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壳焊接作业指导书(1)
- 格式:doc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14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文档旨在提供焊接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过程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焊后的处理方法。
通过本指导书,操作人员可以准确、安全地进行焊接作业。
二、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
2. 准备焊接设备:检查焊接设备的完好性,确保焊接机、电源、电缆等设备正常工作。
3. 确保焊接环境安全:清理焊接区域,确保周围环境无易燃物和易爆物,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4. 确认焊接位置和角度:根据工程图纸和要求,确定焊接位置和角度,做好标记。
三、焊接操作步骤:1. 检查焊接设备:确认焊接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焊接电缆是否连接坚固,焊接枪是否完好。
2. 准备焊接材料:根据焊接方法,准备好焊条、焊丝等焊接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清理焊接区域:使用刷子、砂纸等工具清理焊接区域的杂质和氧化物,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4. 调整焊接设备参数: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调整焊接设备的电流、电压和速度等参数。
5. 进行焊接:将焊接枪对准焊接位置,按下电源开关,开始焊接。
根据焊接方法的要求,进行均匀的焊接动作,保持适当的焊接速度。
6. 检查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使用目视检查和非破坏性检测方法,检查焊缝的质量和连接强度。
7. 记录焊接参数:将焊接过程中的参数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追溯。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设备,如焊接面罩、焊接手套、防护服等,确保自身安全。
2. 防止火灾:焊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火花飞溅,确保周围环境无易燃物和易爆物,必要时采取防火措施。
3. 防止电击:操作人员在接触焊接设备时,应确保设备处于断电状态,避免发生电击事故。
4. 控制焊接温度:焊接过程中应控制焊接温度,避免焊接过热或者过冷,影响焊接质量。
5. 避免气体中毒: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应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焊接作业是一项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将两个或者多个金属材料通过熔化并冷却后形成坚固连接。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焊接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确保焊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
二、材料和设备准备1. 焊接材料:根据焊接对象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丝、焊条或者焊剂。
2. 焊接设备:包括焊接机、焊枪、电源、焊接面具、手套等。
3. 焊接辅助工具:如钳子、锤子、刷子等。
4. 安全设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鞋等。
三、焊接准备1. 清洁焊接表面:使用钳子、刷子等工具将焊接表面的杂质、油脂等清除干净。
2. 确保电源连接:检查焊接机和电源的连接是否坚固,电源是否正常。
3. 调整焊接参数:根据焊接材料和要求,调整焊接机的电流、电压和速度等参数。
四、焊接操作步骤1. 安全措施: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鞋等安全设备,确保自身安全。
2. 焊接位置:将焊接对象放置在焊接台上,并固定好。
3. 焊接位置调整:根据焊接对象的形状和位置,调整焊枪的角度和位置,确保焊接方便和准确。
4. 焊接开始:将焊枪对准焊接位置,按下电源开关,开始焊接。
5. 焊接过程控制:控制焊接速度、焊接电流和电压等参数,确保焊接均匀和稳定。
6. 焊接结束:焊接到指定位置后,松开电源开关,结束焊接。
7. 检查焊缝:焊接结束后,检查焊缝的质量和外观,确保无明显缺陷。
8. 清理焊接区域:将焊接区域的残渣、焊渣等清理干净,确保焊接区域整洁。
五、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1. 质量控制:焊接过程中,要注意焊接速度、电流和电压的控制,确保焊接质量达到要求。
2. 安全注意事项:a. 佩戴好安全设备,确保自身安全。
b. 避免焊接过程中的明火、易燃物品等,防止火灾事故。
c. 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确保通风良好。
d. 焊接结束后,及时清理焊接区域,防止意外发生。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不坚固:可能是焊接参数不正确,调整焊接参数。
2. 焊接过热:可能是焊接速度过快,减慢焊接速度。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文档旨在为焊接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包括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操作步骤、焊接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焊接材料和设备:根据焊接对象的材料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和设备,如焊条、焊丝、焊机等。
2. 检查焊接设备:确保焊接设备的正常工作,检查电源、电缆、接地等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 准备焊接工具和辅助设备:包括焊接钳、钳工锤、刷子、砂纸等,以及焊接防护用品如焊接面罩、手套等。
4. 清洁和处理焊接对象表面:将焊接对象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清除干净,保证焊接区域的清洁度。
5. 确定焊接位置和方法:根据焊接对象的形状和要求,确定焊接位置和焊接方法,如横焊、纵焊、角焊等。
三、焊接操作步骤1. 焊接准备:将焊接设备接通电源,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根据焊接材料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和电压。
2. 焊接预热:对于较大的焊接对象或特殊材料,需要进行预热处理,提高焊接质量和强度。
3. 焊接接头准备:对于需要焊接的接头,进行切割、倒角、清洁等处理,确保接头的质量和适合焊接。
4. 焊接操作:将焊条或焊丝与焊接对象接触,形成电弧,通过电弧的热量将焊接材料熔化,并与焊接对象融合。
5. 焊接顺序:根据焊接对象的形状和要求,确定焊接顺序,先焊接内部或底部,再焊接外部或顶部,以保证焊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6. 焊接速度和角度: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使焊接材料充分熔化并与焊接对象融合,避免焊接过热或不足。
7. 焊接后处理:焊接完成后,对焊接区域进行清理和修整,消除焊接缺陷,提高焊接质量。
四、焊接质量控制1. 焊缝外观:焊缝应平整、均匀,无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焊接区域无明显变形或扭曲。
2. 焊接强度:焊接接头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经过必要的焊接试验和检测。
3. 焊接尺寸和位置:焊接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接头的尺寸和位置应与焊接工艺文件一致。
4. 焊接温度和时间:控制焊接温度和焊接时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焊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高炉炉体焊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铁1250M3高炉工程,由浙江省究院设计,冶责承建安装,高炉容积1250m3 ,高炉炉壳最大值径11.860米,最小值径7.78米;高炉炉体为自立式结构,炉壳为变截面钢壳体,壳厚为36mm、45mm、42mm、60mm,材质为Q345C及Q345B。
高炉炉壳全高为34.837米。
其中铁口2个,标高为:10.00m;风口20个,标高为:13.00m;其余小孔标高及布置详见设计图纸。
整个炉壳安装分为20带,每带均需在地面组装、焊接好后吊装。
高空调整、焊接时间比较多。
炉壳分为20带,每带由4(3)块或多块组合焊接而成,吊装拼接后需内、外焊接环缝及部分竖缝,且风口框、铁口框等均需现场焊接安装。
由此可见高炉炉壳本体的焊接量很大,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高炉的安全使用,鉴于以上高炉炉体的特点,为此我公司调集了在我国具有多座焊接实例经验的优秀焊工和技术人员,以保证高炉炉壳的焊缝质量。
二.编制依据:浙江供的高炉炉壳设计图纸;《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高炉炉壳技术条件》YB4079-91;预拼装按照《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BJ208-8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12470-2003;《焊缝射线探伤标准》GB3323-87;超声波探伤按照《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三.高炉炉壳焊缝工作量高炉炉壳的焊缝采用气保焊结合手工焊,本工程中炉壳的立缝焊缝约181m,横缝焊缝约622m,第5带风口带大套法兰由炉壳加工厂在工厂焊接并做热处理。
高炉炉壳本体焊缝总计803m以上。
四.高炉工程焊接管理组织机构五. 人员资格:所有焊工须持有效证件、具备二证,一是具有相应项目合格的,并在有效期内的焊工技能操作合格证,二是特种作业并在有效期内的焊工操作证。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领域。
准确的焊接作业是确保焊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焊接作业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帮助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高效的焊接作业。
二、安全措施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焊接手套、防护眼镜等。
2. 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聚集。
3. 切勿将易燃物放置在焊接区域附近,以防止火灾发生。
4. 检查焊接设备和电源线路,确保其良好工作状态。
5. 确定焊接材料的正确选择,以及焊接工艺的合理设置。
三、焊接准备1. 清理焊接区域,确保没有油脂、灰尘等污染物。
2. 对于焊接材料,通过清洁、打磨等方法,确保焊接表面的光洁度。
3. 根据工作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和电压。
4. 预热焊接材料,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5. 配备必要的焊接工具和辅助设备,如焊接夹具、万用表等。
四、焊接操作步骤1. 将焊接电源开关设置为关闭状态。
2. 将焊接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并保证接触良好。
3. 打开焊接电源开关,进行设备预热操作。
4. 检查焊接电流和电压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5. 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极、焊丝,根据工作要求进行装配。
6. 通过进一步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确保焊接设备工作稳定。
7. 进行焊接前的试焊,检查焊接设备和工艺是否正常。
8. 开始正式焊接,保持焊接速度稳定,焊接接头均匀。
9. 焊接完成后,将焊接电源开关设置为关闭状态。
10. 对焊接接头进行检验,确保焊缝无裂纹、缺陷等问题。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接头出现裂纹:可能是焊接温度过高或焊接速度过快,应适当降低焊接温度或减慢焊接速度。
2. 焊接时产生过多的飞溅:可能是焊接电源设置不当或焊接电极质量差,应重新调整焊接电流和电压,并更换优质的焊接电极。
3. 焊接接头强度不符合要求:可能是焊接材料选择不当或焊接工艺设置错误,应重新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并合理设置焊接工艺。
高炉及热风炉炉壳焊接施工工艺炉壳安装的焊接工作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应尽可能实现焊接自动化。
焊接规范,坡口型式,间隙大小,预热温度,焊材保管和焊工技能,都将影响高炉的焊接、质量。
2.4.1 接口间隙及坡口形式炉壳结构以厚板为主,间隙大小尺寸及偏差对焊接收缩和焊透焊缝的根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焊接的质量,间隙的基本尺寸为2~4mm。
炉壳的对接焊缝,当板厚超过δ≥20 时,垂直焊接处做成X 型坡口角度400,横向水平焊缝采用K 型坡口,符合设计要求。
2.4.2 焊接工艺2.4.2.1 焊接工作应由取得考试合格证的焊工来担任,焊工合格证中应注明焊工的技术水平及所能担任的焊接工作。
焊工的考试应按照GBJ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进行。
2.4.2.2 使用的钢种,以及改变焊接材料类型、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必须在施焊前进行焊接工艺试验,重要的结构应进行模拟试验。
2.4.2.3 组装时的焊接工作(点固焊及固定卡具的焊接)对焊工、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的要求应与正式焊接要求相同。
2.4.2.4 焊接工作应在组装检查合格后进行。
焊接前应清除焊缝位置附近的铁锈、油污、积水和脏物,焊接完毕后应清除焊接表面熔渣及其两侧飞溅金属;焊工必须在所焊的焊缝附近打上焊工代号的钢印,并做记录。
2.4.2.5 焊条(剂)和粉芯焊丝使用前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烤,存放在低温烘箱内随用随取。
低氢型焊条在高温烘箱内按照规定时间烘干后,存放在低温烘箱内,使用时置于便携式保温盒内进行施焊操作。
焊条的重复烘烤不宜超过二次。
低氢型焊条在常温下放置使用时,应根据施焊时的空气湿度按照表5的规定进行管理。
表5 低氢型焊条一次发放量及回收时间2.4.2.6 在焊接过程中应测量并记录天气、温度、湿度、风速。
有雨、雪时,或风速超过9m/s 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可进行焊接工作。
2.4.2.7 在进行多层多道手工焊接时,应采用分段分层退步反向焊及对称焊。
锅炉安装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1有限公司目录1 焊接准备工作2 焊工培训与考核3 焊接工艺评定4 管子的对口焊接5 焊接检验与质量要求6 焊缝返修焊接工艺1、焊接准备工作1.1 坡口准备按图纸要求加工坡口型式,保证焊接质量和焊接经济性。
当图纸无要求时,可参考标准选择坡口型式和对口要求。
1.2 焊接设备机具准备焊接设备、机具是锅炉安装工作中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项目之一,在准备时应注意设备的类型和性能;焊接设备的布置;焊接设备的接线及安全使用;焊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由于目前锅炉焊接要求严格,对受压元件,焊接要求氩弧焊打底,并要求无损检验,因此在选择设备类型和性能上,选择直流电焊机。
其它辅助设备,根据工程选定,如焊缝打磨设备、焊枪、氩弧流量,手工工具等,选型时应考虑使用方便、有效、先进性及性能价格比等。
1.3 焊接材料的准备1.3.1 要对焊接材料运行全过程的控制有效具有可追溯性。
从焊接材料的选择、采购、入库检验、标识、贮存、烘干、发放、回收等均有明确的具体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并有记录。
1.3.2 施工现场配备专用标准焊接仓库,专人保管。
1.3.3 施工现场有焊条烘干设备,并按要求进行烘烤、发放、回收、并有记录。
烘干设备上温度计、电流、电压表均有效校验期内。
1.4 焊接外部环境的要求1.4.1 下雨、下雪天、风速焊条电弧焊≥10m/s,氩弧焊≥2 m/s 时,应采取措施方可进行焊接;1.4.2 湿度≥90%不能施焊;1.4.3由材料及焊接工艺和环境温度决定是否预热及预热温度。
2、焊工培训与考核从事锅炉受压元件焊接工作的焊工,必须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进行培训、考试,取得焊工合格证后,方可进行考试合格项目范围的焊接工作。
3、焊接工艺评定3.1 焊接工艺评定是锅炉安装企业焊接能力的证明,它是指在给定钢材的前提下,企业采用合适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艺能否获得满足预期要求的焊接接头。
高炉炉壳焊接为特殊工序,具体焊接要求:
(1)壳体环缝采用手工电弧焊,竖缝当板厚δ≥25mm采用熔嘴电渣焊,其余采用手工电弧焊。
手工电弧焊采用与母材相匹配的焊条。
(2)焊接前要对坡口两侧的油、锈等污物进行清理。
焊前对坡口两侧加引、熄弧板。
其坡口、材质应与母材相同,焊后将引、熄弧板用气割切掉、磨平,不得锤击。
(3)焊条在使用前必须按焊条的说明要求进行烘干,使用时要采用保温桶。
(4)壳体焊接先焊立缝,后焊环缝。
立缝要对称焊接。
(5)壳体环缝的焊接采用分段、分层、退步反向及对称焊,在焊接每道焊缝前应进行清渣,如发现夹渣、气孔和裂纹等缺陷时,必须将缺陷清除,重焊。
(6)每道焊缝应连续一次焊完,若中途中断应采取措施防止裂纹,再次施焊前必须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继续施焊。
(7)焊后超声波检查,抽取焊缝总长的5%进行检查。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焊接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以及焊接后的处理措施。
通过本指导书,操作人员可以准确、安全地完成焊接作业。
二、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焊接材料和方法: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如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
2. 检查焊接设备:确保焊接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3. 准备焊接材料:根据焊接要求,准备好焊条、焊丝、气体等焊接材料,并进行检查。
4. 检查焊接工件:对待焊接的工件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无油污、氧化物等杂质,以保证焊接质量。
三、焊接操作步骤1. 搭建焊接平台: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大小,搭建稳固的焊接平台,并确保其水平度。
2. 调整焊接设备: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调整焊接设备的电流、电压、气体流量等参数。
3. 焊接准备:将焊接材料准备好,并根据需要进行预热处理。
4. 焊接操作:根据焊接方法,将焊条或焊丝与工件接触,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确保焊缝质量。
5. 检查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质量检查,包括焊缝的外观、尺寸、强度等指标。
6. 记录焊接参数:记录每次焊接的参数,包括焊接设备的设置、焊接材料的规格、焊接速度等,以备后续参考。
四、焊接后的处理措施1. 清理焊接残渣:将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氧化物等残渣清理干净,以免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
2. 进行后续处理:根据工程需求,对焊接工件进行后续处理,如抛光、喷漆等,以提高其外观质量。
3. 检验焊接质量:对焊接后的工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焊缝的强度、密封性等指标符合要求。
4. 记录焊接结果:将焊接结果进行记录,包括焊接质量、焊接工艺参数、操作人员等信息,以备后续参考和追溯。
五、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焊接作业中,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手套、面罩、防火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火花飞溅和烟尘对人身安全的影响。
2. 保持通风良好:焊接作业会产生一定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应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避免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高炉操作作业指导书1 目的适用范围按照高炉分厂生产计划根据作业区制定方针操作高炉,完成各项指标及产量,及时处理突发事故。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炼铁分公司高炉分厂2500m3高炉作业区。
2 引用标准与术语2.1术语焦比:冶炼一吨生铁所消耗的焦炭量。
煤比:冶炼一吨生铁所消耗的煤量。
燃料比:冶炼一吨铁所耗的燃料总量。
冶炼强度:每昼夜每立方有效容积所消耗的焦炭吨数。
利用系数:每昼夜生产的标准生铁/高炉有效容积(吨/立方米.日)合格率:合格铁质量与规定时间内的总质量之比。
休风率:高炉休风时间/规定工作时间*100%入炉焦比:干焦耗用量(吨)/合格生铁产量(吨)矿焦比:矿石批重与焦炭批重之比。
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假定风口前焦炭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加热燃烧产物,这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装料制度:对炉料装入炉内的方式方法的有关规定。
物理热:炉缸温度可用铁水温度表示,通常为1480~一五20℃。
化学热:用生铁含量来表示。
装料顺序:焦炭与矿石入炉的先后次序。
休风:高炉在生产过程中因检修、处理故障或者其他原因,务必中断生产,停止向高炉送风。
料批:按照装料顺序将矿焦放入炉内的一个循环。
批重:一批料的质量。
料线:从探尺零位到料面的距离。
低料线:高炉用料不能及时加入炉内,致使高炉实际料线比规定料线低0.5m或者更低时,即为底料线。
二元碱度:与2的比值。
三元碱度:与2的比值。
α角:指无料钟炉顶布料溜槽径向上下倾动的角度。
β角:指无料钟炉顶布料溜槽360度圆周旋转的角度。
γ角:指无料钟炉顶下料闸开关的角度。
溜槽转速ω:指无料钟炉顶布料溜槽每分钟旋转的圈数。
探尺零位:以炉喉钢砖上沿定为探尺零位。
定点布料:炉子截面某点发生管道或者过吹时,操作时溜槽倾角与定点方位由人工手动操纵的布料方式。
环形布料:随着溜槽倾角的改变,可将焦炭与矿石分布在距离中心不一致的部位上,借以调整边缘或者中心的煤气分布,又可做单、双、多环形布料方式。
高炉炉型:高炉内工作的空间形状。
焊接作业指导书1. 引言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了确保焊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指导书,以提供详细的焊接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
2. 焊接作业准备2.1 材料准备根据焊接要求,准备所需的金属材料、焊接材料、电极和辅助工具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2.2 设备准备检查焊接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焊接机、电源、气体供应等。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2.3 环境准备选择适宜的焊接环境,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清理焊接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易燃物。
3. 焊接作业流程3.1 准备工作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手套、防护服等。
确保焊接区域的安全。
3.2 清洁和预处理清洁焊接区域,去除油污、氧化物和杂质等。
根据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打磨、除锈等。
3.3 焊接位置和夹具根据焊接要求,确定焊接位置和夹具。
确保工件的固定和稳定,以保证焊接质量。
3.4 焊接工艺参数设置根据焊接材料和工件的特性,设置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3.5 焊接操作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采用适当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确保焊缝的质量。
3.6 焊后处理焊接完成后,进行必要的焊后处理,如清理焊渣、修整焊缝等。
检查焊缝的质量,确保符合要求。
4. 焊接作业注意事项4.1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确保焊接区域的安全,防止火灾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4.2 个人防护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手套、防护服等。
避免直接暴露在焊接光弧和有害气体中,保护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
4.3 环境保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
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使用适当的排风设备和防护措施。
4.4 焊接设备使用使用焊接设备时,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高炉炉壳工艺技术规范书高炉炉壳工艺技术规范书一、引言高炉炉壳是高炉的护罩和支撑结构,承担着支撑高炉料罐和保护高炉内炉体的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高炉炉壳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制定该工艺技术规范书,以供施工人员参考和执行。
二、材料1. 高炉炉壳材料应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低合金耐火材料,如高铝耐火砖、高铝浇注料等。
2. 材料应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施工工艺1. 炉壳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整体施工过程应分为预制、组装和固定三个阶段。
(1)预制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将各种型号和规格的砖块加工成预制件,包括炉壳顶部、侧壁、底部等。
(2)组装阶段:根据预制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组装,同时进行技术标准检查,确保炉壳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3)固定阶段:在组装完成后,采用炉壳支撑结构进行固定,包括斜撑、水平撑等。
固定过程中,应确保炉壳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
2. 检查与验收(1)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工艺检查,包括砖块质量检查、炉壳几何尺寸检查等。
(2)施工完成后,进行炉壳验收。
验收标准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包括外观质量、炉壳稳固性、炉壳水平度等指标。
四、安全技术措施1. 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作安全。
2. 炉壳施工现场应设立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工人清楚了解施工危险点和安全出口。
3. 施工现场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以应对突发火灾等危险情况。
4.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和易燃物品,确保工作环境清爽安全。
五、维护与保养1. 高炉炉壳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炉壳的裂缝和破损。
2. 遇到重大修理或更换炉壳部位时,应制定详细的维修方案,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炉壳保养应防潮、防腐蚀,定期除尘、清理。
六、质量控制1. 炉壳的施工应由专业人士负责,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炉壳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 严禁使用次质材料和劣质砖块,确保炉壳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高炉炉壳焊接作业指导书3#高炉炉体炉壳焊接要求及规范如下,请按照执行。
1、坡口制备:a.由于炉壁板厚36-60m之间,坡口尺寸必须按施工详制备。
b.炉底板分为δ=40及δ=25两种,δ=25向焊缝采用X型45°坡口,双面焊形式,δ=40与δ=25之间的对接焊缝采用单面坡口,带垫板焊。
c.坡口宜用多头切割机或半自动切割机制备,保证坡口质量,坡口切割允许偏差如下表:d.过渡坡口的制备,按1:4比例制备,且不小于60mm。
2、焊接工艺:气体丝的选择:采用富氩气体保护焊,焊丝为ER50-6型,直径Φ1.2mm。
气体比例为:CO220%Ar80%定位焊、焊角高度为4-6mm,距离为30-50mm,间距300mm。
焊接电流、平焊240-260A立焊150-180A横焊180-200A定位焊施焊完毕,应清除金属飞溅等污杂物,背面施焊时,应采用碳弧气创清根,将定位焊清除干净。
3、焊接:a.气体必须使用富氩气体,焊丝应妥善保管,严禁使用生锈或无渡铜的气保焊丝。
b.炉缝宜采用多道焊多层焊,先焊内侧二道后,外面碳弧气刨清根,焊接完后再焊内侧。
c.环焊缝焊接时,应由四名焊工均布沿同一方向采用分段退焊。
d.立焊缝焊接时,应从下往上进行焊接,每条立缝端头应预留200mm不施焊,以便下带安装。
e.碳弧气刨清根时,刨槽应保证匀直,如发现夹碳现象,必须铲除碳点,以免碳化焊缝。
f.如遇风雨天气,应采取遮蔽措施,以免雨水渗入熔池,气体保护效果不好或偏吹。
g.施焊时应注意控制好焊角,以防因焊缝烧偏而出现未熔合缺陷,严忌采用大电流快速焊接。
h.焊缝施焊完毕,应立即清除金属飞溅物等污杂物,对焊缝外观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整改至符合要求。
j.焊缝外观检查二级为合格,内部探伤叁级为合格。
平、立横焊位置焊接参数各道焊缝的特性。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指导书旨在提供焊接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点,以确保焊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本指导书适用于各种焊接方法,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
二、准备工作1. 确定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
2. 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
3. 准备焊接材料,包括焊丝、焊剂等。
4. 确保焊接区域干净,无杂物和油污。
三、焊接步骤1. 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的接地是否良好。
2. 根据焊接要求设置焊接设备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3. 将焊接材料固定在焊接位置。
4. 进行预热处理,确保焊接材料达到适宜的温度。
5. 开始焊接,保持稳定的焊接速度和均匀的焊接压力。
6. 定期检查焊接质量,确保焊缝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7. 根据需要进行二次焊接或修补焊接。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焊接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手套、防护服等。
3. 避免焊接过程中的触电风险,确保设备接地良好。
4. 注意火灾防范,将易燃物品远离焊接区域。
5. 焊接完成后,及时关闭焊接设备并进行清理工作。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过程中出现焊缝不均匀的情况,可能是焊接速度过快或焊接压力不均匀,应调整焊接速度和压力。
2. 焊接材料出现脱落或裂纹,可能是焊接温度过高或焊接速度过慢,应调整焊接参数。
3. 焊接过程中出现飞溅现象,可能是焊接材料含水分过高或表面有油污,应将焊接材料干燥并清洁焊接区域。
4. 焊接质量不达标,可能是焊接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应检查设备并重新进行焊接。
六、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1. 焊接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焊接缺陷、裂纹、气孔等不得超过规定的允许范围。
3. 焊接强度、密实性等物理性能应满足要求。
4. 进行焊缝外观检查,确保焊缝平整、无凹凸不平。
七、附录1. 焊接设备操作手册。
2. 焊接材料的技术规格书。
3. 焊接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
以上为焊接作业的详细指导书,希望能对您的焊接工作提供帮助。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文档旨在为焊接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操作步骤,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焊接作业的标准格式文本。
二、作业准备1. 确保焊接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并保持通风良好。
2. 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 确保焊接材料和焊接电极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4. 确定焊接作业的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
三、焊接操作步骤1. 确保焊接工件的表面光洁、无污染物和氧化物,必要时进行打磨和清洁。
2. 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3. 调整焊接设备的参数,确保焊接电流和电压适合焊接材料和工件的要求。
4. 使用适当的焊接电极或者焊丝,根据焊接工艺要求进行正确的电极/焊丝安装。
5. 进行试焊,以确保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的正常工作,并根据试焊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6. 开始正式焊接作业,根据焊接图纸或者工艺要求,在焊接工件上进行焊接。
7. 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电流,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均匀性。
8. 定期检查焊接设备和电极/焊丝的状态,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9. 完成焊接后,对焊缝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10. 清理焊接工作区域,将焊接设备和工具妥善存放,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和整洁。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2. 确保焊接工作区域的防火措施得当,禁止在易燃物附近进行焊接作业。
3. 遵守焊接设备的操作规程,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焊接设备。
4. 禁止在没有足够通风的环境中进行焊接作业,以防止有害气体的积聚。
5. 在进行高温焊接时,注意防止烫伤,避免接触热焊接件和热电极/焊丝。
6. 确保焊接设备的接地良好,以防止电击和设备故障。
7. 禁止在有水或者潮湿的环境中进行焊接作业,以防止电击和设备故障。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电流不稳定或者过大/过小:检查焊接设备的电源和电缆连接是否良好,调整焊接设备的参数。
焊接作业指导书模板一、前言。
焊接是一项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制造、船舶建造、建筑工程等。
为了确保焊接作业的安全和质量,特编写此焊接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焊接作业流程,提高焊接作业效率和质量。
二、作业准备。
1. 工件准备,清洁焊接表面,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
2. 焊接设备准备,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完好,焊枪、电源线、气体管路等是否连接牢固。
3. 焊接材料准备,确认焊接材料种类和规格,检查焊条、焊丝等是否符合要求。
三、焊接作业流程。
1. 确定焊接位置和姿势,保证焊接作业区域通风良好。
2. 进行预热处理,特别是对于厚板焊接,预热温度和时间应符合要求。
3. 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等,根据工件材料和厚度进行选择。
4. 进行焊接接头的准备,包括坡口、坡口角度、坡口宽度等。
5. 进行焊接操作,控制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确保焊接质量。
6. 焊接完成后,进行冷却处理,避免焊接区域过热导致变形和裂纹。
四、焊接质量检验。
1. 目测检查焊缝外观,确保焊缝均匀、无气孔、裂纹等缺陷。
2. 进行焊缝探伤检测,使用超声波或X射线等设备进行检测,确保焊缝内部质量。
3. 对焊接件进行拉力测试,检测焊接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 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焊接面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2. 确保焊接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因焊接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3. 焊接作业结束后,及时清理焊接区域,避免因焊渣、焊花等导致安全事故。
六、作业记录。
1. 每次焊接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填写作业记录,包括焊接时间、焊接参数、焊接质量检验结果等。
2. 对于重要焊接件,应建立焊接质量档案,记录焊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检验结果。
七、总结。
通过本指导书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大家对焊接作业流程和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日常工作中,务必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焊接作业,确保焊接质量和作业安全。
1 工程概况1.1工程范围及工作量国电吉林龙华白城热电厂2×210MW扩建机组,锅炉是哈尔滨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680t/h煤粉锅炉,超高压参数自然循环汽包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布置,燃用褐煤,固态排渣。
汽轮机是哈尔滨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210MW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双缸、单轴、双排汽、供热式汽轮机。
高温炉烟管道底部标高6.3M,顶部中心线标高45.468M,共计6条管道以锅炉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
其中 6.3M至25.95M材质为ZG3Cr24Ni7Nre的圆形管道,管道直径为Φ1738*19mm,外部保温。
25.95M至45.468M以材质为Q235A圆形管道为主,管道直径为Φ2480*10mm,内部保温。
工作量包括总体约焊口150道及支吊架的焊接。
1.2 编制依据1.2.1设计院施工图纸;1.2.2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七部分:焊接;1.2.3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1.2.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操作规程》(DL5009.1-2002);1.2.5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679-1999);1.2.6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L/T678-1999);1.2.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第八章—第十二章(2006年版);1.2.8 设备厂家提供的《焊接工艺评定》、《ZG3Cr24Ni7Nre材质的焊后处理方法》2 作业进度、劳动力安排2.1 依据项目部的施工作业计划施工工期为:2011年7月10日至2011年8月10日2.2 需Ⅱ类焊工6人。
2.3施工负责人:张学志;施工技术负责人:李柏林、丁海峰。
3 作业条件3.1 对作业人员的要求焊工必须具有有效的焊工合格证,施工责任心强,严格按照要求自检。
3.2 作业机械、工器具3.2.1 每名焊工需配备焊钳、焊帽、扁铲、手锤、钢丝刷各一个。
3.2.2 高温炉烟管道焊接时,在锅炉间0米布置一个焊机箱,放置4台焊机;锅炉间26米运转层平台设置4台焊机。
高炉炉壳气横焊、立焊、作业指导书一、使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公司承接的xx1080m3高炉工程中高炉炉壳立缝(对接纵缝)及横缝(对接环缝)的手工电弧焊焊接(SMAW),埋弧自动焊接(SAW)和气电立焊焊接。
二、编制目的由于我公司所承接的该高炉工程高炉炉体较大,壳体较厚、材质为低合金高强钢,焊接难度较大,而且高炉炉壳作为重要焊接构件其焊接质量要求非常高,焊接工艺也更为复杂。
因此为确保该炉壳焊接质量,特编制此焊接作业指导书。
三、焊接方法根据该工程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公司多年的焊接经验,该高炉炉壳焊接决定采用我公司传统优势焊接方法—手工焊条电弧焊和最近几年焊接大型冶金高炉炉壳所采用的先进焊接方法—横缝埋弧自动焊和高效气电立焊焊。
四、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1、电焊条:由于该高炉炉壳材质(钢号)为Q345B,因此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焊条电弧焊所采用的焊条型号统一为E5016型(对应牌号为J506)。
该焊条在使用前必须按说明书或规范要求进行严格和烘焙,要求烘干温度为350-400度,时间为1-2小时,烘干完毕后及时放入保温桶内保存,随时取用。
所用焊条必须附有质量证明书,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GB/T5117-1995),严禁使用无质量证明书以及药皮开裂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
1.2、焊剂和焊丝1.2.1、横缝埋弧自动焊所用的焊丝牌号为H08MnA,焊丝直径为3.2mm,焊丝盘选用标准的25kg。
对应焊剂牌号为SJ301,焊剂颗粒大小选用80-120目为宜,用前要按焊剂要求进行烘干。
1.2.2、气电立焊所选用的焊丝为药芯焊丝,其牌号为SQL507,(对应ER50-6),焊丝直径为1.2mm,保护气体采用普通CO2气体,其纯度应大于99.8%。
1.3、主要机具:电焊机、横缝埋弧自动焊机、气电立焊焊操作机、焊把线、焊钳、面罩、小锤、焊条烘箱、保温桶、钢丝刷、碳弧气刨、磨光机等。
2、作业条件2.1、熟悉图纸,焊接前项目部必须对焊工进行焊接工艺技术交底,交底完毕后,所有参加人员必须当场签字。
2.2、焊工要求必须持证上岗,施焊前应检查焊工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并且合格项目是否能满足该工程的焊接要求。
否则,项目部必须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参加实际和理论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2.3、我项目部将对所有施焊焊工进行登记建档,统一进行编号,并制作统一的胸卡,实行持证上岗。
2.4、现场供电应符合焊接用电要求。
2.5、确保所有焊接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五、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1.1、作业准备电弧焊接焊缝检查焊缝合格焊工钢印焊缝返修处理2、高炉炉壳焊缝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要求2.1、坡口形式由于高炉炉壳较厚(32-50mm),因此为保证焊透及控制好焊接变形,垂直接缝处(对接纵缝)应加工成X型坡口,对于横向水平接缝处(对接环缝)为避免熔融金属流淌应采用对称的K型坡口,具体尺寸见下图:2.2、坡口加工应尽量采用自动或半自动切割机加工,如采用氧气-乙炔火焰加工则必须认真操作,确保坡口尺寸符合要求。
火焰切割时,切口上不易有大于1mm的缺棱,其为1—3mm时可用机械加工或休磨整平,当缺棱或沟槽超过3mm时应采用Φ3.2mm以下的低氢型焊条补焊,并休磨平整。
2.3、清理焊口焊接前,焊工应自觉认真检查坡口、组装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并清除焊缝附近(坡口及坡口两侧80mm母材区域内)的铁锈、油污、积水、冰雪和赃物。
2.4、定位焊2.4.1在正式焊接前,应先对焊缝进行定位点焊,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点焊长度不应小于50—100mm,间距量为500—600mm,并应填满弧坑。
定位焊所用焊材和方法与正式焊接一致。
2.4.2定位焊缝施焊后,应彻底清除渣皮、飞溅等,并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表面裂纹、表面气孔,如在定位焊缝上直接施焊正式焊缝,则定位焊缝与基本金属的过渡必须平缓,否则应用砂轮修磨。
2.5、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2.5.1、焊条直径的选择:对接焊缝第一层打底焊时应选用直径为3.2—4.0mm的焊条,其余各层可选用直径为4.0—5.0mm的焊条。
2.5.2、焊接电流的选择:2.5.2.1、首先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应选用较大的电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5.2.2、根据焊条直径进行选用焊条直径(mm) 3.2 4.0 5.0焊接电流(A)100-130 160-210 230-3602.5.2.3、根据钢板厚度,焊接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焊接电流,钢板越厚,应选用电流值的上限,立焊、横焊时应选用较小的电流,通常应比平焊小10%左右。
2.5.2.4、焊接层数的选择:应采用开坡口多层焊或开坡口多层多道焊,每层焊缝厚度不宜大于3-4mm。
这是因为多层焊和多层多道焊接头的显微组织较细,热影响区较窄因此接头的塑性和韧性都比较好,而且后焊道对前焊道有回火作用,能细化前焊道的晶粒,使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得以改善。
2.5.2.5、焊接线能量的选择(焊接线能量Q=IU/V):为减小焊接应力一般应采用较小的线能量进行焊接,否则会促使热影响区域形成过热组织导致焊接接头塑性和韧性下降。
但对于定位焊由于焊缝长度短,截面积小,冷却速度较快,焊缝容易开裂。
此时应选择较大线能量焊接,以防焊缝开裂。
2.6、横缝埋弧自动焊焊接工艺参数2.6.1焊接电流:焊接电流主要影响焊缝熔深,增加焊接电流,焊缝熔深增加。
容宽则几乎保持不变。
焊接电流一般在400—500A之间,随板厚以及所焊焊道的不同,电流也有相应的调节。
2.6.2、电弧电压:电弧电压主要影响焊缝熔宽,增大电弧电压,焊缝熔宽显著增加,而熔深略有减小。
焊接电压一般在26—32V之间,随所选用的焊接电流不同做相应的调节。
注意点:焊接电压以操作车上的电压表为准。
2.6.3、焊接速度:焊接速度对熔深和熔宽均有明显影响,焊速较小时,熔深随焊速增加略有增加,熔宽减小。
但焊速达到一定数值后,熔深和熔宽都随焊速增大而明显减小。
2.6.4、焊丝杆伸长:焊丝伸长一般在25mm,变化范围在5mm,焊接中必须注意控制好焊丝杆伸长,否则容易引起焊接的不稳定。
2.6.5、电流极性:埋弧焊分正极性和负极性,按正极性接线为正,正接钢板接“+”,按反极性接线为反接,反接钢板为“-”。
横缝埋弧焊设计为反极性,接线为反接。
钢板为负“-”,接错线容易损坏电压表和电流表,切记注意。
2.6.6、焊接层数的选择:应采用开坡口多层多道焊,焊接的板厚不同,层数不同,板越厚,焊接层数越多。
2.7、横缝埋弧自动焊焊接要求2.7.1、焊接横缝时一般先焊外壁,后焊内壁。
其步骤为打底层、填充和盖面。
打底层焊接时,如果坡口组对的好,间隙一致,一般不需要先用焊条电弧焊封底,可直接进行埋弧自动焊打底层焊接。
打底焊道是最关键的一条焊缝,打底焊道易出现焊穿、夹渣和未熔合等缺陷,打底焊道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焊道的焊接质量和操作者施焊的难易度。
因此打底焊道的焊缝要均匀一致、上下熔合良好。
焊好打底焊道,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
2.7.2、填充焊接要求:焊接后一道焊缝前,应对前一道焊缝进行修整清理,以保证焊缝的熔合性。
焊缝的填充量是根据坡口大小调节焊接速度来控制的。
2.7.3、盖面焊要求:焊道要排列整齐,宽度比坡口面增宽2—4mm,余高0—2mm。
余高差≦2mm,无明显的凸起或沟槽。
2.7.4、外侧壁焊接完毕,对罐体内侧坡口用碳弧气刨或角磨砂轮清根,然后再用埋弧自动焊封焊。
2.7.5、焊前可通过调整装置旋转,调整确定焊枪角度,一般应为20°—30°的倾斜角度,有利于焊缝的形成。
2.8、气电立焊焊接工艺规范2.8.1气电立焊焊接工艺规范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丝杆伸长、保护气流量等。
焊丝杆伸出长度为35-24mm,CO2保护气流量为25—30L/min,焊接电流为390—420A,焊接电压为42—43V。
2.9、焊接线能量的选择(焊接线能量Q=IU/V)为减少焊接应力一般应采用较小的线能量进行焊接,否则会促使热影响区形成过热组织导致焊接接头塑性和韧性下降。
但对于定位焊由于焊缝长度短,截面积小,冷却速度快,焊缝容易开裂。
此时应选择较大的线能量焊接,以防焊缝开裂。
3、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的选择3.1、焊接过程应先焊立缝,后焊横缝,考虑到炉壳因焊接引起的收缩和变形的均匀最好同时焊接每带的所有立缝。
3.2、横焊的焊条电弧焊焊接方法3.2.1、按电焊工配置的数量把整个圆周焊缝在直径方向上分成若干个等分焊区,一般为6-8个焊工。
而每个焊区又分成500~600mm分段,焊接由中间的分段开始,并在各焊区同时内外两面进行轮流进行焊接。
清根时必须采用碳弧气刨进行清根。
3.2.2、横焊:电弧长2~4mm。
焊条的角度,横焊时焊条应向下倾斜,其角度应为70~80度,防止铁水下坠。
根据两焊件的厚度不同,可适当调整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前进行方向显70~90度。
3.3、横缝埋弧自动焊焊接要求所有两面坡口的炉壳焊缝,应采用“分段分层退步反向焊及对称焊接法”进行焊接。
为控制焊接变形,最理想的办法是在焊缝两面两人同时对称焊接。
但是这种焊接方式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可操作性不强。
比较好的焊接方法是先在焊缝里口少焊几层,然后再焊外口,外口焊接层数比里口多,最好能一次把外口焊满,使它所产生的角变形抵消里口所产生的变形外并稍稍超过一点,然后再焊里口,将该面剩下的焊完。
(如焊接非对称型坡口时,应先焊焊接量小的一面,然后再焊焊接量大的一面)。
六、焊接要求1、在焊接过程中应测量并记录天气、温度、湿度和风速。
有雨或风速超过9m/s时,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方可进行焊接工作。
2、每条焊缝应连续一次焊完。
若因故被迫中断,应根据工艺要求采取措施防止裂纹(采取焊后保温缓冷等措施),重新施焊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继续施焊。
七、焊缝检查1、焊接过程检查1.1、在打底焊之前焊工首先应对定位焊缝进行质量检查,发现缺陷时应及时处理合格后方能施焊。
(尤其是定位焊裂纹必须彻底清除干净)。
1.2、每条焊缝宜一次连续焊完,焊缝两端层间接头应错开50-80mm。
并且每层焊接完毕后都应及时清理焊渣。
对焊缝进行质量检查,如发现夹渣、气孔和裂纹等缺陷时,必须将缺陷清除重焊。
焊接外口前必须用碳弧气刨对里口进行清根。
焊根应清理干净露出金属光泽面,经目视检查确认无缺陷后方可再进行焊接(尤其是打底焊和对气刨清根后的焊道必须认真细心检查,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2、焊接完毕后检查:对整条焊缝焊接完毕后,焊工应自觉清理焊渣并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发现超标缺陷及时铲除干净,并补焊合格,经确认焊缝符合质量要求后焊工应自觉在规定部位打上焊工钢印并及时填写施焊记录,对接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II级规定,具体见下表。
对接接头焊缝表面II级质量标准(mm)项次项目质量要求1表面裂缝、表面气孔、表面夹渣、熔性飞溅不允许2 咬边深度:e1≤0.5长度小于或等于焊缝全长的10%且不小于1003 余高e≤1+0.1b b=焊缝宽度但不大于34 焊缝宽度盖过每边坡口约25 表面凹陷不允许6 对口错边E≤0.1t但不大于3t:板厚八、低温焊接1、对于低碳钢和16Mn钢,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加温至100-150℃进行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