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1、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联系总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竖式计算43÷747÷934÷6(2)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哪些?(二)基础练习1、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必须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3、有1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得()个,还剩()个。
4、在□÷7=□……□中,余数最大是()。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30()×5<32()×7<46()×9<42 6、数学书第92页1、2、3题。
先独立完成,汇报评讲。
(三)拓展练习1、有16个放木块。
(1)摆5个过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最多用()个放木块,还剩()个放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放木块,最多可以摆()个长方体,还剩下()个放木块。
2、有86个蘑菇,平均放在9个小筐里,每个小筐放几个?还剩几个蘑菇?3、小猴子爬杆,一秒钟能爬2米,杆长15米,小猴子7分钟能爬到杆顶吗?4、有26千克豆油,每个油桶装4千克油,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个油桶?5、妈妈买来30个扣子,每件衣服钉7个,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四)提高练习1、大汽车:每次可以运5吨牛肉小汽车:每次可以运3吨牛肉(1)有13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2)有14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2、32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5块,还余2块,共发给几个小朋友?3、在()÷()=5……7中,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多少?4、请算出第22个图形和第48个图形分别是什么?☆△△□□○☆△△□□○……5、筐里有27个苹果,最少拿出多少个就能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6、还有其他的方法,使得筐里的苹果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吗?7、有27本书,最少再添()本就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最少拿掉()本就能平均分给5个人?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总复习:解决问题(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对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和复习。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复习:对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 解决问题:通过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 巩固练习: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本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本节课旨在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4课时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千米2. 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3. 位置: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的换算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指南针、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的定义、换算和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千米2. 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3. 位置:上、下、左、右、前、后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填空、选择、判断,巩固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的基本概念。
2. 提高题:计算、应用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方向与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对本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统计等内容。
2. 对本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和练习,包括:两位数的加减法、乘法口诀、长度的测量、角的分类、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等。
3. 对本册教材中的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和练习,包括:两位数的加减法、乘法口诀、长度的测量、角的分类、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乘法口诀、长度的测量、角的分类、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等难点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教案、PPT、练习题、试卷等。
2. 学具: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教材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讲解难点:对教材中的难点知识进行讲解,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5. 练习难点:让学生进行难点知识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等内容。
2. 在黑板上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跟随讲解进行练习。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整理与复习课。
教材内容包括:1. 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算;2.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3. 时间和日期的认识;4.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时间和日期的认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时间和日期的认识,以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几何图形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时间和日期的认识等基础知识,引出本节课的整理与复习内容。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包括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时间和日期的认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时间和日期的认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进行整理和复习。
4.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整理和复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5. 课堂练习:针对不同主题,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算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2.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3. 时间和日期的认识时间的认识日期的认识4.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购物问题旅行问题七、作业设计(1)妈妈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有几个水果?(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求它的面积。
(3)今天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请问今年的植树节是星期几?2. 答案:(1)一共有5个水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3课时多位数加减法∣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3课时多位数加减法∣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多位数的加减法。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复习和巩固这一知识点。
教材中的相关章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多位数的加减法是本节课的重点,特别是当两个数位数不同时,学生们需要能够正确地对齐各位数进行计算。
另外,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和退位的原理也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练习题。
学生们需要准备笔和纸来记录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假设你在商店买东西,一件商品的价格是35元,你给了店员50元,请问你应该找回多少元?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并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将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板书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234 + 56789 + 45567 234890 456答案:1. 234 + 56 = 290789 + 45 = 8342. 567 234 = 333890 456 = 43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学生们对多位数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他们在随堂练习中能够独立完成题目,并且很少出现错误。
在课后,我可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知识,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更多的练习题,或者组织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多位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新教材)北师大版精品数学资料数与代数复习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1、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联系总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竖式计算43÷7 47÷9 34÷6(2)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哪些?(二)基础练习1、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必须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3、有1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得()个,还剩()个。
4、在□÷7=□……□中,余数最大是()。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30 ()×5<32 ()×7<46 ()×9<426、数学书第92页1、2、3题。
先独立完成,汇报评讲。
(三)拓展练习1、有16个放木块。
(1)摆5个过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最多用()个放木块,还剩()个放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放木块,最多可以摆()个长方体,还剩下()个放木块。
2、有86个蘑菇,平均放在9个小筐里,每个小筐放几个?还剩几个蘑菇?3、小猴子爬杆,一秒钟能爬2米,杆长15米,小猴子7分钟能爬到杆顶吗?4、有26千克豆油,每个油桶装4千克油,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个油桶?5、妈妈买来30个扣子,每件衣服钉7个,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四)提高练习1、大汽车:每次可以运5吨牛肉小汽车:每次可以运3吨牛肉(1)有13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2)有14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2、32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5块,还余2块,共发给几个小朋友?3、在()÷()=5……7中,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多少?4、请算出第22个图形和第48个图形分别是什么?☆△△□□○☆△△□□○……5、筐里有27个苹果,最少拿出多少个就能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6、还有其他的方法,使得筐里的苹果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吗?7、有27本书,最少再添( )本就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最少拿掉( )本就能平均分给5个人?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3.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00以内的数,整十数,两位数等。
2. 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3. 生活中的数学:时间、长度、质量、货币等。
4. 图形与空间: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位置与方向等。
5. 数据的初步认识:统计图表、数据分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图形与空间、数据的初步认识。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挂图、实物模型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空间、数据的初步认识等知识点。
3.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与难点。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2. 目录: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空间、数据的初步认识等。
3. 正文: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配合板图、实例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2. 提高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学生反思: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总结:本节课通过复习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二年级数学下册所有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进行针对性强化练习。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1. 对二年级数学下册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全面复习。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练习。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拆分”、“整十整百的加减法”等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1. 教科书《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 教学课件和习题集3. 计算器、白板、彩色笔教学步骤:一、复习知识点回顾(20分钟)1. 让学生复习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
2. 整理并强调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
二、知识点讲解和练习(40分钟)1. 按照教材顺序,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并进行相关练习。
2.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解题思路。
三、重点知识点强化训练(40分钟)1.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选取一些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练习。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四、综合练习和巩固(30分钟)1. 让学生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程度。
2. 讲解和解答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巩固知识点。
五、反思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给自己打分并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
2. 教师对整个复习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建议学生课后多做习题集中的题目,并加强对重点知识的巩固。
2.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方式:1. 通过讲解、练习和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解题思路,进行讨论和合作。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
1、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联系
总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竖式计算
43÷7 47÷9 34÷6
(2)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哪些?
(二)基础练习
1、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必须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3、有1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得()个,还剩()个。
4、在□÷7=□……□中,余数最大是()。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30 ()×5<32()×7<46()×9<42
(三)拓展练习
1、有16个放木块。
(1)摆5个过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最多用()个放木块,还剩()个放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放木块,最多可以摆()个长方体,还剩下()个放木块。
2、有86个蘑菇,平均放在9个小筐里,每个小筐放几个?还剩几个蘑菇?
3、小猴子爬杆,一秒钟能爬2米,杆长15米,小猴子7分钟能爬到杆顶吗?
4、有26千克豆油,每个油桶装4千克油,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个油桶?
5、妈妈买来30个扣子,每件衣服钉7个,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
(四)提高练习
1、大汽车:每次可以运5吨牛肉
小汽车:每次可以运3吨牛肉
(1)有13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
(2)有14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
2、32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5块,还余2块,共发给几个小朋友?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3、在()÷()=5……7中,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多少?
4、请算出第22个图形和第48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