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病例讨论-股骨粗隆间骨折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6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讨论记录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讨论记录简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骨折,通常由于跌倒或其他外力导致。
这种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评估,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患者信息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75岁主诉:右侧臀部疼痛、活动受限既往病史:1.高血压:10年,口服降压药物控制2.冠心病:5年,口服硝酸甘油缓解3.脑梗死史:2年,恢复良好4.右侧股骨颈部骨折史:1年前曾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体格检查:1.神志清楚、语言流畅2.右侧臀部明显肿胀、压痛明显3.右下肢活动受限、无法承重行走影像学检查:1.X线片显示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案1.手术方式: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2.手术时间:明天上午8点3.麻醉方式:全身麻醉4.手术风险: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5.手术后康复:禁止承重行走,需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风险评估1.年龄较大,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高。
2.曾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手术难度和风险有影响。
3.患者合作意愿良好,家属配合积极。
围手术期管理1.预防感染:使用静脉注射抗生素预防感染。
2.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及时纠正不平衡状态。
3.减轻焦虑: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和风险,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4.注意安全: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安全。
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评估,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围手术期管理也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恢复速度。
骨折病例
案例:
患者,男性,78岁,因“跌倒后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16天”入院。
患者行走时跌一倒,左臀部着地致左髋疼痛活动受限,疼痛致不能站立行走,送医院X线照片示“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行“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卧床休息,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伤口愈合好,可拄拐左下肢足尖点地行走,但左髖活动仍受限。
入院专科检查:左股外上侧手术瘢痕愈合良好,左腹股沟及伤口周围可见大片皮下淤血,左髖处压痛不明显,左髋被动活动至60°,主动活动至35°伴疼痛,旋转受限,左膝主被动活动至90°伴疼痛受限,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股四头肌、髂腰肌肌力I级,余肌力V 级,左大腿外侧伤口周围感觉及左足背感觉麻木,余感觉正常,双膝反射、双跟腱反射对称减弱,病理征未引出。
X线示: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入院诊断: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
入院后行进一步康复治疗。
问题:①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如何进行肢体评估?②要进一步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应进行何种康复训练?③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分析讨论:
患者为老年患者,注意早期勿过早下床负重。
患肢行肌肉静力性收缩
训练,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注意保护远端关节活动度。
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以及轻度的骨质疏松等因素,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掌握骨折的临床诊治及康复评定方法、康复流程。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讨论记录的重新陈述标题: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讨论记录的重新陈述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形式,对患者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影响。
术前讨论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重新陈述了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讨论的内容和要点,旨在为医疗团队和患者提供全面的指导和理解。
引言: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骨折形式之一,通常由于骨质疏松或外力作用导致。
术前讨论是为了确保医疗团队和患者在手术前对骨折的情况、手术方案和术后康复有清晰的了解和共识。
本文重新陈述了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讨论的内容和要点,包括骨折分类、手术选项、手术风险、术后康复措施等。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方面,我们希望能够为医疗团队和患者提供全面的指导和理解。
主体:一、骨折分类与严重程度评估在术前讨论中,首要任务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分类和严重程度评估。
骨折分类通常采用AO/OTA分类系统,根据骨折形态和严重程度将其分为A型、B型和C型。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活动水平以及骨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二、手术选项与风险评估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特点,术前讨论应当明确手术选项。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常包括内固定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对于某些患者可能存在手术失败的风险。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则适用于一些特定情况,如严重骨折或合并有关节疾病。
在术前讨论中,医疗团队应明确不同手术选项的利弊,并与患者共同决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三、术后康复措施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的康复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术前讨论应明确术后康复措施,包括康复训练的内容、时间、频率等。
康复训练旨在加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关节活动度,以促进早期康复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还应对术后疼痛管理、饮食调整和常见问题解答等进行详细说明,以确保患者在术后康复阶段得到全面的关怀和指导。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时机的讨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大转子与小转子之间的骨折,通常是由于高能量外力作用于髋关节而引起的。
这种骨折常常伴随着其他骨折、关节脱位或软组织损伤,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来确定手术时机。
我们需要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
如果患者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肺疾病或糖尿病等,可能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推迟手术,先进行其他治疗措施,如保守治疗或功能锻炼,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我们需要评估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完全骨折、部分骨折或骨裂等。
对于完全骨折或部分骨折,手术治疗通常是必要的。
骨折的程度也是决定手术时机的重要因素。
如果骨折发生后骨片不稳定或存在明显的错位,即使没有其他并发症,我们也可能会选择尽早进行手术以恢复骨折的正常解剖位置。
我们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状况。
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会导致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如果保守治疗无法缓解症状或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手术治疗可能会被考虑。
手术可以通过恢复骨折的稳定性和解剖位置来减轻疼痛并提高功能。
我们还需要考虑手术的风险和潜在的并发症。
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能会涉及骨折复位、内固定或骨移植等操作,因此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患者的年龄、整体健康状况和骨折类型等因素都会影响手术的风险。
在决定手术时机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时机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骨折的类型和程度、疼痛和功能状况以及手术的风险和潜在的并发症。
在确定手术时机时,我们需要权衡这些因素,并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讨论,以确保做出最合适的决策,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骨骼功能和生活质量。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仰卧,患肢和躯干呈10~15°内收,足内旋以纠正前倾角。
骨折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对位满意后,在大粗隆顶点上5~10cm作约5cm长纵切口,分开臀中肌与臀小肌至股骨大粗隆顶点。
以大粗隆顶点中央为进针点,插入髓腔导针,透视下观察导针在髓腔中央。
用开口器开口,将安装好长度合适的PFNA主钉沿导针插入股骨髓腔内,在螺旋刀片的钻头导向器接触部位作约2cm切口,用近端130°瞄准臂定位,经套筒插入3.2cm导针达股骨头关节面下5~10mm左右的位置,透视下确定导针位于股骨头、颈中央偏下处,用直径11mm空心钻头凿开外侧皮质后,沿套筒插入螺旋刀片,并用锤子轻轻捶击其底部直至限深处,顺时针旋转插入器使PFNA螺旋刀片压缩骨折端并处于锁定防旋状态。
在远端锁定螺钉进入皮肤处作小切口,在远端瞄准器导引下拧入远端锁定螺钉,最后在主钉尾端安放尾帽。
所有固定装置安置后,经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骨折复位固定满意,缝合切口。
2 结果本组1例死亡,该死亡病例受伤前可生活自理,但伴有严重的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手术后病情加重,于术后11d死亡;1例术后13周出现髓内钉主钉远端股骨干骨折,二次改用加长PFNA髓内钉主钉(340mm)。
X线片示存活的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良好(图1)、骨折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0周。
31例均无感染、骨不愈合、褥疮及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6.8% 。
3、讨论3.1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现状股骨粗隆间骨折80%见于老年人,而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死亡率可达20%,主要是因骨折而长期卧床,加重或伴发内科疾病造成的,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所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关键是尽快行稳定骨折的手术、早期活动,减少卧床造成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种类很多,传统可分为钉板固定系统与髓内钉固定系统。
入院记录姓名:杨伟工作单位:——性别:男性地址:XX市XX区XX路11号年龄:78岁入院时间:2016-11-28 10:00婚姻:已婚记录时间:2016-11-28 12:00民族:汉族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其家属职业:-- 可靠程度:可靠籍贯:XX省XX市联系人及电话:陈伊139********主诉:摔倒致伤左髋部肿痛,活动障碍5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5小时前在家里行走时不慎摔倒,致伤左髋部,伤后患处肿痛,左髋部活动障碍,不能站立及行走。
患者当时无昏迷,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促,无腹痛腹胀,无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情况。
伤后未做任何处理,患者左髋部疼痛无缓解,后为进一步治疗,家属急拨打我院120出车接诊入院,门诊医师行骨盆正侧位片检查提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
遂拟“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收入院。
患者伤后精神疲倦,未进食,小便正常,未解大便。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系统回顾: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
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
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
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
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
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无腹痛、腹胀、胀泻史、无喛气、反酸、呕吐史。
无呕血、黑便及长期便秘史。
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
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
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
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
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个人史:原籍生长,生活条件可。
否认去过疟疾、血吸虫病等疫区;否认特殊毒物接触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冶游史。
月经史:无。
基本信息赵德荣女101岁主因:摔伤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4小时入院。
既往史:93岁时因长子去逝,逐渐出现思维混乱,近期遗忘状态;家族史无特殊,无明确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有60年吸烟史,其他无特殊。
入院情况神志清、精神紧张,被动体位。
血压:200/90m m Hg 心率:68次/分体温:36.8℃专科查体:左下肢呈屈曲、外展、短缩畸形,局部肿胀明显,无明显皮下瘀斑;左髋外侧压痛明显,左下肢纵向叩击痛明显;左髋及左膝关节活动度因患者疼痛未详查,左踝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右下肢长度约78cm,左下肢长度约76cm,足背动脉搏动无明显异常,肢端感觉无明显异常。
余肢体未见明显异常。
左髋关节正位片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成角明显,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髓腔增宽(图)胸部正位片双侧肺纹理增重、紊乱,双肺野可见散在钙化点;主动脉硬化、心脏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
(图)心电图1.窦性心律;2.频发房早二联律;3.左室高电压;4.轻度s t段改变。
血常规、生化血气、凝血入院初步诊断1.左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 I c)2.骨质疏松症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4.心律失常-频发房早5.老年痴呆症思考以上检查是否完善,如未完善还需要什么检查?入院处理及完善术前检查入院处理: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监测血压术前备异体血、术中备自体血回输完善术前检查:一、心脏彩超:1.心房、心室不扩大;2.左室舒张功能减低;3.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胸腔、腹部、双下肢B 超:未见明确异常甲状腺B 超示:结节性甲状腺肿泌尿系B 超示:左肾囊肿二、血气分析:PO2:125m m Hg(吸氧)P O2:97m m H g(脱氧)请心内科、呼吸科会诊完善术前评估。
呼吸科相关检查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吸烟史60年胸片:双侧肺纹理增重、紊乱,双肺野可见散在钙化点。
血气:P O2:125m m Hg(吸氧)P O2:97m m Hg(脱氧)呼吸科会诊意见1.查肺功能(需急诊手术,夜间肺功能无值班医师,故未查)2.可考虑手术,但患者高龄,手术风险大,建议加强围手术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