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餐具小知识科普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餐具小知识科普

陶瓷是以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为主要原料的各种制品,包括了粗制的陶器和精致的瓷器。主要原料是来源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陶瓷餐具的烧制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型多样、细腻光滑、色彩明丽且便于清洗,深受各国消费者喜爱。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可以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种。

釉上彩陶瓷: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花纹,然后二次入窑,依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可以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釉上彩陶瓷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釉中彩亦称高温快烧颜料。颜料的熔剂成分不含铅或少含铅,按釉上彩方法施于器物釉面,通过1100~1260℃的高温快烧(一般在最高温阶段不超过半小时),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

釉下彩即是在釉上彩的基础上再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

陶瓷餐具级别一般划分为:

1级:整个产品没有任何缺陷,变形或色差,允许在不显眼处有一个针孔;

2级:可以有2-3个针孔,不明显色差,轻微变形;

3级(接近次品):色差明显,轻度变形允许1-2处1平方毫米左右的缩釉。

选择陶瓷餐具应注意事项:

●购买陶瓷餐具请尽量在正规品牌陶瓷门店购买

●购买时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触摸餐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有凹凸感则证明是釉上彩装饰,尽量不要购买;

●不要购买颜色过于鲜艳的陶瓷餐具。为使色彩鲜艳,厂家会在釉彩里加入一些重金属添加剂,因此,颜色越鲜艳的餐具,重金属就越容易超标;

●尽量购买原料、工艺控制比较严格的釉中彩、釉下彩餐具;

●用于盛装酸性食物的陶瓷餐具,应尽量选用表面装饰图案较少的产品。

●注意图案颜色是否光亮,若不光亮,可能是烤花时温度未达到要求,此类陶瓷餐具产品的铅、镉溶出量往往较高。

●特别注意那些用手即可擦去图案的陶瓷餐具,这种产品铅镉溶出量高。

●对不放心的陶瓷餐具,可用食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应弃之不用。

●选购微波炉用产品,应避免有金属装饰的产品,如带有金边,银边或用金花纸、金属丝、金属丝镶嵌图案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