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va串口通信自动进样检测系统的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803.07 KB
- 文档页数:2
java调用coms端口串口通信的方法。
首先需要下到串口驱动。
javacomm20-win32.zip去sun的主页应该有下的。
在这个驱动中有comm.jar,m.properties,win32com.dll这么3个重要的文件。
1、首先配置驱动,把m.properties,win32com.dll拷贝到你的jdk 中具体位置为C:\Program Files\Java\jdk1.6.0_06\bin然后配置windows系统环境变量,在path中加入C:\ProgramFiles\Java\jdk1.6.0_06\bin;打开你的java工程,配置user library,并导入comm.jar包。
2、现在就可以开始写代码了。
串口读写代码如下CommPortIdentifier portID =CommPortIdentifier.getPortIdentifier(com);//1,先拿到Identifier//其中com是String类型的,传入的是串口名com="COM1";SerialPort port = (SerialPort)portID.open("MyComm", 100000000);//2,打开串口//"MyComm"是串口名,100000000是串口过期时间(ms)。
port.setSerialPortParams(rate, databits,stopbit, parity);//3,设置串口属性//rate 波特率(默认9600),databits载波位(默认8),stopbit停止位(默认1),parity校验位(默认0无校验)port.setFlowControlMode(SerialPort.FLOWCONTROL_NONE);//4(可选)设置数据流控制模式,默认为无port.close();//关闭串口3、串口读入写出流。
java 串口监听实例
要实现Java串口监听,你需要使用Java提供的m或者Java Communications API来进行串口通讯。
首先你需要确保你的系统上已经安装了Java Communications API,并且你的开发环境已经配置好了相应的库文件。
接下来,你需要创建一个串口监听器类,这个类需要实现m的SerialPortEventListener接口。
在这个类中,你需要实现serialEvent方法,这个方法会在串口事件发生时被调用。
在这个方法中,你可以编写处理串口事件的代码,比如接收串口数据、处理数据等。
接下来,你需要打开串口并添加监听器。
首先获取一个串口对象,然后使用串口对象的addEventListener方法将你创建的串口监听器类实例添加进去。
然后打开串口并设置串口参数,最后就可以开始监听串口事件了。
在串口监听器类中,你可以编写逻辑来处理串口事件,比如读取串口数据、解析数据、做出相应的处理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串口通讯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线程同步的问题,你需要确保在处理
串口数据时是线程安全的。
除了上述方法,你还可以使用一些第三方库来简化串口通讯的操作,比如jSerialComm、RXTX等。
这些库提供了更加简洁易用的API,可以帮助你更快速地实现串口监听功能。
总的来说,实现Java串口监听需要你熟悉Java串口通讯的相关知识,了解串口事件的处理机制,以及如何使用相应的API来实现串口监听功能。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javaCommunications API 简介 (1)利用Java实现串口(Comm)全双工通(应广大读者要求,已做修改,附件有代码) (3)主题:JA V A操作串口有感 (5)windows中java实现的串口通信 (11)Java串口通信-01 (18)Java串口通信-2 (19)笔记本电脑没有com端口 (28)如何把com3接口改为com1接口?com1,com3在结构上和用途上有差别吗? (29)javaCommunications API 简介Java提供了CommunicationAPI(包含于包中)用于通过与机器无关的方式,控制各种外部设备。
Communications API,是标准的Java的扩展部分,它在JavaAPI中是没有附带的。
因此,必须先在SUN公司网站的Java站点()上下载这个扩展类库。
1.1Communications API 简介Communications API 的核心是抽象的CommPort类及其两个子类:SerialPort类和ParallePort类。
其中,SerialPort类是用于串口通信的类,ParallePort类是用于并行口通信的类。
CommPort类还提供了常规的通信模式和方法,例如:getInputStream( )方法和getOutputStream( )方法,专用于与端口上的设备进行通信。
然而,这些类的构造方法都被有意的设置为非公有的(non-public)。
所以,不能直接构造对象,而是先通过静态的CommPortIdentifer.getPortIdentifiers()获得端口列表;再从这个端口列表中选择所需要的端口,并调用CommPortIdentifer对象的Open( )方法,这样,就能得到一个CommPort对象。
当然,还要将这个CommPort对象的类型转换为某个非抽象的子类,表明是特定的通讯设备。
该子类可以是SerialPort类和ParallePort类中的一个。
基于Java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识别网络中潜在攻击和异常行为的系统。
基于Java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架构设计:在设计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入侵检测算法和警报通知等模块。
采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可以提供良好的跨平台性和可扩展性,同时易于与其他Java应用程序集成。
2.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收集网络中的流量数据、日志信息、系统性能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网络设备、日志服务器、操作系统接口等方式获取。
采用Java语言,可以利用Java的网络编程、文件操作等特性来实现数据的获取和存储。
3. 数据处理:获得原始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
这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压缩等操作,以提高后续入侵检测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
Java提供了众多数据处理库和工具,如Apache Commons、Google Guava等,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据处理。
4. 入侵检测算法:入侵检测算法是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核心。
我们可以选择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算法、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算法、机器学习算法等。
Java提供了丰富的机器学习库和数据挖掘工具,如Weka、DL4J等,可以用于实现这些算法。
此外,Java 还提供多线程编程、并行处理等特性,可以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
5. 警报通知:当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到异常行为时,需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这可以通过邮件、短信、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实现。
Java提供了JavaMail API、短信接口等工具,可以方便地实现警报通知功能。
6. 可视化界面: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可以设计一个可视化界面。
Java 提供了丰富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开发工具包(如JavaFX、Swing),可以用于实现用户界面的设计和交互。
7. 系统性能优化:为了提高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性能优化技术,如并发编程、缓存技术、分布式处理等。
基于串口通信的控制系统设计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中。
串口通信可以通过一根串行连接线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具有简单、可靠、成本低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串口通信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涵盖了硬件组成、通信协议、系统功能以及实现方法等方面。
一、硬件组成:1.主控板:主控板负责整个控制系统的运行和数据处理,通过串口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主控板可以使用单片机、嵌入式系统或者其他类似的控制器。
2.外设设备:外设设备可以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显示器等,用于感知环境、执行控制命令以及显示系统状态等。
3.串口模块:串口模块用于实现主控板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串口通信,可以是硬件串口(如UART)或者是通过软件模拟的串口。
4.串口连接线:串口连接线用于连接主控板与其他设备,通常采用DB9或者RJ45等接口标准。
二、通信协议:为了实现可靠的串口通信,需要定义一种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包括数据格式、校验方法、命令集等。
1.数据格式:通信中的数据可以分为命令数据和应答数据两种类型。
命令数据是主控板发送给外设设备以执行控制命令;应答数据是外设设备发送给主控板以回应控制命令执行结果。
数据格式可以采用二进制、文本等形式。
通常,在数据头部定义标识位,用于标志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2.校验方法: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信协议通常会采用一种校验方法来检测和纠正错误。
常见的校验方法有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等。
校验位的计算通常是在发送端进行,接收端通过比对校验位来判断数据是否正确。
3.命令集:通信协议中定义了一组命令,用于控制外设设备的行为。
命令可以包括读取传感器数值、设置执行器状态、查询系统状态等功能。
三、系统功能:1.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串口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主控板进行处理。
主控板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进行控制决策,从而实现对外设设备的控制。
2.控制命令传输:主控板可以通过串口发送控制命令给外设设备,以改变其状态或执行特定的操作。
Java串口通信编程指导Java串口通信编程概述在java中,利用Java Communication包能够操作串口,但官方的包在3.0之后就只支持Linux和Solaris平台了,Windows平台的只支持到98年出的2.0版本,只是在XP下还能使用。
另外,也能够用开源的Rxtx实现串口通信,那个地点仅以Java Communication包,在Windows平台实现串口通信进行讲明。
前期预备下载Java Communication包下载地址如下:/Jolt/javacomm20-win32.zip。
配置解压缩javacomm20-win32.zip把win32com.dll拷贝到{JA V A_HOME}\jre\bin把comm.jar拷贝到{JA V A_HOME}\jre\lib\extset CLASSPATH={JA V A_HOME}\jre \lib\ext \comm.jar;%classpath%实现过程要紧步骤包括:获得串口标识打开串口设置串行端口通讯参数猎取输入(出)流进行读写操作获得串口标识指定串口的端口号,生成串口的标识类的实例。
a. 通过驱动决定通讯端口是可用的。
b. 打开通讯端口为了I/O操作。
c. 决定端口的拥有者。
d. 解析端口拥有者的争夺。
e. 治理事件显示在端口拥有者的中的状态改变。
示例代码如下:代码:打开串口示例代码如下:代码:5000(毫秒)是超时时刻。
设置串行端口通讯参数设置串口传输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参数。
示例代码如下:代码:try {// 通信条件の設定// 通信速度 9600 baud// データビット 8bit// ストップビット 1bit// パリティなし// フローコントロールの設定// 無制御を使用port.setSerialPortParams(9600,SerialPort.DATABITS_8,SerialPort.STOPBITS_1,SerialPort.PARITY_NONE);port.setFlowControlMode(SerialPort.FLOWCONTROL_NONE);} catch (UnsupportedCommOperationException ex) {ex.printStackTrace();System.exit(1);}猎取输入(出)流利用getInputStream()以及getOutputStream()从每个串口产生对应的输入输出流对象。
java 串口通信案例Java串口通信是指使用Java编程语言实现与串口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串口通信在很多应用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领域。
本文将列举十个以Java串口通信为题的案例,介绍其实现方法和应用场景。
1. 串口读取数据通过Java编程语言实现串口读取数据的功能,可以使用Java的串口通信库,如RXTX、JavaComm等。
首先需要打开串口,并设置串口参数,然后通过监听串口数据的方式实时读取串口传入的数据。
这个案例适用于需要实时监控串口设备数据的应用场景,比如环境监测。
2. 串口发送数据通过Java编程语言实现串口发送数据的功能,可以使用Java的串口通信库。
首先需要打开串口,并设置串口参数,然后通过写入数据的方式将数据发送到串口设备。
这个案例适用于需要向串口设备发送指令或数据的应用场景,比如控制外部设备。
3. 串口数据解析通过Java编程语言实现串口数据解析的功能,可以将从串口读取的原始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可以根据数据格式进行解析,比如按照特定的协议解析数据。
这个案例适用于需要对串口设备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应用场景。
4. 串口数据存储通过Java编程语言实现串口数据存储的功能,可以将从串口读取的数据保存到本地文件或数据库中。
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存储方式,比如文本文件、二进制文件或数据库。
这个案例适用于需要对串口设备传输的数据进行长期存储和分析的应用场景。
5. 串口数据转发通过Java编程语言实现串口数据转发的功能,可以将从一个串口读取的数据转发到另一个串口。
可以实现串口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比如串口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或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
这个案例适用于需要多个串口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应用场景。
6. 串口数据监控通过Java编程语言实现串口数据监控的功能,可以监控串口设备的状态和传输数据。
可以实时显示串口设备的连接状态、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信息,并实时显示串口传输的数据。
基于无线传感定位系统的通信软件一、运行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由于作品是基于java虚拟机的,所以需要安装jvm 该作品是属于基于硬件的通信软件,所以在对数据的接收上要求无线传感器支持,这个软件主要任务是对无线传感器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准确,形象的整理和分析。
二、开发环境:软件开发环境是在eclipse这个平台上,基于java的RXTX串口通信技术完成的。
三、功能说明:1、各类结点数据的接受处理和统计;2、界面面板缩进的控制;3、温度数据湿度数据的对比图像;4、图像的缩放功能。
5、室内平面图的上传和缩放以及定位。
6、节点位置信息处理,显示在相对位置图上,每个节点要能够通过颜色反映出节点周围的温度状况。
7、数据的发送功能,我及时的向底层硬件发送数据帧,实现软硬件的实时联系和交互。
8、常用信息的设置功能,比如室温,串口属性信息,数据接受格式等四、作品整体效果展示温湿度曲线显示、控制和对比结点位置信息和温度信息的图像反映五、操作以及功能说明:1、串口设置:要针对电脑接入串口时的属性,和底层数据发送帧的格式在如下面板中设置。
2、常用命令的设置,设置这些向底层发出请求的命令,可以灵活的控制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比如我们可以选择请求结点的温度信息,请求结点的湿度信息,或者是位置信息等等。
3、温湿度曲线的控制,设置好之后,点击ok,点击开始按钮,便会接受到底层硬件发来的数据,但是我们的硬件可能是很多个结点,如果都反映在图像上,可能略显混乱,所以我们可以在结点数据面板中控制哪个结点的显示状况。
4、结点位置信息的查看,下面的截图反映了结点的位置信息,大的圆圈是参考结点的位置和温度信息的反映,从内向外温度不断的接近室温,颜色越深的部分表示温度越高,小的绿园是我们要定位的盲几点的位置信息的反映,随着盲几点的实际位置信息的变化,图像中会做出准确的变化。
,5、盲结点和参考结点相关参数的设定,我们选中单选框,信息会出现在文本框中,设置好后,点击update,发送到底层。
基于B/S结构的Java串口通信【摘要】本文介绍的是数字粮库信息化软件系统的智能通风模块,系统建设了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粮库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
平台系统基于B/S结构,实现在线业务处理、信息发布、智能控制的目的。
其中通风模块的通风状态检测,通过串口发送指令控制通风设备,接收串口指令显示通风设备状态。
系统在Java 程序中使用comm.jar开发包编程实现串口通信。
【关键词】智能通风;状态监控;Java串口通信引言Java由于具有开放性、平台无关性和面向对象等特性,使之成为一个理想的软件开发平台[1]。
因此智能通风[2]模块与下位机的通信方式选择RS232串口通信。
本文使用Java开发基于B/S结构的智能通风状态监控串口通信程序,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
1.智能通风结构模式智能通风模块的物理结构为B/S(Browser/Server)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用户可联网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系统,连接服务器对各通风设备进行监控维护。
服务器通过串口与通风设备进行通信,其流程如图1所示。
进入页面,发送状态查询数据帧查询通风设备状态。
若超过T0时间则提示响应失败。
在T0时间内设备有响应则分析返回数据帧显示各通风设备的状态。
用户点击通风设备图标,发送操作数据帧,在T0时间内通风设备进行响应,并返回数据。
如果通风设备操作成功则提示操作成功,否则提示操作失败。
若超过T0时间则提示响应失败。
图1 程序流程图2.通风设备通信协议智能通风通信协议[3]以帧为基本单元传输的,每帧由帧头、装置地址、报文命令码、报文长度、正文、累加和及结束符等组成。
每个域由一定字节组成。
其中读写寄存器的通信协议采用Modbus协议。
其命令帧格式如图2所示。
图2 读写寄存器帧数据格式3.智能通风设备监控智能通风设备监控模块如图3所示,通过选择仓号显示该仓号通风设备的状态,通风设备有通风窗、轴流风机、离心风机和空调等。
点击图中通风设备图标可控制设备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