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经典投资可口可乐
- 格式:docx
- 大小:27.55 KB
- 文档页数:8
可口可乐(KO):巴菲特价值投资极致代表一、巴菲特与可口可乐2019年12月9日,是可口可乐公司上市100周年。
1919年价值40美元的单支股票现在的价值早已超出1,800万美元。
自1920年以来,可口可乐一直支付季度股息,并在过去的55年里逐年提高。
可口可乐素来享有“股息之王”的美誉,投资价值长盛不衰。
追溯巴菲特与可口可乐的关系,最早是他的童年,5岁的他第一次喝到可口可乐,然而童年就早已展现企业思维的他,在喝到可口可乐不久后便花25美分批发六罐可乐,然后以5美分一个的价钱卖出去,那个时候的巴菲特仅有5岁。
二、不能忽略的成长如果仅仅从一堆静态的数据,就能判断好公司与好股票,那巴菲特就不是巴菲特。
1988年巴菲特仔细研究了可口可乐过去年报。
他发现这个卖糖水的公司,其毛利率高达80%以上。
这家公司未来的成功取决于它能向全世界卖出多少份可乐,数量越多,赚钱越多。
他发现在过去80年里面,没有一年其销量不是增加的!下表为:1988-2019年可口可乐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情况(备注:2019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为预估值)我们可以看到,1988年之后可口可乐的营业收入具有显著的增加。
在2011年左右到达顶峰。
净利润也一路走高。
巴菲特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股票5.93亿美元,1989年大幅增持近一倍,总投资增至10.24亿美元。
1991年就升值到37.43亿美元,2年涨了2.66倍,连巴菲特也大感意外。
1994年巴菲特继续增持,总投资达到13亿美元,至1998年底,巴菲特在可口可乐的持股市值为134亿,10年里增长了约11倍,年均复合收益率约27%。
到2016年底,除去股息后,巴菲特已经赚了超过150亿美元。
这是巴菲特最传奇最成功的股票投资案例之一。
三、“护城河”分析1、产品特性角度,可口可乐的护城河来自其神秘配方。
配方是可口可乐公司最大的秘密,据说世界上只有三个人知道其配方。
其酸酸甜甜的口感,具备轻微的成瘾性。
诱使消费者重复地消费。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及经典投资案例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主要是价值投资,即寻找被市场低估的股票,并持
有它们长期收益。
他强调要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即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管理层等方面,以确定其长期增长潜力和价值。
此外,巴菲特还注重寻找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即那些能够在市场上
与竞争对手相比获得更高利润的公司。
经典的投资案例包括:
1.买进可口可乐(KO)股票:巴菲特于1988年开始购买可口可乐公
司股票,一直持有至今,使得他成为该公司最大的股东之一。
巴菲特认为
可口可乐拥有品牌和经销网络等竞争优势,以及稳定的现金流和股息收益。
2.买进伯克希尔-哈撒韦(BRK.A)公司股票: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
撒韦公司的主席兼CEO,这家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投资公司,旗下拥有许
多知名企业和品牌。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也广受赞誉,成为许多投资者效仿
的对象。
3.买进华盛顿邮报(WPO)股票:巴菲特于1973年开始购买华盛顿邮
报公司股票,一直持有至该公司被公开收购为止。
他认为该公司拥有较强
的报纸业务和竞争优势,而且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被市场低估。
4.买进美国运通(AXP)股票:巴菲特于1994年开始购买美国运通公
司股票,也是该公司的最大股东之一。
他认为美国运通拥有维萨和万事达
卡等品牌,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且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这些投资案例凸显了巴菲特价值投资策略的成功,并为投资者提供了
有益的启示。
巴菲特经典投资-可口可乐(2009-09-21 20:50:13)分类:投资经典文摘巴菲特是如何估价可口可乐的可口可乐股价走势图时间价格市盈率现金流净资产每股收益可口可乐1988年 5.22 14.5倍12倍 1.07 36美分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每股收益0.36元、净资产1.07元,巴菲特买入价为5.22元,买入市盈率为14.5倍,市净率4.88倍。
1981-1988年,可口可乐的净现金率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公司在资本支出相对很小的情况下,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1988年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定价比其实际的内在价值低了50-70%。
(市值148 估值296-493)巴菲特1988年首次购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人们问“可口可乐公司的价值何在?”,公司股票市价相当于税后净收益的15倍(即15倍的市盈率)、现金流的12倍,分别比市场水平高30%和50%。
巴菲特花了5倍于账面价值的钱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年收益率仅有6.6%。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看好可口可乐公司非凡的经营前景。
公司在资本支出相对很小的情况下,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
当然,可口可乐公司的内在价值是由公司未来预期赚取的净现金流用适当的贴现率贴现所决定的。
1988年,可口可乐的股东收益为8.28亿美元。
美国30年国债到期收益为9%左右。
如果可口可乐1988年的净现金流以9%贴现(注意,巴菲特没有在贴现率中加上股权资本风险溢价补偿),则内在价值为92亿美元。
巴菲特在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它的市场价值已达到148亿美元,这说明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的出价可能过高。
但既然市场愿意付出超出这个数字60%的价格,便意味着购买者考虑了它未来增长的可能性。
当一家公司可以不增加资本就可以增加其净现金流时,贴现率就可以取无风险收益率与净现金流的预期增长率之差。
我们可以发现,1981-1988年,可口可乐的净现金率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比无风险收益率要高。
价值投资真实案例
价值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策略,它的核心理念是买入被市场低估的股票,持有至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后再出售,从而实现资本增值。
以下是几个真实的价值投资案例。
1.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
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于1988年投资了可口可乐,并持有该股至今。
当他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市场并不看好该公司,但他看到了公司的价值潜力。
如今,可口可乐已成为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巴菲特的投资也大幅增值。
2. 陈启宗投资比亚迪
陈启宗是中国知名基金经理,他在2008年投资了比亚迪。
当时,比亚迪是一家电池生产厂家,市场并不看好该公司的前景。
但陈启宗认为,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方面具备优势,并且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
如今,比亚迪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陈启宗的投资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3. 格雷厄姆投资日本电气
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的奠基人之一,他曾经投资了日本电气。
当时,日本电气被市场低估,但格雷厄姆认为该公司有着强大的技术优势,并且有望在未来成为行业领导者。
如今,日本电气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电气设备制造商之一,格雷厄姆的投资也大幅增值。
上述案例证明了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发掘被市场低估的企业,并长期持有。
虽然这种策略需要耐心和毅力,但对于那些能够坚定地
执行它的投资者来说,价值投资的回报是非常可观的。
巴菲特投资成功的案例
巴菲特是世界著名的投资大师,他的投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
以下是他的一些经典案例:
1. 买下可口可乐公司股票
巴菲特在1988年花费了1.5亿美元购买了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这份投资现在价值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他认为可口可乐是一个出色的公司,能够在未来持续增长并创造价值。
2. 投资华盛顿邮报
1973年,巴菲特花费了1000万美元购买了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这是他第一次投资媒体行业。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将华盛顿邮报的价值翻了几倍,并赚得了不菲的利润。
3. 投资银行业
巴菲特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投资银行业,他认为这个行业的前景非常好,能够带来可观的回报。
他先后投资了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多家银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 投资电力行业
巴菲特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投资电力行业,他认为这个行业具有长期稳定的回报,能够为投资者带来高额的利润。
他先后投资了美国电力、中美能源等多家电力公司,在这个行业中也获得了高额的回报。
总之,巴菲特的投资成功案例不仅仅是这些,他的投资哲学和技巧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证券投资的经典案例证券投资的经典案例之一是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投资案例。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由美国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创立的一家投资管理公司,以其独特的投资理念和卓越的资本配置能力而闻名。
以下是该公司的几个重要投资案例:1. 古德里奇公司(Geico):这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早期的一次成功投资。
1976年,巴菲特花费了4,600万美元以一股价10美元的价格买入了Geico的大部分股份。
随着时间的推移,Geico公司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之一,伯克希尔的投资获得了极高的回报。
2. 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1988年开始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并逐渐增加了股份。
随着可口可乐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也不断增长。
这个案例显示了巴菲特长期稳定持有股票的投资策略的成功。
3. 苹果公司(Apple):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16年开始购买苹果公司的股票,并在2018年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这个投资案例表明巴菲特对苹果公司的长期价值和潜力保持了极高的认可,也显示了他对科技公司的看好态度。
4. 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伯克希尔公司在1964年首次投资美国运通公司,并成为其最大的股东之一。
巴菲特对美国运通公司的长期持有和信赖帮助了公司度过了几个不利时期,并获得了巨大回报。
这些经典投资案例展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功的投资策略和巴菲特对长期投资的坚定信念。
他以价值投资和寻找优质股票为主导,避免了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此外,这些案例也揭示了投资决策背后的深入研究和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以及对市场趋势和行业变化的敏锐洞察。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案例并不是投资中的常态,投资者需要在全面了解市场风险和自身投资能力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巴菲特的创业之路岁卖可乐如今亿万富翁巴菲特的创业之路6岁卖可乐如今亿万富翁2003年12月29日1721 来源:【字体:大中小】网友评论“如果不能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瓮,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上跳下去。
”——沃伦?巴菲特全球有60多亿人口。
在茫茫人海中,最富有的不是沃伦?巴菲特,就是比尔?盖茨。
巴菲特精明过人,风趣至极。
也正是因为他为人正直、品格高尚、专心致志,思维清晰以及反应敏捷,才使得他在人类投资的名人录上占有崇高的位置。
一、出生于股票崩溃时期1930年8月30日,天气闷热,巴菲特出生于奥马哈市。
其时正值经济大萧条的中期。
小巴菲特的第一个玩具,也是他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就是一个绑在手腕上的金属货币兑换器。
他对拥有金钱的感觉非常着迷。
做数学计算题,特别是涉及用极快的速度计算复利利息,是他儿时喜欢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
“小时候,他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孩子,他总是弯曲着膝盖走路,这样就不会跌出去太远,但是长大后,他却能够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来……这确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布赖恩特夫人说。
二、6岁:第一次赚钱是倒卖可乐他母亲回忆说,当她的儿子第一次对自由企业产生兴趣时,还只是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
他以每箱25美分的价钱在爷爷的杂货店购买一箱可乐,然后以每瓶5美分的价钱在附近兜售。
10岁时,巴菲特最喜欢卖的软饮料是百事可乐。
因为那时每瓶百事可乐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乐却只有6盎司,但是,两种可乐的售价是相同的。
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汽水,但他们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汽水卖得快。
这个早熟的少年非常聪明并且勤奋刻苦,他可以就美国城市人口问题滔滔不绝地谈上半天。
他在小学读书时,就曾因学习成绩优异跳了一级。
“他是个好学生,学习非常用功。
他的英语也很好,我记得他还曾纠正过我的错误,那是个有关词的缩写式的问题,而他是正确的。
巴菲特经典投资-可口可乐(2009-09-21 20:50:13)分类:投资经典文摘巴菲特是如何估价可口可乐的可口可乐股价走势图时间价格市盈率现金流净资产每股收益可口可乐1988年 5.2214.5倍12倍 1.0736美分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每股收益0.36元、净资产1.07元,巴菲特买入价为5.22元,买入市盈率为14.5倍,市净率4.88倍。
1981-1988年,可口可乐的净现金率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公司在资本支出相对很小的情况下,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1988年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定价比其实际的内在价值低了50-70%。
(市值148 估值296-493)巴菲特1988年首次购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人们问“可口可乐公司的价值何在?”,公司股票市价相当于税后净收益的15倍(即15倍的市盈率)、现金流的12倍,分别比市场水平高30%和50%。
巴菲特花了5倍于账面价值的钱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年收益率仅有6.6%。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看好可口可乐公司非凡的经营前景。
公司在资本支出相对很小的情况下,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
当然,可口可乐公司的内在价值是由公司未来预期赚取的净现金流用适当的贴现率贴现所决定的。
1988年,可口可乐的股东收益为8.28亿美元。
美国30年国债到期收益为9%左右。
如果可口可乐1988年的净现金流以9%贴现(注意,巴菲特没有在贴现率中加上股权资本风险溢价补偿),则内在价值为92亿美元。
巴菲特在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它的市场价值已达到148亿美元,这说明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的出价可能过高。
但既然市场愿意付出超出这个数字60%的价格,便意味着购买者考虑了它未来增长的可能性。
当一家公司可以不增加资本就可以增加其净现金流时,贴现率就可以取无风险收益率与净现金流的预期增长率之差。
我们可以发现,1981-1988年,可口可乐的净现金率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比无风险收益率要高。
巴菲特独立思考的事例一、巴菲特独立思考的事例巴菲特在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超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大家都知道,可口可乐是个大品牌,但是在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它的未来发展,觉得它已经到达一个瓶颈期了。
可是巴菲特不这么想啊,他就自己去研究可口可乐的经营模式、市场份额、品牌价值这些东西。
他深入到可口可乐的销售渠道去看,发现可口可乐在全球各地都有庞大的销售网络,而且品牌深入人心。
他还研究可口可乐的产品创新,虽然它是传统的饮料,但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口味和包装。
巴菲特觉得,可口可乐的这些优势是别人没有看到的,或者是没有足够重视的。
所以他不顾当时很多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投资了可口可乐。
事实证明,他的独立思考是正确的,可口可乐后来的发展越来越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还有啊,在面对一些新兴的高科技公司时,当时很多投资者都疯狂地涌入高科技行业,觉得那是未来的趋势,肯定能赚大钱。
但是巴菲特呢,他就冷静地站在一边,没有随波逐流。
他思考的是,这些高科技公司虽然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很多公司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风险非常高。
他就坚持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传统的消费、金融等行业。
他独立思考,不会因为别人都在做一件事就盲目跟风。
就像他说的,他只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
他不会为了迎合市场的热点而放弃自己的投资原则。
另外,巴菲特在挑选股票的时候,他不会轻易相信那些所谓的股票分析师的报告。
那些分析师可能会给出很多看好或者看衰某只股票的理由。
但是巴菲特会自己去研究这个公司的基本面,包括公司的管理层、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力等等。
他曾经研究过一家不太起眼的公司,大家都觉得这个公司没有什么投资价值。
但是他深入分析后发现,这个公司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而且管理层非常有能力,只是还没有被大众发现。
他就凭借自己的独立思考,买入了这家公司的股票,最后也获得了很不错的回报。
反正就是说,巴菲特在投资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坚持自己的判断,这种品质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巴菲特成功秘诀是什么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
巴菲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巴菲特成功的秘诀,一起来看看吧!巴菲特成功的秘诀1。
确定你会致富若想要变得富有,你就必需相信有一天你会达成这个梦想。
巴菲特曾经说过,他一直相信自己会变得富有,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
替自己设立高的期望值,并且努力去达成这项目标。
Clear Income Strategies公司的保险人员Randall Dolph Janis便表示,帮你的未来设定计划,知道何时积极,何时保守,这样你才有机会成为巴菲特。
2。
年轻时开始存钱巴菲特在15岁时就透过递送报纸每月赚进175美元,这让他存到了第一笔1200美元的积蓄,并且将钱用来购买奥玛哈的农场。
从这故事中可看到,必需尽量在越年轻时开始存钱,这样存钱才会变成你的习惯之一。
3。
将获利继续投资巴菲特在高中时跟朋友合买了一台弹珠机,并将弹珠机放在理发店,因此赚取了不错的获利。
但他们并没有把这笔获利花掉,而是把获利又投资购买了其它弹珠机,最后他们共拥有8台弹珠机在不同的理发厅。
巴菲特后来和朋友们将这些弹珠机卖掉,并且将赚到的钱用来投资股票和开始他的小型事业。
若想要财富不断成长,最好的办法便是不断将获利重新投入投资。
当然,可以适时享受一下获利成果,但不要把它花光就好。
4。
提早从大学毕业巴菲特仅花了3年就从大学毕业,而不是花4年,这帮助巴菲特省下了不少学费。
提早从公立大学毕业可以帮你省下约2万美元,从私立大学毕业则可以省下约4万美元。
要想提早从大学毕业,最好的方法当然就是每学期尽量修越多学分越好。
巴菲特并不畏惧挫折。
5。
从挫折中爬起巴菲特参加哈佛商学院面试后并未被入取,他因此辗转去了哥伦比亚大学,并在那里遇见了他的启蒙导师葛拉罕(Benjamin Graham)。
巴菲特经典投资-可口可乐(2009-09-21 20:50:13)分类:投资经典文摘巴菲特是如何估价可口可乐的可口可乐股价走势图时间价格市盈率现金流净资产每股收益可口可乐1988年 5.22 14.5倍12倍 1.07 36美分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每股收益0.36元、净资产1.07元,巴菲特买入价为5.22元,买入市盈率为14.5倍,市净率4.88倍。
1981-1988年,可口可乐的净现金率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公司在资本支出相对很小的情况下,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1988年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定价比其实际的内在价值低了50-70%。
(市值148 估值296-493)巴菲特1988年首次购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人们问“可口可乐公司的价值何在?”,公司股票市价相当于税后净收益的15倍(即15倍的市盈率)、现金流的12倍,分别比市场水平高30%和50%。
巴菲特花了5倍于账面价值的钱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年收益率仅有6.6%。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看好可口可乐公司非凡的经营前景。
公司在资本支出相对很小的情况下,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
当然,可口可乐公司的内在价值是由公司未来预期赚取的净现金流用适当的贴现率贴现所决定的。
1988年,可口可乐的股东收益为8.28亿美元。
美国30年国债到期收益为9%左右。
如果可口可乐1988年的净现金流以9%贴现(注意,巴菲特没有在贴现率中加上股权资本风险溢价补偿),则内在价值为92亿美元。
巴菲特在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它的市场价值已达到148亿美元,这说明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的出价可能过高。
但既然市场愿意付出超出这个数字60%的价格,便意味着购买者考虑了它未来增长的可能性。
当一家公司可以不增加资本就可以增加其净现金流时,贴现率就可以取无风险收益率与净现金流的预期增长率之差。
我们可以发现,1981-1988年,可口可乐的净现金率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比无风险收益率要高。
这是,可用两阶段估价模型来估算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我们用两阶段估价模型计算可口可乐公司今后的预期现金流在1988年的现值。
1988年,净现金流为8.28亿美元,假设以后10年中,净现金流的年增长率为15%(这个假设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数字低于可口可乐前7年的平均增长率),到第10年,净现金流就是33.49亿美元,在假设从第11年起,净现金流的年增长率降低为5%,以9%贴现,可以算出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的内在价值为483.77亿美元(35.17/9%-5%=879.30亿)。
(879.30*0.4224=371.43亿得出内在价值为371.43+112.5=483.9亿)可见巴菲特是以很合理的价位买入了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
估值结果: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内在价值为483.77亿美金。
如果假设现金流量以5%的速度持续增长,内在价值依然有207亿美金(8.28亿美金除以9%-5%),比1998年巴菲特买入时可口可乐股票市值148亿美金还要高很多!这里使用的公式和前面10年后使用的公司相同,为现金流量现值=持有期末现金现值/k-g,k为贴现率,g为增长率,该公式在k小于g时候使用。
下面对k大于g的计算进行说明,也就是增长率为15%的前10年的计算过程。
11年后的计算使用上面提到的公式。
(1)估计稳定现金流(2)复利现值系数(3)年现金流量现值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10(1) 9.5 11 12.6 14.5 16.7 19.2 22 25.3 29.1 33.5(2) 0.92 0.84 0.77 0.71 0.65 0.60 0.55 0.50 0.46 0.42(3) 8.7 9.2 9.7 10.3 10.8 11.4 12.1 12.7 13.4 14.2现金流量总量为112.5 亿10年后的现金流量总量为第11年现金流量为35.17亿35.17/9%-5%=879.30亿,为折现到10年底的现值。
折合为现值879.30*0.4224=371.43亿得出内在价值为371.43+112.5=483.9亿,区间为207亿到483.9亿之间!复利现值系数可以查表也可以自己计算,本例中第一年为1/1.09,第2年为1/1.09*1.09以此内推!***************************************************************************************************************时间价格市盈率现金流净资产每股收益可口可乐1988年 5.22 14.5倍12倍 1.07 36美分巴菲特年收益率仅有6.6%可口可乐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的投资(2007-03-23 14:50:20)分类:价值投资3.7.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的投资我们来看看他投资可口可乐的例子。
70年代可口可乐由于多元化投资失败,净资产收益率只有1%。
1981年新的总经理上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卖掉其它企业,专注于可乐业务。
同时修正营销策略,剥离利润率低的分销业务,同时开拓海外市场。
经过这一番改造,可口可乐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3%。
1988年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每股净资产1.07美元,每股收益36美分,净资产收益率33.6%。
而且过去几年它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
此前,可口可乐将58%的利润用于再投资,剩余的分红。
如果净资产收益率和分红比率不变,10年后,公司资产将达到1.07×(1+0.336×0.58)10=6.35美元,每股收益将达到2.13元。
巴菲特开始购买时,平均市盈率在10.7到13.2之间,按这个倍数,股价将在未来10年内达到22-28元。
根据这个计算,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平均价5.22元,市盈率14.5倍。
按这个计算,他的预期收益是股价花10年时间从5.22元涨到25元,(25/5.22)1/10=1.17,也就是每年17%的投资收益率。
这是完全从投资的角度计算的,是从公司未来投资收益的角度考虑的,而使用的估计模型也并不复杂。
关键是要把眼光放长远,看到企业未来10年的增长潜力。
而市场对这么长远的未来收益定价不充分,造成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但他对公司业绩的预测也不完全准确,到1998年,每股收益涨到了1.42元,公司成长没有预期的高。
如果市盈率不变,那么股价应该在15.2到18.7之间,平均17元左右。
投资收益(17/5.22)1/10=1.125,年收益率12.5%。
这个投资回报比预期低4.5个百分点,但仍然跑赢了平均投资收益。
实际市盈率达到46.5倍,股价66.07元。
从17元到66.07元的收益是市场定价调整造成的,这个因素贡献了每年15%的收益,比投资因素的贡献还多。
46倍市盈率对高成长股来说也不能算太高,应该属于价值回归收益。
投资收益加上价值回归收益,总涨幅12.66倍。
10年12.66倍,每年的回报率28.9%,此外还有10年的累计分红,总的回报率应在每年30%以上。
而持股10年后巴菲特选择继续持有,未来他就只能获得投资收益了。
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巴菲特的投资战略。
第一是成长股战略。
就投资当时的计算来说,巴菲特给了可口可乐将近5被的净资产溢价,33%的净资产收益率除以5也只有6%的投资收益率。
如果公司每年把利润分掉,那6%的收益最多就是6%的红利,这个收益一点也不高。
关键是巴菲特预期公司会把收益持续再投资,并且在资产不断扩大的情况下33%的净资产收益率仍然能保持10年,这样计算则现在的价格就很低了。
这就是以长远眼光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
静态的看,当时的价格是个一般的价格,从长远发展看则是个被严重低估了价格,是市场无效的机会。
而抓住这种机会的前提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很强的预见能力,这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看出一个公司有持续增长潜力象相马一样,真是件难事。
看出哪只股涨难,看出哪家公司能发展同样难。
事后看都有很多理由,而在事前要想看出来非常难。
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来发掘这种机会,这方面的市场无效性也就很容易出现。
第二,价值回归战略。
既然定价偏低,那么就有价值回归的机会,哪怕价值回归要经过很多年,由于有成长性收益垫底,他可以一边享受成长收益一边耐心等待价值回归,长期来看也能带来几点到十几点的收益。
在可口可乐的案例中,这个因素贡献甚至比投资收益还多。
但这部分收益是难以预期的,巴菲特的预期收益中基本不包含这部分,至少不会有这么多。
2006年12月28日星期四又看到一份200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其中提到他持有的可口可乐股份总市值从1998年的130亿跌到81亿,跌掉了38%。
如果在2004年再算这个投资的长期收益,那么从1988到2004年,共持股16年,12.66倍的收益又打了38%的折扣,大约7.88倍。
年均收益是13.8,再加上分红应该是15%以上。
这大概是又一个波动低谷,把价值回归和市场溢价收益都挤出去了,剩下公司本身成长收益,和巴菲特的预期差不多。
2007年3月23日星期五杠杆对巴菲特的价值(2007-03-23 14:51:38)分类:价值投资3.8.杠杆对巴菲特的价值在一本书上看到巴菲特的成绩是24%。
这个成绩是怎么来的呢。
我查到一篇巴菲特2005年致股东的信,其中说,“2004年我们净值的增长为83亿美元,这使得我们的每股账面价值增加了10.5%。
在过去40年里,我们的每股账面价值从19美元增长到了55824美元,年复利增长率为21.9%。
”原来他的成绩是按公司净资产增值计算的。
55824/19=2938倍,2938开40次方等于1.22,也就是21.9%的复合年收益率。
22%比24%略低,是因为后最近几年他的成绩比以前低。
我们前面讨论过,投资是获取公司经营带来的收入川流角,尽管可以采取很多办法提升收入川流,但都是一两个点到几个点的提高成绩,提高到24%仍然是很难的。
我们看到,可口可乐的长期收益只是在15%左右。
按《巴菲特的真实故事》一书给出的数据,他持有“华盛顿邮报”30年,平均收益也只有15%。
15%的收益从提高收入川流角度是可以想象的,更高的收益一方面可能是利用市场波动投机,另外可能和使用杠杆有关。
巴菲特刚买入伯克夏公司的时候,主要资产是在纺织业上,他只能拿出很少的现金操作股票,等于是比例缩小的财务杠杆。
后来他买入保险公司,用保险公司的未赔偿的浮资金投资,浮存资金大于他买入保险投资,相当于使用财务杠杆。
他的综合成绩是把放大和缩小两种情况都综合进来了,总的说应该是放大。
这个财务杠杆比例有多大呢?他提到,1990年他们投资于证券的资产是公司资产的114%,而2004年在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