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41现代文七上第二单元(讲练)(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20.50 KB
- 文档页数:9
语文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七下—《狼》一、文学常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文学家。
郭沫若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重点字词【重点词语】①顾:回头看,文中指往旁边看;顾野有麦场。
②苫蔽:覆盖、遮蔽。
③少[shao]时:一会儿。
④弛:放松,文中指卸下;弛担持刀。
⑤久之:过了一会儿。
⑥暴:突然;屠暴起。
⑦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神情、态度;暇,空闲。
⑧“止”通“只”,只有,止有剩骨。
【古今异义】①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
今为耳朵。
②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
【一词多义】①止:a、只有,止有剩骨;b、停止,一狼得骨止。
②敌:a、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恐前后受其敌;b、名词,敌人,盖以诱敌。
③之:a、补充音节,无义,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代词,指狼,又数刀弊之。
④意:a、神情、态度,意暇甚;b、动词,企图,打算,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⑤前:a、前面,其一犬坐于前;b、动词,上前,狼不敢前。
⑥恐:a、担心,恐前后受敌;b、恐怕,不治将恐深。
【词类活用】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②一屠晚归(屠,动词作名词,指屠户,一个屠户傍晚回家。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④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状语,"钻洞"的意思,企图打穿柴草堆钻过去…)【重要句式】①倒装句: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以"介词,译为"把"介词结构后置。
)②省略句:a、投以骨(应"投<之>以骨",之,代狼),把骨头投向(狼)。
b、场主积薪其中(应积薪<于>其中,省略介词"于"),场主在那里堆积了柴草。
专题三现代文阅读第21讲分析人物形象考情分析【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关于“形象”的相关阐释,有如下几点。
课程目标部分“核心素养内涵”之“思维能力”提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与鉴赏”部分:“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程内容部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第四学段(7-9年级)“教学提示”中强调:“侧重考察学生对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领悟程度和体验,评价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关注研讨、交流以及创意表达能力。
”学业质量部分第四学段(7~9年级)中提出:“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
”【考查重点】1.人物形象概括。
2.次要人物作用。
3.人物形象的塑造。
【命题趋势】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记叙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走向:一是从选文范围看,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拓展,大多出自文摘类杂志(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微型小说选刊》)等精美时文,作者一般集中于当代热点作家(如张丽钧、张抗抗、毕淑敏、刘亮程、周国平、李丹崖、周海亮、马德、丁立梅等)。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更加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要求,更加注重对文化内涵、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挖掘,十分重视选文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占较大比例。
三是从命题方向看,分值比重仍会不断加大,主观试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有所体现。
试题重点考査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关注考生对阅读材料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体现阅读个性。
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
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16讲七下课标文言文复习《陋室铭》《爱莲说》目录一、考情分析 (2)【课标要求】 (2)【考查重点】 (2)【主要题型】 (2)【命题趋势】 (2)二、知识建构 (2)篇目1:《陋室铭》 (3)篇目2:《爱莲说》 (8)三、方法总结 (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实词解释 (13)四、考场练兵 (15)【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考查重点】词义理解、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断句、文意理解、写法探究【主要题型】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均是必考题,考查形式分为课内阅读、课内外对比阅读或课外阅读。
分值一般在8-16分。
【命题趋势】整体上看,非选择题占主导地位,但各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占比不尽相同。
比如浙江宁波卷没有选择题,而四川南充等地选择题数量和分值远大于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更能够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真实感悟与能力,对学生更公平,预估选择题比重较大的地区,将来非选择题比重会增大。
各地出现了一些有新意的试题,形式灵活、内容有趣、指向明确,令人耳目一新。
考查根据上下文语境推知信息的能力,还考查了理解文意以及建构语言的能力。
注重情境创设,任务驱动。
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部分试题创设真实的情境,交给考生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能让答题过程成为饶有兴味的学习探究过程。
一些考区把古诗和文言文放在同一板块内。
古诗和文言文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文化基础,语言、修辞、主题、思想情感有相通之处,二者融合有基础,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篇目1:《陋室铭》一、文学常识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2.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语文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山市》分值:30分时间:30分钟一.(2015届海南中考)古诗文默写(8分)(1),壮士十年归。
(北朝民歌《木兰诗》)(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5),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与人交往,应善于取舍别人的优缺点,将别人视为自己的“镜子”,随时“正衣冠”。
正如《论语》中所说:“,。
”【答案】(1)将军百战死(2)断肠人在天涯(3)大漠孤烟直(4)却话巴山夜雨时(5)醉里挑灯看剑(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评分标准:每空1分。
错字、漏字、别字、添字、字序颠倒均不给分。
】【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2014中考山东泰安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10分)卖酒者传魏禧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
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②。
卖酒者问日:“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日:“吾侪③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
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日:“几何数?”日:“子母④四百金。
”卖酒者日:“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⑤。
客有橐⑥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
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
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吱。
客多负,私快快日:“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⑦吾金也。
”雪霁,客偿博所负,行。
卖酒者笑日:“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尽取所偿负还之。
魏子日: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
或问之,日:“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
专题三现代文阅读第24讲标题的理解及作用(练习)目录一、考点过关练 (2)考向1:标题的含义 (2)考向2:标题的作用 (5)考向3:拟写文章标题 (7)二、真题实战练 (10)三、重难创新练 (18)考向1:标题的含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枣连心刘文艳①姥姥家的菜园子里有五棵碗口粗的枣树,贴着园子墙里面,整齐地站成一排,枝繁叶茂、潇潇洒洒。
初秋时节,满树的翡翠珍珠渐渐变成了绿色的宝石,沉甸甸地在风中展示着她们的珍贵与美丽。
到了深秋时节,这枣树就一天一个风景,绿色的“宝石”慢慢地由青变黄,继而点染上了红韵。
在秋风的吹奏下,那些红黄相间的“宝石”,魔术般地变成了通红通红的大红枣。
最难忘记的还是大红枣的美味。
深秋的大红枣爽脆酸甜,吃起来满口清香。
②大红枣儿是我儿时最鲜美的水果记忆!记得上小学时,学校组织观看电影《白毛女》。
剧中有一段群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些身材高挑、面容姣好、身穿绸质服装的姑娘们,个个热情洋溢、英姿飒爽、满怀深情。
“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那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哎嗨哟嗬,心心向着共产党。
”她们随着那真诚欢快的音乐旋律翩翩起舞,如此清纯优美,让我对她们充满了羡慕,充满了敬意。
③大约是在我10岁那年的春天,姥爷从他家里带来一棵枣树。
那棵枣树还没有一人高,但是已经有了很长的根须,姥爷很精心地从他家园子里把这棵枣树挖了出来,枣树根上还带着一些泥土。
他用一块旧布把枣树根包裹好,坐着大马车,赶了四十多里路,把枣树拉到我们家里。
到了我家后,立即在院子西南角离院墙一米远的地方,挖了一个深深的土坑。
我和姥爷一起把这棵枣树栽上,填上土,用脚把土踩实,再浇透了水。
④在栽植枣树的过程中,姥爷还给我讲了他和枣树的故事:姥爷从小生活在汤沟乡大杖子村,祖祖辈辈过着虽不十分富足,但也衣食无忧的平静生活。
家里房门前的山坡上,有一片树林,长着几十棵枣树。
到了秋天,满山坡都是红红的大枣儿。
收藏起来后,能吃一个冬天。
专题26 作文训练——青春励志类(测试)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1.(50分)(2023·湖北黄石·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木兰替父从军建立功勋放弃封赏,去追寻自由安宁的家庭生活;诗人苏东坡一次次被贬流放,在失意的仕途中留下了篇篇传世佳作;油麻地的杜小康失去了安逸的生活,在孤独的旅途中变得独立坚强…… “得”固然是人生的收获,“失”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
回首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岁月,其实就是在得失之间不断地感悟生活和丰盈生命的过程。
对此,你有哪些体验、感受和思考?请以“得失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50分)(2023·广东深圳·模拟预测)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请以“别担心,我可以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①文中不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
3.(50分)(2022·江苏常州·校考二模)作文。
重走,即对已经走过的路重新走一次。
重走,既可能是对过往人生之路的重温,往往包含对过往人生经历的怀念或是不舍;也可能是对历史壮举的实地体验,由此感叹前人的伟大而更加敬佩;也可能在重走的路途中会有新的发现,产生新的感悟和情思;也可能是一份执着的坚持……请你以“重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①不少于600字。
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4.(50分)(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作文。
在《孤独之旅》中,孤独是杜小康必须直面的第一道难题,但经历了孤独的洗礼后,他走向成熟。
在你的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孤独的经历吗?请以“那次孤独我记得”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成长中的一段心路历程。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①600字左右。
①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15讲七上课标文言文复习(《论语》十二章)目录一、考情分析 (2)【课标要求】 (2)【考查重点】 (2)【主要题型】 (2)【命题趋势】 (2)二、知识建构 (2)考向1:文学文化常识 (3)考向2:内容理解及字词句 (3)考向3:名句默写 (7)考向4:问题思考 (8)三、方法总结 (14)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掌握技巧,轻松得分 (14)四、考场练兵 (14)【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考查重点】词义理解、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断句、文意理解、写法探究【主要题型】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均是必考题,考查形式分为课内阅读、课内外对比阅读或课外阅读。
分值一般在8-16分。
【命题趋势】整体上看,非选择题占主导地位,但各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占比不尽相同。
比如浙江宁波卷没有选择题,而四川南充等地选择题数量和分值远大于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更能够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真实感悟与能力,对学生更公平,预估选择题比重较大的地区,将来非选择题比重会增大。
各地出现了一些有新意的试题,形式灵活、内容有趣、指向明确,令人耳目一新。
考查根据上下文语境推知信息的能力,还考查了理解文意以及建构语言的能力。
注重情境创设,任务驱动。
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部分试题创设真实的情境,交给考生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能让答题过程成为饶有兴味的学习探究过程。
一些考区把古诗和文言文放在同一板块内。
古诗和文言文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文化基础,语言、修辞、主题、思想情感有相通之处,二者融合有基础,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考向1:文学文化常识1、《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专题三现代文阅读第23讲环境描写及作用考情分析【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中对于记叙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几点。
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5.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
6.领略数字时代精彩的文学世界,欣赏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魅力。
【考查重点】1.自然环境描写2.社会环境描写【命题趋势】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记叙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走向:一是从选文范围看,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拓展,大多出自文摘类杂志(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微型小说选刊》)等精美时文,作者一般集中于当代热点作家(如张丽钧、张抗抗、毕淑敏、刘亮程、周国平、李丹崖、周海亮、马德、丁立梅等)。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更加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要求,更加注重对文化内涵、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挖掘,十分重视选文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占较大比例。
三是从命题方向看,分值比重仍会不断加大,主观试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有所体现。
专题11 现代文歌阅读过关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沙棘是一种不平凡的植物,在地球上生存已超过2亿年,其对于土壤的要求不严格,能扎根于沙漠和高寒山区等恶劣环境中,是唯一能在砒1砂岩(被称为“地球癌症”)地区正常生长的植物。
在这种严酷的生态条件下,沙棘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具有异乎寻常的抗风沙、耐盐碱能力,能承受的环境温度范围为一50〜50℃。
沙棘的这种“极耐干旱,极时贫薄,极耐冷热”的特性为植物之最。
②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初看起来是一种其貌不扬的低矮灌木树种,棘刺较多。
沙棘为阳性树种,喜光耐寒,但在疏林下也可以生长,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是保持水土和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
③沙林生长在无污染环境中,是名副其实绿色植物,还是一种很好的药食同源的植物。
沙林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④据测定,沙棘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
传统中医认为,沙林果实可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
⑤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是同等质量舜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的2〜3倍,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誉。
研究发现:沙棘在成熟和近成熟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到达过熬状态时,维生素C含量那么迅速下降;到达过熟后,维生素C含量就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不过,从沙棘果实营养成分的变化来看,成熟期前后采摘的果实最适宜食用。
⑥沙棘油是从沙棘种子中提取的高活性保健油,含有206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增强机体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药理性能,在保护和加速修复胃黏膜、增强肠道双歧杆菌的药性、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防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等方面有显著功效。
1 .以下对“沙棘”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A.沙棘是一种在地球上生存了将近2亿年的落叶灌木小乔木树种。
B.沙棘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是唯一能在砒砂岩地区正常生长的植物。
专题三现代文阅读第21讲分析人物形象(练习)考向1:人物形象概括(16分)(2023上·河南洛阳·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谷糊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心洲因为还有六谷糊吃,常常有江南江北逃荒的人来要饭。
②一天,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对我妈妈说她不是要饭的,是给人做针线活儿的,只要给口六谷糊吃就行。
妈妈看她和善端庄的样子,把地请进屋里,用大海碗装了一大碗六谷糊,让她慢慢吃。
妈妈讲:“你先在我家住下。
没有好的,六谷糊管你吃饱。
回头我帮你一家一户地问,问好了活儿你再去做。
”③她的针线活儿果然不错,还会给小孩做新衣。
妈妈替她对人家说,除管六谷糊以外,还应每天付点儿工钱,随便给。
因为农活儿多,许多人家都请她做针线活儿。
她睡在我家,晚上给我和妹妹每人都缝了新衣。
妈妈要付她工钱,地说什么也不要。
于是,妈妈让我们认她做大姨。
④半年后,大姨被家里人接回去了。
临走的时候,她瞒着妈妈把挣的工钱扣在碗里留下了,还对妈妈千恩万谢。
妈妈说:“要谢,你就谢六谷糊。
”⑤1949年秋天,解放军渡江南下。
太阳照在晚秋的六谷秆上,六谷散发着清香。
⑥“妹子……”有人叫妈妈。
妈妈转头一看,把手中盛六谷子的篮子扔在地头,去迎接大姨。
大姨身穿军装,打着绑腿,腰束皮带,挂着手枪,好不威武。
她把战马的缰绳递给我,自己跨过田塍,扶起篮子,一根根地捡拾撒在地头的六谷棒子。
“她大姨呀,你是解放军啦,不是做针线活儿的?”妈妈边说边马前马后地相起马来,“这马,咋这么瘦?皮包骨头!哎哟,背上的肉都烂了!畜生通人性。
马呀马,这疼痛要多大忍劲儿啊!”⑦这是一匹黑色的战马,虽然伤痕累累,但它仍挺胸昂首,不屈地瞪着双眼。
“这马叫‘黑旋风’,在三大战役中一路驮炮,走到了这里。
”大姨走到马前,爱怜地抚摸着它的鬃毛,说:“妹子,你过去对我说六谷糊沾着神气,这马就交给你了,用六谷糊把我们这大功臣调养好吧。
”⑧妈妈弯腰在地头拔起一大把车前草,在水沟里洗去泥土,用嘴一口一口地嚼烂,敷到马的伤口上,又脱下自己的褂子,扎好,说道:“没问题,明年交给你膘肥体壮的‘黑旋风’!”大姨说妈妈掩护了她的行动,是渡江战役的功臣。
现代文课文复习要点——七(上)第二单元一、课文点睛第6课理想【重点字词】1.生字注音。
脊jǐ粱船舶bó载zài着倔强jué jiàng 鬓bìn发洗濯zhuó寂寥liáo 玷diàn污扒pá窃2.解释下列词语。
玷污;弄脏(多用于比喻)。
可望不可即:只能够望见不能够接近。
【重点句段】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重点常识】1.《理想》的作者是当代(时代)诗人流沙河。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理想》是哲理诗。
【重点问题】修辞手法:本诗主要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7课短文两篇【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烟囱cōng 柚yòu子树沉甸diàn甸霎shà时间剔tī透结实累léi累点拨:“累”是多音字,要结合语境正确渎音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uò) 堕落牙yín龈贪(lán) 婪(chú) 雏形苦(áo) 熬3.词语解释。
(1)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 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3) 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4) 低回:留恋。
(5)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6)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7)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8) 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
【重点句段】1.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重点常识】1.《行道树》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
2.《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歌》,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周素珊。
【重点问题】文章主旨:行道树是忧愁而快乐的树,在行道树身上,体现了无私奉献(或以苦为乐)的精神。
第8课人生寓言(节选)【重点字词】1.生字注音。
嬉xī戏风韵yùn 慷慨kǎi 金窖jiào 抢劫jié泯mǐn灭禀bǐng告厄è运掳lǔ皎洁jiǎo 险象迭dié生2.词语解释。
(1)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2) 闲适:清闲安适。
(3)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4) 泯灭:丧失。
(5) 厄运:不幸的命运。
(6) 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
(7)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8) 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地发生。
【重点句段】1.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2.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重点常识】1.《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是当代著名诗人、哲学家(称谓) 周国平(人名)。
2.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重点问题】《落难的王子》寓意: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坚强起来。
第9课我的信念【重点字词】1.生字注音。
问心无愧kuì渲xuàn染奢shē望呵hē责猝cù然2.根据拼音写汉字。
闲(xiá) 暇 (róu lìn) 蹂躏 (tiào) 眺望简(lòu) 陋 (suǒ) 琐事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得到很多益处。
获益匪浅(2) 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实物。
报酬【重点句段】1.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2.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
【重点常识】《我的信念》的作者波兰(国名)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重点问题】内容概要:文章从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工作理念三方面表现了居里夫人的信念。
二、阅读题典【题源】(16届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果园快乐的时光(14分)白兰华①外婆家有个菜园,而他更愿意称之为果园。
园内有一株高大的漳州柑子树,绿阴如盖,斜斜地遮住了土屋后门的一小块空地。
放学回家,他就在树荫下做作业,温习功课。
几只麻雀停在屋檐边,啄着盖房用的麦草,寻找残存的几颗麦粒。
玩腻了,又蹦跳着飞落地面,叽叽喳喳叫几声,觉得没趣,又陆陆续续飞上树梢,在枝叶间嬉戏。
他静静地观望着麻雀的表演,时光仿佛凝固了一般,几丝夕阳的光线投下来,他的心里生长起一片海,无边无际,一叶小舟就在波平浪静的水面轻轻摇曳。
②果园里还有三株橘树,一棵李子树,一棵柿树,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日复一日地成长,经历开花结果的繁衍,默默奉献着一切。
经常变化的是地面种的蔬菜。
外婆很会持家,忙里忙外的,空闲时间就伺候自己的菜园子。
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
他常帮外婆打杂,最惬意的事情就是捉虫子。
手里拿双筷子,将茎叶间的毛毛虫一条一条的夹进玻璃瓶,拿去喂鸡仔。
外婆说吃了活食的母鸡生蛋勤,蛋的个头大。
他就在下午放学做完作业后到菜园转悠捉虫子。
他发现藤藤菜叶上常有一种胖乎乎的、颜色与菜叶颜色接近的虫子,握在手心里肉唧唧的,爬在肌肤上痒痒的,想笑。
外婆说是猪儿虫,吃菜叶挺厉害的,看见菜叶缺边少角的,没准就是它干的坏事儿。
将猪儿虫扔到母鸡脚下,母鸡“咯咯咯”地惊叫着躲开,雄健威武的公鸡要在母鸡面前显摆显摆,扑过来用尖尖的喙啄一下虫子滚圆的身体,还是不敢下口。
虫子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他的心像被鸡啄了一下,有些生疼。
③秋天外婆便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繁茂,油绿肥实。
收割后,把青菜搬到水井边,用一桶桶清水洗涤。
洗菜的活儿很细,得将菜叶褶皱里的尘土粪渣淘洗干净。
外婆的手在凉水里泡久了就泛白。
他端来小凳依偎在外婆身边,将菜叶一片片扳下,浸没水中。
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
他和外婆把洗净的青菜挂在竹竿上晾晒,一杆一杆的在房前屋后散放清香。
青菜一部分入泡菜坛子做酸菜,一部分腌制成盐菜。
腌制后的菜叶变成柔顺的一缕,颜色转为深绿,暴晒几个太阳就变得油亮亮的。
他常取几根盐菜到学校和伙伴分享,菜茎柔韧,伙伴们咬得龇牙咧嘴。
勤劳的外婆把盐菜切细,储藏在坛子里,要吃就抓把出来拌上熟油辣子葱花儿,很下饭,他很爰吃。
④令时光无比芬芳的还是要数春末夏初,果园里繁花盛开,芳香馥郁,整个院落溢满温馨。
李子树橘树枝头一片雪白,蜂蝶绕枝,一派繁忙。
一场春雨落下,地面铺上一层寂寞的花瓣,水珠在上面滴溜溜滚动。
花期最长、香味最浓的是漳州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在青枝绿叶间闪烁。
每个晨昏,那香味儿飘得很远,将空气沉醉。
⑤转眼间,收获的忙碌随之而来。
田野里,秋阳下,打谷机轰隆隆,拌桶声铿锵有力,膀大腰圆的汉子吆喝着把一担担金黄的稻谷挑往晒坝,堆起一座座小山。
外婆家的果园充满果味的甘甜。
橘子绿中带黄,沉甸甸压弯枝头。
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
外婆给他和小姨留了几个柑子,把其余的部分背到集市上去卖,能换回好几个月的油盐钱。
⑥外婆家的果园一年四季都充满希望,充满生活的甜蜜,留给他解馋的几个柑子,要温暖他过完整个冬天!(摘自《优美散文》)16、请你细读全文,分条概括他在果园感受到的快乐。
(3分)17、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
18、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19、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作答。
(3分)答:【答案】16、(3分)(1)看麻雀嬉戏(2)捉虫子喂鸡(3)和外婆一起制作盐菜(4)果园繁花盛开时的温馨(5)果实收获的甘甜(6)外婆的慈爱17、(4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柑子圆而饱满的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态,表现了他的喜悦之情。
(修辞2分,形状和情态1分,喜悦之情1分。
)18、(4分)勤劳:空闲时间就伺候菜园,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繁茂,油绿肥实。
慈爱:留柑子给他。
能干(富有生活智慧):做出的菜味道美;把果园经营得很好。
(性格特点2分,答到2个性格特点即可,分析具体得2分。
)19、(3分)内容上:点明了外婆的爱使他感到温暖、果园给予了他快乐的主旨,抒发了他对果园的喜爱之情。
结构上:总结全文。
(内容的作用2分,结构的作用1分。
)【解析】1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题型。
本文的结构很清晰,并且按照材料的性质安排,一件事一个段落,因此,只要概括出每个段落的内容就能将此题顺利的答好。
概括时语言要简洁流畅,切中要点不能拖泥带水,也不能漏掉关键情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是常出题型,分析时可以按照情节的展开逐层分析人物表现,从而概括性格。
如文章对外婆描写之处“外婆很会持家,忙里忙外的,空闲时间就伺候自己的菜园子。
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秋天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繁茂,油绿肥实”“勤劳的外婆把盐菜切细,储藏在坛子里”可看出外婆的“勤劳”。
从“外婆给他和小姨留了几个柑子,把其余的部分背到集市上去卖,能换回好几个月的油盐钱”可分析出外婆的“慈爱”。
从“他常取几根盐菜到学校和伙伴分享,菜茎柔韧,伙伴们咬得龇牙咧嘴。
勤劳的外婆把盐菜切细,储藏在坛子里,要吃就抓把出来拌上熟油辣子葱花儿,很下饭,他很爰吃”可知外婆很能干,做出的菜很好吃。
从“外婆家的果园充满果味的甘甜。
橘子绿中带黄,沉甸甸压弯枝头。
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可知外婆能干,善于经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章结尾作用的题型。
解题思路:一般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
这道题已经给了答题的角度,因此就考虑: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中心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2、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为下文作铺垫、照应、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结合答题的思路结题此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