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64.00 KB
- 文档页数:5
周末作业卷(一)班级姓名一、基础题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8分)秋天的美多少带点xiāo( )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是有些愁脑、sù( ) 杀的。
其实,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lăng( )圆满的启事呢?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在秋天这样美丽明朗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啊!(1)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xiāo ( )瑟sù ( ) 杀清lă ng ( )(2)语段中有两处书写有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改为改为(3)“成”第五笔的笔画名称是(1分)(4)朗读该语段时,语速、语调应()(2分)A.平缓轻柔B.急促高亢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小强和小刚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他终于夺得冠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C.中国高铁正在积极走出国门,谁也不会否认它将来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学校的几名老师带领我们游览了巧夺天工的张家界大峡谷。
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3分)A.文学的条件很简单:有话值得说,说得恰到好处。
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才完美。
B.雪花六角,晶莹且轻盈,可谓天之魂魄,雨之精灵。
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雪者,天下之奇也。
C.风大起来了,湖畔的树木花草开始摇动起来。
树叶的摩擦声响起来,一直响到整个世界都充满它们的喧哗、呼啸。
D.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缤纷多姿的。
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它就会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胸。
4.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中的“顶”字用得好,因为一个“顶”字点明雪少,位置高,写出了矮松之美。
B.“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由“睡着”“唤醒”这两个词可知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七年级语文第一周周末作业班级:姓名:家长签名:一、古诗默写1.请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请默写《次北固山下》,。
,。
,。
,。
二、看拼音,写词语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 xīn rán()张开了眼。
2.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3.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的,笑着,走着。
4.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jìng mò()着。
5.他们看着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zhuó luò(),有了依靠。
6.树尖上顶着yī jì()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7.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8.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cū guǎng()。
9.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了。
10.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 duōduōbīrén ()。
三、仿写句子例句: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雨,,。
秋天的雨,,。
冬天的雨,,。
四、阅读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做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
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是毒药。
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
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
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
初一年级语文第十三周周末作业班级姓名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题。
①孩提时代读过一则童话:一天,种子很不理解地问稻子:“你把全身都献出去了,得到人类的什么报酬呢?”稻子自豪地回答:“得到人类的珍视。
”——故事意在告诉孩子们,只有对人类作出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的。
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战斗里,战士们出生入死,献身疆场;在抗洪救灾的斗争中,英雄冒险救人,激流勇进……无数无名英雄在工作,在贡献,在奋斗……正因为如此,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伟大的。
③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历来被视为高尚人格的表现。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今天,曲啸同志又加了句名言:“爱的本质是给予。
”这些是那么地震撼人心,他们的精神实质是何其相似啊!④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前面,不平衡的心理就产生了——忌妒眼红,行动上则争名夺利,乃至蝇营狗苟。
只有把贡献放在第一位,把“自私的我”踩在脚下,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好处理了,这时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⑤“心底无私天地宽”,砸碎了狭窄的“自我”桎梏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幸福——因为那开阔的胸襟,那崇高的理想已经使你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高尚的人。
1.全文的论点是:。
2.②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③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第④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二、批注阅读。
请对下面文章至少做八处批注。
要求:至少选两个字词做赏析;1至少选两处修辞做赏析;至少选一处写作手法做赏析;至少选一处写你的联想;至少选一处写你的疑惑;写出你对全文的阅读感悟。
并完成文章的阅读理解题1-5题。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
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
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
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第十六周七年级语文周末作业——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命题人:倪晓霞审核人:袁宏立学生姓名家长签字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遴.选(lín) 伫.立 (zhù) 驯.良(shùn) 深邃.(suì)B.蛰.伏(zhé) 翌.日(yì) 粗犷.(ɡuǎnɡ) 濒.危(bīnɡ)C.参.天(cān) 要塞.(sài) 步履.(lǚ) 牌坊.(fānɡ)D.分娩.(wǎn) 摒.弃(bìnɡ) 镶嵌.(qiàn) 翩跹.(xiān)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B.至于下一个星期天到哪里去参观?大家要好好商量一下,作出决定。
C.在张择端所绘的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能找到一家飘着书香气的清朗开阔的书铺。
书铺外的幌子上写着“书坊”两个大字。
D.为解决国际电子商务中出现的争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ADR,(替代争议解决系统)为消费者提供解决纠纷的一个途径。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四川汶川的映秀镇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依山傍水,秀色可餐....,为游客所称道。
B.近年来,我国除了依据国际法不断向非法占有中国文物的国家提出严正交涉外,每年还拨出数千万资金到海外回购流失文物。
即便如此,一切努力还都只是杯水车薪....。
C.五个福娃形象可爱,栩栩如生....,是最受欢迎的奥运纪念品。
D.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草木葱茏,进退维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江苏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B.美国的次贷危机的确在持续蔓延,尽管美国政府最近推出了一系列大手笔的救市举措。
C.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D.饱受质疑的中国奶粉行业,对于三鹿奶粉导致大量婴儿肾结石的事件无异于雪上加霜。
5、下列几个句子,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①孩童时期就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
②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
③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就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
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
⑥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
A.④⑤③⑥①② B.④①⑥②⑤③ C.①②③⑥⑤④ D.①⑥②③④⑤二、按要求答题6、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按顺序订正到田字格中。
(2分)精湛问鼎苍穹循序渐进锐不可挡屈指可数自立更生矫健悠然自得7、补写下列句子。
(1)无情有恨何人觉,(2),卷舒开合任天真。
(3),只有香如故。
(4),吾将上下而求索。
(5)倚槛风摆柄柄香,。
(6)足蒸暑土气,。
(7)《木兰诗》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8)《观刈麦》中,表现农夫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9)毛泽东《沁园春雪》上阕与下阕过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理解句式特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成下面的句子。
希望是如此的神奇,能让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在,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就没有力量能够摧毁我们心中的希望。
9、名著阅读。
话说孙悟空来到翠云山向之妻铁扇公主借,孰料这铁扇公主竟是被悟空当年降服的之母,悟空闻之,不禁大惊失色,暗暗叫苦。
10、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1)佛教以莲花象征,因莲花吉祥清静,能悦众心。
(2)丰和学校小考和中考连年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但还有少数家长对学校的情况不太了解,想登录学校网站了解一下,却又不知丰和学校的网址。
如果你帮他用关键字搜索的方法搜索学校网站,你可以这样做,先打开一个搜索网站,如(搜索网站名称),再在搜索工具栏里输入(关键字),再按一下键,就可以搜索到丰和学校网站了。
三、阅读理解(一)阅读《沁园春雪》,完成11-13题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1.阅读诗词要通过想象去感受诗词所创造出的具体生动的形象。
请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把“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答】1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13.作者在诗中列举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有什么用意?【答】(二)文言文阅读,完成14-17题(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唐]柳宗元《黔之驴》)(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③患耶?([清]纪昀《狼子野心》)注:俟(sì):等待。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
贻(yí):这里是“遗留”意思。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以为..神 ( ) ⑵技止.此耳 ( )⑶再就枕,将寐. ( ) ⑷乃杀而取其.革 (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16、读了柳宗元的《黔之驴》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收获?17、乙文中划线句子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从主人方面来理解)(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8-22题。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江河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
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
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
19 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时代叫固体燃料时代。
20 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増。
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人类进入了液体燃料时代。
煤和石油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积累,然而终将有消耗殆尽的时候。
因此科学家提出,21世纪将是燃气时代。
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
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
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
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的环保效果就差远了。
纯净的氢气不仅发热量高,而且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它的惟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
氢气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它可以通过分解水来获得,它的产物又是水,所以氢气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既然这样,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使用它呢?这是个成本问题,由于现在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故燃烧氢气的成本比石化燃料要高得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氢气的成本会越来越低。
德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液体和气体氢供给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约3000个氢气气站。
研制环保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攻方向。
一些国际汽车集团在环保汽车产品的开发方面下了大力。
利用氢气制造的氢动力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
在底特律举办的2002年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
科学家预测,从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15﹪的氢,到21世纪后期,人类将慢慢过渡到使用纯净氢气的时代。
(摘自《今晚报》,有删改)18.能源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代?答:19、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用原句作答答:20、划线句①“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中“这”指代什么?答:21、划线句②“它的唯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中“唯一”能删吗?为什么?22、本文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简析其效果。
答:(四)阅读《还来就菊花》完成23-26题梅花报春,揭开一年的序幕;菊花则是一年花事的后记。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最早的意思是穷尽。
菊花凋谢后绽放的大概只有飞扬的雪花了。
菊花的品种繁多,累计已超过三百种,花色丰富,仪态万方。
纤细的,婉约的,婀娜的,娇羞的,或“玉骨冰肌”,或“茎疏叶且微”,或偃或俯,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
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
菊花首先是平民化的。
孟浩然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赏菊,代代相续。
同时中国百姓还将菊花晒干,泡制清凉解毒的菊花茶,用菊花泡酒,制成“菊花酒”。
更直接的是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菊花不是高人隐士的专利,而是雅俗共赏的。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无论亭榭还是茅舍,我们都可以看到菊的身影,“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欢乐也是老百姓所共享的。
至于“人比黄花瘦”的感伤自有特定背景,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欢乐是老百姓所共享的。
菊花什么时候开始“归隐”,我不甚了了。
“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花成为隐士身份的象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成为爱菊的始祖。
后来有很多读书人在官场失意,或不甘束缚,纷纷效仿他隐逸山林,与菊相伴,过自由闲散的生活。
菊的纤瘦身影变为隐逸者的写照,菊的幽香成为独立精神的营养,至今我们翻读史书,还能嗅出菊一般的芬芳。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落叶飘零,风霜肃杀,菊携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绽放。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菊的飘零和开放一样,都有一种悲壮的色彩。
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和泥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