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要求校本培训(一)PPT
- 格式:ppt
- 大小:320.50 KB
- 文档页数:11
学校教学常规培训方案根据《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20XX年“海南省边远乡村教学点小学教师培训计划”的通知》(琼教师〔20XX〕36号)精神,现就关于实施20XX年东方市边远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小学教师普及性培训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培训目标和任务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的师德修养、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能力等有明显提高,切实提高我市边远乡村教学点小学教师教育理论、教学技能与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水平,具备除主教学科外兼任一门薄弱学科的教学技能。
具体目标和任务如下:1.提升师德修养。
通过理论学习、榜样示范、吸收内化等,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潜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教书,进一步提升师德修养。
2.丰富专业知识。
通过听讲座、观看视频+研讨、现场操练等形式,弥补学科本体性知识缺陷,理解小学新课程标准,正确分析教材,提高备课、上课等技能,不断丰富学科本体性、实践性等专业知识。
3.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市小学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
二、培训对象及方式(一)培训对象我市边远乡村教学点年龄50周岁以下的小学语文教师104名,数学教师96名(各学校参训教师名单见附件1)。
(二)培训形式第一阶段:集中培训(20XX年8月6日—8月13日)共7天。
第二阶段:送教下乡。
三、培训时间、地点第一阶段:1、时间:20XX年8月6日—8月13日2、地点:东方中学六楼多媒体会议室(语文班)第四小学多媒体会议室(数学班)3、报到时间:20XX年8月6下午半天地点:东方市振业宾馆前台(语文班);东方市绿宝楼酒店前台(数学班)。
第二阶段:11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培训课程内容与安排略五、培训组织与实施(一)组织领导本次培训活动按照省教育厅的通知要求,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由市教研训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为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培训活动顺利进行,教育局成立20XX年东方市边远乡村教学点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协调培训活动的实施以及指导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钟祥学教育局党委书记吕英东方市教育局局长副组长:文发明东方市教育局副局长成员:王基道东方市研训中心主任苏利云东方市研训中心副主任领导小组在市教研训中心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常规教学和教学常规作者:韩栋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9期一年一度的暑期校本培训活动如期开展了,按照往年的习惯流程,第一天的活动安排仍然是邀请校外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座式的指导。
事先听说今年邀请到了邻校一位名校长兼教研员的专家来我校开展校本培训,一下子距离感缩短了很多。
培训讲座开始了,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多少故弄玄虚的言语,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让人倍感亲切。
通过自身工作实践的思考和案例,洋洋洒洒,洪主任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从做人的常规、做事的常规、做老师的常规、课堂教学的常规等几个方面,给我们阐述了如何把“常规”做成“常态”的理念与实践。
切合实际的内容,幽默风趣的讲解,鲜活生动的案例,吸引了所有参与学习的老师,也让我深感受益匪浅、不虚此学。
“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尽心尽力尽职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应该说这已经是质态较好的工作态度了,但是,如果仅仅是任务式的应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而要是“常态”化的工作,这就是一种坚持,是一种内心的渴望和需求,这样才能对工作产生情结和情怀,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事件由“做了”进步到“做好”,把事件做成事业。
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更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当然也会收获不同的效果。
由此我联想到“常规教学”和“教学常规”两个概念,个人以为亦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一、“常规教学”就是根据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具体安排参照“教学五认真”的流程,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它侧重的更多是过程性的操作和事务性的完成,体现了规范性,但科学性不一定足够。
“教学常规”则是指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如果打乱了这个秩序,果子就会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甘甜,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
所以我们千千万万不可急功近利,更不能拔苗助长,我们要遵循规律、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会唤醒、引导、等待、激励等,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成长。
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榆树市恩育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一、指导思想按照《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长春市义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和《榆树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和“科学人文,轻负高效,和谐快乐”的管理理念,整合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教育科研;加快常规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狠找精细化教学管理,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教师读书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学生开展“打基础、提素质、大练学习基本功”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工作目标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推进精品课堂建设,打造精英型教师团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均衡发展的教学格局。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一)计划的制定。
学年或学期开学前,学校要制定并公布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并对教师的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提出明确要求。
教师要在开学后一周内,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内容包括:1.教学目标。
即本学期教学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达到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明确备课时间(一、二年级每周周一的7、8节,三年级每周周三7、8节进行);明确备课内容((1)、写出所主备部分每课时的简案(即共性教案),主要包括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方法手段,课型、过程框架,板书设计。
(2)、按集体备课中心发言标准写出该部分的中心发言稿,每个环节应该怎么做,做些什么要写具体,讲清楚,即教材解读;明确备课地点(小会议室、领导办公室、实验室、多功能等固定到各组)。
主备教师负责该部分的配题和课件,课件应是备课人或小组经过精心设计而成的,不应该单纯的由网上下载过来。
2.教学设计是教学准备的核心,各类课程都必须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应当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学习状态和教学条件等具体教育教学实际。
学校教学常规培训计划
一、背景介绍
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制定了本教学常规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的
通过本次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使教师更加熟悉教学常规,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灵活自如,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三、培训内容
1.教学理论知识培训
2.课堂管理技能培训
3.教学方法与手段培训
4.评价与反馈培训
四、培训安排
•日期:每周五下午14:00-16:00
•地点:学校会议室
•培训形式:线上线下结合
五、培训措施
1.教师自主学习:教师在培训前需提前预习相关教材;
2.培训讲座:校内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3.案例分析:讨论真实教学案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馈评估:每次培训结束后进行学习反馈,及时调整培训方式。
六、评估方法
1.考核(占 60%):通过考试评估教师对培训知识掌握情况;
2.教学观摩(占 20%):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
3.反馈评价(占20%):收集教师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反馈培训质量。
七、总结
通过学校教学常规培训计划的实施,帮助教师提高了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进
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
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计划,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长为更加优秀的教育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学校教学常规培训计划的具体内容,希望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共同进步,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