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雅称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茶字的起源中国是最早发现茶和利用茶的国家。
在古代,表示茶的字很多,在"茶"字形成以前,槚、蔎、茗、荈、荼等都曾用来表示茶。
1. 槚(音"jiǎ")从木的古"茶"字,指茶树。
出自辞书之祖《尔雅》的"释木篇",书中有"槚,苦荼"的释义,这是对茶最早的文献记载。
2. 蔎(音"shè")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是茶的别称。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蔎,香草也,从草设声。
"蔎本义是指香草或草香,因茶具香味,故用蔎借指茶。
西汉扬雄《方言》:"蜀西南人谓荼曰蔎。
"但以蔎指茶仅在蜀西南,应属方言用法。
3. 茗(音"míng")即茶,引申义为由嫩芽制成的茶。
出自《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茗"古通"萌",《说文解字》中:"萌,草木芽也,从草明声。
""茗""萌"本义是指草木的嫩芽。
后来"茗""萌""芽"进行了分工,以"茗"专指茶的嫩芽。
现在,"茗"已成为"茶"的雅称。
4. 荈(音"chuǎn")专指茶,指采摘时间较晚的茶。
"荈"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凡将篇》中"荈诧"一词。
汉代到南北朝时期"荈"用得较多,如《三国志·吴书·韦曜传》中,有"曜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荈以当酒",就是以茶代酒。
晋杜育作《荈赋》,南北朝《魏王花木志》中载:"茶,叶似栀子,可煮为饮。
古人喝茶的雅称叫什么喝茶的雅称喝茶这件事,古代人怎么叫呢?1、品茶常说:琴棋书画诗酒茶。
对于古代文人,喝茶是高雅的事,所以他们雅称为:品茶。
2、品茗茶有别称叫“茗”,很多时候茶、茗两字通用,品茶也叫品茗。
3、饮甘露古代刘宋在《宋录》写: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就是说,这杯里的不是茶水,是甘露。
后人沿用,把喝茶也雅称为:饮甘露。
4、佳茗从来佳茗似佳人。
好茶韵味无限,就如美人一般值得细细品味欣赏。
所以一杯好茶,雅称:佳茗。
5、沏香茗古时文人多爱清茶在侧,红袖添香的夜读。
茶味清香,故而喝茶又被称为:沏香茗。
喝茶对身体的好处1、众所周知的,茶能够提神每当疲倦的时候,喝上一杯茶往往就会精神振作起来。
这是因为茶中所含的茶素和茶单宁能使中枢神经兴奋,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从而消除身体疲劳。
2、茶叶还可以解烟毒市场上一般的戒烟糖中所含的成分就是茶叶。
这是因为茶叶中的一些物质能使尼古丁沉淀,从而随着尿液的排出而排出体外。
3、饮茶可以减肥消瘦,滋润皮肤。
茶叶中的咖啡碱、叶酸、肌醇等物质能增强胃液分泌、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
所以针对茶的诸多优点,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种类齐全的茶饮料。
4,饮茶可以防治蛀牙和龋齿在平时生活中,尤其是小孩子,会因为遗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渣滓发酵,产生酸类物质侵蚀牙釉质,使牙齿形成空洞而有蛀牙。
茶中含氟,氟能与牙齿中的钙化合,形成一种较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这等于给牙齿加了层保护层,从而起到保护牙齿,防止蛀牙的作用。
喝茶对身体的坏处1、人如果经常性地大量饮用茶水容易造成人体胃液稀释严重,从而导致人体不能正常进行消化工作,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长时期如此还送一个引起一系列的人体肠胃道疾病。
2、饮茶过多会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大多数茶叶中都含有鞣酸,红茶约含5%,绿茶约含10%,当人体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就会与铁质结合得更加充分,从而给人体对铁的吸收带来障碍和影响。
茶字趣解茶字趣解“茶”之一字,古有荼(cha、tu)、槚(jiǎ)、苦(kǔ)、荈(cha、chuǎn)、蔎(she)、茗(ming)等诸多写法,除“荼”为多音多义外,余皆指茶。
“茶”字,首见于唐朝典籍《本草》一书。
是由“荼”字演化而来,唐玄宗时期的《开元文字音义》一书,将“荼”字减去一笔,定为单一的“茶”字。
初“荼”字与“茶”字通用,但茶圣陆羽在撰写《茶经》之时,已一律用“茶”字。
茶树本为木本植物,将原来表示茶的“荼”字,减去一画,改“禾”为木,使之更名副其实。
这一笔之改,可谓改得恰到好处。
因此在中唐以后即公元九世纪中叶,人们普遍采用“茶”字。
现代除统一用“茶”字之外,间有用“茗”字言茶,但与历史上所谓“晚采为茗”的含义完全不同,在用到“茗”字的场合,皆带文雅别致之意。
秦朝以前,茶无统一名称。
至汉代时开始借用荼字,其音出自四川方言。
古时四川对茶有两种叫法,蜀地方言为“苦荼”,巴地方言为“葭”。
西汉名家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年),是汉武帝时的西南夷通,他在公元前130年撰写的《凡将篇》是一本启蒙字书。
《凡将篇》重要之处在于其最早将茶名“荈诧”列出,并以药用的性能与其它药材并列在一种启蒙读物中。
“荈”字,正是他根据巴人对茶称呼的土音,以官方正音近似的荈字加上草头创造出来的称“茶“的专用字;为了使大家知道正确的读音,以“诧”字注音,这就是现在的茶音由来。
荼: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古时“荼”字是多音多义字,不专门表示茶。
“荼”字,最早见于《诗经》。
《诗经?邺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最早明确“荼”字包含有茶的意义的是《尔雅》,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茶,苦茶也。
”“荼”即今之“茶”字。
茗:是云南地区的“茶”之土音,约在东汉时期始用于茶,为茶的雅称。
槚(ji ǎ):是从木的古“茶”字,指茶树。
荈:从草,是专指晚采的茶叶。
蔎(she):是古时四川西部对茶的俗语。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字极富象征性意义,自“茶”字普遍使用后,古代文人对茶字有不少趣解。
古人对世间万物的雅称茶——不夜侯
天空——碧落
月亮——望舒
星星——北辰
细雨——轻丝
花开时的春风——花信风
雨下大了——跳珠
甘露——天酒。
霜——青女。
古琴——鹤轸。
雪——琼芳、琼花、玉蝶、玉鸾、寒酥、凝雨。
牵牛花——朝颜
太阳——丹灵、皦日、乾曜、宝镜、扶光
夕阳——落晖、西景、夕晖、夕暾
蟋蟀——促织
收信——青鸟飞来
夫妻——嘉耦、伉俪、鸾凤、妃耦、淑俪、贤耦、燕侣、鸳侣
虎——於菟(wūtú)
砚台——寒泓
萤火虫——照夜清。
才女——柳絮才媛。
钱——上清童子。
酒——般若汤、碧蚁、天禄、玉液、忘忧君
书信——鸿雁、尺素。
十二月份——一月首阳,二月绀香,三月莺时,四月槐序,五月鸣蜩,六月季夏,七月兰秋,八月南宫,九月菊月,十月子春,十一月葭月,十二月冰月
毛笔——管城子、中书君。
一年四季风——春天为和风,夏天为熏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
云——玉叶、纤凝。
银河——星汉、绛河、银湾、银汉。
古代对事物雅称词汇大全天:碧落。
地:⽅仪。
⽅:翠微。
海:沧渊。
春天:春阳、阳春、芳春、蠢、青春、艳阳、三春、九春、阳节、昭节、韵节、淑节、仑灵夏:朱律。
秋天:金天、金秋、金素、素秋、素律、素节、商秋、素商、泰秋、西陆、白藏、金商、爽节、西旻、凄辰、萧辰、清秋、高秋、霜天、霜日、秋序、秋绪冬:⽅英。
⽅:清瑶。
⽅露:天酒。
霜:青⽅。
古琴:鹤轸。
雪:⽅沙、琼芳、⽅鸾、六出、寒酥、⽅妃、瑞⽅、素尘、积素、碎琼、仙藻、乾⽅、⽅冻、冰霰、璇花、青盐、凝⽅、银粟、素液、铅粉牵⽅花:朝颜蟋蟀:促织。
茶:不夜侯。
下围棋:坐隐收信:烹鲤、青鸟飞来。
萤⽅⽅:照夜清。
才⽅:柳絮才媛。
钱的:上清童⽅。
酒的:杜康、般若汤、碧蚁、天禄、⽅液。
书信:鸿雁、尺牍、尺素、函杞、锦书⽅亮的:蟾宫、⽅宫、⽅盘、银钩、婵娟、桂宫、望舒、⽅兔、⽅轮太阳:⽅轮、晷景、奔晷、朱曦、曦和、阳景、⽅明、光朱、曙雀、红⽅、⽅乌银河:天河、天汉、星汉、星河、银浦、银弯、云汉云:⽅叶、纤凝。
把春天的太阳叫做春晖,夏天的太阳叫做骄阳,早晨的太阳称:朝阳、朝曦、朝暾、朝晕、初旭,黄昏的太阳则是⽅照、⽅曛、残阳、斜阳等。
⽅⽅:⽅阳,⽅⽅:绀⽅,三⽅:莺时,四⽅:槐序,五⽅:鸣蜩,六⽅:季夏,七⽅:兰秋,⽅⽅:南宫,九⽅:菊⽅,⽅⽅:⽅春,⽅⽅⽅:葭⽅,⽅⽅⽅:冰⽅春天:和风,夏天:薰风,秋天:⽅风,冬天:朔风。
⽅年四季,⽅季三个⽅,常⽅孟、仲、季来称呼。
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商,⽅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牡丹:被称:'花中之王',雅称'贵客',还有称是'国色天香'、'百两金'、'木芍药'、'富贵者'。
莲花:是花中'高尚君子'。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茶的雅称
茶的雅称可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1. 绿茶:碧玉、翠竹、嫩叶、蕊香、碧螺春、龙井
2. 黄茶:金骏眉、君山银针、黟县毛尖
3. 白茶:白牡丹、寿眉、白毫银针
4. 红茶: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普洱红茶
5. 乌龙茶:乌龙茶、大红袍、铁观音、凤凰单丛、冻顶乌龙
6. 黑茶:普洱茶、刮毛茶、六堡茶、老青茶
7. 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牡丹花茶、苏州雪菊茶
8. 铁观音:清香、浓香、蜜香、绛花、真彩
这些只是部分茶叶的雅称,不同的茶叶品种和产地会有不同的雅称,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考。
1。
茶的别称茶叶的别称和雅称过百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1.荼---出自诗经注:念tu,音“涂”2.2. 槚---出自尔雅注:念jia,音“贾”3.3. 荈---出自尔雅注:念chuan,音“串”4.4. 蔎---出自尔雅注:念she,音“设”5.5. 茗---出自尔雅注:念ming,音“名”6.斗---出自宋代黄儒品茶要录: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指制茶工业;有些地方,茶事起于惊蛰前,其采芽如鹰爪;初造曰试焙,又曰一火;次日二火;因称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亚斗;7.诧;8. 选;9. 姹;10. 瓜芦;11 .过罗;12. 物罗;13. 葭荼;14. 玉乳;15. 叶嘉;16. 选游;17. 苦荼---出自尔雅18. 苦梌---出自唐本草注:梌的余字有艹,念tu,该字打不出来;19. 腊茶---出自圣济总录20. 芽茶---出自简便单方21. 茶芽---出自本草别说22. 细茶---出自万氏家抄方23. 葭茶---茶的古时名称;24. 酪奴---出自纲目25. 芳芽---出自元代徐世隆诗:兔毫盏净啜芳芽26. 香茗---出自白居易晚起诗: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27. 先春---出自宋朝沈遘诗:建溪石上摘先春,万里封包数数珍;茶的异名;28. 茗雪---出自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指呈青白色的茶;29. 雀舌----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另有沈括诗:尝茶篇:谁把嫩香名雀舌;30. 皋芦---出自唐.皮日休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十分煎皋卢,半榼挽醽醁ling lu;另有唐.陆龟蒙和茶具十咏·茶鼎:曾过頳石下,又住清溪口;且共荐皐卢,何劳倾斗酒;广州记上说:皋卢,茗之别名,叶大而涩,南人以为饮;31. 清友---出自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為茶也;32. 嘉木---出自茶经第一章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着,伐而掇之......33. 水厄---出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时给事中刘镐,慕王肃之风,专习茗饮;彭城王为镐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另有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世说:晋司徒长史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34. 森伯---出自宋代陶榖清异录:汤悦有森伯颂,盖茶也;方饮而森然严乎齿牙,既久四肢森然;二义一名,非熟夫汤瓯境界者,谁能目之......35. 春风---宋.黄庭坚谢送碾赐壑源拣牙诗:“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宋.陆游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诗以谢之三:“谁遣春风入牙颊,诗成忽带小山香;”36. 茗柯----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简文云:刘尹刘惔茗柯有实理;注曰:谓如茗之枝柯虽小,中又实理,非外博而中虚也;茗柯后泛指茶;37. 甘露----出自唐代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38. 渲老----出自清代.陆廷灿续茶经:中原市语篇中原方言:茶曰渲老;39. 片甲----出自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谱: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茶,芽叶相抱如片甲也;皆散茶之最上也;是古代茶名,产自蜀州的散茶;茶嫩而薄的芽叶制成,品质上乘,成茶因薄嫩芽相抱如片甲而得名;40. 芽以----出自清代陆廷灿续茶经:百夷语篇:茶曰芽;以粗茶曰芽以结,细茶曰芽以完; 注:百夷指少数民族41. 葭萌----出自明代杨慎郡国外夷考:汉志篇:葭萌,蜀郡名;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42.麦颗----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古代蒸青散茶名,产自今四川一带,为嫩芽所制;因其细嫩纤小形似麦颗而得名;又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谱:蜀州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其芽似之也;皆散茶之上也;另宋代赵佶大观茶论: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43. 茶生----指茶的鲜叶;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珠江之南,有三十三棵,谓之河南;其土沃面人勤,多业艺茶;春深时,每晨茶枯涉珠江以鬻与城,是曰河南茶;好是者或就买茶生自制;叶初摘者曰茶生;注:茶生--- 广东方言;44. 小草----出自宋代张祁答人觅茶诗:内家新赐密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赖有家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是对茶叶喻称;45. 阳芽----出自宋周必大茶诗:还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阳芽;是对茶叶的喻称;46. 鸟嘴----出自唐代郑谷峡中尝茶诗: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茶的喻称;因嫩茶头状如鸟嘴,故称;现在的雀舌茶也有此意;47. 碧霞----出自元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是对茶的形容;48. 绿乳----出自唐代贯休书仉氏屋壁诗:茶烹绿乳花映帘,撑沙苦水银纤纤;因绿茶泡出的水为绿色,故称;49. 云华----出自唐代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诗:深夜数甌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也是茶的代称,是指高山多云雾,其所产的茶优故称;50. 云腴----出自宋.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一诗: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诗中的云腴即茶的名称;多指好茶产于高山云雾处,故称;51. 仙芽----出自清胡怀琛春日寄家兄闽中海扇占春信,仙芽问五夷;仙芽是对茶的美称;52. 玉芽----泛指上等的芽茶为玉芽;普洱茶、绿茶的某些茶名现有在用;53. 玉爪----出自宋杨万里诗: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是对茶叶的美称,指嫩芽泡开后状如爪尖;54. 乳茗----出自清姚鼐同秦澹初等游洪恩寺:明朝相忆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是指刚冒出幼芽的茶;55. 楛茶----出自清.陆廷灿续茶经焦氏说:楛茶曰玉茸;56. 瓯蚁----出自晋.王浮神异记: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甌蚁之餘,不必相遗也;也指茶瓯上浮的茶沫,后指茶;57. 茶茗----出自唐. 陆羽茶经:昙济道人设茶茗,子尚谓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58. 金芽----出自明.韩铣后山茶诗称上虞茶:金芽带露摘来新;59. 雪芽----出自陆游艺机东丁院汲泉煮茶诗:雪芽近于峨嵋得;古代称日铸茶为雪芽,相传日铸岭资寿寺旁有茶树十数株,其芽长至二三寸,绒毛纤白,故名;60. 灵芽----出自宋.欧阳修和梅公仪尝建茶:逗晓灵芽发翠茎;61. 灵味----出自韦应物喜园中茶生: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62. 灵物----出自顾况茶赋:皇天既孕此灵物兮;63. 灵草----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尝茶诗篇:谁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示曾尝;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64. 香叶----出自元稹一言至七言诗:茶,香叶、嫩芽;65. 瑞草----出自王十朋会稽风俗赋并序:日铸雪芽,龙山瑞草;古代也指绍兴卧龙山的茶为龙山瑞草;66. 兰雪----出自张岱露兄文:茗战争来兰雪;他另有兰雪茶一文说绍兴名茶,兰者,因茶若兰;雪者,因滚汤冲之,其绒毛状如雪涛,故名兰雪;67. 玉食----出自陆游喜得建茶一诗:玉食何由到草莱;另指古代进贡给皇帝的名茶叫玉食;68. 玉华----出自陆游试茶一诗:苍爪初惊鹰脱韝,得汤已见玉花浮;睡魔何止避三舍,欢伯直知输一筹;69. 麦粒----出自曾巩尝新茶: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70.松风----出自金.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纸窗儿明,僧房儿雅,一椀松风啜罢,两箇倾心地便説知心话;”凌景埏校注:“松风,指茶;”71. 不夜侯---出自博物志72. 涤烦子---出自唐国史补73. 消毒臣---出自中朝故事74. 清风使---出自清异录75. 余甘氏---出自纬文琐语76. 嘉木英----出自秦观咏茶:茶实嘉木英,其香在天育;77. 时辰草----出自茶本时辰草,客为座上宾;78. 瑞草魁---出自唐代杜牧诗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这是唐人对茶的称呼,魁指的是第一的意思;79. 琼蕊浆----出自唐代.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80. 玉川子----出自杨万里诗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何曾梦到龙游窠,何曾梦吃龙芽茶;故人分送玉川子,春风来自玉皇家;唐代诗人卢仝,号玉川子,与陆羽号竟陵子一样,被人称为茶的别名,其出自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该诗亦称七碗茶诗; 81. 紫琳腴----出自宋黄庭坚子瞻以子夏丘明见戏聊复戏答诗:喜公新赐紫琳腴,上清虚皇对久如;另有陈仁锡潜榷类书:紫琳腴、云腴,皆茶名也;茗花白色,冬开似梅,亦清香;原注:冒巢民岕茶汇钞云:茶花味浊无香,香凝叶内;二说不同,岂岕与他茶独异欤;82.橄榄仙----出自陶谷清异录·茗荈中说:生凉好唤鸡苏佛,回味宜称橄榄仙;指橄榄吃后回甘悠长,而茶有此味,故称;83. 十八草----最早是茶的别名,尔后武夷岩茶有此名;84. 凌霄芽----出自元代杨维桢煮茶梦记:铁龙道人卧石床,移二更,月微明及纸帐;梅影亦及半窗,鹤孤立不鸣;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为饮供......遂冥神合元,月光尚隐隐于梅花间,小芸呼曰:凌霄芽熟矣;85. 苦口师----出自宋代陶榖清异录:皮光业最耽茗事;一日,中表请尝新柑,筵具殊丰,簪绂丛集;才至,未顾尊罍,呼茶甚急;径见一巨瓯,题诗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众噱曰:此师固清高,难以疗饥也;皮光业,五代人也,晚唐诗人皮日休之子;86. 水豹囊----出自宋代陶榖清异录卷四茗蕣:豹革为囊,风神呼吸之具也;煮茶啜之,可以涤滞思而起清风;每引此义,称茶为水豹囊;87. 清人树----出自宋代陶榖清异录:伪闽甘露堂前两侏茶,郁茂婆娑,宫人呼为清人树;每春初,嫔嫱戏采摘新芽,堂中设倾筐会;88. 冷面草----出自宋代陶榖清异录:符昭远不喜茶,尝为御史,同列会茶,叹曰: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也;饭余嚼佛眼芎,以甘菊汤送之,亦可爽神; 89. 离乡草----清道光末年,粤商在荆莞一带大量收购红茶外销,因此四山俱种茶,山民借以为业;所制均采嫩叶在暴日中揉捻,不用火烧,雨天用炭烘干;茶商以风柳木做箱,外封加印,提上嘉名;同治崇阳县志:茶出出则香,俗呼离乡草;90. 草中英----出自五代郑遨茶诗:嫩芽香且灵,吴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91.酪苍头----出自宋代杨伯岩臆乘.茶名:主岂可为酪苍头,便应代酒从事;注:苍头,古代私家所属奴隶;92. 老婆茶----古时浙江茶叶俗名;流传于宁波一带,指立夏节采制的茶;清光绪鄞县志·岁时:清明后,近山妇女结伴采茶,以谷雨前所采曰雨茶,以立夏节所采曰老婆茶;93 . 晚甘侯---是武夷岩茶最早的茶名;文字记载见于唐朝元年806年--820年,孙樵在赠送武夷岩茶给达官贵人的信札里有写到;现武夷山石刻就有晚甘侯;94.玉川先生:出自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95.龙芽凤草:出自宋吴潜遏金门·和韵赋茶--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南茗佳人高级评茶员微号:6480348长按复制交流学习;此外还有:漏影春、芽以结、芽以完、腊扒、渲老、香乳、花乳、苍龙璧、苍璧、片田、蝉翼、甘草、茗饮、隽永、鸡苏佛、粉枪、嫩芽、雀舌露、鸟喙长、枪旗耸、嫩茎茂、鹰爪、苍鹰爪等等,这些名称中有些是茶的工艺和某一茶叶名称,这需要相关的资料和史证;。
古人对茶的雅号
古人对茶的雅号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
1. 茗茶:茶的雅称,意为上等的茶叶。
2. 茶香:指茶叶散发出的香气,也是茶的美称。
3. 茗香:茶叶的香气,也可以表示喝茶的香味。
4. 君茶:指上等的茶叶,也可以表示陈年老茶。
5. 茗韵:茶的雅称,意为茶的味道和韵味。
6. 绿香:以绿茶为主的香气。
7. 披香:用来形容茶叶的香气散发出来,类似盛开的花朵。
8. 特香:指特殊香味的茶叶,味道独特。
9. 棠梨香:形容茶叶香气的一种说法,意为香气清香宜人。
10. 清香:指茶叶散发出的清爽清香的香气。
古人对泡茶的雅称
古人对相思的雅称:莲、柳、月亮、鸿雁、红豆、桃穰、莲子、莼羮、鲈脍、双鲤、梧桐、芭蕉、流水、杜鹃、斜阳、连理枝、比翼鸟、海棠、枫叶、手帕、梳子、香囊,千纸鹤、相思鸟。
拓展资料:1、红豆、桃穰、连理枝:《生查子·新月曲如眉》五代: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团圞意。
红豆苦不堪言看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释义:新月小姑娘例如眉毛,没圆的意思。
不忍心看看红豆,满眼都就是相思泪。
整天断核桃,那人像是桃仁镶嵌在核壳中一样镶嵌在我心中。
两朵隔墙隔海相望的花,早晚可以结为连理枝。
2、香囊:《满庭芳·山抹微云》宋代:秦观
山涂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割断谯门。
暂停叛棹,聊起共Villerupt尊像。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眸、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拖贫村。
(万点一作:数点)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古人对事物的雅称一览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们对事物的称呼往往充满了诗意和雅趣。
以下是一些常见事物的雅称:
- 太阳:古人称之为“赤轮”“朱曦”“曦和”“金乌”“大明”“白日”“骄阳”等。
- 月亮:又被称为“玉兔”“玉盘”“婵娟”“冰轮”“桂魄”“素娥”“广寒”“清虚”等。
- 星星:在古代,星星有许多美丽的雅称,如“星宿”“星汉”“繁星”“天河”“银汉”“长庚”“启明”等。
- 天空:古人将天空称为“穹苍”“碧落”“青空”“天宇”“上苍”“云霄”等。
- 风:风在古代的别称有“扶摇”“长风”“谷风”“凉风”“金风”“飓风”“朔风”等。
- 云:古人给云起了很多富有诗意的名字,如“云霄”“碧云”“瑞霭”“叆叇”“卿云”“浮云”等。
- 雪:雪的别称有“玉尘”“玉龙”“琼花”“柳絮”“梨花”“六出”“寒酥”等。
- 雨:雨在古代有“甘霖”“灵泽”“跳珠”“玄液”“龙润”“天水”等别称。
- 花:古人对花的别称非常丰富,如“群芳”“繁华”“落英”“落红”“飞花”“香雪”“琼英”等。
- 茶:茶在古代被称为“清风使”“不夜侯”“玉川子”“涤烦子”“余甘氏”“消毒臣”等。
这些雅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也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趣和文化素养。
茶的别称
2009-12-16 11:19:23
1. 云华
茶生于山颠云雾处为佳,故称。
唐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
”
2. 云腴
因茶生于山间云雾处,故称。
宋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云不知.”
3. 不夜侯
古人对茶的拟人戏称。
因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
胡峤《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
4. 余甘氏
古人对茶的拟人戏称。
喝茶甘甜,余味无穷,故称。
5. 水豹囊
本为一种豹皮制成的鼓风之具,此喻饮茶如其所吹之风,故称。
6. 仙芽
对茶的美称。
清胡怀琛《春日寄家兄闽中》:“海扇占春信,仙芽问五夷。
”
7. 玉爪
对茶的美称。
因茶泡开如鸟爪,故称。
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
8. 玉芽
上等的芽茶美称为“玉芽”。
9. 甘草
对茶的喻称。
茶喝之甘甜饴美,故称。
10. 鸟嘴
对茶的喻称。
因茶叶状似鸟嘴,故称。
唐郑谷《峡中尝茶》:“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
11. 先春
茶的别称。
早春时茶已吐出嫩芽,故称。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
12. 阳芽
对茶的喻称。
宋周必大《茶》:“还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阳芽。
”
13. 冷面草
对茶的喻称。
14. 鸡苏佛
对茶的喻称。
鸡苏原为一种植物,其叶淡香,以此喻茶为“鸡苏佛”。
15. 金叶
对茶的美称。
16. 苦口师
对茶的拟人戏称。
浓茶味苦,故称“苦口师”。
17. 乳茗
刚冒出幼芽的茶。
清姚鼐《同秦澹初等游洪恩寺》:“明朝相忆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
”
18. 茶枪
对茶的喻称。
茶未展开时似枪,故称。
19. 茶旗
对茶的喻称。
茶叶泡开后如一面面小旗,故称。
20. 茗饮
对茶的雅称。
唐杜甫《进艇》:“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瓮无谢玉为缸。
”
21. 瓯蚁
本指茶瓯上浮的茶沫,后以喻茶。
22. 香茗
对茶的美称。
茶为茗,喝之清香解渴,故称。
唐白居易《晚起》:“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
23 . 蔎
茶的古称。
陆羽《茶经》:“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
24. 荼
苦茶。
25. 荈
本指茶的老叶,即粗茶,后泛指茶。
26. 涤烦子
茶的拟人戏称。
唐施肩吾:“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
27. 森伯
对茶的拟人称谓。
28. 雀舌
对茶的喻称。
茶芽似鸟雀的舌头,故称。
29. 晚甘侯
茶的拟人戏称。
30. 瑞草魁
古人对茶的美称。
瑞草为香草,茶为瑞草之首,极言茶之佳美。
唐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
31. 酪奴
茶的拟人戏称。
32. 橄榄仙
对茶的拟称。
喝茶后似食橄榄那样回味久长,故称。
33. 槚
即楸树,本为一种乔木,后代指茶。
34. 碧霞
对茶的美喻。
元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