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急诊处理流程图
- 格式:docx
- 大小:283.80 KB
- 文档页数:6
一图牢记急性房颤处理流程本文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刘小青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上」课程分享整理。
急性房颤发作是指首次诊断的房颤、阵发性房颤发作期、以及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发生快速心室率和/症状明显加重。
其临床特点包括症状突然加重,心悸、乏力、气短、头晕、活动耐量下降、尿量增加:更严重时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前驱或者晕厥等。
急性房颤的评估急性房颤首先要评估房颤伴随的风险:1.询问病史开始和持续时间,EHRA症状评分,CHA2DS2-VASC风险评分,诱发因素(可能存在某些急性、暂时性的诱因:如劳累、睡眠、咖啡因、过量饮酒、外科手术、心功能不全/原有心功能不全加重,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炎、急性肺动脉栓塞、肺部感染和电击等)。
2.必要的检查(1)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意识状态等);(2)心电图:(确诊房颤、有无左室肥大、病理性Q波、delta波或短PR间期、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等情况);(3)心脏超声检查:(初次房颤发生时,心脏超声为常规检查,可以评估瓣膜性心脏病、心房和心室大小、室壁厚度和运动幅度、心脏功能、肺动脉压以及心包疾病);(4)CT检查(必要时):评价有无急性脑卒中;(5)实验室检查: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肌钙蛋白(怀疑ACS 者)等。
急诊房颤处理流程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具体流程详解判断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有无临床低血压或∙有无心肌缺血或∙有无急性心功能不全1.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1)评估患者∙不稳定性的原因:感染(败血症)、消化道出血、PE、毒素;∙房颤持续的时间(血栓风险)。
(2)如何处理∙首选紧急电复律,同时抗凝(立即静脉或LWMH抗凝,转复后抗凝4周);∙针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根据卒中风险评分决定是否长期抗凝物。
紧急电复律指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首选电复律严重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患者,应即刻同步直流电复律房颤伴预激综合征快心室率(>200bpm,尤其是>250bpm)心室率控制不佳或症状特别明显的阵发性房颤2.患者无血流动力学障碍如何处理∙转复∙控制心室率∙抗凝治疗(1)转复窦律什么患者可选择转复(除紧急电复律指征外):∙可能持续存在或进一步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有潜在风险的如冠心病等∙年青患者∙患者意愿∙继发于其他可纠正/治疗的因素怎样转复?不同AADs的转复AF疗效不同AADs窦律维持疗效(2)心室率控制什么患者优先推荐控制心室率:∙新发AF、持续时间>48h或不明∙永久性AF∙合并冠心病∙抗心律失常药物禁忌∙老年患者(年龄>65岁)∙不适合复律:如结构性心脏病已不考虑长期维持窦律∙既往复律失败等情况药物使用∙β受体阻滞剂药物:比索洛尔,美托洛尔,艾司洛尔;适宜:交感兴奋,围手术期,感染,发热等;缺点:应用β受体阻滞剂有更好的心率控制结果(静息和活动时更低的心率),但是运动耐量没有改善,甚至降低。
1、房颤患者就诊,首诊医生详尽咨询病史,既往能否有房颤病史。
2、如患者为既往房颤病史且控制安稳,可先行办理本次就诊的疾
病,同时请心内科一般会诊。
3、如本次为首发房颤且患者本次就诊疾病与房颤有关,立刻请心
内科急会诊,赐予专科办理。
4、心内科会诊患者后,如需紧迫办理房颤,患者应转往心内科病
区治疗,如患者本次就诊疾病较重或患者病情尚不安稳者,会
诊医生辅助主管医生治疗房颤。
房颤患者就诊
初发房颤既往房颤
评估病情请心内科会诊与本次疾病有关
心内科急会诊
专科治疗
急
转心内科心内科辅助办理
随访。
房颤急救流程房颤急救流程是指在急性房颤发作时,医务人员或者急救人员需要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下面是房颤急救流程的详细步骤:1. 现场评估和保护:当发现有人浮现房颤症状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迅速评估现场情况,并保护患者的隐私。
2. 呼叫急救:即将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号码,向急救中心报告患者的症状和现场情况。
提供准确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3. 判断意识和呼吸:检查患者是否故意识和正常呼吸。
如果患者没故意识和呼吸,即将开始心肺复苏(CPR)。
4. 提供氧气:如果有氧气设备,可以给患者提供高浓度的氧气。
这有助于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5. 即将除颤:如果有除颤器设备,可以即将进行电除颤。
根据设备的操作指南,将电极粘贴在患者胸部,按照设备的指示进行除颤。
6. 监测心电图: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心律失常。
这可以匡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脏功能。
7. 赋予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指示,赋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血药物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史,选择合适的药物。
8. 寻觅房颤原因:在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竭力寻觅导致房颤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问题等。
这有助于制定后续的治疗计划。
9. 运送患者至医院:在急救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病情稳定,可以将其转运至附近的医院。
急救人员应与医院联系,告知患者的病情和估计到达时间。
10. 继续监护和治疗:一旦患者到达医院,医务人员将继续监护和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如心电图、血液检查、心脏超声等。
11. 通知家属和亲友:在患者稳定后,医务人员应及时通知患者的家属和亲友。
提供详细的病情说明和治疗计划,以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
总结:房颤急救流程包括现场评估和保护、呼叫急救、判断意识和呼吸、提供氧气、即将除颤、监测心电图、赋予药物治疗、寻觅房颤原因、运送患者至医院、继续监护和治疗、通知家属和亲友等步骤。
房颤急救流程房颤急救流程是指在发生房颤急症时,进行紧急救治的一系列操作和步骤。
以下是房颤急救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一、背景介绍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快速而不规则地收缩,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房颤急症是指房颤在短期内加重或者蓦地发作,浮现明显的症状和危(wei)险征兆,需要紧急救治。
二、房颤急救流程1. 发现急救需求- 当发现病人浮现呼吸难点、心悸、胸闷、晕厥等症状时,应即将判断是否为房颤急症。
- 可以问询病人或者旁人是否有房颤病史,观察病人是否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
2. 拨打急救电话- 在确认为房颤急症后,应即将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
- 在拨打电话时,应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和所在位置,以便急救人员尽快到达现场。
3. 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
-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和心率等指标,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4. 赋予急救治疗-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治疗措施。
- 让病人保持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 可以赋予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 如果病人故意识且能够吞咽,可以赋予硝酸甘油或者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
5.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应尽快向其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和所做的急救治疗。
- 急救人员会进行更详细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措施,包括心电图监测、静脉药物治疗等。
6. 运送至医院- 在急救人员的指导下,将病人稳定后,尽快将其运送至最近的医院。
- 在运送过程中,应继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与急救人员保持沟通。
7. 医院急救治疗- 一旦到达医院,急救人员将会将病人交接给医院的医护人员。
- 医院将根据病情进一步进行治疗,可能包括电复律、药物治疗、血流动力学支持等。
8. 后续治疗和康复- 在急救治疗后,病人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进一步的治疗。
- 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提供相应的康复指导。
房颤急救流程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脏上室收缩不规则,心率快而不规则。
房颤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力衰竭、中风等并发症。
因此,对于房颤发作的患者来说,急救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房颤急救的标准流程:1. 发现患者房颤发作后,首先要保持冷静,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2.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
首先,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
其次,帮助患者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可以让患者坐下或躺下,以减轻症状。
3. 如果患者有服用抗凝药物的历史,可以询问患者是否已经服用了药物,并告知急救人员。
抗凝药物可以帮助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4.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考虑给患者口服硝酸甘油或含服硝酸甘油片,以帮助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供血。
5. 当急救人员到达时,他们会进行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情况。
他们可能会给患者静脉注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以控制心率和维持心律的稳定。
6. 如果患者的房颤持续时间较长,急救人员可能会考虑进行电复律。
电复律是一种通过电击来恢复正常心律的方法。
在进行电复律之前,急救人员会给患者进行麻醉,以减轻疼痛感。
7. 在房颤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还会关注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氧饱和度过低,他们可能会给患者进行氧疗,以提高氧气供应。
8. 急救人员还会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如中风。
如果患者有中风的风险,他们可能会给患者注射抗凝药物或抗栓药物,以预防血栓的形成。
9. 一旦患者的病情稳定,急救人员会将患者转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在医院,医生可能会继续给患者静脉注射药物,进行心电监测,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总之,房颤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心律失常,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房颤急救流程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进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当浮现房颤急症时,需要迅速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房颤急救的标准流程:1. 发现房颤急症:当患者浮现房颤的症状时,如心悸、胸闷、呼吸难点等,应即将意识到可能是房颤引起的急症,进行下一步的急救措施。
2. 呼叫急救电话:即将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操作员患者浮现了房颤急症,并提供准确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3. 维持患者肃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患者的肃静,避免过度激动和剧烈运动,以减少心脏负担。
4. 判断患者是否故意识:观察患者是否故意识,如果患者失去了意识,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5. 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者呼吸十分难点,应即将开始心肺复苏。
首先,确认患者的气道是通畅的,然后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照30:2的比例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6. 提供氧气:如果有氧气设备可用,可以给患者提供高浓度的氧气,以增加血氧含量,维持心脏和脑部的正常功能。
7. 监测心电图:如果有心电监护仪可用,应即将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以了解房颤的严重程度和其他可能的心律失常。
8. 赋予抗凝治疗:在急救过程中,可以考虑赋予患者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并发症的发生。
9. 安抚患者和家属: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向他们解释正在采取的措施,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10. 等待急救人员的到达:在进行了以上急救措施后,应等待急救人员的到达。
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应向他们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和所采取的急救措施。
请注意,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实际急救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急救人员的指导进行操作。
房颤急救是一项严肃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资质认证才干进行。
如果您不具备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请务必即将呼叫当地急救电话,并等待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据统计,心律失常的急诊患者中,约40%是房颤。
急诊房颤主要包括两种情况,即首发房颤、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期或持续性房颤的加重期,往往由于心室率过快和不规则,临床上出现症状或房颤症状突然明显加重,如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
急诊房颤的处理应个体化,主要应考虑房颤发病诱因、有无其他合并症、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等。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血栓栓塞事件、迅速改善心脏的功能和缓解患者的症状。
根据不同的处理原则可将房颤分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两类。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房颤又根据复律时机和复律前准备的不同分为发作持续时间<48 h和发作持续时间≥48 h者两类处理(图1)。
图1 急诊房颤处理流程图
抗凝治疗
①对于阵发性房颤发作持续时间≥48 h,或房颤发作持续时间不明的患者:可选择有效抗凝治疗3周后,或在抗凝治疗同时TEE检查排除心房血栓后再进行复律,复律后继续抗凝至少4周(Ⅰ,B);
②房颤转复后CHA2DS2-VASc评分≥2者,需长期口服抗凝剂治疗(Ⅰ,C);
表1 CHA2DS2-VASc评分
③对于阵发性房颤发作持续时间<48h的患者:如果平时房颤发作持续时间<24 h,仅需控制心室率,暂不需转复和抗凝;如果平时发作持续时间较长(≥48 h),或首发房颤,或持续性房颤加重期,应尽早(在48 h内)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或普通肝素,也可
给予NOAC进行抗凝治疗(Ⅱa ,C),并尽早(在48 h内)复律。
心室率控制
房颤急性发作时控制快速心室率,一般需使用经静脉的药物,因其起效快、作用肯定。
药物主要包括4 大类: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洋地黄类和胺碘酮。
①如在房颤伴心室率过快时,产生明显症状,应首先控制心室率,减轻症状(Ⅰ,B),然后再考虑其他治疗策略及时机;
②药物选择:无心功能不良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Ⅰ,B);合并心衰者可选用洋地黄制剂(Ⅰ,B);
③急性房颤发作时心室率控制目标:尽量将心室率控制在生理(可承受的)范围内(Ⅰ,B);
④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良或心肌梗死时可选择静脉注射胺碘酮(Ⅱa ,C)。
表2 心室率控制药物
注:a 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哮喘发作期和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房颤患者,慎用于合并COPD者,这类患者可选择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b 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禁用于合并心脏收缩功能不良的患者。
房颤复律
目前,对急诊房颤选择复律的适应证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①对首发房颤,或既往阵发性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较短(<24 h)的房颤患者,因房颤发作大多可能在24 h内自行转复为窦律,可暂不转复,仅控制心室率,注意观察,等待房颤自行转复(Ⅱa);
②既往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较长(≥48 h),本次房颤发作持续时间<48 h者,如无复律禁忌证,应考虑积极复律,并同时行抗凝治疗;
③对于阵发性房颤发作持续时间≥48 h,或房颤发作持续时间不明的患者:可考虑在有效抗凝治疗3周(Ⅰ,B)或TEE检查排除心房血栓(Ⅱa,B)后进行复律;
④持续性房颤加重期主要考虑抗凝治疗和控制心室率,然后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心房大小、有无心房血栓和患者意愿决定转复窦律还是控制心室率;
⑤对于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快心室率反应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应选择静脉使用普罗帕酮复律或电复律(Ⅰ,C);
⑥复律可采用药物或直流电复律;
⑦复律药物的选择: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选用普罗帕酮(Ⅰ,A)、伊布利特(Ⅰ,A)或胺碘酮(Ⅱa,A)转复房颤,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不良时,可应用胺碘酮转复房颤(Ⅱa,A)。
对急性房颤复律不成功者,应控制心室率,减轻症状。
表3 常用转复心房颤动的药物
注:a 建议给予Vaughan Williams Class IC类药物前30 min联合给予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室速=室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