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30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不知疲倦的人》教案范文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不知疲倦的人》教案范文精选3篇(一)教案范文:《不知疲倦的人》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理解《不知疲倦的人》这个故事的内容;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4.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勤奋努力的品质。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不知疲倦的人》的主要内容;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中所蕴含的意义。
教学准备:1. 课文《不知疲倦的人》;2. 多媒体设备;3. 板书。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讲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不知疲倦的人》。
Step 2:呈现与训练(25分钟)1. 教师播放包含课文的动画片或相关视频,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故事情节。
2. 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熟悉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
3. 教师分段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理解难点。
4.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请其中一组学生代表报告。
5.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Step 3: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自由发挥,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编写一段小故事,讲述一个勤奋努力的人物,并表达出自己对勤奋努力的态度。
2.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Step 4: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勤奋努力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品质?Step 5: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邀请一些身边的勤奋努力的人来学校做经验交流,激励学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勤奋努力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沪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一. 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通过音乐的表演和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研究基本的音乐符号和节拍,并能够正确演奏简单的乐曲。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 教学内容1. 了解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节拍。
2. 研究演奏《小星星》、《勇敢者进行曲》等简单的乐曲。
3. 研究唱歌《找朋友》、《捉泥鳅》等儿歌。
4. 音乐欣赏:欣赏《春天的故事》、《小跳蛙》等音乐作品。
三. 教学重点1. 掌握基本的音乐符号和节拍。
2. 学会演奏指定乐曲,并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学会唱歌并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正确发音。
四. 教学方法1. 视听教学法:通过观看和听音乐视频、CD,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表演和演奏。
2. 合作研究法:学生分组合作演奏乐曲,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研究的趣味性。
五.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小星星》音乐视频,教学生唱歌和演奏。
2. 讲解音乐符号和节拍,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3. 分组合作研究,让学生在指导下演奏《勇敢者进行曲》等乐曲。
4. 教授儿歌《找朋友》和《捉泥鳅》,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发音。
5. 进行音乐欣赏,播放《春天的故事》和《小跳蛙》等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交流感受。
6. 总结回顾,提醒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鼓励他们继续锻炼和探索音乐的乐趣。
六.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听音、演奏和唱歌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合作研究和游戏参与情况给予评价,鼓励积极参与和合作。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和喜好程度。
七. 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沪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2. 音乐视频和CD3. 乐器:鼓、小钢琴等八.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音乐小品或歌曲。
2. 组织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学生的音乐才艺和成果。
【导语】《鳄鱼的争⽃》是三年级新教材中的⼀篇课⽂,⽣动⽽具体地记叙了德国动物学家在东⾮的⼀个⽕⼭湖畔,观察到了鳄鱼罗宾和⼊侵者之间的争⽃。
后来,他⼜经过长期地观察和研究,得出了鳄鱼虽然很凶残,但在同类争⽃时从来不拼个你死我活,⽽只是点到为⽌的结论,让读过此篇⽂章的⼈都倍感惊讶。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认识10个⽣字。
2、继续学习联系上下⽂结合查字典理解词语。
积累“约定俗成”、“穷追不舍”、“兴风作浪”、“点到为⽌”等词语。
3、朗读课⽂,读懂两条鳄鱼争⽃的句⼦,理解最后⼀节的作⽤。
4、继续学习查找资料:收集有关鳄鱼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查找资料:收集有关鳄鱼的资料,交流资料内容和来源。
2、理解最后⼀节的作⽤。
教学准备: 关于鳄鱼的资料、投影⽚ 教学过程: ⼀、谈话导⼊,引出课题 1、出⽰鳄鱼的图⽚。
这是什么?(随班⽣) 2、学⽣交流对鳄鱼的印象。
(凶残、凶猛、残忍……) 3、师:的确,在我们⼤多数⼈眼中,鳄鱼是⼀种令⼈胆寒的动物。
但是,你们知道吗?动物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鳄鱼的争⽃”,得出了出⼈意料的结果。
4、板书课题,读。
⼆、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由读⽂,说说鳄鱼的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1)“喉咙”、“颌”代表⾝体的两个部位,明确位置。
(2)区分形近字:嚣?器喉?候?猴 3、学⽣交流。
三、围绕问题,读懂2、3节1、默读2、3节,思考:⼊侵者怎样向罗宾挑战? 罗宾⼜是如何还击的 2、交流读句 (1)⼊侵者的挑战:⼊侵者⼀直游到它的⾯前……还张开⾎盆⼤⼝不断发出吼叫声。
(抓住:⾼⾼、拼命、不断等词语读出语⽓) (2)罗宾的还击:罗宾以⾃⼰的强⼤⾝躯掀起了……挡住了它的去路。
(抓住:“技不如⼈”“⼤得多”“穷追不舍”“挡住”……体会词语作⽤,读出语⽓) 3、两条鳄鱼之间约定俗成的规矩,第⼀回合罗宾胜利。
最新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春的消息一、教学目标l、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积累本文的好词好句。
3、能写出自己喜欢的季节。
4、能用积累本文好词好句的方法继续学习其他的文章。
5、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习积累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课件引入,体现积累l、春姑娘是一位美丽的天使,她带着魔法棒悄悄地来到我们周围,她的魔法棒一点呀,我们周围发生了许多变化,大家感受到了吗?2、我也感受到了,而且我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变化呢?来,看看吧!3、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就是美丽的春天,那大家刚才欣赏了美丽的图画,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大家真能干,积累了那么多有关春天的好词好句。
其实呀,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还不止这些呢!今天我们就要去看看春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关春的消息。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
1、齐读课题。
2、现在请大家自己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宝宝读读它的帽子。
3、生字宝宝说大家读得好认真,它要出来和你们交朋友。
4、指名教读、齐读。
(解决“瘙痒”)5、大家读得真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数一数本文一共有几节。
6、请六位小朋友起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做好小听众。
7、春天很美,那大家能读一读美丽的春天吗?一起把课文读一读。
(三)、积累春天的好词好句1、春天是一首诗,春天是一首歌。
大家在读了这么美的诗歌以后,肯定会有自己喜欢的词句和自己想说的话。
那现在自己先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词语用横线,句子用波浪线。
勾画好以后就对你的同桌说说你喜欢的词句,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要学会倾听,注意听听人家说得好的地方)2、指名说。
(四)、积累夏、秋、冬的词句。
1、春是美丽动人的,可再美,春姑娘也会像悄悄来的那样悄悄的走。
没关系,我们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着自己的美丽。
比如春天妩媚动人,夏天火热多情,秋天辉煌灿烂,冬天洁白纯情。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和词,能区分并运用多音字。
2.了解沙滩上发生的事,感受大海沙滩贝壳的美。
体会小姑娘天真、善良、诚实的美好品质。
3.学习小姑娘乐于助人、对人对事认真负责的精神。
初步了解寓情于事,寓人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大海沙滩上发生的事,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品质,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在生活中传播美。
教学难点:“金色”的除了指美丽的沙滩外,还代表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教学准备:美丽大海沙滩的风景录象、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去看过大海吗?师:去年暑假老师也去过海边,看到了美丽的椰树,踩到了柔软的沙滩,同时也感受到了海浪阵阵、海涛汹涌的壮观场面。
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而金色沙滩上发生的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听老师这么说,同学们想去看大海吗?师:你想知道沙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二、学生初步感知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a找出读不准的字词和多音字。
b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那几个片段。
?c小姑娘给你留了什么印象?d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指明学生提问,相机板书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三、分析课文(一)学习第一片段(分角色朗读1-6段)师指导朗读大意:画家去拾贝壳,小姑娘帮忙看衣服。
朗读:男-老伯伯(苍老慈祥亲切)女-小姑娘(细小甜美认真)(二)学习第二片段大意:画家送贝壳,可是小姑娘不要贝壳。
(找小伙伴合作、讨论)讨论:为什么小姑娘不要画家送的贝壳呢?“这是沙蜊子,这是大猫眼,这是小螺丝,这是金海螺,你要哪个随你挑。
”通过描写贝壳的种类写出贝壳的美。
(三)学习第三片段大意:画家故意丢贝壳,小姑娘捡还贝壳。
师:在黄昏的沙滩上,他们俩又是你什么样的方式告别这美丽的沙滩和大海的呢?表演:(学生上台表演师指导动作和神态)四:总结课文师:这位天真可爱善良的小姑娘有着乐于助人和对人对事都很认真负责的精神。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原文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
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
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
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
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大家被萨沙的叫声吸引过来。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一家人坐在野蔷薇旁边,聊起天来。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又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妈妈说着摸了摸萨沙的脑袋。
萨沙朝蔷薇花丛走去。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妈妈笑着说: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我也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萨、蔷、薇、啰、滂、沱、纤”。
2.积累描写野蔷薇花和形容大雨的词语,尝试运用。
3.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指导下,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主要内容。
4.阅读过程中,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关爱的真挚感情,体会“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思想。
一、指导审题、初步了解人物关系1.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名字叫《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来,读一下)2.你们读读这个课题,想一想从课题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A这是人物所说的一句话(人物的语言)B“不是最.弱小”=还有比她更弱小的C○ 1这个符号,课后有对它的`注释。
第一课时小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乘除法计算教学目标:1、复习用一位数乘和除。
2、复习两步计算式题。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彩色铅笔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小朋友,大家已经学习了许多数学本领,有关计算方面的题你会哪些类型的?能举例吗?(多位数加减法、一位数的乘除法、两步计算式题等)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乘除法计算(出示课题)二、复习巩固1、师生共同出题,总结计算方法师:谁来出一道乘法题?(根据学生出的题,集体笔练,个别板演)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问:谁来总结一下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乘起,哪一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题谁来出?这次要求出题的老师说出:你出题的类型(A被除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 B商中间有0的 C商末尾有0的D被除数最高位不能整除的E有余数的除法)说明:教师也可参与其中,出学生没有想到的题。
师:请大家根据自己情况进行有选择的练习。
核对:说说计算过程师:做除法题你有什么好建议吗?师:老师这里有两道题,你能说说它的运算顺序吗?567÷7×36 752+48×6小结:在计算的时候先仔细审题,进行同级运算时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带括号的混合加减题应该先乘除后加减。
2、计算小游戏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个计算小游戏,看课本第2页,要求我们做些什么事?(1、回答问题 2、涂色 3、再看看会得到什么图案)师:你准备怎么做这些事?(1、算一题涂一题 2、算完再涂)师:万一算的答案和书上的不同怎么办?师:猜一猜会得到什么图案?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展示活动成果第二课时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3页括号先算教学目标:1、知道括号先算。
2、复习带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
3、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括号的作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小丁丁、小胖他们4人到农场去玩,小兔欢欢给他们出了一道题: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吃了15千克,剩下的平均分给3匹小白马,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师:小朋友,这道题你会解答吗?师: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是分步列式的:48-15=33(千克)33÷3=11(千克)谁能把他的算法写成一个式子?出示:(48-15)÷3 48-15÷3师:现在有两种意见,你同意哪个?为什么?小结:48-15要先算,所以应该加上小括号。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1乘除法计算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在口算、推算、巧算、笔算、估算等方法的融合渗透中复习用一位数乘与除、两步计算式题。
2. 能力目标:提高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
3. 情感目标:养成整体观题、仔细审题、自检结果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严谨态度。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 出示题目要求:计算下面的问题,并将答案所在的格子涂成与问题相同的颜色,你得到了什么图案?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二、展开研究1. 观察分类:(1)整体观察课本2页,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哪些内容?能不能分分类?(2)同桌讨论,获得分类:“用一位数乘与除”和“两步计算式题”。
2. 策略选择:(1)你准备怎样来计算这些题?(选择几题,同桌讨论)(2)结合题目交流策略。
(学生根据题目特点以及自身情况选择方法)如:420÷6 口算或推算76×8 口算或笔算936÷3 口算47+213×3 先乘后加,可以口算、笔算或者巧算结合(3)小结:计算式题时,我们要能够将口算、笔算、推算、巧算综合运用,针对具体题目,要全面审题,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对于结果,也要能适时利用估算及时发现明显的错误。
3. 计算:(1)独立完成下列式题:4×327 809÷4 288÷6×7 47+213×3(2)交流反馈,分析错误:如:4×327=1208 进位错误(通过估算可以发现,4个27不可能是8)809÷4=22……1 商中间漏0(通过估算可发现商不可能是两位数;通过验算也可以发现答案是错误的)288÷6×7= 288÷42= 6……36 运算顺序错误47+213×3=260×3=780 运算顺序错误(3)小结:两步计算式题,要把握好运算顺序。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开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2.能够正确地识别生字词,理解其意义。
3.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4.能够完成有关练习。
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强化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思维习惯。
让学生养成记笔记、自主提问、思考问题、独立思维等习惯。
1.3 教学内容•本课为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小女孩的诚实善良。
•文章理解:通过阅读,学生应能理解文章的大意并回答相关问题。
•词汇掌握:通过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词汇记忆能力,提高词汇应用能力。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新课•教师可通过观察、提问(如:“你们觉得诚实和善良有什么区别?”等)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学习文章的题目和小插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初步阅读的能力。
1.4.2 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要求学生默读文章。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看字、慢慢阅读或者快速扫读。
但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后,通过自己记笔记的方式概括出文章的大意。
1.4.3 词汇学习•教师通过看文说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本篇文章中生字词的意思。
•学生可以通过理解、类比等方式来帮助词汇的记忆。
1.4.4 理解文章•通过空白填词、问答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勾画出相关人物、事件及其关系。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凝聚思维,把握文章大意。
1.4.5 课文解读•在达到一定深度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逐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完整的文章。
•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更深刻的认识。
1.4.6 课后练习•针对词汇学习和文章理解进行相关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反思作为一份优秀的教案,教学设计中应该包含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元素。
在本课中,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并通过自己的记笔记的方式来概括出文章的大意。
1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沟、蹄、滑、密、撒、播、乳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
梳理问题。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五、作业: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
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实用小设计课题名称:第1课花儿朵朵课题名称:第2课小小通讯录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远古时代课题名称:第3课学做画像砖课题名称:第4课仿古器物课题名称:第5课泥塑青铜鼎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印出来的画课题名称:第6课刻刻划划学版画课题名称:第7课贴贴印印学版画课题名称:第8课小小藏书票单元主题:第四单元走近大师课题名称:第9课旋转的短线课题名称:第10课用短线组成的画课题名称:第11课我学大师画头像单元主题:第五单元尝试写生的快乐课题名称:第12课迷人的细节课题名称:第13课我眼中的静物课题名称:第14课写生身边的人单元主题:第六单元有趣的彩墨课题名称:第15课水墨游戏课题名称:第16课瓶子里的花课题名称:第17课我画的树单元主题:第七单元多彩的生活课题名称:第18课我学做蜡染课题名称:第19课我的蜡染花布课题名称:第20课装饰我的家单元主题:第八单元我用电脑来裁剪课题名称:第21课剪影小动物课题名称:第22课漂亮的风景画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实用小设计课题名称:第1课花儿朵朵✧知识要素色彩搭配、材料选择✧技能要求:纸花的制作及剪、拼、贴技巧✧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各种材料,发现许多物品都能利用实践与创造:用纸花和各种材料对画面进行装饰欣赏与评议:学习欣赏的方法,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教学重点材料的选择和利用,以及了解简单的设计✧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与构图(设计)✧教学过程一.引入与交流1.展示,欣赏范作。
2.了解花的各种制作方法及各种物品的利用。
3.制作展示,通过制作了解方法。
4.学生尝试制作。
5.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知道色彩的搭配。
二.发现与尝试1.欣赏范作,谈谈自己的感受。
2.归纳意见,引导认识纸花制作方法及其他物品如何来进行装饰以及色彩的搭配和简单的版面设计。
三.创造与辅导1.用展示的方法比较学生典型作业有何不同。
2.比较不同材料装饰的不同感受。
3.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4.尝试探索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纸花进行装饰。
四.欣赏与评论1.学生自评,讲述自己设计及制作过程中的创意和不足之处。
2.小组互评,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头论足,发现优点和不足之处。
先组内,后组外进行。
3.教师总评肯定学生成绩,增强自信。
4.同学之间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提高自信心。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实用小设计课题名称:第2课小小通讯录✧知识要素色彩搭配、材料选择✧技能要求:学习装饰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制作的乐趣,发现生活中的美。
实践与创造:装饰通讯录,学会装饰自己身边的小物品。
欣赏与评议:基本掌握色彩搭配规律,设计有创意。
✧教学重点装饰通讯录✧教学难点装饰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尝试1.教师出示通讯录,让学生说说各种制作方法。
2.教师展示制作方法,学生制作。
3.教师出示已装饰的通讯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学生尝试制作。
5.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
二.分析与感受1.欣赏范作谈谈自己的制作方法。
2.教师归纳同学的意见,引导制作的要点:字与画面的关系,色彩的搭配。
三.创造与指导1.展示比较学生典型作业有何不同,加以改进。
2.比较字的文职不同的画面感受。
3.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4.尝试探索应运各种方法和手段对画面进行装饰。
四.欣赏与评论1.学生自评,讲述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创意,还有哪些不足。
2.小组互评,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头论足,发现优点。
3.教育总评,肯定学生成绩,增强自信。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远古时代课题名称:第3课学做画像砖✧知识要素浅浮雕的基本知识✧技能要求:画、刻、剪的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玩泥的乐趣,了解画像砖的故事。
实践与创造:在多种方法的制作中,发挥创造性。
欣赏与评议:欣赏自己与他人的作品并能评议。
✧教学重点设计剪影的造型✧教学难点造型简练,概括,清晰✧教学过程一.导入与欣赏1.出示红砖(六面体),说说其特征。
2.分析比较不同:现在的青砖,红砖和画像砖相比较。
3.介绍画像砖的用途:用于墓室壁画中。
4.通过比较,交流感受:你喜欢哪一种?二.发现与感受1.观察画像砖造型的特点:(泥板上有图案,有些还有框。
有阴文,阳文)2.学习课本中的制作方法。
3.引导学生发现装饰方法:泥工的制作鉴于纸板画的制作方法。
三.尝试创作1.互相交流设计的造型。
2.尝试设计新造型来装饰画像砖:可设计成卡通人物或动物,要有故事内容。
3.以同一内容自成小组:①涉猎;②宴乐;③种秧;④动物。
四.展示与评价1.小组交流制作经验。
2.班内将故事交流以。
3.多媒体介绍画像砖中的故事。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远古时代课题名称:第4课仿古器物✧知识要素了解器物的造型✧技能要求:练习团、捏、压、搓、窝、接✧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发现各种器物的造型都与它的功能有关系。
实践与创造:在基本操作中,能发挥独创性。
欣赏与评议: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谈谈制作的得失。
✧教学重点抓住器物的特征✧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动脑解决操作问题✧教学过程一.情景想象1.媒体创设情景,欣赏:展示“小小博物馆”。
分: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斜射功能根据兴趣点击相关内容。
2.引导学生认识器形的功能与外姓的设计的同意:如分析“”,它是饮酒器。
外型较小,便于拿在于手,口上两个突起物,是为了温酒加热。
二.分析与感受1.小组讨论:比较古今酒器(从造型装饰这两方面分析):更简。
2.交流感受:说说你喜欢哪种器物,为什么?三.制作与知道1.学生讨论制作方法(先做大的造型后添加小的饰物)。
2.教师岩石不同的制作方法①整体塑造②拼接3.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尝试。
四.欣赏与讨论1.学生自评,介绍制作的器物特点,及制作工艺。
2.场景表演:古人生日宴请是,喝酒,舞乐或习武狩猎的场景。
3.教师总评:从制作,表演来评。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远古时代课题名称:第5课泥塑青铜鼎✧知识要素认识鼎的不同纹样✧技能要求:综合运用学过技法装饰美化✧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铜鼎气派发现圆鼎三个脚方鼎四个脚。
实践与创造:设计与鼎相适合的纹样与造型。
欣赏与评议:交流构思,谈制作体会,展现作品。
✧教学重点鼎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鼎脚的连接✧教学过程一.认识与欣赏1.导入:多媒体展现上海博物馆风貌。
说说这一建筑的外型特征:圆顶方体,有两耳,有花纹,造型凝重稳定。
2.以成语或有典故的词介绍鼎的用途:(三足鼎立,问鼎,鼎甲鼎元)青铜鼎便被作为权利和富贵尊卑的标志,而最初只是用来煮肉的锅3.欣赏后,小组讨论鼎的不同外型:(圆形三足二耳,方型四足二耳,有些有盖。
)二.分析与感受1.观察认识不同的纹样:①兽面纹样(饕餮纹),环行纹,水波纹,云雷纹。
②介绍饕餮纹:怪兽,夸张变形后的纹样。
2.装饰位置:鼎身,器物的盖,耳等部位,附加了立体动物形装饰。
3.小组讨论纹样的组合方法(疏密结合):①以兽面纹为主,云雷纹等烘托点缀。
②以各种不同的纹样有规律地进行排列。
4.学生思考后浇漓设计的纹样,引导学生有创新(提示:可古今结合,设计卡通图案)。
三.制作与指导1.看教材提示的制作步骤,尝试制作。
引导学生有创新的制作方法。
如图形的鼎身:①在实心的球中挖出来②薄泥围成后加底。
2.交流器行制作体会,着重交流方型鼎身的制作和脚的连接。
3.纹样装饰方法:贴,刻,压印(找表面有肌理的材料)。
四.欣赏与评论1.展示各组的成果,互相欣赏。
2.学生互评3.学生交流对古代艺术的认识(从纹样特点,制作工艺)。
从中学到了什么?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印出来的画课题名称:第6课刻刻划划学版画知识要素了解版画并尝试制作✧技能要求:学习版画的制版与印制✧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了解版画的技法,体验其中的乐趣。
实践与创造:运用吹塑纸制作版画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交流感受✧教学重点掌握纸版的制作技能✧教学难点版画的印制✧教学过程一.欣赏1.引起兴趣:教育引导学舌功能欣赏一些版画,并让学生猜一猜是怎样做成的? 2.了解冷画与版画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版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进行讲解。
二.制作与创作1.学生讨论交流自己观察教师操作后的感受。
2.老师着重讲操作过程:①在吹塑纸上用圆珠笔画出图案(线条有疏密变化);②滚上油墨;③覆上纸轻轻压印(可连续印好多张)。
3.学生尝试吹塑纸版画的制作。
4.内容可以自选或创作。
三.评价与交流1.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意。
2.让学生欣赏别人的作品,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3.评选最佳作品。
4.教师点评。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印出来的画课题名称:第7课贴贴印印学版画✧知识要素学习版画掌握不同的版画印制方法✧技能要求:学习版画的制版与印刷✧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不同绘画的印画,制版的独特魅力。
实践与创造:创作一张纸版画作品。
欣赏与评议:能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有个正确的评价。
✧教学重点掌握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纸版画的印制方法✧教学过程一.赏析与知识渗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版画作品。
2.讨论:吹塑纸版画与纸版画有何不同。
3.介绍纸版画的几种技法①拼贴法;②分割法;③刻纸法;④刻浅法;⑤擦纸法;⑥揭纸法;⑦贴纸法;⑧漏印法。
二.实践操作1.教师着重岩石一种纸版画制作过程。
①画草稿,复印出形象的各个部分;②剪下个零件部件;③分别粘贴,组合好,用手压实;④滚墨,覆纸磨印;⑤完成。
2.辅导学生尝试制版,印刷的过程操作。
三.赏析与评价1.展示所有学生的版画。
2.相互欣赏版画。
3.相互评价版画。
①内容;②印制是否清晰;③图画是否美观。
4.教师最后对作业情况做一个总结。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印出来的画课题名称:第8课小小藏书票✧知识要素了解藏书票的常识及制作方法✧技能要求:剪、贴、印的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运用书票交流,学会与人交流实践与创造:设计一张富有个性的藏书票欣赏与评议:学会欣赏书票作品,并能正确评价✧教学重点做一张藏书票,并多印份数✧教学难点漏版画的操作技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演示套印手法,请学生猜一猜其中的奥妙。
2.教师出示12张漏张藏书票,引导学生欣赏。
3.教师出示12张孔版。
教师:请看教师手中的一些带孔的纸版,能把它们变成一幅美丽的图。
4.把它们一一印制出来?5.请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这幅图是怎么印制的?二.了解书票常识1.介绍藏书票的知识藏书票是一种小型版画,是藏书的附属物,和中国的藏书章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起源于德国,后传入英国,法国等,约在本世纪30年代初传入我国。
2.介绍书票的特点及功能①书票须有票主的姓名,创号②须有EXLIBRIS作标记③书票小型多样,对藏书票起美化装饰作用④书票也可以用来收藏和交流三.设计与制作1.演示制版,印制:①设计图稿并上色;②拷贝,分版(一个颜色的图形分一块,并把这一颜色的图形拷贝在版上);③刻,剪;④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