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常见涂层缺陷的定义预防和处理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37
涂层缺陷现象主要原因预防和修正方法流挂垂直涂装面的涂料向下流,形成流坠状的现象喷涂不均匀,局部或全面过厚按规定进行喷涂铲去流挂涂层,小心磨平,补漆处理稀释剂过量—造成涂料过稀按技术要求进行稀释被涂面温度过高和过底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涂装皱皮和橘皮涂层过厚时表干而主体内不干,内部干燥收缩使表面起皱隆起或呈橘皮状的现象(涂层内聚力大而未被表面收缩力拉裂的现象)底漆未干即涂面漆,面漆干燥底漆未干,两层收缩底漆要充分干燥打磨平整后再涂装一次涂装过厚注意推荐膜厚油性涂料干燥剂过量,表干过快调整干燥剂用量底材温度过高调整施工时间烘烤型涂料,表面固化远快于本体固化龟裂(泥裂)由温度变化、风蚀作用和持续的聚合反应所产生的整个涂膜、涂膜与底材之间的应力所引起穿透涂层,延伸至底材的裂纹底层涂料未干即涂面漆或底漆过厚待底漆干后再涂面漆多发生在颜基比较高的涂料中,基料少抗拉强度底而干燥快收缩又大,除去裂纹部份,重新涂装环境温度过高且表干过快/湿度低而未喷雾注意配套的正确表面粗造度偏低对于降温调整施工时间无机锌一次涂装过厚及油性涂料不断氧化和聚合设计干膜厚度涂料配方采用合适的树脂,增塑剂和颜料可将涂层龟裂的趋势降至最低细裂随着涂层的干燥和固化的进行,其表面变得硬而脆并产生了表面应力,造成表面出现了不见底的细小裂纹(涂层内聚力小而被表底层涂料未干即涂面漆或底漆过厚耐候性好的树脂底漆过软,面漆较硬不会发生细裂的活性颜料或添加含有纤维颜料温度急剧下降使用期长且稳定的增塑剂无机锌一次涂装过厚配有挥发较慢的溶剂下表列出了涂装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涂层缺陷、涂层缺陷产生的常见原因以及预防和修正的方法。
面大的收缩力拉裂的现象)鳄裂或皲裂涂层表面硬化和收缩的速率比涂料本身快的细裂反应所引起的,这是一种由于涂层表面应力引起的微裂型损坏当表面收缩速度大于本体时,开裂就会发生避免温度高时施涂及阳光暴晒 鳄纹和细裂一样,最初并不穿透涂层 除去裂纹部份,重新涂装煤焦沥青暴露于阳光和风雨侵蚀之下,特别是在施工厚涂层的情况下设计干膜厚度决不要将需要氧化或聚合的硬性涂层施工在永久软性或橡胶状的底漆上注意配套的正确涂料应薄层多道重叠施工,以使其能在施工后一道涂层前固化强溶剂涂料施涂在挥发型涂料表面上 注意配套的正确钢材本身的热胀冷缩钢表面升降温稳定时施涂或调整施工时间老化发硬的涂料,如醇酸树脂涂料等涂层缺陷 现象 主要原因预防和修正方法剥落/脱皮脱层/分层涂膜从底材上失去附着力而脱落或分层的现象表面处理不良—太光或太脏,底材上有微量的粉物,灰尘,污垢,油及油脂,水、锈和化学物质等杂质清除表面上油、水、锈剥落部份彻底打磨掉后重新涂装底面漆不配套 注意合理配套 底漆油漆未干已复涂 控制涂装最小间隔期理 超过涂装间隔期漆膜要进行拉毛或扫砂处理 被涂物表面过于坚硬、光滑注意涂装表面粗糙度 针孔(漏涂点) 表面涂层内部气泡破裂而露出的可见底材的小孔溶剂混合比例不当挥发太快,成膜物来不及补平空隙调整溶剂和稀料对轻微针孔,用砂纸打磨,反复簿涂几层环境温度过高,表干‘凝定’迅速,封闭了涂层内溶剂及空气/快干涂料适当调整温度下喷涂一次涂装过厚或有孔涂层表面上喷涂过厚有机涂层注意推荐膜厚或必须稀释达到要求溶剂平衡‘错误‘压力过大过份的通风或大风环境喷涂时距离太远起泡涂膜表面有疱疹小泡,有的含在膜内部,泡首先产生在附着力最弱点集中的地方---最主要原因是由涂层内存在膨胀蒸汽或空气所致(溶剂、潮气、冷凝水、可溶盐份、空气等)在涂装前激烈搅拌时裹入空气形成气泡,不待其消失即进行涂装,因溶剂挥发太快,表层迅速变稠和表干、气泡来不及益处油漆搅拌后,放置一段时间,让气泡益处气泡首先发生在涂层附着力低的地方气泡里面存在空气液体(水溶液、溶剂)结晶体用手工砂纸全部磨一下,重新薄喷一度漆涂装黏度太大调整黏度不宜太大底漆中的可溶性稀释颜料在浸渍使用或高湿度区域应采用不透水的涂料可溶性化学盐类渗透稀释作用—渗压起泡表面油类、腊或脏物等污物,会使附着力不好,潮湿蒸汽在此处进入涂层而形成泡。
油漆常缺陷及处理方法1.、气候和酸性的攻击漆面出现不规则的细纹、有少量脱色、部分剥离或碎裂表面原因受腐蚀性物质的侵害,如双氧水刹车液或酸性电池落在表面的酸雨在新漆表面使用清洁剂预防在新喷漆的表面避免使用清洁剂确保漆膜已经完全固化解决轻微的创伤可以用P2000 水磨砂纸打磨然后用抛光的办法来补救,一旦遭受更严重的腐蚀,就必须用P800 水磨砂纸彻底打磨,确保所有污染物的痕迹已经被去除,然后重新喷涂2、渗色颜色从现有的旧漆层或底漆层渗透到了新面漆上原因现有的旧漆层含有容易渗透的基础底色原子灰未完全干透,呈现出原子灰的颜色。
预防原子灰必须彻底干燥在喷涂前去除表面所有不粘附的喷涂物解决如果面漆只出现少量的渗色而渗色来自中途漆则可通过强制干燥后再重新喷涂。
渗色:面漆吸收了来自下一涂层或旧漆层的颜料①底漆层材质耐溶剂性差;②与油漆不相容的旧漆膜或沥青没有完全去除。
原因:①刚喷涂的面漆出现局部褪色;②如果过多添加催干剂,也会发现此现象;③底漆层由于面漆没有完全喷涂,遮盖不好误认为是渗色。
3、翻黄底层填料引起表面发黄原因油漆或原子灰调配时加入过量的双氧水或催干剂预防需精确计算双氧水或催干剂的量解决用P800-P1000水磨砂纸打磨,喷上环氧/中涂底漆密封隔离后,重新喷涂4、起水泡涂料中残留的水气遇热膨胀聚结后,引起漆面突起及膨胀原因①特别是在裸金属表面或原子灰表面出现的水泡居多,原因是金属件与原子灰在放热的过程中要吸收水份②在高湿低温的环境喷涂作业过程中,由于涂层中残留一定的水份干燥不彻底所致预防①在喷涂前注意不要在即将工作的表面留下汗渍或指纹②只使用经过推荐和认可的材料③各个工序作业前和作业后都要使其所用产品干燥彻底解决在受影响表面上用P1500或P2000打磨干燥过后,重新喷涂5 针孔/气泡大体积的圆形空气泡或水泡,经常出现于接缝区域和角落或超厚的填料及塑料表面原因料屑膜的粗劣毛边干燥时过分加热预防避免厚涂油漆,确保漆膜可以渗至接缝和边角位置使用推荐的稀释剂和掌握正确的喷涂技巧解决用P1000-P1500水磨砂纸打磨,必要时填补小量原子灰在较大的针孔/气泡的位置,然后重新喷涂原因:在接缝区域和角落厚涂层中有白色的气泡出现,由于较厚的涂层在干燥过程中受热表面干燥过快,涂层中的溶剂或稀释剂难以挥发所致6、发白/起雾在漆膜表面形成乳状光雾,特别是在较厚的涂层更为明显原因①在高温潮湿的条件下使用了快干型稀释剂②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使用了干燥过快的稀释剂③因喷涂气压过大使工件冷却,随后出现水汽冷凝而产生的发白④在喷涂施工前车身板材温度过低预防使用高质量的稀释剂,缓慢蒸发解决①对出现发白的工件进行升温烘烤②如果问题不是很严重时,可用抛光处理擦掉③如果表面已经被十分严重影响时,应用P1500 水磨砂纸打磨后,重新喷涂7、污染/工业微尘着色斑点或飞溅斑点,如在漆面上沉淀,或变色或着色的污点原因滴落在漆面上的树液,树脂,湿花瓣,果浆或鸟粪等金属粒子深入漆面中并氧化预防避免在漆面上留有如何灰尘确保漆面已经完全固化解决用清水洗洁后、再用清洁剂擦拭,如果还有剩余物可用P2000 砂纸打磨再用抛光蜡配以抛光机进行抛光处理,使其恢复光亮;如变色污点和着色点仍留在漆面上则需重新喷涂8、腐蚀/生锈漆面上的疏松的涂层和变色污点,尤其在车身边缘及接缝处常见原因裸露金属表面因意外损坏而暴露或留下的未经过处理钻孔洞裸露金属的表面的漆膜因为污染物而遭受破坏预防确保所有的金属表面再喷涂前都能受到正确的处理和保护如:使用了流动的腐蚀底漆尽快修补漆膜的任何损坏,立即处理新的暴露金属的边缘9、裂纹长期曝晒在室外的板材,如温度、紫外线、水和溶剂等引起漆膜变硬,易碎原因①由于涂层内部干燥不彻底或者使用材料不匹配造成的内部涂层发软,而表漆干燥充分时,在受热过程中内部涂层膨胀时对表漆膜进行的撕裂②未经处理或处理不透而直接喷涂于破裂的旧漆面上漆层太厚预防观察现有的末道漆,在喷涂前修补所有的裂痕如果漆层太厚,打磨旧漆层,在喷涂前须打磨所有较厚的表面解决(注意事项:在对涂层施工时,闪干时间一定要足够,涂层不要喷涂过厚)用P800 水磨砂纸彻底打磨损坏的漆面,有需要填补原子灰,经打磨及补上中涂后重新喷涂10、内含污垢/尘/土在储存或涂料凝结时,外界杂物粘附于末道漆表面,形成包块。
涂装缺陷有上百种,一般可分为漆膜缺陷和漆膜的破坏状态。
所谓漆膜缺陷是指漆膜的质量与规定的技术指标相比所存在的缺陷,一般产生于涂装过程;漆膜的破坏状态是漆膜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或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产生的综合性能变化的外观表现。
由于某些漆膜缺陷和漆膜的破坏状态两者从外观形态来看非常相似,也都是涂装过程中涂装工艺控制不当所形成的,但两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有很大差别。
所以必须分类清楚,才能有效地防治。
1 喷涂过程中产生的漆膜缺陷及其防治方法涂装过程(含涂装后不久)中产生的漆膜缺陷,一般与被涂物表面的状态、选用的涂料、涂装方法及操作、涂装工艺及设备和涂装环境等因素有关。
现将汽车涂装中常见的漆膜缺陷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1 颗粒漆膜中的凸起物呈颗粒状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的现象。
由混入涂料中的异物、涂料变质或过喷涂而引起的称为涂料颗粒;金属闪光涂料中铝粉在涂面造成的凸起异物称为金属颗粒;在涂装时或刚完成的湿漆膜上附着的灰尘或异物称为尘埃。
1、产生原因(1)涂装环境的空气清洁度差。
调漆室、喷漆间内有灰尘。
(2)施喷件表面不清洁。
如打磨后施喷件内外没有彻底清洁;选用质量较差的绵布做清洁,而绵布的纤维物留在施喷件上。
(3)施工操作人员工作服、手套等材料掉纤维。
(4)易沉淀的涂料未充分搅拌或过滤。
(5)涂料变质,如漆基析出或反粗,颜料分散不佳或产生凝聚,有机颜料析出,闪光色漆的漆基中铝粉分散不良等。
(6)喷漆间内温度过高或溶剂挥发太快。
(7)漆雾过多(干喷涂),涂料的粘度过高。
(8)输漆系统中用的泵不合适,喷漆间压力不平衡,压缩空气没有过滤或过滤时不充分。
2、防治方法(1)调漆室、喷漆间内的空气除尘要充分,确保涂装环境洁净。
(2)施喷件表面应清洁。
如用粘性擦布擦净或用压缩空气吹净喷涂表面上静电吸附的尘埃。
(3)操作人员要穿戴不掉纤维的工作服及手套。
(4)供气管路上要安装有过滤器。
(5)不使用变质或分散不良的涂料。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一、流挂;在垂直和斜面上,漆膜形成不均匀的条纹和淌挂下垂状态。
1、枪距近:喷出的油漆没在密布均匀的释放区,射在被涂面上面积小漆量大。
小枪 150mm 至 250mm,大枪 250mm 至 350mm。
2、枪速慢:形成湿膜一次过厚,因漆液的重力而下垂。
小枪每秒 300mm 摆布,大枪每秒 400mm 摆布。
3、气压大:出漆速度加快,射在被涂面上造成喷量大,湿膜过厚而下垂。
小枪每平方厘米 4 公斤,大枪每平方厘米 6 公斤。
4、粘度稀:粘性底,附着差,挂不住,抵制不住漆液重力。
小枪喷底漆 18 至 22 秒,面漆 16 至 18 秒,拉光 12 至 16 秒。
大枪喷底漆 25 至30 秒,喷面漆 18 至 22 秒。
5、室温低:干燥慢,第二次喷漆间隔时间短,湿膜过厚而下垂。
≥ -3 度,最佳 25 度摆布。
6、角度不对:厚薄不均,薄处遮盖正好时,厚处湿膜过厚而下垂。
上下摆布不弧状、不倾斜,横平竖直。
7、搅拌不均:涂料稀稠不均时压力释放形成脉冲,使用前搅拌透,使用后定时搅拌,每 15 至 20 分钟摆布搅拌一次,温度高时时间短一点。
8、喷出量大;湿膜过厚而下垂,根据枪嘴直径大小与空压力的调整。
9、漆前处理不好:油水影响湿漆膜吸附力,清除干净,操作环境湿度≤80%。
10、湿膜太厚 (重枪) :一次喷涂过厚,湿膜小枪≤15um,大枪≤25um。
11、压缩空气中油水没排尽:空气中油水混入漆液中,造成被涂面油水污染影响湿漆膜吸附力与漆膜层分离。
定时排放油水分离器油水,夏日室外每小时一次,冬天室外三小时一次,其实二小时一次,室内增加一小时。
排放油水处与喷枪枪距离≤15m。
二、颗粒:有颗粒杂质突起物影响漆膜表面的平整光滑和光泽度。
1、环境污染:避免风沙、烟雾、粉尘的侵袭。
喷漆室内压风过滤棉及时清理更换,室外喷漆要注意风向,地面整洁及泼水湿润,并行操作间隔不要太近。
2、枪距太远;漆雾微粒的密度不够,喷在工件表面上无法流平形成漆膜。
建筑涂料常见的涂层弊端及防止措施在涂装过程中或涂装后使用期间,所产生的涂层弊端一般与被涂物的状态、涂装工艺、涂料品种、涂装方法及操作、涂装环境等因素有关。
常见的涂层弊病如下:一、流挂、流淌产生原因:1、涂层的密度大,在涂料中含有密度大的颜料、填料。
2、涂层过厚,流挂与流淌的难易与涂料厚度的3次方成正比例。
3、涂层黏度过低或搅拌不均匀。
4、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湿度很大,涂料干燥迟缓。
预防措施:1、适当调整配方,密度大的颜料、填料要慎用。
2、严格控制施工涂层的厚度,根据不同涂料的施工要求进行,不可过厚。
3、控制好涂料的施工黏度,不同类别的涂料应按其要求的黏度施工。
4、施涂环境温度一般应保持在10℃以上,相对湿度要小于85%。
二、露底、遮盖力差产生原因:1、涂料中颜料的含量过低、填料的含量过高。
2、涂料搅拌不均匀。
3、涂料黏度低、涂刷过薄。
4、基材与涂料的颜色相差过大。
预防措施:1、适当地增大颜料用量,调整颜料、填料的用量比例。
2、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充分搅拌涂料使其均匀。
3、适当增加增稠剂用量,达到产品黏度,施工时应精心操作,力求厚薄均匀。
4、当基材颜色过深、涂料颜色过浅时,可适当增加涂刷涂料工序或增大涂料中颜料的用量。
三、刷痕、辊筒痕产生原因:1、涂料本身的流平性差。
2、刷子、辊筒过硬3、涂料的颜料/基料比例不合适,颜料、填料含量过高。
4、基材过于干燥,施工环境温度过高。
预防措施:1、使用流平性好的有机增稠流变剂来改善流平性。
2、根据所用涂料选用合适的刷子及辊筒3、调整涂料的颜料/基料比例,增加基料用量。
4、对基材施涂封底液,避免在温度过高条件下施工。
四、裂纹、裂缝产生原因:1、基层未处理好,有粉尘、油污等。
2、涂料所用基料过少或成膜助剂用量不够。
3、施工温度过低,涂层过厚。
4、底涂层未干即涂面涂层。
预防措施:1、按施工规范处理好基层。
2、增加基料或成膜助剂用量,确保所用基料在施工温度下能成膜。
3、施工温度最好在10℃以上,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涂层厚度。
灰尘(颗粒):在漆膜内或表面有杂质微粒,呈颗粒状凸起原因:1、油漆结晶或受到污染;2、喷涂环境污染(喷房、流平间、烘箱、静电除尘设备、滤网等);3、待施工件表面未处理干净(清洗不干净、打磨不良等);4、喷涂过程风向、压差不符合要求;5、进出喷房工作人员防尘措施不合理。
预防:1、确保供漆系统和管道清洁,必要时在管道中增加过滤装置;确保正确的调漆、投漆操作过程;进货检验应对油漆颗粒大小进行检测;2、按照清洗保养计划,定期清洁喷涂设备;3、对待施工件表面灰尘应采用粘布擦拭和在预处理槽液中添加清洗剂等方法来加强清洁;4、对喷涂过程各关键点的风向、压差定期监督。
5、操作员进入喷房必须有相应的防尘措施。
措施:1、采用1000目的砂纸将漆膜打磨平,用抛光机进行抛光处理;2、对缺陷处采用点修补的方法处理,修补面按点修补操作指导进行喷漆,等漆膜完全固化后,再对修补面进行抛光处理;3、情况严重时,应用800目砂皮对缺陷处打磨后重新上件喷涂。
流挂:在工件斜面或竖直面的漆膜上出现漆膜局部变厚,呈波浪、浅滩形状原因:1、压缩空气太小(雾化空气太小、扇形空气太小);2、喷枪、旋杯离工件距离太近,移动速度太慢;3、油漆粘度太低;4、基材表面温度太低;5、涂装环境温度太低;6、涂装环境湿度太高。
预防:1、按照涂装工艺卡,设置雾化和扇形的空气流量;2、按照程序编制指导手册,设置参数;3、按照调漆工艺卡调配油漆;4、确保喷涂环境温度在涂装工艺卡规定的范围内;5、确保喷涂环境温度在涂装工艺卡规定的范围内;6、确保喷涂环境湿度在涂装工艺卡规定的范围内。
措施:1、采用1000目的砂纸将漆膜打磨平,用抛光机进行抛光;2、情况严重时,用800目砂皮将表面磨平后重新喷涂。
纤维丝:在漆膜内或表面承丝状物分布,影响外观。
原因:1、油漆受到污染(含有丝状物);2、喷房、流平间、烘箱顶棉纤维丝含量过高或滤网受损;3、机械手防护服饰、臂套存在纤维丝;4、喷涂过程风向不符合要求;5、进出喷房工作人员防护服饰存在纤维丝。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喷漆缺陷是指在喷涂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表面缺陷,如气泡、流挂、鱼眼、起皮、起泡、剥离等。
这些缺陷影响了产品的外观质量,降低了产品的价值。
因此,了解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1.气泡气泡是喷涂表面上出现的孤立的空洞或气泡。
其产生原因可能是底漆没有充分干燥、漆膜太厚、喷漆工艺不当等。
为了预防气泡的产生,一些措施可以采取:-底漆的干燥时间要充足,不要急于进行上涂,以避免底漆中的溶剂在上面形成气泡。
-喷涂时要均匀稀释涂料,避免涂料流畅性差造成的堵塞和气泡。
-喷漆前要确保喷涂表面干净,无尘、离型剂等杂质,以免杂质透过涂料形成气泡。
2.流挂流挂是指涂液在下垂,形成长条状的缺陷。
其产生原因可能是喷涂方式不正确、膜厚过厚等。
为了预防流挂,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喷涂方向和喷涂角度,避免产生流挂现象。
-控制涂料的流动性,喷涂时薄而均匀,避免过厚的涂料导致流挂。
-喷漆前要使用合适的底漆和面漆,以保证涂层的附着力和流平性。
3.鱼眼鱼眼是指喷涂表面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凹陷。
其产生原因可能是污染物、油脂或硅油等杂质进入涂层导致的。
为了预防鱼眼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喷涂前要保持涂装环境的清洁,避免灰尘或杂质进入涂层。
-使用高品质的喷漆设备和喷头,避免喷漆设备造成的鱼眼。
-在喷涂前使用适当的清洗剂清洁表面,以去除可能导致鱼眼的油脂或硅油。
4.起皮起皮是指涂层出现局部脱层和起泡现象。
其产生原因可能是底漆未充分干燥、底漆与面漆不匹配等。
为了预防起皮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底漆的干燥时间要充足,确保底漆已经完全固化并与面漆充分结合。
-底漆和面漆的性质和配比要匹配,确保表面涂层的粘合力和抗剥落性。
-喷漆时要确保涂层的厚度均匀,避免涂料过厚或过薄,导致底漆和面漆的附着力不足。
5.起泡起泡是指涂层表面出现气泡状的凸起现象。
涂层的常见缺陷和避免流挂眼泪状瀑布状流挂的原因喷枪与钢板的距离太近,湿膜厚度太厚;溶剂加得太多;基材表面太光滑;基材表面温度太高,环境(涂料)温度太低。
流挂的修补在涂料没有干燥/固化前,用漆刷理平;如果涂料已经干燥/固化,砂磨/清洗,或者喷砂处理;喷涂新的涂层。
桔皮- 涂层表面高低不平象桔子皮桔皮的原因涂料的黏度太大;喷枪与钢板的距离太近;溶剂挥发太快;涂料的压力太高。
桔皮的修补在涂料没有干燥/固化前,用漆刷理平;如果涂料已经干燥/固化,砂磨/清洗,或者喷砂处理;调整喷涂的数据;喷涂新的涂层。
皱皮皱皮的原因这种由于喷枪与钢板的距离太近或涂料的压力太高所造成的皱皮,通常不影响其内在质量。
涂层配套不合理,如在长油度的醇酸涂料上涂含有强溶剂的涂料,这种皱皮会造成涂层剥落。
皱皮的修补第一种情况:砂磨/清洗+ 修补。
第二种情况:重新施工。
针孔- 细小而很深的小孔针孔的原因溶剂/空气通过涂层时留下的肉眼可见的痕迹;环境(涂料)温度太高;溶剂挥发太快;颜料的沉淀。
针孔的修补如涂料没有干燥/固化,使用稀释后的涂料,用漆刷修补;如果涂层已经干燥,用砂磨+ 清洗,或喷砂清理,然后重新喷涂。
龟裂龟裂的原因涂料的塑性变化过大;涂层太厚;施工或固化时,基材或环境的温度太高;底层涂料太软。
龟裂的修补小面积:砂磨/清洗龟裂的表面;大面积:喷砂;重新喷涂。
发白- 云雾状发白的原因刚涂装的表面受雨水或潮气的侵袭(水进入液态的涂层表面;在冷、潮湿或通风不良的状态下,环氧涂料中的固化剂-胺析出涂层的表面发白的修补轻度:用溶剂擦;中度:砂磨+ 清洗+ 重新喷涂;严重:喷砂出白+ 重新喷涂。
针孔现象●涂膜上产生针刺状孔或象皮革的毛孔样现象●涂膜中的溶剂在表面干燥过程中快速蒸发,其痕迹成孔残留,工件的边角等,为容易产生部位。
针孔产生的原因:针孔:喷漆过程中,钢板有水珠寸在,开通或使用过程中有水溅入,油漆本身有较大水份缩孔:沥清是厚浆涂料,在成膜过程中,涂料表面张力很大,在喷涂过程中有汽泡,成膜后,张力降低,汽泡雾化后形成缩孔;涂料与稀料搅拌不均匀●环境原因温度高;风速快;湿度高●设备、机器原因升温过急、表面干燥过快●涂装作业时的原因 吐出量大;涂膜过厚;底漆的底孔●材料导致的原因稀释剂挥发过快;涂料的流动性差;涂料中混入水分等异物针孔的防治:●改善涂料性能、提高涂料的针孔极限●添加挥发慢的溶剂或降低涂料施工粘度,使湿漆膜的表干减慢●加强管理、避免混入不纯物●改善涂装环境、设定合适的涂装温度、湿度、风速等条件●提高喷涂操作的熟练程度、注意正确的喷涂手法、走枪速度和枪距,保持均一、合适的漆膜厚度●升温时应缓慢升温,避免溶剂急速挥发。
涂料施工后的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涂料施工是室内装修中常见的一项工程,它能够提升墙面的美观度和保护墙体,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
了解这些常见缺陷及其处理方法对于装修工作者和业主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涂料施工后的常见缺陷,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起皮起皮是涂料施工后常见的缺陷之一,指的是涂料与墙面发生剥离现象。
造成起皮的原因有很多,如墙面处理不当、底漆未干透、涂料干燥时间不足等。
处理起皮问题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清洁墙面:使用洁净软布沾水擦拭墙面,将起皮涂层完全清除。
2. 彻底干燥:确保墙面干燥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可以使用电扇或空调等设备加快干燥速度。
3. 刮平和修补:使用抹刀将墙面刮平,并进行修补,确保墙面平整。
4. 重新涂料:进行底漆及面漆的重涂。
二、开裂开裂是涂料施工后另一个常见的缺陷,常见于老房子或墙面材料龄期较长的房屋。
开裂的原因有墙体收缩、温度差异等。
以下是处理开裂问题的方法:1. 清理和准备:清理裂纹处的杂物和旧油漆,确保墙面干净。
2. 裂纹处理剂:购买适合的裂纹处理剂,根据产品说明将其填充到裂纹中。
3. 平整处理:用刮刀将处理剂刮平,使其与周围墙面平整。
4. 涂料修补:使用与原涂料相同的颜色和类型进行修补。
三、漏涂和滴落漏涂和滴落是指在涂料施工过程中,有部分涂料滴到地面或周围物品上的现象。
这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造成浪费。
解决漏涂和滴落问题的方法如下:1. 及时清理:在涂料滴落时及时清理,可以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
2. 保护措施:在施工前,覆盖地面和周围物品,以防止涂料滴落。
3. 控制用量:在施工时,要控制好刷子或辊筒上的涂料用量,避免过多涂料积聚。
四、色差色差是指涂料施工后,墙面颜色与预期不一致的情况。
色差可能由于施工中混色不均匀、涂料不同批次的差异等造成。
解决色差问题的方法如下:1. 混合涂料:如果使用的是同一批次的涂料,但仍存在色差,可以将涂料进行混合搅拌,使颜色均匀。
涂装及油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2010-04-08 20:17:23 来源:聪锐化工作者: 【大中小】浏览:674次评论:0条涂装及油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一、遮盖力差(覆盖不良)现象:因涂料的遮盖力差或喷得太薄,透过漆膜可以看见下层表面的颜色,这种情况发生在难以喷漆的区域,车身下保护板或尖锐的边角处。
成因:1、喷涂方法不当。
2、过份使用慢干稀释剂,在未达到足够漆膜厚度前形成了垂流。
3、油漆混合不均匀或过份稀释。
4、由于研磨、抛光过度,减小了色漆层的厚度,或喷涂层数太少。
5、使用了劣质不良的稀释剂。
预防:1、使用正确的喷涂方法,保证漆膜厚度适当,平整均匀。
2、喷涂室的空间要合适,照明条件要好,喷涂时要特别注意不可接近区域的涂膜质量。
3、要将油漆彻底混合均匀。
4、禁止对漆膜过度抛光。
要特别注意边角区域。
5、使用良好的正确的稀释剂。
补救:让漆料略干后重喷或将缺陷区域打磨平,然后重新喷漆。
二、失光(失去光泽或低光泽)现象:漆膜干燥前光泽丰满,干燥后缺少光泽或日后漆膜光泽逐渐消失。
成因:1、底漆附着力差,或底漆未彻底固化就在其上喷涂面漆。
2、油漆中使用的稀料质量太差或型号不对,或者使用了其他不配套或质量较差的固化剂。
3、油漆调配或喷涂方法不当,如粘度过低,雾化过度。
4、基底表面质量太差。
5、由于湿度太在或温度太低,油漆干燥速度太慢.溶剂蒸气或汽车尾气侵入了漆膜表面。
6、漆膜表面受到了蜡、油、肥皂水或水的污染;或烤房中空气污秽,喷漆房中排气不良,使干固的喷粒落在已喷好的表面上。
7、在新喷涂的漆膜上使用了太强洗涤剂或清洁剂,或者喷完后过早进行抛光,或者使用的抛光蜡太粗。
8、面漆或清漆喷得太薄。
预防:1、使用合格的底漆,要等底漆层充分干燥后再在其上喷涂面漆。
2、只使用推荐型号的稀料和合格的固化剂。
3、要充分搅拌油漆,保证喷漆环境符合要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喷涂,喷涂厚度适当。
4、彻底地清理基底表面。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喷漆缺陷是指在喷涂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理想的现象,包括表面不平整、颜色不均匀、气泡、流痕等。
这些缺陷给产品的美观度和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喷漆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表面不平整的缺陷:表面不平整是指喷漆后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坑洼、起皱等问题。
1.喷涂设备不良:喷枪使用不当、喷枪压力过高或过低、喷头堵塞等都会导致喷涂后表面不平整。
预防措施是选择合适的喷涂设备,并根据产品要求调整喷涂压力和喷头尺寸。
2.喷涂前表面处理不当:表面存在油污、灰尘、残留物等会导致喷涂后表面不平整。
预防措施是在喷涂前对表面进行清洁和处理,确保表面无杂质。
3.喷涂底材质不适合:底材质的选择也会影响喷涂后表面的平整度。
预防措施是选择合适的底材质,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二、颜色不均匀的缺陷:颜色不均匀是指喷涂后表面出现色差、色斑等问题。
1.涂料不稳定:涂料中的颜料分散不均匀会导致喷涂后表面出现颜色不均匀。
预防措施是在使用涂料前充分搅拌,确保颜料均匀分散。
2.喷涂厚度不均匀:喷涂厚度的不均匀会导致颜色不均匀。
预防措施是调整喷涂的速度和角度,确保涂料均匀喷涂。
3.反光度不一致:涂料表面的反光度不一致会导致颜色不均匀。
预防措施是选择质量稳定的涂料,确保反光度一致。
三、气泡的缺陷:气泡是指喷涂后表面出现小气泡或大气泡的问题。
1.涂料中含有溶剂:涂料中含有溶剂会释放气体,导致气泡的形成。
预防措施是选择低挥发性的涂料,减少溶剂的含量。
2.喷涂环境潮湿:潮湿的环境会在涂料表面形成气泡。
预防措施是在喷涂前确保喷涂环境干燥,或使用干燥剂吸附湿气。
3.喷涂过厚:喷涂过多涂料会导致气泡的产生。
预防措施是调整喷涂的厚度,避免喷涂过多。
四、流痕的缺陷:流痕是指喷涂后表面出现纹路状的缺陷。
1.喷涂速度过快:喷涂速度过快会导致涂料形成纵向的流痕。
预防措施是调整喷涂速度,保持匀速喷涂。
2.喷涂厚度不均匀:喷涂厚度的不均匀会导致涂料形成横向的流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