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章多相平衡
- 格式:ppt
- 大小:3.56 MB
- 文档页数:153
第五章相平衡§5.1 引言相平衡是热力学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化工中很多分离提纯过程,例如精馏、吸收、结晶、萃取等,都涉及到物质在不同相中的分配,它们主要利用物质的挥发性或溶解度等方面的差异,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相平衡亦可为此提供理论依据。
因此研究相平衡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相(phase)体系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
相与相之间在指定条件下有明显的界面。
(1)气体,不论有多少种气体混合,只有一个气相。
(2)液体,按其互溶程度可以组成一相、两相或三相共存。
(3)固体,一般有一种固体便有一个相。
两种固体粉末无论混合得多么均匀,仍是两个相(固体溶液除外,它是单相)。
体系中相的总数用Φ表示。
二、相变物质从一个相流动到另一个相的过程,称为相变化,简称相变。
相变包括气化(boil)、冷凝(condensation)、熔化(melt)、凝固(freeze)、升华(sublimation)、凝华以及晶型转化等。
三、相图(phase diagram)将多相体系的状态随组成、温度、压力等强度性质的改变而发生的过程用图形表示,称为相图。
根据组成相的物态不同分为气-液相图、液-液相图和液-固相图。
根据用途不同可将相图分为温度-蒸汽压图(T-p图,P314 图5.1)、蒸汽压-组成图(p-x图,P318 图5.3):恒定温度,研究P-x,y之间的关系。
称为压力组成图。
温度-组成图(T -x 图,P321 图5.5):在恒定压力下表示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时温度与组成关系的相图。
研究T-x ,y 之间的关系。
和温度-蒸汽压-组成图(T -p -x 图,P322 图5.6),T-x-y ,x-y ,p-x-y 相图等。
四、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 )确定平衡体系的状态所必须的压力、温度和浓度等独立强度性质的数目称为自由度,用字母f 表示。
如果已指定某个强度性质,除该性质以外的其它强度性质数称为条件自由度,用*f 表示。
第五章相平衡一、选择题1、下列体系中哪一个是均相体系:( )(A)水雾和水蒸气混合在一起; (B)乳状液(C)水和被水饱和的空气 (D)两种不同的金属形成的固熔体2、克拉佩龙方程表明:( )(A)两相平衡时的平衡压力随温度而变化的变化率(B)任意状态下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C)它适用于任何物质的两相平衡(D)以上说法都不对3、压力升高时,单组分体系的熔点将如何变化:()(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一定4、对于下列平衡系统:①高温下水被分解;②同①,同时通入一些H2(g) 和O2(g);③H2 和O2同时溶于水中,其组元数K和自由度数f的值完全正确的是:()(A) ①K = 1,f= 1 ②K = 2,f= 2 ③K = 3,f = 3 ;(B) ①K = 2,f= 2 ②K = 3,f= 3 ③K = 1,f = 1(C) ①K = 3,f= 3 ②K = 1,f= 1 ③K = 2,f = 2(D) ①K = 1,f= 2 ②K = 2,f= 3 ③K = 3,f = 35、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A) 3 种(B) 2 种(C) 1 种(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6、298 K 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时,整个体系的组分数、相数、自由度为:()(A) C= 2,φ= 2,f*= 1 (B) C= 2,φ = 2,f*= 2 (C) C= 2,φ= 1,f*= 2 (D) C= 2,φ = 1,f*= 37、如右图所示,当水处在三相点平衡时,若系统发生绝热膨胀,水的相态将如何变化? ( )(A)气相、固相消失,全部变成液态;(B)气相、液相消失,全部变成固态;(C)液相消失,固相、气相共存;(D)固相消失,液相、气相共存8、对简单低共熔体系,在最低共熔点,当温度继续下降时,体系存在( )(A)一相 (B)二相 (C)一相或二相 (D)三相9、已知纯A和纯B的饱和蒸气压p A*<p B*,且A和B所组成的体系具有最高恒沸点。
第五章多相体系—相平衡Heterogeneous SystemPhase EquilibriumIntroduction: 多相体系的分离& 提纯第一节相律1.1 基本概念相:体系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相数:一个体系所含相的数目,用符号P表示气体:一般只有一相;(P=1)液体:完全互溶,只有一相;部分互溶,有几层就有几相;(P=1,2,3……)固体:有几种固体就有几相。
固态溶液:“固溶体”(P=1)相变化过程(相变);相平衡状态;相界面独立组分数:形成一个热力学平衡体系所需要的最少物种数,简称组分数,用符号C 表示。
组分数=物种数-独立的化学平衡数-独立的限制条件数C =S -R -R ´S :物种数,即体系所含物质的数目R :独立的化学平衡反应数R ´:独立的限制条件数,比如浓度,比例等例如,由NH 4Cl(s)、HCl(g)和NH 3(g)构成的体系,①体系的S=3②三种物质之间又存在化学反应NH 4Cl(s)=HCl(g)+NH 3(g) R=1③若该混合物是由NH 4Cl(s)分解而得,则体系中HCl(g)与NH 3(g)的浓度比保持1:l ,即存在关系式y HCl = y NH 3,则R'=1因此:由NH 4Cl(s)分解而得到的混合物,C=3-1-1=1,该体系为单组分体系独立组分数:形成一个热力学平衡体系所需要的最少物种数,简称组分数,用符号C表示。
组分数=物种数-独立的化学平衡数-独立的限制条件数C=S -R-R´S:物种数,即体系所含物质的数目R:独立的化学平衡反应数R´:独立的限制条件数,比如浓度,比例等例如:N2+3H2= 2NH3高温、催化剂存在时S = 3, R = 1, R´= 0, 则:C=3-1-0 = 2 (双组分系统)高温、催化剂存在且N2:H2=1 : 3 时S = 3, R = 1, R´= 1, 则:C=3-1-1 = 1 (单组分系统)自由度数:确定和保持平衡状态所需的独立改变的变量的数目,称为自由度数,用F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