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生物碱的几种提取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14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生物碱是一类常见的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一直是药物研发和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领域。
本文将以2000字左右的篇幅,介绍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生物碱的提取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溶剂提取、蒸馏提取、浸提等。
溶剂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根据目标生物碱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溶剂。
一般情况下,极性生物碱可以使用水、乙醇等极性溶剂进行提取,而非极性生物碱则需要使用乙醚、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进行提取。
溶剂提取的步骤如下:1.样品的制备:将待提取的样品粉碎成细粉,并用真空干燥或烘箱干燥去除水分。
2.样品与溶剂的混匀:将样品加入溶剂中,并使用搅拌器或超声波设备进行混匀,促使目标生物碱与溶剂充分接触。
3.提取液的分离:通过离心机或过滤器将混合溶液中的固体颗粒和溶剂分离。
4.溶剂的蒸发:通过蒸发器或旋风蒸发仪,将溶剂从提取液中去除,得到含有生物碱的浓缩提取液。
5.浓缩提取液的干燥:将浓缩提取液在真空干燥器或烘箱中干燥,得到干燥的生物碱产物。
生物碱的提取常常是复杂多样的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化合物。
为了获得纯度较高的目标生物碱,需要对提取液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
以下介绍三种常见的生物碱分离技术。
1.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离技术之一,可以根据物质在移动相和固定相中的相互作用力的不同,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
常用的色谱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生物碱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柱,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性质和梯度来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分离。
2.结晶技术结晶技术是生物碱的常用分离纯化方法之一。
根据生物碱的溶解度差异,可以通过逐渐降低溶剂温度或加入沉淀剂来诱导生物碱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结晶工艺包括溶剂结晶、熔融结晶和慢蒸发结晶等。
结晶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生物碱,但对于结晶条件的控制要求较高。
3.萃取技术萃取技术是通过选择性的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目标生物碱转移到其他溶剂中,从而实现生物碱的分离。
生物碱常用提取方法
生物碱是一类含有碱性官能团的天然产物,常见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提取生物碱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溶剂萃取法:使用有机溶剂(如醇、醚、酮、石油醚等)将待提取物与溶剂混合,通过摇匀、浸泡、加热、搅拌等操作将生物碱溶于有机相,然后分离有机相与水相,用浓缩和溶剂蒸发等方法获得生物碱。
2. 蒸馏提取法:将待提取物与水共同加热,使其中的生物碱沸腾,然后用冷凝器冷却蒸汽,收集凝结后的生物碱溶液。
3. 离子交换树脂法:将待提取物溶解在水中,然后将溶液通过含有特定功能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柱,通过对树脂进行相应的洗脱和反洗操作,将生物碱吸附在树脂上,并最终用酸溶解或碱洗的方式得到纯净的生物碱溶液。
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通过高压和适当温度调节,将待提取物与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接触,达到生物碱与超临界流体进行溶解,然后通过降低压力和温度,使超临界流体快速回到气态,从而获得生物碱。
以上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根据待提取物的性质和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提取方法进行生物碱的提取和纯化。
生物碱的提取:由于各种生物碱的结构不同,性质各异,提取分离方法也不尽相同,主要是根据生物碱的溶解度而定。
生物碱大都能溶于氯仿、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除季铵碱和一些分子量较低或含极性基团较多的生物碱外,一般均不溶或难溶于水,而生物碱与酸结合成盐时则易溶于水和醇。
基于这种特性,可用不同的溶剂将生物碱从中药中提出,常用的提取溶剂有下列3种:(1)非极性溶剂:样品先用10%氢氧化铵溶液湿润,使中草药中与酸结合成盐的生物碱呈游离状态,然后用氯仿或乙醚等提取,一些与酸结合比较稳定的生物碱盐类和鞣酸盐或碱性较强的生物碱盐等,氢氧化铵不能将其完全分解,可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或氧化镁,甚至氢氧化钠碱化,这个方法的缺点是不能提出水溶性生物碱。
(2)极性溶剂:极性较大的生物碱可用中性甲醇、乙醇、酸性甲醇、乙醇、酸水(常用0.1%~1%盐酸、硫酸、乙酸、酒石酸等)以及缓冲液等进行提取,该方法较简便,但提出的杂质较多,需进一步净化。
(3)混合溶剂: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较好地进行提取,如麦角用氯仿:甲醇:氢氧化铵(90:9:1),百部、粉防已用乙醚:氯仿:乙醇:10%氢氧化铵溶液(25:8:25:1)等。
水溶性生物碱还可采用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如雷氏盐(硫氰化铬铵)、磷钨酸等生成不溶的复盐而从水溶液中析出。
生物碱与雷氏盐生成的沉淀可溶于丙酮,再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用氢氧化铵洗脱即得游离的生物碱,生物碱与磷钨酸生成的沉淀可与固体碳酸钾研磨使干燥,再用无水乙醇热提。
实际上,每种分析法的建立都要对上述三类溶剂作比较,以优选出最佳提取溶剂。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常用的有冷浸、渗漉、超声波、索氏提取、热回流提取,由于中药分析所涉及到的大部分内容是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故需要的样品量很少,因此,实际上是少量样品与大量提取溶剂,加上样品又经粉碎过筛,常常冷浸提取液中被测组分浓度与提取液中粉碎的样品内所含被测组分相当,即能提取完全。
不同种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分析
生物碱可以分为极性溶剂提取、水或酸水提取、弱碱性生物碱的提取、水溶性生物碱和季铵碱的提取、挥发性生物碱的提取,其中不同结构特征的生物碱要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
不同种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如下:
1、弱碱性生物碱的提取
弱碱性生物碱在植物中往往以游离状态存在,因此可以用苯、氯仿等有机溶剂直接提取。
提取前先用适量水湿润药材,使植物细胞膨胀后用有机溶剂提取,或用稀有机酸湿润药材,以便使一些中等强碱形成盐也留在植物体内,再用有机溶剂提取,提取液经酸水抽提,酸水液再碱化,氯仿抽提即得弱碱性总生物碱。
2、水溶性生物碱和季铵碱的提取
这些生物碱一般不能被有机溶剂从水溶液中提取。
可先加酸使其生成盐,再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加雷氏铵盐、磷钨酸、硅钨酸等,使生成不溶于水的复盐析出再通过树脂或化学方法提取游离碱。
3、挥发性生物碱的提取
挥发性生物碱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有些挥发性生物碱在100C 时不挥散,可将其乙醇提出的浓缩液加入不挥发性碱碱化后,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中加入中性盐饱和,再以有机溶剂提取出混合的挥发性生物碱。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不同种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溶剂法1、一般都是醇或酸水来提取的,用醇的提取效率高,但也引入了一些非生物碱物质,现在用酸水提的较多,将酸生提取液收集到一起,一般是质量体积比为1:6,这样提取二到三次,我们实验室是用醇提的,然后用最少的水将其溶出,再有4M/L的盐酸来调PH到1-2,然后过夜,一般用酸水提的就过夜,然后再用NaOH溶度为4M/L的调PH到9-10,我们的方案大致是这样,若你的化合物对强碱敏感你可以用氨水调PH9-10,生物碱一般都是用氯仿来萃取,原因一是因为他们很多是酯溶性的;原因二是因为氯仿沸点低易处理,同时因为提取物的极性较小,容易分离,为后面的过柱子及TLC分析以及后续工作都好做。
还有一个部位就是正丁醇,这个萃取用的正丁醇要用水饱和过的不然正丁醇会吸收你样品液的水影响萃取效果,这个部位主要是因为正丁醇第一就是沸点高,对热不稳定的物质在浓缩时很可能被破坏,还有极性大,TLC分析难度大一点展开体系通常可以加点氨水或三乙胺,经验总结出来的,我师兄都是这样帮的,因为极性大所以上硅胶柱的分离效果不一样很好,我们实验室是上反相的柱子。
2、我们实验室对于生物碱的分析主要是用醋酸碘化铋钾。
先配成浓溶液,再按碘化铋钾浓溶液:醋酸:水=1:2:10来稀释的,用滴管吸取少量用TLC展开后显色,初步判断时也可以不展开同样能看到橙色的小点,用点样管来点的样。
同时其它的显色剂还有5%H2SO4-95%EtOH显色剂主要看杂质点的;还有是254荧光。
3、展开体系的选则。
一般用氯仿溶的样品先用氯仿:甲醇=10:1,根据展开的结果来观察如果Rf值过大则降低极性用15:1或20:1如果极性过小则用7:1,5:1,2:1,1:1。
如果氯:甲=1:1还展不开可以试着加入1%的氨水,可能就可以了经验总结出来的。
如果是用石油醚或丙酮来溶解的可以用石油醚:丙酮=10:1,7:1,5:1,2:1,1:1来展开,展开后先看254荧光,再用醋酸碘化铋钾显色看点的亮度。
提取生物碱的方法
方法1——溶剂法:
利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性质,以及麻黄碱草酸盐比伪麻黄碱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小的差异,使两者得以分离。
方法为麻黄用水提取,水提取液碱化后用甲苯萃取,甲苯萃取液流经草酸溶液,由于麻黄碱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而结晶析出,而伪麻黄碱草酸盐留在母液中。
方法2——水蒸汽蒸馏法: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游离状态时具有挥发性,可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麻黄中提取。
方法3——离子交换树脂法:
利用生物碱盐能够交换到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而麻黄碱的碱性较伪麻黄碱弱,先从树脂柱上洗脱下来,从而使两者达到分离。
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综述B11070609 黄秀静摘要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是许多药用植物的重要有效成分之一。
一些生物碱因其具有抗肿瘤、抗癌、低毒、低成本的特点,最近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
利用现代分离技术把生物碱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纯化, 对于开发其药用价值, 以满足天然药物和天然保健品日益高涨的社会需求, 促进中药走向世界, 提高天然产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物碱;药用植物; 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生物碱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碱性含氮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目前运用于临床的生物碱药品已达80 种之多, 相当多的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活性、低毒性和成本低之特性, 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人们对生物碱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加强。
随着各类生物碱的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取分离生物碱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在生物碱提取分离中的应用和进展。
随着大众对生物碱药用价值的认识提高,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将更加高效、迅速、完善。
1. 生物碱的概述生物碱 ( Alkaloids ) 一般指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碱性含氮化合物, 多数具有复杂的含氮杂环, 有光学活性和显著的生理效应。
生物碱的发现始于 19 世纪初, 是人们研究得最早、最多的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
据统计, 1952 年以前共发现生物碱 950 种,到 1962 年达到 2107 种, 1972 年又上升到了 3443种, 目前已发现生物碱约 6000 种, 并且仍以每年约 100 种的速度递增。
多数生物碱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如黄连中的小聚碱 ( 黄连素)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罗芙木中的利血平具有降压作用; 长春花中的长春新碱具有抗癌活性; 婴粟中的吗啡具有镇痛作用; 延胡索中的去氢紫碱具有抗血栓的作用; 包公藤中的包公藤甲素具有缩小瞳孔、降低眼压的作用, 可用以治疗青光眼; 海洋生物海绵中的抗体生物碱具有抗菌的作用。
生物碱的提取
生物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由于其广泛的应用价值,从植物和动物中提取生物碱具有重要意义。
这篇文章将介绍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
首先,根据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特点,可以选择适当的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
目前常用的提取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而提取方法则包括浸提法、超声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不同提取方法和溶剂的选择会影响生物碱的提取效果和产量。
其次,为了提高生物碱的提取效率和纯度,可以结合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例如,常用的柱色谱、薄层色谱和高压液相色谱等技术可以根据生物碱的分子大小、极性等特征进行分离和纯化。
这些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生物碱的纯度和产量,并使其更适合用于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还尝试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沉默技术和生物体内源性代谢途径调节等技术来提高生物碱的产量和纯度。
例如,通过敲除植物体内与生物碱合成相关的基因,可以调控生物碱的合成途径,从而增加其产量;此外,通过调节生物体内源性代谢途径,也可以影响生物碱的合成和积累。
这些技术手段为提高生物碱的产量和纯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生物碱的提取和纯化是十分关键的步骤,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结合色谱技术、基因沉默技术和生物体内源性代谢途径调节等技术可以提高生物碱的产量和纯度。
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将有助于推动生物碱研究和应用领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