最高峰。
4、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
5、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而爆发的战争,罗马获胜,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6、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1、日本大化改新:背景:7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想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九年级历史中考资料中国古代史1、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的浙江省余姚市,距今6000多年,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烧纸黑陶,饲养家畜,建干栏式房屋居住。
半坡遗址位于黄河中游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距今5000多年,半坡人种植粟和蔬菜,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住半地穴式房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
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距今4000-5000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有墓葬、房址等遗存,有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凿、骨器及背壶、钵型鼎等。
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5、公元前1600年,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之战大败商纣,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6、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随后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先后称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7、战国七雄是齐(东)、楚(南)、秦(西)、燕(北)、赵、魏、韩(中间)。
(可自己对照课本看图)8、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⑴背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实力逐渐强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废除贵族的特权,各诸侯国为顺应新的形势,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相继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中最彻底的)⑵主要内容: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土地;②奖励耕战;(体现了以农为本)③推行县制。
⑶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它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9、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10、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
11、评价秦始皇:(1)秦始皇先后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
九年级历史中考资料中国古代史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在今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
2、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的浙江省余姚市,距今6000多年,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烧纸黑陶,饲养家畜,建干栏式房屋居住。
半坡遗址位于黄河中游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距今5000多年,半坡人种植粟和蔬菜,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住半地穴式房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
3、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轩辕氏,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形成华夏族的主干,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原始社会末期,尧传位给舜,舜又传位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5、公元前1600年,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之战大败商纣,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6、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随后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先后称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7、战国七雄是齐(东)、楚(南)、秦(西)、燕(北)、赵、魏、韩(中间)。
(可自己对照课本看图)8、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⑴背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实力逐渐强大,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废除贵族的特权,各诸侯国为顺应新的形势,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相继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中最彻底的)⑵主要内容: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土地;②奖励耕战;(体现了以农为本)③推行县制。
⑶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它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我国最早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北京人大约在距今70万—2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河姆渡遗址最早种植水稻;半坡遗址最早种植粟和蔬菜。
3、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尧、舜、禹传位称“禅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夏传子家天下,出现了王位世袭制。
2、商部落首领汤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定都于亳。
周武王建立西周。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4、战国七雄的名称:齐、楚、燕、赵、韩、魏、秦。
(P37页战国七雄图)5、商鞅变法的内容: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推行县制。
变法影响: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秦始皇像及疆域图)2、起义地点:大泽乡。
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认识汉武帝?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封建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表现在:①思想方面:尊儒术兴太学。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地位从此确立。
②政治方面:听取主父堰建议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
③军事方面:北方打败匈奴。
但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4、“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三国鼎立:①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我们的远古祖先1.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万年以前。
2科学家提出人类是由一种进化来的。
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距今约170万年。
4北京人距今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他们能直立行走,上肢和现代人基本相似,但头部保留了猿类的一些特征,会制作工具,使用石器。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有简单的语言。
5距今约18000年的,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内,他们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开始掌握和技术。
远古人类使用火有什么意义?答:他们用火来抵御寒冷,吓跑野兽。
吃上熟食,使人类扩大了食物种类,易于消化和吸收营养,有利于人类体质尤其是脑髓的发展。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长江下游的遗址,距今6000多年。
河姆渡人使用石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会种植,还烧制黑色陶器,饲养猪、牛等家畜。
他们住在式房屋内。
2黄河中游的遗址,距今5000多年,会种植和,住在房屋内。
什么是氏族?氏族有什么特点?答:在原始社会,按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氏族;氏族的特点有:土地、房屋等都归氏族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
第三课神奇的远古传说1、炎帝即,姓姜,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即轩辕氏,姓姬,被奉为中华民族的。
3、是传说中东方九黎族的首领。
4、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的祖先,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称他是“人文初祖”。
5、涿鹿之战:交战双方为黄帝、炎帝部落同部落。
地点在涿鹿,争战的过程: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结果: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6、什么是禅让制?答:传说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会议,推荐继承人,大家推荐舜。
舜年老时,以同样的方法把首领位置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四课夏传子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年,建立者:,都城:(今河南登封),意义:夏朝的建立,说明我国原始时代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标志着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