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检测登记表
- 格式:docx
- 大小:10.59 KB
- 文档页数:2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现场记录表检测单位名称检测单位级别□:1=市cdc,2=县/市/区cdc,3=其它检测日期:年月日监测时间□:1=上午,2=下午,3=晚自习学校名称学生人数学校类别地区类别□:1=城市,2=农村学校负责人联系电话陪同监测人注:加粗字体为系统自动计算生成。
附表1 学校教室课桌椅测量方法现场原始记录表1. (年级班级楼层班级学生数)2.(年级班级楼层班级学生数)3.(年级班级楼层班级学生数)4.(年级班级楼层班级学生数)5.(年级班级楼层班级学生数)6.(年级班级楼层班级学生数)备注:用课桌椅测量尺进行测量, 每个班级至少抽取10张课桌椅和学生进行测量。
附表1 学校教室课桌椅测量方法现场原始记录表(年级班级楼层班级学生数)备注:用课桌椅测量尺进行测量, 每个班级至少抽取10张课桌椅和学生进行测量。
附表1 学校教室课桌椅测量方法现场原始记录表(年级班级楼层班级学生数)备注:用课桌椅测量尺进行测量, 每个班级至少抽取10张课桌椅和学生进行测量。
附表1 学校教室课桌椅测量方法现场原始记录表(年级班级楼层班级学生数)备注:用课桌椅测量尺进行测量, 每个班级至少抽取10张课桌椅和学生进行测量。
附表1 学校教室课桌椅测量方法现场原始记录表(年级班级楼层班级学生数)备注:用课桌椅测量尺进行测量, 每个班级至少抽取10张课桌椅和学生进行测量。
附表1 学校教室课桌椅测量方法现场原始记录表(年级班级楼层班级学生数)备注:用课桌椅测量尺进行测量, 每个班级至少抽取10张课桌椅和学生进行测量。
附表1 学校教室课桌椅测量方法现场原始记录表(年级班级楼层班级学生数)备注:用课桌椅测量尺进行测量, 每个班级至少抽取10张课桌椅和学生进行测量。
附表2 中小学校课椅的尺寸型号与学生身高配备评价表(cm)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年学校教学环境现场检测记录表————————————————————————————————作者:————————————————————————————————日期:附表6学校教学环境现场检测记录表学校(盖章):检测地点教室人均面积(m²)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距离(m)各列课桌间距离(m)教室后横行道宽度(m)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距离(m)黑板下缘与讲垂直距离(m)黑板是否完整,有无眩光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教室墙壁和顶棚颜色教室照明灯盏数教室照明灯瓦数教室照明灯与桌面垂直距离(m)教室是否保持通风教室噪声(dB)检测人员:检测日期:学校陪同人:本检测表一式两份,一份监督单位留存,一份学校留存。
— 3 —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一)教室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
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教室实际采光、照明实测实验一采光实测一、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照明效果是否到达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拟设计经历。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照明进展改造或补充。
二、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Ew〕的比值,即C=(En /Ew)×100%。
所以测量采光系数需要两个照度计,一个测室内照度,同时另一个测室外照度。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采光系数测定测试仪器:照度计两台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同,间隔1~2m布置一测点。
2.天气条件:最好选择阴天,如全阴天。
时间最好在9:00~16: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在建筑物屋顶上进展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
读数时应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或距地面0.8m 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应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应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可反复进展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见附表〕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展分析。
采光实测记录表房间名称:2号教学楼〔1-7〕测定人:蔡安红记录人:周江龙总结:由实测结果和数据可以看出2号教学楼〔1-7〕教室的采光不是怎么好,有点低,特别是在靠内侧的采光度只有10LX。
〔1-7〕教室,一共有盏灯每盏灯都是40W的节能灯。
但是灯上大都有很厚的灰。
教室的墙面主要是白色的粉刷墙。
主要影响实验的因素:1、2号教学楼的一楼外面被一些植物挡住,阻碍了起采光。
附件2
校外培训机构采光和照明现场抽检记录表
一、被检单位:
二、地址:
三、检测项目:采光方向、防眩光措施、装设人工照明、采光系数、窗地面积比、室内表面反射比、黑板照度、课桌面照度
四、检测依据:《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五、检测方法:采光测量方法按GB/T5699执行,照明测量方法按GB/T5700执行
六、检测记录:
(一)采光方向
□采用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
□南外廊北教室时,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
□不符合要求
(二)防眩光措施
□教室应设窗帘□黑板表面应以耐磨无光泽的材料制成□不符合要求
(三)装设人工照明
□教室装设有效人工照明□不符合要求
(四)采光系数
(五)窗地面积比。
附录A(资料性附录)照明验收测量常用表格表A.1项目学校核查安装要求记录表表A.2吉林省中小学教室照明项目验收报告表验收组组长: 验收组成员:附录B(资料性)教室照明测量方法8.1 教室照明测量方法按照GB/T 5700-2008执行。
8.2 测量一般要求B. 2.1宜在额定电压下进行测量。
B. 2. 2照明测量应在没有天然光及其他非被测光源影响下进行。
B.2.3应排除杂散光射入光接受器,并应防止各类人员和物体对光接受器造成遮挡。
B. 2.4在现场进行照明测量前,三基色荧光灯具的光源累计燃点时间宜在IoOh以上。
B. 2.5在现场进行照明测量时,三基色荧光灯具应在燃点40min后进行,LED灯具应在燃点15min 后进行。
B.2.6现场测量时所用仪器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照度测量范围应在51x〜IOOklX,准确度≤ + 4%.色温测量范围应在IOoOK〜IOOoOOK,显色性准确度W±1.5/°B.3照度测量B.3.1测量区域的测量点布置B. 3.1.1教室课桌面照度测量点布置在照度测量的区域一般将测量区域划分成矩形网格,网格宜为正方形,应在正方形网格中心点测量照度,如图1和图2所示。
该布点方法适用于水平照度、垂直照度或摄像机方向的垂直照度的测量,垂直照度应标明照度的测量面的法线方向。
教室桌面水平照度按中心布点法布置测量点,如图BJ所示。
不规则的教室应根据学生学习和活动区域范围规划其测量点。
图B. 1教室课桌面照度测点布置图B.3.1.2黑板面照度测量点布置教室黑板照度的测量按中心布点法布置测量点,应满足以下要求:以教室黑板规格4m长, 1.2Om宽为参考平面。
单位测试面积0.5mX0.5m,共2X8个测量点,取网格中心位置为测量点,如图B. 2所示;其他教室黑板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据中心布点法参考标准规格布珞测量点。
当黑板区域有电子白板(荧幕、电视)等视觉显示终端时,参考平面不含多媒体显示终端所占面积。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原则为提高教学效果,保护学生视力,改进教室采光和照明条件,使儿音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原则。
本原则合用于都市、县镇新建、改建和扩建普通中小学校、中档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样教室采光原则学校教室趄向宜按各地区地理和乞候条件决定,不应采用东西趄向,宜采用南北向双侧采光。
教室采用单侧采光进,光线应自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南外廊北教室时,应以北向窗为重要采光面。
1.2 教室课目的1.3 面上采光系数最低值不1.4 应低于1。
5%、教室玻地面积比不1.5 应低不1.6 于1:6。
多雾地区(如重庆等)教室课目的1.7 面上采光系数值不1.8 应低于2%1.9 为防止窗直接眩光1.10 教室应设窗帘以避免阳光直接射入教室内。
为防止黑板反射眩光1.11 其表面应以耐磨无光泽材料制成1.12 为提高教室采光效果1.13 室内各表面应须要用高亮度低采度装修1.14 房间各表面反射系数值应按表1规定选用。
表1 室内各表面反射系数值1.15 采光测量办法按GB5699—85〈采光测量办法〉执行。
教室照明原则2.1 凡教室均装设人工照明。
2.2 教室课申述面上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150L X,其照明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2.3 教室黑板应设局部照明灯,其平均垂直照度不应低于2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2.4 教室照明采光源宜采用荧光灯2.5为了减少照明光源引起直接眩光,教室不适当采用裸灯照明。
灯具距课桌而最低是持高度不应 1.7CM.灯管排列宜采用其长筐直于黑板面布置.对于阶梯教室,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产生直接眩光.2.6照明设计计算照度时,照度补偿系数取1.32.7室内照明测量办法按GB5700—85〈室内照明测量办法〉执行。
名词解释3.1 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采光系数为该点照度与同一时间室外扩散光照度之比以%表达之。
3.2 玻地比:为下班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比3.3 直接眩光:在观罕物质体方向或接近这一方向存在发光体而引起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