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商业市场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16 MB
- 文档页数:59
南昌市商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南昌市商业概况商业宏观环境城市商业基础商业分布二、南昌市商圈分析三、南昌市各商业业态分析几发展方向第一节餐饮娱乐第二节酒店第三节大型商超四、南昌市专业市场分析及发展方向第一节五、南昌市社区商业调研及发展方向六、南昌市在售商业项目分析第一节南昌市在售商业项目特征分析第二节南昌市在售商业项目供需分析七、综合论述………………………………….一、南昌商业概况南昌市属于中部内陆城市,由于受地理位置与观念的制约,南昌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如IT、金融、服务、房地产、商业等领域明显滞后。
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实施沿长江开发战略、大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南昌市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以及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南昌市委、市政府领导人大刀阔斧的改革,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完善,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一、南昌商业宏观环境2007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00.44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增加值232.6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78.05亿元,增长13.9 %。
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51.7%和46.9%,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5.8%。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 :50.0 :46.3。
A、近年南昌GDP2007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00.44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增加值232.6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78.05亿元,增长13.9 %。
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51.7%和46.9%,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5.8%。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 :50.0 :46.3。
南城批发市场现状分析报告1. 导言南城批发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对于南城区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南城批发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经营类型、竞争情况以及市场趋势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据调查,南城批发市场目前共有20个批发市场,总占地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其中,菜市场占比最大,其他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等多个行业。
南城批发市场每天可接待数万名顾客和供应商,日交易额高达数千万元。
可以说,南城批发市场的规模庞大,对于整个区域的商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3. 经营类型南城批发市场的经营类型多样,包括市场内的商户直接出售商品,以及供应商的集中供货等。
市场内的商户通常经营范围广泛,以提供给零售商和其他公司大批量商品为主。
另一方面,供应商集中供货的模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满足大型企业和超市的需求。
综合来看,南城批发市场的经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商业边界,其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得市场成为了一个高效的商品流通中心。
4. 竞争情况市场竞争是南城批发市场的一大特点。
由于市场规模庞大,吸引了众多供应商和商户入驻。
为了吸引客户和提高销售额,商户们注重商品的质量和品种的多样性,以及提供优惠的价格。
由于竞争激烈,南城批发市场的商户之间常常有价格战和促销活动,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种激烈的竞争形势对于商户来说是一种挑战,但对于消费者则是一个机会,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多选择。
5. 市场趋势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商品采购。
这一趋势对于传统的批发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南城批发市场开始转型升级,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
市场内有些商户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商城,提供线上下单、送货上门等服务,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市场管理方也加大了场地设施、服务质量的改善力度,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6. 结论综上所述,南城批发市场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经营类型多样且具有激烈竞争的商贸中心,对南城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昌商圈调研报告南昌商圈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昌商圈的发展状况、商业环境以及潜在商机,为商家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方法1. 线下实地调研:我们走访了南昌市中心的主要商业区,包括南京西路、解放西路和洪都北大道。
通过实际观察和访谈商家,我们得以了解商业街的规模、品牌集中度和消费群体。
2. 线上数据调研:我们分析了南昌市的经济数据和互联网购物平台的消费数据,从而揭示了南昌商圈的消费趋势和热门行业。
三、南昌商圈的发展状况在南京西路、解放西路和洪都北大道等主要商业区域,我们发现众多大型购物中心和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商业设施聚集了各类国际和国内的知名品牌,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同时,南京西路作为南昌市的传统商业街区,也吸引了很多中小型企业和传统商户的加盟。
南昌商圈的发展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有优势,也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南昌市政府积极推动商业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创业者,促进了商圈的营销和品牌建设。
四、南昌商圈的商业环境1.品牌集中度高:南昌商圈的商业设施中,包括了许多国际和国内的知名品牌,如华润万家、永辉超市、优衣库等。
这些品牌的加入,为南昌市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购物选择。
2.消费群体多样化:南昌商圈的消费群体以年轻人和家庭为主,他们追求时尚、品质和创新。
南昌的大学生和年轻白领是商圈的重要消费力量,他们在休闲娱乐、时尚购物和品质餐饮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消费需求。
3.竞争激烈:南昌商圈的商业竞争激烈,不同的商业设施竞相进驻,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和购买力。
商家需要通过独特的业态创新和差异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五、南昌商圈的潜在商机1.文化创意产业:南昌市政府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商家提供了发展机遇。
商圈中的小众文创店、艺术品店和特色创意餐厅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未来可继续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力。
2.互联网+商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购物愈发普遍,但南昌商圈的线下实体店仍然有市场。
江西南昌商业市场调研报告目录第一章南昌市商业市场总体分析 (4)第一节南昌市宏观经济环境 (4)一、国民生产总值高速增长 (4)二、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攀升,商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4)三、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5)四、市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 (5)五、分析结论 (6)第二节南昌市商业概况 (6)一、南昌商业历史回顾 (6)二、南昌商业发展现状 (7)三、南昌商业发展的需求 (8)四、南昌商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9)第三节南昌商业发展目标及趋势 (10)一、发展目标 (10)二、商业区规划 (10)三、未来发展趋势 (12)第四节综合评述 (12)第二章片区商业调查与分析 (14)第一节青云谱现状及前景 (14)一、概况 (14)二、区域特点 (14)三、区域大型企业概况 (15)四、青云谱区整体发展状况 (18)六、青云谱区发展前景及展望 (20)第二节项目周边片区商业分析 (21)一、区域商业环境概况 (21)二、区域商业分布及经营状况 (21)三、片区主要商业业态及特征 (23)四、片区配套设施 (25)五、商业物业租赁情况分析 (27)六、片区商业供应量分析 (28)七、片区发展趋势与前景 (29)第三节综合评述 (29)第三章中国批发市场的现状及分析 (30)第一节中国批发市场分析 (30)一、中国批发市场现状 (30)二、中国批发市场的分类 (30)三、中国批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四、实施中国批发市场转型的原因 (32)第二节中国批发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32)一、资源整合 (32)二、打造品牌 (33)三、功能创新 (33)四、向零售市场渗透 (34)五、经营商品的优质化 (34)第三节综合评述 (35)第四章江西省商业市场总体分析 (36)第一节江西省概况 (36)一、江西省概述 (36)二、宏观经济总体概况 (36)第二节江西省资源状况 (38)一、江西四大支柱产业 (38)二、两大特色产业 (39)三、江西特产资源 (39)第二节江西省商贸分析 (42)一、江西商贸业现状 (42)二、江西省商贸发展面临的问题 (43)三、江西省商贸业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 (43)第三节综合评述 (44)第五章南昌市主要批发市场状况及分析 (45)第一节南昌市批发市场状况分析 (45)一、南昌市商业批发市场整体概况 (45)二、南昌市批发市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45)三、南昌市批发业市场的量化 (49)四、南昌市主要批发市场盘点及分析 (53)五、南昌市商业批发市场未来发展态势 (62)第二节综合评述 (62)第一章南昌市商业市场总体分析第一节南昌市宏观经济环境南昌市是中国中部地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自2001年始,全市上下为实现把南昌建设成为现代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文明花园式英雄城市的目标,经济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大多数经济指标呈两位数增长,创下南昌市近几年最好成绩,走在全国、全省发展的前列,出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南昌市商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南昌市商业概况商业宏观环境城市商业基础商业分布二、南昌市商圈分析三、南昌市各商业业态分析几发展方向第一节餐饮娱乐第二节酒店第三节大型商超四、南昌市专业市场分析及发展方向第一节五、南昌市社区商业调研及发展方向六、南昌市在售商业项目分析第一节南昌市在售商业项目特征分析第二节南昌市在售商业项目供需分析七、综合论述………………………………….一、南昌商业概况南昌市属于中部内陆城市,由于受地理位置与观念的制约,南昌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如IT、金融、服务、房地产、商业等领域明显滞后。
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实施沿长江开发战略、大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南昌市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以及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南昌市委、市政府领导人大刀阔斧的改革,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完善,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一、南昌商业宏观环境2007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00.44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增加值232.6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78.05亿元,增长13.9 %。
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51.7%和46.9%,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5.8%。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 :50.0 :46.3。
A、近年南昌GDP2007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00.44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增加值232.6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78.05亿元,增长13.9 %。
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51.7%和46.9%,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5.8%。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 :50.0 :46.3。
南昌市商业环境调查报告前言近年,南昌经济出现了持续、快速、健康进展的新局面、新气象。
2001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85.62亿,同比上升12.1%。
为历年最高,增幅居全省、全市首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比,名列全国省会都市前茅,三大产业分不增长4.1%(一产)、12.9%(二产)、12.0%(三产)。
南昌商业的进展也极为喜人,200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8亿,增长11.4%。
大商场快速进展,大市场不断成长,新业态纷纷抢滩,外商投资突破性进展。
在南昌商业快速进展的同时,南昌市政府清晰地认识到,进展必须有序,决策必须在科学合理的调查咨询基础上进行。
因此,上海市商委经济研究中心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都市规划学院共同组成南昌市商业规划课题组,在南昌市商业委员会及各区政府积极配合下,进行市场调查、网点普查、规划研讨。
本调查报告即是该课题之一的调查总结。
本次调查共进行以下工作:1、3月底对南昌市商业概貌的初步考察。
2、4月在上海的前期预备工作(问卷表格设计、打算制定)。
3、4月南昌市商委依照有关表格对南昌市商业网点进行普查4、4月中旬上海专家在南昌市商委配合下组织20名学生进行近千份的市民问卷调查、要紧商业街客流量调查,并开展商业规划研讨。
5、上海专家在南昌市商委配合下对南昌市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查,经济变化历史资料的调查,通过文献查阅、座谈研讨,取得了南昌市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宏观经济环境的资料。
6、4月下旬~5月上旬上海、南昌分不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制图、报告撰写。
本次调查由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公达主持,调查报告也由其撰写。
第一部分南昌市宏观经济环境调查一、地理及交通环境1、良好的地理环境及自然环境南昌市地处江西省北部,赣江下游,鄱阳湖滨,介于东经约115。
27ˊ~116。
35ˊ、北纬约28。
10ˊ~29。
11ˊ之间,东南面向闻名的武夷山脉,西南直通闻名于世的井冈山,北邻巡游避暑胜地庐山,千里赣江纵贯全境,是中原和南方闽粤之间的咽喉地段,既是沿海的内地,又是内地的前沿。
南昌中山路商业调研报告南昌中山路商业调研报告一、引言南昌市中山路是南昌市的主干道之一,也是南昌市的商业中心,拥有众多商铺和商业配套设施。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南昌中山路商业的调研,分析其商业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中山路商家和消费者,以了解他们对中山路商业的看法和需求。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现场观察,观察了中山路商家的经营状况以及消费者的购物行为。
三、商业潜力分析1. 地理位置优势中山路位于南昌市的市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是市民出行的重要道路。
中山路周边有许多大型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和酒店,吸引了大量的商业人流和观光客。
2. 商家种类多样中山路上的商家种类繁多,涵盖了各行各业。
有大型购物中心、餐饮店、咖啡馆、连锁超市等等,消费者可以方便地找到所需的商品和服务。
3. 商业氛围浓厚中山路商家众多,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促使商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商家之间的竞争也极大地激发了商业创新,不断涌现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
四、存在的问题1. 交通拥堵由于中山路是南昌市的主干道之一,车流量较大,导致中山路交通拥堵现象比较严重,给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2. 价格竞争激烈中山路商家众多,价格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商家为了争夺顾客而压低售价,从而导致利润空间被挤压,经营困难。
3. 消费环境欠佳中山路商业区域人流量大,但存在一些环境问题。
例如,垃圾处理不及时,导致商业区存在垃圾堆积等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五、建议1. 改善交通状况可以通过加大交通管理力度,优化交通组织,缓解中山路的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可以在周边增建停车场,提供更多的停车位,方便消费者停车。
2. 提高服务品质商家可以通过培训员工、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品质,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购物需求。
消费者在享受良好服务的同时,也会更愿意选择到中山路购物。
市商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商业概况➢商业宏观环境➢城市商业基础➢商业分布二、市商圈分析三、市各商业业态分析几发展方向第一节餐饮娱乐第二节酒店第三节大型商超四、市专业市场分析及发展方向第一节五、市社区商业调研及发展方向六、市在售商业项目分析第一节市在售商业项目特征分析第二节市在售商业项目供需分析七、综合论述………………………………….一、商业概况市属于中部陆城市,由于受地理位置与观念的制约,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如IT、金融、服务、房地产、商业等领域明显滞后。
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实施沿长江开发战略、大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市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人大刀阔斧的改革,市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完善,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一、商业宏观环境2007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00.44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增加值232.6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78.05亿元,增长13.9 %。
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51.7%和46.9%,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5.8%。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 :50.0 :46.3。
A、近年GDP2007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00.44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增加值232.6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78.05亿元,增长13.9 %。
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51.7%和46.9%,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5.8%。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 :50.0 :46.3。
宏观经济近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GDP逐年增长,经济动力强劲,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环境。
南昌商业市场概述2012年2月目录一.南昌市概况 (4)(1)城市概况 (4)(2)南昌的宏观环境 (4)(3)南昌人口 (5)(4)交通状况 (6)(5)南昌商业分布 (6)二. 南昌商圈分布 (7)(1)南昌商业布局现状 (7)(2)中心片区 (8)1. 八一广场 (9)2. 中山路 (10)3. 胜利路 (11)4.展览路 (12)5.福州路 (13)6.孺子路 (14)(3)洪城板块 (15)1. 综合批发市场 (15)2.专业批发市场 (16)(4)青云谱片区 (17)1.批发贸易市场 (17)2.社区商业 (19)(5)京东片区 (20)1.社区商业 (20)2.建材、家居专业市场 (21)3.其他 (22)(6)红谷滩新城商业中心 (23)1.汽车贸易中心 (23)2.商业中心 (24)三.南昌商业主要零售业态 (25)(1)大型商场当前业态分析: (25)(2)生活超市 (27)(3)餐饮 (28)(4)娱乐 (29)四.南昌专业市场 (30)五.南昌小商品城 (31)(1)项目介绍 (32)(2)交通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南昌市概况(1)城市概况南昌,江西省的省会,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
它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昌不仅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还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英雄城。
多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南昌地处长江中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是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经济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承东启西,纵贯南北。
京九、浙赣、皖赣三条铁路线交汇于此,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105、320、316国道纵贯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可达全国各大城市;水运经赣江入长江出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