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_GB_7793-2010
- 格式:pdf
- 大小:125.26 KB
- 文档页数:4
学校教室节能照明的改造方案
实将会为学校带来更好的教学环境和节约成本的效果。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改造方案。
首先,我们的改造目标是提高原有教室的照度,为学生提供明亮、健康的研究环境,同时节省能源、寿命更长,避免频繁更换灯管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发现部分教室及场室出现采光不足、照明效果不佳的问题。
因此,我们计划在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对学校的29间教室、3间功能场室和3间其他场室进行改造,预计经费为34.88万元。
为了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将依据《GB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310-2013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和《XXX教室专用灯具及现场照明技术要求(试行)》等标准进行改造。
同时,我们将成立XXX教室节能照明的改造领导小组,由XXX校长任总负责人,XXX、XXX、XXX为组员,严格遵照教室节能照明改造方案,有计划展开改造工作。
我们还将积极向区教育主管部门进行财政补助申请,确保改造项目的顺利、按时完成。
同时,我们也会重视安全工作,安排专人从事安全监督,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并于改造期间每天向总负责人汇报相关情况。
总的来说,我们相信这个项目的落实将会为学校带来更好的教学环境和节约成本的效果,为孩子们的健康和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我国教室照明标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建议发布时间:2023-03-02T05:39:52.43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9期作者:刘亮洪[导读] 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求改善教刘亮洪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求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提出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的要求【1】。
随着我国教室照明改造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室照明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照明效果标准重新引起各方关注。
本文重点阐述我国目前教室照明相关标准现状,按标准类别进行划分和总结,并给出发展方向建议,有助于教室照明行业从业者对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有一个清晰的总体了解。
关键词:教室照明;质量标准;效果标准前言:国际国内关于照明领域的标准多不胜数,即使是教室照明相关的标准也使人眼花缭乱。
从生产研发、市场销售和终端应用的角度出发,可以从照明产品质量标准和照明效果标准两方面入手。
1.教室照明产品质量标准1.1安全及电磁兼容标准教室照明产品首先是照明产品,是应用到学校各类教室场景的照明灯具,属于照明产品的一个细分领域。
我国大陆市场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准入制度,俗称CCC认证。
教室照明产品通常是交流220V输入的固定式或嵌入式灯具,属于CCC认证产品。
认证使用的标准包括安全标准和电磁兼容标准,其中安全标准包括GB 7000.1《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 7000.201《灯具第2-1部分:特殊要求固定式通用灯具》(固定式安装灯具适用)或GB 7000.202《灯具第2-2部分:特殊要求嵌入式灯具》(嵌入式安装灯具适用),电磁兼容标准包括GB/T 17743《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和GB 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输入功率25W或以上适用)。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为提高教学效果,保护学生视力,改善教室的采光和照明条件,使儿音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县镇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样教室的采光标准学校教室的趄向宜按各地区的地理和乞候条件决定,不应采用东西趄向,宜采用南北向的双侧采光。
教室采用单侧采光进,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南外廊北教室时,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
1.2 教室课目标1.3 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1.4 应低于1。
5%、教室玻地面积比不1.5 应低不1.6 于1:6。
多雾地区(如重庆等)教室课目标1.7 面上的采光系数值不1.8 应低于2%1.9 为防止窗的直接眩光1.10 教室应设窗帘以避免阳光直接射入教室内。
为防止黑板的反射眩光 1.11 其表面应以耐磨无光泽的材料制成1.12 为提高教室的采光效果1.13 室内各表面应须要用高亮度低采度的装修1.14 房间各表面的反射系数值应按表1的规定选取。
1.15 采光测量方法按GB5699—85〈采光测量方法〉执行。
教室的照明标准凡教室均装设人工照明。
教室课申述面上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150L X,其照明度均匀度不应低于教室黑板应设局部照明灯,其平均垂直照度不应低于2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教室照明采光源宜采用荧光灯为了减少照明光源引起的直接眩光,教室不宜采用裸灯照明。
灯具距课桌而的最低是持高度不应 .灯管排列宜采用其长筐直于黑板面布置.对于阶梯教室,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产生直接眩光.照明设计计算照度时,照度补偿系数取室内照明测量方法按GB5700—85〈室内照明测量方法〉执行。
名词解释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的采光系数为该点的照度与同一时间的室外扩散光的照度之比以%表示之。
玻地比:为下班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比直接眩光:在观罕物质体的方向或接近这一方向存在的发光体而引起的眩光。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为提高教学效果,保护学生视力,改善教室的采光和照明条件,使儿音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县镇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样教室的采光标准学校教室的趄向宜按各地区的地理和乞候条件决定,不应采用东西趄向,宜采用南北向的双侧采光。
教室采用单侧采光进,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南外廊北教室时,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
1.2 教室课目标1.3 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1.4 应低于1。
5%、教室玻地面积比不1.5 应低不1.6 于1:6。
多雾地区(如重庆等)教室课目标1.7 面上的采光系数值不1.8 应低于2%1.9 为防止窗的直接眩光1.10 教室应设窗帘以避免阳光直接射入教室内。
为防止黑板的反射眩光1.11 其表面应以耐磨无光泽的材料制成1.12 为提高教室的采光效果1.13 室内各表面应须要用高亮度低采度的装修1.14 房间各表面的反射系数值应按表1的规定选取。
1.15 采光测量方法按GB5699—85〈采光测量方法〉执行。
教室的照明标准2.1 凡教室均装设人工照明。
2.2 教室课申述面上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150L X,其照明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2.3 教室黑板应设局部照明灯,其平均垂直照度不应低于2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2.4 教室照明采光源宜采用荧光灯2.5为了减少照明光源引起的直接眩光,教室不宜采用裸灯照明。
灯具距课桌而的最低是持高度不应 1.7CM.灯管排列宜采用其长筐直于黑板面布置.对于阶梯教室,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产生直接眩光. 2.6照明设计计算照度时,照度补偿系数取1.32.7室内照明测量方法按GB5700—85〈室内照明测量方法〉执行。
名词解释3.1 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的采光系数为该点的照度与同一时间的室外扩散光的照度之比以%表示之。
3.2 玻地比:为下班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比3.3 直接眩光:在观罕物质体的方向或接近这一方向存在的发光体而引起的眩光。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87)为提高教学效果,保护学生视力,改善教室的采光和照明条件,使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县镇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
1 教室的采光标准1.1学校教室的朝向宜按各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不应采用东西朝向,宜采用南北向的双侧采光。
教室采用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
南外廊北教室时,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
1.2 教室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1.5%、教室玻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6。
多雾地区(如重庆等)教室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2%。
1.3 为防止窗的直接眩光,教室应设窗帘以避免阳光直接射入教室内。
为防止黑板的反射眩光,其表面应以耐磨无光泽的材料制成。
1.4 为提高教室的采光效果,室内各表面应采用高亮度低彩度的装修,房间各表面的反射系数值应按表1的规定选取。
1.5 采光测量方法按GB 5699-85《采光测量方法》执行。
2 教室的照明标准2.1 凡教室均应装设人工照明。
2.2 教室课桌面上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150lx,其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2.3 教室黑板应设局部照明灯,其平均垂直照度不应低于200lx,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2.4 教室照明淘汰宜采用荧光灯。
2.5 为了减少照明淘汰引起的直接眩光,教室不宜采用裸灯照明。
灯具距课桌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应低于1.7m。
灯管排列宜采用其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
对于阶梯教室,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产生的直接眩光。
2.6 照明设计计算照度时,照度补偿系数取1.3。
2.7 室内照明测量方法按GB 5700-85《室内照明测量方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7-05-12批准1988-03-01实施3 名词解释3.1 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的采光系数为该点的照度与同一时间的室外扩散光的照度之比。
以%表示之。
3.2 玻地比:为玻璃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
学校卫生评价原始记录1、窗地面积比:GB7793-2010(4)标准值:教室窗地面积不应低于1:5教室采光窗洞口总面积: (长) *(宽) = m2教室地面积:(长) *(宽) = m2计算:教室地面积/教室采光窗洞口总面积 = / =结果:教室窗地面积=1:测定方法:窗地面积比为教室采光窗洞口总面积与教室地面积之比。
计算教室窗洞口总面积为1,求出与地板面积的比例,以1比多少来表示。
测量时间:10点-14点(GB/T18205-2012)2、采光系数:GB7793-2010(4)标准值:Ⅲ类光气候区教室课桌面采光系数不低于2.0%测量方法:室内照度测量:选择教室内光线最差的可桌面测量照度,测得数为室内照度值。
室外照度测量: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避免直射阳光,在测量室内照度前后个测一次室外照度,去两次测得数的平均值作为室外照度值。
(GB/T18205-2012(4))监测记录:室内: lx 室外: lx计算公式:X1=E室外/E室内*100%式中:X1 ---采光系数 E室外---室内照度 E室内----室外照度结果:%3、后(侧)墙壁反射比: GB/T18205-2012(4) GB7793-2010(4)标准值:0.7-0.8选择不受直接光影影响的被侧表面位置(例如,被测位置不宜选择在狭的窗间墙,近窗的侧墙等处),将照度计接收器紧贴被测表面的某一位置,测其入射照度Er,然后将接收器感光面对准同一被侧表面的原来位置,逐渐平移离开,待照度稳定后,读取反射照度E f,测量示意图如下图。
测点如图所示,取三个测点进行测量,取平均值1---被测表面 2---接收器 3---照度计 4---测点计算:黑板反射比= X2=E f/E监测人员:年月日时分。
深圳市学校照明设备改造工作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全面摸清深圳市中小学照明不达标教室情况,统计汇总教室照明改造任务,有计划、分步骤落实改造工程。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中小学校近视防控教室照明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岩教综〔2022〕69号)精神,2022年我县需完成300间近视防控教室照明改造任务。
并分年度推进改造工程,逐步实现深圳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100%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全面完成教室照明改造任务,改善学生用眼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改造标准以《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 7793-2010)、《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GB 40070-202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9)、《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GB/T36876—2018)和《照明测量方法》(GB/T 5700—2008)等为基本依据,同时遵照《福建省近视防控教室照明改造工程技术指引》三、实施步骤(一)落实改造指标在开展深圳市中小学教室照明不达标情况自查,全面掌握深圳市中小学教室照明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县中小学班生数大小、是否需晚自习、教室建设时期、学生近视率等情况,市局分解我县2022年300间的改造任务,我县拟实际实施304间(具体见附件2)。
(二)制定实施方案深圳市要加强统筹指导,严格落实改造工程技术指引要求,分解项目任务,明确采购办法,压实工作责任,细化项目实施方案。
要按照“一地一策、一校一案”的原则,明确改造学校、改造任务、改造时间、资金来源、保障措施等,并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教室照明改造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三)组织实施改造结合省、市实施方案的时间进度要求,统筹安排资金,严格序时进度,启动采购程序,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拟定7月15日前完成政府采购工作,并做好施工准备,充分利用暑假学校施工黄金期,力争8月底及9月初前全部完成改造任务。
学校卫生标准体系一览表
注:
上述学校卫生标准体系中,在学校卫生监督工作中比较常用的主要有《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 7793、《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GB 28932、《书写板安全卫生要求》GB 28231、《学生宿舍卫生要求及管理规范》GB 31177、《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GB/T 17225、《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 17226、《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 18205和《学校
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GB/T 3976这8个标准。
除学校卫生标准体系外,各省市也根据学校卫生工作的需要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标准,满足各省辖区内学校卫生监管的需要。
佛山教育部要求的教室照明检测检测背景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文件,确保到2023年全省中小学教室照明100%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全面完成教室照明设备改造达标任务,形成完善的教室照明管理维护制度。
因此,学校为了教室照明达标,需对教室进行照明改造,对于改造后的教室,也应按照标准,进行教室照明检测,以符合照明需求。
检测标准佛山教育部要求的教室照明检测 1《GB/T18205—2012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JGJ3102013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T36876—2018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2335—2021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技术规范》佛山教育部要求的教室照明检测 2《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检测阶段教室照明检测分为两个阶段:样板间现场检测:学校应在拟进行照明改造的教室中选取其中1间教室进行样板间施工改造,改造后由省或市级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按规范进行现场检测。
抽样检测:学校根据检测合格的样板间标准对其它教室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委托与试点教室检测资质相同的检测机构随机抽取5%-10%有代表性的各类教室(已检测通过的试点教室可纳入计算)进行现场验收,同时应保证每种类型的教室至少一间。
新建、扩建、改建的教室照明也应按照以上要求进行验收。
检测项目样板间与改造后教室照明检测项目一致,主要包含以下指标:检测流程教室照明检测流程如下:教室现场检测→根据选定的教室等、黑板灯进行光学设计→根据设计图安装一间样板间→委托市级或省级及以上有资质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测(如不合格进行整改)→合格→学校全部教室按样板间安装灯具→第三方检测机构抽样进行现场检测(如不合格进行整改)→合格→验收资料审查→验收小组现场验收→项目竣工服务优势中科检测具有教室照明检测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