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变式题
- 格式:doc
- 大小:242.0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单元检测题一、填空1、能够帮助人们()或()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
2、机械可以分成()和()两类,复杂机械又叫做()。
3、简单机械有()、()、()、()。
4、()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5、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重力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重力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重力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
6、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等。
7、斜坡就是一种()。
斜面有()的作用。
8、斜面坡度(),所需的拉力()。
即坡度越()越()。
9、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等。
10、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的变形。
11、有一个()固定在可以转动的()上的机械叫做()。
12、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
13、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等。
14、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
15、()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可以省力。
16、国旗是利用()升上去的。
利用滑轮的机械还有()。
17、能把()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
18、传动装置可分为()和()。
19、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二、把你知道的有关“机械”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
(18分)三、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5分)()1、打开啤酒的起子和水果刀都是机械。
()2、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3、在平衡尺的左边第2个孔上挂2个钩码,在右边的第3个孔上挂1个钩码,杠杆会处于平衡状态。
()4、医生用镊子给病人治病,就是利用了杠杆省力的原理。
()5、定滑轮可以节省力气。
()6、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7、修建盘山公路是为了车辆行驶上山更省力。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试卷(时限40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大家在这一单元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了解了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来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动滑轮、杠杆、改变用力方向、链条传动、轮轴、斜面、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不改变力的方向、省力、齿轮传动、降低工作难度、阿基米德、传动装置、费力杠杆、动力、支点、重点、力点、降低工作难度、机械1.观察两幅图以及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甲所示的装置叫定滑轮它的特点是不省力,改变用力方向,乙所示的装置叫动滑轮它的特点是省力,不改变力的方向。
2.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移动物体,制造机器的好处是降低工作难度,省力。
3.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4.一个起钉锤,一双竹筷。
都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如图理发师用的剪刀属于费力杠杆。
5.为残疾人上下台阶提供了方便。
很多场馆建立了专用通道,它实际上是一种我们所学过的简单机械斜面。
6.螺丝刀拧螺丝时就利用了我们所学的简单机械轮轴。
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7.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8.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9.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
11.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它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12.“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宇宙撬起来。
”这是阿基米德的名言。
13.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重点、力点。
15.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二、构建概念图(利用下面给出的科学名词和连接词,在方框内构建概念图。
)科学名词:机械、简单机械、机器、滑轮、斜面、轮轴、杠杆、升国旗、盘山路、方向盘、撬棍连接词:包括、应用等三、实验探究1.小明在研究杠杆能否省力时,制作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记录如下:186(1)从上表4次实验记录数据中,你能发现杠杆平衡的规律吗?支点左侧钩码数量×距离支点格数=支点右侧钩码数量×距离支点格数。
2020年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填空题1.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____。
2.脑的质量约____克,大脑的质量占脑重的80%,约1120克。
3.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像_____。
4.大脑的表面像核桃,有____和_____,可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5.大脑的软硬像_____,颜色是_____的。
6.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_____的关系。
即左脑支配______身体的运动。
7.(_______)和(_______)合称为神经中枢。
8._____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_____,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____,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9.____是接受光线的感觉器官,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____来自眼睛。
10._____是大脑接受了来自皮肤的刺激以后,产生的冷热、疼痛和压力的感觉。
11._____和______密切相关,嗅觉能增强味觉的感受。
12._____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13.口语交流的常用形式有:___;书面交流的常用形式有:_____。
14.质疑就是有________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________提出疑问。
15.科学注重________与________,容不得虚假和轻信。
二、综合题………订…………○…………线…※线※※内※※答※※题※※………订…………○…………线…16.构建概念图(利用下面给出的科学名词和连接词,在方框内构建概念图。
) 科学名词:眼睛、大脑、脊髓、视神经、腿部肌肉、走过马路 连接词:接受红绿灯信号、传出神经、传人神经、做出反应等。
17.请根据下面的病例分析大脑的功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试卷(时限40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大家在这一单元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了解了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来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动滑轮、杠杆、改变用力方向、链条传动、轮轴、斜面、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不改变力的方向、省力、齿轮传动、降低工作难度、阿基米德、传动装置、费力杠杆、动力、支点、重点、力点、降低工作难度、机械1.观察两幅图以及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甲所示的装置叫定滑轮它的特点是不省力,改变用力方向,乙所示的装置叫动滑轮它的特点是省力,不改变力的方向。
2.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移动物体,制造机器的好处是降低工作难度,省力。
3.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4.一个起钉锤,一双竹筷。
都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如图理发师用的剪刀属于费力杠杆。
5.为残疾人上下台阶提供了方便。
很多场馆建立了专用通道,它实际上是一种我们所学过的简单机械斜面。
6.螺丝刀拧螺丝时就利用了我们所学的简单机械轮轴。
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7.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8.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9.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
11.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它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12.“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宇宙撬起来。
”这是阿基米德的名言。
13.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重点、力点。
15.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二、构建概念图(利用下面给出的科学名词和连接词,在方框内构建概念图。
)科学名词:机械、简单机械、机器、滑轮、斜面、轮轴、杠杆、升国旗、盘山路、方向盘、撬棍连接词:包括、应用等三、实验探究1.小明在研究杠杆能否省力时,制作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记录如下:186(1)从上表4次实验记录数据中,你能发现杠杆平衡的规律吗?支点左侧钩码数量×距离支点格数=支点右侧钩码数量×距离支点格数。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0分)1. 59+29表示( )个19加上( )个19,得( )个19,是( )。
2.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其中两段是这根绳子的( )( ),是( )米。
3.一根竹竿长4米,截去它的14后,还剩全长的( )( ),还剩( )米。
4.在里填“>”“<”或“=”。
3445 1.895 1-2151-175.筑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6,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5,还剩下这条路的( )没有修。
6.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710分米,其中有两条边的长度都是15分米,第三条边的长度是( )分米。
7.甲、乙两杯水,甲杯有水35千克,如果倒给乙杯15千克水,两杯水同样多,两杯水共( )千克。
8.有两桶汽油,甲桶里的汽油比乙桶多5千克。
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214千克,这时甲桶里的汽油比乙桶还多( )千克。
9.从甲地到乙地,快车要用12小时。
从乙地到甲地,慢车要用15小时。
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开出1小时后,快车和慢车一共行了这段路的( )( )。
10.工程队计划三天铺完一条长40千米的光缆,第一天铺了全长的38,第二天铺了全长的25。
第三天铺全长的( )才能完成任务。
11.已知14>5A >15,且A 是一个非0的自然数,那么A 可以是( );16<( )5<23,括号里可以填写的最大整数是( )。
二、我会判。
(每题1分,共5分) 1. 712+512=7+512+12=1224=12( ) 2.一批钢材,重34吨,用去13,还剩下512。
( ) 3. 34的分数单位减去15后,结果是1120。
( ) 4.4米长的钢管,剪下14米后,还剩下34米。
( ) 5.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 )三、我会选。
(每题1分,共5分)1.在计算56-14时,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A .把这两个分数都化成分数单位为112的分数,再相减。
小学科学试卷5年级下第6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共13题;共34分)1.科学家有时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来进行________。
2.交流是向外界________自己的研究信息,并从外界________他人研究信息的活动。
3.交流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过程。
4.学术类海报必需有的三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口语交流的常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面交流的常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质疑就是有________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________提出疑问。
7.我们应该去质疑________,也应该________别人的质疑。
8.科学注重________与________,容不得虚假和轻信。
9.进行口语交流时,耐心、完整的________是重要的,虚心、完整的________同样也很重要。
10.交流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11.因为事物的________,使得人们的看法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科学家经常开展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值得我们去质疑的。
13.科学家不只是埋头于自己的研究工作,有时还通过参加各种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交流。
二、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4.不是书面交流的()A. 海报B. 画图C. 讨论15.不是口语交流的()A. 描述B. 辩论C. 画图16.有人认为“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并不科学,这种态度属于()。
A. 质疑B. 交流17.用口语进行交流的方式有()A. 讨论B. 图画C. 电话18.既不属于口头交流,也不属于书面交流是()A. 描述B. 图表海报C. 电子邮件19.用书面进行交流的方式有()A. 描述B. 图表海报C. 电子邮件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20.辩论是因为事物的复杂性,使得人们的看法往往并不完全一致而进行讨论。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苏教版)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五、六单元质量检测(答案)(时限 40分钟)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大家在这三个单元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认识了有趣的科学现象。
我们大家一起来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方解石白云母赤铁矿金刚石滑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花岗岩不可再生可再生人体头部和内脏大脑脊髓图表图画海报眼睛耳朵鼻子舌头人的躯干和四肢描述讨论辩论讨论科学现象和自然事物:1.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金刚石2.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不可再生可再生3.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成: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4.人体的神经中枢:大脑脊髓5.口语交流的常用形式:描述讨论辩论6.书面交流的常用形式:图表图画海报7.两种常见的能透光的矿物:方解石白云母8.人体的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9.脑神经分布于:人体头部和内脏10.脊神经分布于:人的躯干和四肢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快又准)。
1.地质学家是按( C )给岩石分类的。
A、颗粒大小B、软硬C、形成方式2.做眼镜镜片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 B )。
A、白云母B、石英C、黑云母3.(C E)是可再生资源。
A、天然气B、赤铁矿C、土地D、石油E、水4.当地球表面的岩石被深埋于地下时,往往会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由这种方式形成的岩石叫(A )。
A、变质岩B、沉积岩C、岩浆岩5.由泥、砂、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B )。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6.我们熟悉的大理石是一种( C )。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7.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90%来自( C )。
A、耳朵B、舌头C、眼睛8.身体不同的部位、个体之间的反应速度(B )。
A、一样快B、有差异C、不知道9.关于视觉的产生,( A B C)说法是正确的。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题、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6、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7、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
8、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9、斜坡就是一种[斜面]。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1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13、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14、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5、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16、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17、[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
18、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9、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
20、国旗是利用[定滑轮]升上去的。
利用滑轮的机械还有[吊车]。
21、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22、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
2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
2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填空1、大脑2、80%3、两只并拢的拳头4、核桃5、豆腐淡粉红色6、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人体的司令部7、交叉左脑右侧右脑左侧8、左脑语言右脑空间概念9、大脑脊髓神经中枢10、脊髓低级神经中枢反射11、神经人的全身传递信息12、脑神经头部和内脏脊神经躯干和四肢13、眼耳鼻舌皮肤神经大脑感觉14、眼睛接受光线视神经视觉15、90% 眼睛16、耳朵接受声音听神经听觉17、嗅觉味觉18、对外界刺激的反应19、交流书面口头语言20、描述讨论辩论图表海报图画21、电话书信照片模型电子邮件22、事实证据23、根据地是否合理二、选择BBBA三、判断×××√√√×√√√√√××√×√四、简答1、答:大脑是脊椎动物的高级的主要部分,脑的质量约为1400克,大脑的质量约占脑重的百分之80,人脑的主要成分是水,大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的最高级部分。
它能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的中枢。
2、答:①充足的睡眠;②加强体育锻炼;③全面均衡的营养;④保持欢快的情绪;⑤不吸烟、不酗酒;⑥逗着玩不能打脑袋;⑦运动时保护头部。
3、答: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4、答:分布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器官的神经将接受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产生各种感觉。
5、答:进行口头交流时,耐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虚心、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同样也很重要。
6、答:质疑的内容包括:(1)质疑我们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否具体明确。
(2)质疑推理的过程是否合理。
(3)质疑一种解释是否正确可靠。
(4)质疑收集证据的方法是否符合探究规则。
第一单元测试一、我会填。
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4、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它能改变用力的方向;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能省一半的力。
5、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二、我是小法官。
1、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2、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3、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Х)4、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5、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Х)斜坡是一种斜面,但不是一种简单机械。
(Х)7、螺丝不属于斜面,但它可以省力。
(Х)三、选择题1、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2))。
(1)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2)是否能改变用力方向(3)是否省力2、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5)(10)),属于斜面的是((3)(4)(6)(7)),属于轮轴的是((2)(8)(9)),属于滑轮的是((1))。
(1)吊车(2)水龙头(3)钻头(4)螺丝钉(5)撬棍(6)斧子(7)刀(8)门把手(9)方向盘(10)镊子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3)),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2))。
(1)带传动(2)齿轮传动(3)链条传动第二单元测试题二、我是小法官。
1、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2、蛋壳又轻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的力。
( x )3、赵州桥是平板桥。
( x )4、改变形状,物体的承受力增大。
(√)5、吊车起重臂的支架结构只是为了美观。
( x )6、三角形组成的结构不但牢固稳定,而且用料最少。
(√)7、桥的承受力大小与桥墩没有一点关系。
(√)三、快乐ABC。
1、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 A )。
A三角形B正方形C圆柱体2、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 C )分类的。
第五、六单元变式题
一、对号入座。
科学关键词:隆起的回、淡粉红色、90%、两只并拢的拳头、根据地、右侧、海报、味觉、凹陷的沟、大脑、豆腐、交叉、嗅觉、是否合理、图画、脑神经、事实、辩论、讨论、大脑、触觉、脊髓、交流、描述、图表、证据、1400、脊神经、神经、眼睛1.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大脑。
2.脑的质量约1400克,大脑的质量占脑重的80%,约1120克。
3.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像两只并拢的拳头。
4.大脑的表面像核桃,有隆起的回和凹陷的沟,可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5.大脑的软硬像豆腐,颜色是淡粉红色的。
6.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即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
7.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
8.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9.眼睛是接受光线的感觉器官,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90%来自眼睛。
10.触觉是大脑接受了来自皮肤的刺激以后,产生的冷热、疼痛和压力的感觉。
11.嗅觉和味觉密切相关,嗅觉能增强味觉的感受。
12.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13.口语交流的常用形式有:描述、讨论、辩论;
书面交流的常用形式有:图表、图画、海报。
14.质疑就是有根据地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疑问。
15.科学注重事实与证据,容不得虚假和轻信。
二、构建概念图
科学名词:眼睛、大脑、脊髓、视神经、腿部肌肉、走过马路
连接词:接受红绿灯信号、传出神经、传人神经、做出反应等。
三、实验探究
1.请根据下面的病历分析大脑的功能。
病历一:16年前,26岁女子瓦伦蒂娜·发生交通意外。
瓦伦蒂娜的头部严重受伤。
接受治疗后,瓦伦蒂娜逃过一劫苏醒过来,她的头部遭撞击导致视力下降。
但不久后,瓦伦蒂娜绝望地发现自己成了一个盲人。
病历二:据英国《太阳报》18日报道,英国两岁女童切丝·史密斯生下来就患有一种罕见的病症:她天生只有半个大脑!由于切丝缺少左半部分大脑,所以切丝身上必须通过左脑控制的活动——包括说话、听觉和运动的能力都产生了障碍。
病历三: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医生们在治疗一个叫皮特的病人。
病人突然半边身体不能动,经检查发现他的左脑出现病变,虽然经过康复治疗,但还是没有完全康复,右腿和右臂在运动过程中一直有些问题,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1)通过分析病历一和病历二,你认为大脑有哪些功能?
答: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情绪、记忆、分析和推理等功能;
头部撞击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左脑控制说话、听觉和运动等。
(2)通过分析病历三,你认为大脑对我们身体的管理有什么特点?
答: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左大脑半球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大脑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
2.为了探究我们大脑的记忆数量随时间遗忘的关系,伽利略小组进行了英语的记忆书写实验,选取100个英语单词进行书写记忆后,分别记录下记忆后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六天的记忆数量的变化,并绘制了记忆的数量与天数的关系曲线图。
(1)通过观察分析此图,我们的记忆在 第一天 时间
遗忘进程最快,第3—6天 时间遗忘进程趋于平稳。
(2)根据遗忘规律,怎样来指导我们更高效的进行学习,
减少遗忘的速度?
答:学到的知识当堂复习,当天复习。
3.张衡小组为了探究“训练次数与大脑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抓尺子”的游戏活动,分析表格中的数量关系,回答下面的问题。
训练次数 1 10 30 60 100 200 300 500
反应时间(秒) 0.4 0.35 0.35 0.35 0.32 0.30 0.29 0.28
问题一:通过分析训练次数与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大脑的反应能力与什么有关?如果我们要想提高自己对一项活动的反应能力应该怎样去做?
大脑的反应能力与训练次数有关。
要想提高自己对一项活动的反应能力,要加强该项目的训练次数。
问题二:利用我们所学的大脑和神经的有关知识,用箭头和简单的语言来表述出下面几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4.画图是用书面的方式进行交流的一种,在探究温度的高低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时,请同学们用卡通娃娃来表示温度高时和温度低时水分子的变化现象。
温度高 天数
大脑 眼睛 尺子 手 温度低
太热了,我们赶快散开吧! 太冷了,让我们聚在一起!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做出反应 接收信号
5.爱迪生小组想了解全校同学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情况,制定了如下活动方案。
①向全班同学介绍他的活动目的;
②在校园内随机选择10个同学,询问他们今天使用塑料袋的个数;
③将调查结果用图表进行统计;
④和小组同学一起对计数成果进行分析;
⑤得出结论并制作海报展示数据,呼吁同学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1)在这个实行计划中,爱迪生小组用到的交流方法有
描述、图表、讨论、海报。
(2)你能对爱迪生小组探究的问题、取样的方法等方面提出质疑并加以修改吗?
调查样本数量要大(学生要多);记录天数要多,再计算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