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概念辨析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70
跨世纪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cr㈣C ent ur y,J une2008,V ol16,N o.7181初中化学中的几组易混淆概念的辨析田帷良(四川省会理县鹿厂中学,四川,会理,615100)【关键词】初中化学;混淆概念;辨析【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r7一018l—ol准确理解化学概念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往往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大相径庭。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些易混淆概念,现将它们对比辨析如下,供参考。
1原子与元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是微观粒子,属于微观概念,既讲种类,也讲个数,如几种原子,几个原子。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原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如:自然界中有100余种元素,但不能说自然界中有l oo余个元素。
原子和元素的关系类似人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人可讲种类和个数,而人类就不能讲个数。
2分子和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它们都属于构成物质的粒子。
区别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键在于抓住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化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发生萤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新的物质。
既然分子能再分,原子就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只能是保持物质化学变化性质的最小粒子。
3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它有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三个过程。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是化学变化中得出的有关物质性质方面的结论。
如:木柴燃烧是化学变化,而木柴能燃烧是木柴的化学性质。
4组成与构成组成:用于说明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用于宏观概念与宏观概念之间。
如:物质由元素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构成:用于说明宏观概念与微观概念之间,微观概念与宏观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三类宏观——微观化学概念的辨析作者:孙建春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2年第07期化学量和化学概念往往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和微观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何把握正确化学量和化学概念的宏观和微观范畴是感悟化学和中考得分的关键.纵观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这个考点一般有三类,一类是扩散现象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第二类是物质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第三类是元素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这几个考量经常在中考试卷中出现,如果对它们不很了解,也会造成大量的失分,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化学量和化学概念进行仔细地辨析.一、扩散现象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是物质从浓度高的向浓度低的方向转移直到浓度相等为止的一种现象,因为很多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所以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是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也就是说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的微观本质原因.例1(2010年广州)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__,(选填“A”或“B”)瓶.根据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____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解析本题考查了气体的扩散现象和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放在A瓶,那么二氧化氮可能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进入B瓶中,这就是倒水的原理,那就判断不出是不是扩散现象.因此只有将二氧化氮装在B瓶中,在排除重力的影响后,当装二氧化氮B瓶出现颜色变浅的现象,也就说明了二氧化氮和空气在相互扩散,而这种扩散现象足可以说明二氧化氮和空气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快,所以在题目中应该是选④30℃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例2(2011年湛江)夏夜,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解析该题虽然简单,但也考查了扩散现象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由于花香的扩散使人能闻到,这是宏观的表现,而微观的本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就了花香的扩散现象,因此答案是C.二、物质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的式量)是指分子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它的数值可以用来代替一个分子的质量,可见它是微观的.而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作为宏观的物质的质量可以说是由很多个分子质量的总和.在一个分子的质量可以由相对分子质量来代替的前提下,物质的质量就可以是很多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而这种模式往往是出现在比例式的相关计算中和质量分数的计算中,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种模式就会提高和领悟化学的相关计算.例3(2011年济宁市)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其中,绿茶是将新鲜的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阅读以上信息后回答:①茶碱()分子中__________原子的个数最多;②茶碱()中__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解析茶碱()是由分子构成的,可以表示一个分子,一个分子里有8个C原子、12个H原子、4个N原子、3个O原子,所以在茶碱分子中H原子的个数最多;茶碱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6÷212、H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212、N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6÷212、O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8÷212,所以在茶碱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上述计算是建立在茶碱这种物质是由M个茶碱分子构成的,而茶碱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12,那么茶碱的质量就是212M,M个分子里有8M个C原子、12M个H原子、4M个N原子、3M个O原子,最后可以得出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6M÷212M既是96÷212,依次类推出H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212、N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6÷212、O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8÷212.三、元素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在化学计算中用它来代替一个原子的质量,所以这个化学量是微观的.而元素是宏观概念,因此元素的质量也是宏观的.因为元素是多个原子的集合体,所以元素的质量是多个原子质量的总和,它与物质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有同样的道理.例4(2011年湛江)苯甲酸()是一种酸性比醋酸更强的有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常用作食品防腐剂.请回答:(1)苯甲酸含有__________种元素.(2)苯甲酸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解析苯甲酸()从分子式考查就可以知道它含有C、H、O三种元素,但这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怎么计算呢?从分子式中可以知道,一个苯甲酸分子中含有7个C原子、6个H原子、2个O原子,所以就以一个苯甲酸分子来说C元素是7个C原子的集合体,H元素是6个H原子的集合体,O元素是2个O原子的集合体.它们的质量分别是:C元素的质量是7个C原子质量的总和,H元素的质量是6个H原子质量的总和,O元素的质量是2个O 原子质量的总和,所以答案是7×12∶6×1∶2∶16,简化得42∶3∶16.【作者单位:(317600)浙江省玉环县城关一中】。
化学宏观微观辨析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涉及到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化学是指研究物质在大尺度上的性质和变化,如化学反应、物质的状态变化等。
而微观化学则是研究物质在微观层面上的结构和性质,如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在宏观化学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物质的颜色、形状、质地、密度、熔点、沸点等性质。
这些性质是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例如,水的熔点是0℃,沸点是100℃,这是由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决定的。
当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被打破时,水就会从液态变成气态。
微观化学则更加深入地研究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在微观层面上,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这些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例如,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它们之间的化学键决定了水分子的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性。
化学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是相互关联的。
宏观化学的性质和变化是由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决定的。
而微观化学的研究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宏观化学的性质和变化。
例如,通过研究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我们可以预测物质的化学反应性和物理性质。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涉及到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化学研究物质在大尺度上的性质和变化,微观化学则研究物质在微观层面上的结构和性质。
这两个层面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
(概念辩析)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种物质的比较。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比较化学基本概念反映化学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化学的基础。
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正确把握知识的要素,也是正确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运用概念,尤为重要。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一种物质等化学中几个经常用到的概念,也是一些同学经常混淆的概念,下面就这几个概念的区别加以详细的说明。
对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这四个概念,学习时应着重从其定义、对象、化学式、结构和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从而理解和掌握。
这几个概念都表明了事物之间的关系,下表列出了比较了它们的异同: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定义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素)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基团的物质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对象原子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化学式元素符号表示不同,如、、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子式可以不同,如O2和O3不同相同结构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核结构不同单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相似不同性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说明:1、同位素的对象是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行为、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例如在气态下的扩散本领)有所差异。
2、同素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同素异形体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化学性质有相似性,但也有差异。
如金刚石和石墨的导电性、硬度均不同,虽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CO2,由于反应的热效应不同,二者的稳定性不同(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方式有三种:(1)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例如: O2和O3。
(2)晶格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例如:金刚石和石墨。
公考化学常识大全关于常见的化学概念辨析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分子式为CO,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有毒的气体,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出现缺氧,这就是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
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略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二氧化碳也是空气中常见的温室气体,其固体形态被称为干冰,常用于制造舞台上的烟雾。
2、生石灰、熟石灰和石膏生石灰:化学式:CaO,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高温下煅烧可以获得生石灰。
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
生石灰是采用化学吸收法除去水蒸气的常用干燥剂,也用于钢铁、农药及醇的脱水等。
熟石灰:化学式Ca(OH)2,又称为消石灰,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
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加入水后,呈上下两层,上层水溶液称作澄清石灰水,下层悬浊液称作石灰乳或石灰浆。
其基本用途是用于制作漂白粉、硬水软化剂,还可以改良土壤酸性等。
石膏:主要化学成分为硫酸钙(CaSO4)的水合物。
石膏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和建筑材料。
可用于水泥缓凝剂、石膏建筑制品、模型制作、医用食品添加剂、硫酸生产、纸张填料、油漆填料等。
3、甲醛、甲烷、甲醇和乙醇甲醛:化学式HCHO或CH?O。
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
常用作农药和消毒剂,制酚醛树脂、维纶、乌洛托品、季戊四醇和染料等的原料。
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性能,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给种子消毒等。
甲醇:化学式CH3OH,因在干馏木材中首次发现,故又称“木醇”或“木精”。
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
甲醇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
乙醇:化学式 C₂H₆O,俗称酒精。
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消毒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