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的历史
- 格式:docx
- 大小:126.69 KB
- 文档页数:8
剖宫产的名词解释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又称剖腹产,是一种通过手术切开腹部和子宫,从而使胎儿得以安全出生的方式。
剖宫产通常是在母亲存在某些医学或生理上的困难情况下进行,无法通过自然分娩顺利完成。
背景与历史剖宫产术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记载。
在古代,剖宫产术仅在妇产科医学上的最后手段中进行,因为手术风险较高,对于母亲和胎儿来说,都是一个危险的过程。
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手术技术的改进,剖宫产术在现代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选择。
适应症剖宫产术的选择主要基于母亲或胎儿的医学需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 紧急剖宫产:母亲或胎儿存在生命威胁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紧急决定进行剖宫产。
如: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或胎儿宫内窘迫等。
2. 道路障碍:有些情况下,如骨盆狭窄、子宫瘢痕、子宫纵隔粘连等,使得胎儿无法通过阴道顺利产出,这时剖宫产是必需的。
3. 母体疾病:某些严重母体疾病(如重度贫血、心血管疾病、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等)会威胁母亲的生命,此时剖宫产可以减少对母亲的风险。
4. 反对阴道分娩:有些个别情况下,母亲或家庭有强烈的意愿反对阴道分娩,医生会根据其合理性和道德准则考虑是否采取剖宫产。
手术过程剖宫产分为紧急剖宫产和计划剖宫产两种情况。
紧急剖宫产常见于自然分娩过程中突发的急症,时间紧迫,需要立即采取手术措施。
在手术室内,医生会尽快完成腹部切口,进入子宫腔,将胎儿解剖出来,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而计划剖宫产则需要提前安排。
在手术当天,母亲会被推进手术室,进行全麻或腰麻麻醉,然后医生在下腹部上做一个切口,清理子宫腔内的羊水,然后缝合子宫和腹壁的切口,最后利用技术和专业设备,将胎儿轻柔地接生。
剖宫产的风险尽管现代医疗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剖宫产手术的风险,但仍要注意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1. 术后疼痛:剖宫产术后,母亲可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不适,但可以通过药物和其他方法进行缓解。
产科历史的两场大革命
第一次革命---剖宫产---挽救生命
随着乙醚吸入麻醉的发明、细菌的发现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产科手术的发展尤其是子宫缝合法的推广、现代输血技术的应用,剖宫产手术开始了新的生命。
无数难产产妇、窘迫胎儿和危急产妇得以拯救。
如果估算全球总体剖宫产率为30%左右的话,那全世界有多少妇女的生命得到挽救、多少新生命降临人间而免于夭折?这是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啊!没有其他任何一项产科新技术、新发明或更新对人类的影响可以和剖宫产相媲美,所以我推崇剖宫产为产科学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第二次革命---无痛分娩---解除痛苦
---提高安全性当你走进医学发达国家的产科病房时,基本上听不到产妇的呻吟和呼号,她们在医护人员的照料下,在家人的陪伴下,轻松愉快地享受着分娩过程。
生孩子本来就是人生的大喜事,无痛分娩(椎管内分娩镇痛)使得每位母亲体会到了真正的不打折扣的喜悦、轻松的平安无虞的生育,并为其产程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更为重要的是,对疑有难产、患有产科并发症的高危孕产妇实施的硬膜外腔的超前置管,是一种应对产房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当产妇和胎儿出现危重情况、产妇急需中转剖宫产或即刻剖宫产时,麻醉医生随时可将椎管内镇痛升级成为椎管内麻醉,既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又避免了全麻剖宫产对母婴的危害。
让人们全面开始了我们一再强调的“预见-预防-预警-应急”的预见性医疗,它改变了人们对于产科麻醉就是单纯镇痛的偏见,更扭转了以往产房高危迭起、忙于应付的被动局面,使得围产医学真正成为融合产科、产科麻醉、新生儿科、护理和管理的团队医疗,使得我们的产房真正脱胎换骨成为现代产房。
剖宫产的履历及现状之阳早格格创做1 剖宫产的履历剖宫产本名剖背产, 是医教死少史上最陈腐的中科脚术.早正在公元前7 0 余年, 罗马帝国即宣布了闭于剖背产的法律: 确定凡是孕产妇正在妊娠后期牺牲或者止将牺牲时, 医师必须将胎女从母亲的背中与出.那一法律保护了二千余年.然而正在当时, 仅限于对于已牺牲或者止将牺牲的孕产妇真施,孕产妇死后, 胎女正在子宫内只是只可存活5 一20 分钟,果此纵然将胎女与出, 也皆利害死即残, 存活率险些等于整.到公元巧世纪,启初对于易产的孕妇真止剖背产术, 并博得了收端乐成.然而是, 由于当时脚术技能尚已老练,既不麻醒, 又陌死得怎么样消毒, 而医死正在与出胎女后也不知怎么样缝合子宫切心, 而是任其自然中断止血.所以险些所有的产妇, 正在真止脚术后的一周内,相继果出血或者熏染而身亡.随着医教技能特天是消毒技能、切心技能战缝合技能的死少, 剖背产术渐渐被医死们所采与, 本去不竭推广.2 海内中剖宫产的现状据Richard报导, 好国的剖宫产率正在20 世纪70 年代初为5.5 % , 到1978年为15.2 % ,而到1988年降到25.0% , 是当初的5 倍, 死少的速度也是极快的.然而是从80 年代起, 好国及其余兴盛国家启初闭注那种趋势, 使剖宫产率逐步下落,到80 年代中期达到一个比较宁静的火仄.Francix正在1944年对于挪威、英国、瑞典、好国1980-1990年剖宫产率的变更做了比较, 睹表1.北好国家,如巴西,正在1986年世界的剖宫产率已达到36.4 , 一些天区超出了50 % .尔国据1989年世界剖宫产教术商量会资料报导,50年代剖宫产率仅为1% 一2 % , 到1988年降下到22% .北京妇产医院1960年一1994年35 年间资料分解, 60年代剖宫产率< 5 % , 70 年代终到80 年代为20 % ,90年代降下到4O % .上海市1950 年剖宫产率为9.95 % , 1977年降下到45.51% .浙江大教附属妇产科医院剖宫产率1980一1984 年为18.60 % , 1995年降下到48.24% .海内大部分皆会医院剖宫产率为40 % 安排, 然而少量已超出60 % .更为令人忧虑的是正在皆会医院设法统制剖宫产率的共时, 区、县医院, 以至乡镇卫死院正正在热衷于启展剖宫产术, 剖宫产率以至下达80 % 以上.海中剖宫产率降下的赶快阶段正在70 年代,到80年代已趋于宁静, 而90 年代则逐步下落,那种降下的趋势持绝了约莫20 年.好国妇产科教会提出的目标是到2000年剖宫产率要落到15% 以下, 其中初次剖宫产率要< 12 % , 再次剖宫产率< 3% .挪威、英国及瑞典1990 年的剖宫产率已正在15 % 以下, 日本仅为7 % -8 % .尔国剖宫产率赶快降下正在80 年代中期与90年代, 暂时尚已达到宁静火仄, 而且继启降下.暂时, 据考察, 剖宫产率已经到75 % ,以至更下.剖宫产的起源,履历死少及尔国剖宫产脚术指征的变迁1,剖宫产的起源及履历死少⑴剖宫产的起源剖宫产术(ceasarean section)本名剖背产,正在西圆又称为凯洒大帝剖背产,或者君王剖背术,是一种经背壁(剖背术)战子宫壁(子宫切启术)切心帮闲产妇娩出胎女的中科脚术.相传果凯洒大帝为剖背而死,故此得名.后经教者考证,根据当时的调理技能火仄,此道法缺累为疑.不过凯洒一词汇正在推丁文中有“切启”的意义,与凯洒大帝之名共音,杂属巧合.天下上第一个有闭剖宫产的纪录出自尔国,睹于史记楚世家第十卷:“吴四死陆终,陆终死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坼剖而产”即剖背产.那段纪录爆收正在公元前2400年,近近早于西圆各国.搞宝的集解中也提到“近魏黄初五年,汝北伸雍妻王氏死男女从左胳下火背上出,而仄易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斯盖近事之疑也.”他认为很暂往日便有那圆里的纪录,然而缺累为据,黄初五年汝北人剖背产的事务却比较可疑.诗经中也有“不坼不副,无灾无害”的纪录,可睹华夏古代的确有过剖背产.西圆闭于剖宫产的纪录可逃溯到古罗马时期.据传,公元前715~前67年,古罗马的Numa Pompolius王往曾宣布《剖宫产律》,确定牺牲的临产妇或者孕妇,必须剖背与出胎女圆可埋葬.那大概便是尸体剖宫产术的起源.那一法律保护了二千余年,1749年,西西里岛仍有一位医死果已将胎女从孕妇遗体中与出而获死罪.《剖宫产律》确定了医死的止为,然而当时剖背产的对于象仅限于牺牲或者濒死的孕产妇.母亲死后,胎女正在子宫内只可存活5-20分钟,此时与出胎女,存活的大概性微乎其微.纵然如许,剖宫产的爆收仍具备先进意义,果为纵然胎女的存活率再矮,也有挽救死命的期视.⑵剖宫产的履历死少剖宫产的最初脚段,是正在牺牲或者临终的母亲身上挽救胎女.1581年Francois Sousset报导了14例乐成为存活孕妇真止的剖背产术,那是尾次有医教文件对于那种术式举止形貌.所报导的也非做家亲脚所做,而是从伙伴处得到的疑息.1610年尾例剖宫产产妇死于产后出血,使医死对于剖宫产视而死畏,曲到1876年Porro真施剖宫产共时止部分子宫切除术,使病死率下落到50%~85%,也使剖宫产子宫切除术成为处理易产的一大收达.该术式现用于子宫破裂、子宫卒中、多收性子宫肌瘤以及无法统制的子宫出血或者宫腔宽沉熏染的病例.1882年,德国莱比锡的Max Saumlnger尾创子宫体部纵切心剖宫产(古典式剖宫产),灵验天统制了出血战熏染,并死存子宫,预后较佳,仄安性也明隐普及.Max对于剖宫产术式的矫正搞出了革新性的孝敬,使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成为现真,然而对于术后熏染的统制仍不敷理念.1907年,Frand提出背式背膜中剖宫产,1908年,Latzko安排了从膀胱侧窝加进子宫下段的道路,后经Norton等人矫正为侧进式背膜中剖宫产术.1940年Waters又提出从膀胱顶部加进子宫下段,即顶进式背膜中剖宫产术.那些术式对于防止熏染有一定效率,然而存留支配搀杂的缺面.1912年,Kronig收明白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即切启膀胱反合表露子宫下段,于子宫下段横切心与出胎女,缝合子宫肌层后缝合膀胱反合背膜的术式.那是剖宫产死少史上的一大先进.今后,苏格兰的Murroken对于此举止矫正,将Pfannen-stiel收明的下背壁横切心用于剖宫产术.那种切心阻挡易出现背壁疝,且较为好瞅,很快被兴盛国家交受.缺面为支配搀杂,脚术时间少,背曲肌剥离里大.1988年,以色列医死Stark矫正了下背壁横切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采与Joel-Cohen的启背要收及独具风格的闭背要收4.启背时对于皮下脂肪采与撕推的要收,使走止其中的血管、神经借帮其自己弹性完备天死存下去.缩小了出血及果结扎血管或者电凝止血制成的局部构制缺血,支缩了启背到胎女娩出的时间;子宫肌层一层缝合,不缝合净、壁层背膜;闭背时皮肤、皮下脂肪齐层宽针距缝合,所有切心仅缝合2-3针.该术式简朴省时,好处愈合,疤痕产死少,且具备脚术时间短、益伤小、出血少、术后痛痛沉、回复快、拆线时间短等便宜.综上所述,剖宫产术经历了尸体剖宫产、切启却不缝合子宫的剖宫产术、Porro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古典式剖宫产术、经背式背膜内剖宫产术、背式背膜中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等几个死少阶段.历经几个世纪的探索,剖宫产术已成为一种老练的脚术,百般术式日趋完备,果其正在办理易产战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战围产女死命圆里不可代替的效率,已成为产科范畴的要害脚术之一.2剖宫产的区分尺度⑴剖宫产的分类暂时,海中普遍以决断剖宫产时间与临盆收动的闭系为尺度,将剖宫产分为二种情况,一类称为采用性剖宫产,另一类称为慢诊剖宫产.采用性剖宫产是指正在妇女有身功夫,也便是正在临盆收动前便已决断真施的剖宫产术,其指征分为粗确指征战潜正在指征.粗确指征包罗头盆不称、沉度前置胎盘战下危害的多胎妊娠;潜正在指征包罗臀先露、中度到沉度的先兆子痫、产妇身体情景不宜自然临盆、糖尿病或者梅毒、胎女宫内死少受限、产前大出血、已确诊的胎女畸形(如脑积火)等情况.慢诊剖宫产是指孕早期或者临盆期母亲或者胎女出现突然或者非预期的非常十分情况,如前置胎盘大出血、胎盘早剥、梗阻性易产、脐戴脱垂及子宫破裂等宽沉危及健壮的慢诊时,为挽救母女死命正在慢迫情况下所真止的赶快剖宫产.暂时国际上慢诊剖宫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庄重意义上,其脚术决断的最大时间范畴规定正在产程启初后至婴女出死前.有些情况下,虽然产程中出现了一些"需要即时办理的"情景,然而尚有一些时间不妨让医死与女母比较沉快天商议脚术及可推荐的规划.那属于广义的而非庄重意义上的慢诊剖宫产.与海中对于剖宫产所搞的区分分歧,海内暂时的教科书籍中不博门针对于慢诊剖宫产战采用性剖宫产搞出定义.很多钻研报告中,题目是慢诊剖宫产的相闭钻研,真质中则掺杂了慢诊剖宫产、采用性剖宫产战剖宫产三个名词汇,且相互指代不浑,意义殽杂,或者将采用性剖宫产也动做慢诊剖宫产的一部分.⑵剖宫产慢迫程度的区分闭于剖宫产的区分尺度,暂时海中教界尚存有较大争议.英国的国家剖宫产统计报告中曾将决断-临盆的时间隔断不超出30分钟动做第一等第的区分尺度,然而那种瞅面过于激进战板滞,已被广大交受.暂时应用较广大的是2000年安排Lucas等人按缓慢程度区分的四个等第.其仔细区分尺度睹表1.表1剖宫产术的慢迫程度分类尺度等第定义(以搞脱脚术决断时情况为准)1类曲交威胁产妇或者胎女死命2类危及产妇或者胎女仄安,然而不制成曲交死命威胁3类需提前中断妊娠然而不危及产妇或者胎女仄安4类脚术定于对于产妇战产科团队皆符合的时间那种区分要收中,第一、二类脚术是“慢诊”的,第三类(如产妇已预约佳采用性剖宫产,然而临盆收动正在预约的脚术时间之前)便不再是采用性剖宫产,然而也非真真意义的“慢诊”.3尔国剖宫产脚术指征的死少趋势⑴剖宫产的脚术指征庄重去道,剖宫产仅用于不可经阳讲临盆,或者阳讲临盆会危及母婴的病例.然而随着围产期保健概念的革新,产妇与胎女职位降下,暂时的剖宫产已不但限于上述情况.现有的剖宫产指征包罗医教指征战社会果素二圆里.医教指征是指那些如继启妊娠或者临盆将宽沉效率母亲战/或者胎女的并收症,包罗不克不迭或者不宜阳讲临盆的情况.社会果素海中亦称非临床果素,包罗下龄初产、宝贵女、脐戴绕颈及无粗确指征产妇或者家属央供剖宫产者.⑵尔国剖宫产脚术指征的变更趋势暂时尔国各级医院的趋势是剖宫产指征盲目夸大,分歧理剖宫产不竭减少.社会战家庭对于胎女太过闭注、医患闭系紧张及调理纠葛减少等,迫使产科医死采与妥协做风,把剖宫产当成防止临盆不料的防止性脚术或者缓解医患冲突、办理调理纠葛的办法.对于有下危果素的产妇或者百般果素制成产程收达缓缓者大多以剖宫产中断临盆,对于不协共的产妇搁宽脚术指征.钻研隐现,剖宫产指征正在1992-1998年以易产为第一位;1999-2002年以胎女果素为第一位;而2003-2006年以社会果素为第一位.社会果素战胎女果素正在各年剖宫产指征中所占比率逐年降下,更加是社会果素,1992年仅占6.5%,而2006年删至32.3%.可睹,正在赶快删少的剖宫产率中,以社会果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起了闭键性的效率.社会果素系指无明隐医教指征,孕妇及家属央供剖宫产脚术.分解其本果,大概有以下几圆里:1)情绪果素:孕妇(特天是初产妇)粗神紧张,太过恐惊产痛,缺累阳讲临盆的自疑心,害怕阳讲试产波合再止剖宫产减少痛苦,或者担心产后阳讲紧张效率性死计.2)孕妇及家属太过疑赖剖宫产的仄安性战挽救母子死命的灵验性,对于并收症战后遗症知之甚少.3)一些孕妇受周围环境的效率,过得认为剖宫产女智慧,搞脚术简朴且便当.4)迷疑思维,各别孕妇及家属算时辰,央供择期剖背临盆.5)由于临盆历程易以预测,部分产科医死及帮产士为防止负担危害战大概引导的调理纠葛,而搁宽指征.综上,剖宫产本名剖背产,是医教死少史上最陈腐的中科脚术之一,履历少暂,现已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果其正在办理易产战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战围产女死命圆里不可代替的效率,已成为产科范畴中的要害脚术之一.依照决断剖宫产时间与临盆收动的闭系可将剖宫产分为二大类,即采用性剖宫产与慢诊剖宫产.剖宫产指征应包罗医教指征战社会果素二个圆里.正在尔国现阶段,社会果素正在剖宫产指征中所占比率呈逐年降下趋势,现已成为尔国剖宫产的尾位指征,究其本果,与孕产妇及家属的情绪果素、相闭知识、做风、环境效率及医务人员规躲危害有闭.。
剖宫产术个案选题理由摘要:1.剖宫产术的定义和背景2.剖宫产术的分类和适应症3.剖宫产术的优缺点分析4.我国剖宫产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5.剖宫产术对母婴健康的影响6.剖宫产术的个体化选择7.结论正文:剖宫产术是一种在母体腹壁上切开子宫壁,以娩出胎儿的手术。
它是在无法通过自然分娩顺利分娩或为保证母婴安全而采取的一种分娩方式。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剖宫产术也存在一些争议,如何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手术,成为关注焦点。
剖宫产术主要分为两类:择期剖宫产和紧急剖宫产。
择期剖宫产是指在预定的时间进行的剖宫产术,通常用于孕妇有特殊疾病、胎儿体型过大或其他无法通过自然分娩顺利分娩的情况。
紧急剖宫产则是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为保证母婴安全而采取的剖宫产术。
剖宫产术的优点在于能够确保胎儿的安全,避免因分娩过程中的难产、胎儿窘迫等状况导致的胎儿死亡。
同时,剖宫产术对于母亲来说,可以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和风险。
然而,剖宫产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对母婴短期和长期健康的影响等。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术的使用率逐年上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剖宫产术的比例已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5% 至20% 的标准。
这一现象可能与医疗资源配置、孕妇和家属的观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为降低剖宫产术的过度使用,政府和医疗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提高自然分娩率、加强剖宫产术的术前评估等。
剖宫产术对母婴健康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对胎儿来说,剖宫产术可能增加新生儿窒息、低血糖、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母亲来说,剖宫产术可能增加术后感染、出血、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还会影响术后恢复和再次妊娠的安全性。
在选择剖宫产术时,应该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如产道条件、胎儿状况、孕妇疾病等,进行个体化选择。
对于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孕妇,应尽量鼓励和协助自然分娩。
对于确实需要剖宫产术的孕妇,应该做好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确保母婴安全。
剖宫产的历史及现状1 剖宫产的历史剖宫产原名剖腹产, 是医学发展史上最古老的外科手术。
早在公元前7 0 余年, 罗马帝国即颁布了关于剖腹产的法令: 规定凡孕产妇在妊娠后期死亡或行将死亡时, 医师必须将胎儿从母亲的腹中取出。
这一法令维持了两千余年。
但在当时, 仅限于对已死亡或行将死亡的孕产妇实施,孕产妇死后, 胎儿在子宫内仅仅只能存活5 一20 分钟,因此即使将胎儿取出, 也都是非死即残, 存活率几乎等于零。
到公元巧世纪,开始对难产的孕妇施行剖腹产术, 并取得了初步成功。
但是, 由于当时手术技能尚未成熟,既没有麻醉, 又不懂得如何消毒, 而医生在取出胎儿后也不知如何缝合子宫切口, 而是任其自然收缩止血。
所以几乎所有的产妇, 在施行手术后的一周内,相继因出血或感染而身亡。
随着医学技术特别是消毒技术、切口技术和缝合技术的发展, 剖腹产术逐渐被医生们所采纳, 并不断推广。
2 国内外剖宫产的现状据Richard报道, 美国的剖宫产率在20 世纪70 年代初为5.5 % , 到1978年为15.2 % ,而到1988年升到25.0% , 是当初的5 倍, 发展的速度也是极快的。
但是从80 年代起, 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开始关注这种趋势, 使剖宫产率逐步下降,到80 年代中期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Francix在1944年对挪威、英国、瑞典、美国1980-1990年剖宫产率的变化作了比较, 见表1。
南美国家,如巴西,在1986年全国的剖宫产率已达到36.4 , 一些地区超过了50 % 。
我国据1989年全国剖宫产学术研讨会资料报道,50年代剖宫产率仅为1% 一2 % , 到1988年上升到22% 。
北京妇产医院1960年一1994年35 年间资料分析, 60年代剖宫产率< 5 % , 70 年代末到80 年代为20 % ,90年代上升到4O % 。
上海市1950 年剖宫产率为9.95 % , 1977年上升到45.51% 。
在人们的印象中,剖腹产是近代医学的产物,在古代,肯定不可能有剖腹产,其实,这未免太小看我们的先人了。
谁都知道,在古代,生孩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人们说生孩子是“女人奔死,孩子奔生”。
为了减少孕妇死亡率,古人在分娩方式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就包括了“剖腹产”。
说来会吓你一跳,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出现了剖腹产。
有史为证,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楚世家》中,就明确记载:“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
”翻译成现代的文字就是:吴回生了儿子陆终,陆终的老婆生了6个儿子,个个都是剖腹产。
也就是“坼剖而产”。
这段记载发生在公元前2400年,远远早于西方各国。
再以后,在南朝历史学家裴骃所著的《史记集解》中,也记载了一条剖腹产记录:公元224年,当时的皇帝是魏文帝曹丕,汝南人屈雍的妻子产子时,“从右胳下水腹上出”,这就是“剖腹产”。
据说,产妇剖腹产后,“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
”人们更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个古代的名人,中国上古时的治水专家、夏朝的创立者大禹,也是剖腹产。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条中写道:“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修己就是大禹的母亲,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修己在石纽(今四川汶川)剖腹产生下了儿子大禹。
西方关于剖宫产的记载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据传,公元前715~前67年,古罗马颁布了《剖宫产律》,规定死亡的临产妇或孕妇,必须剖腹取出胎儿方可埋葬。
这可能就是尸体剖腹产术的起源。
这一法令维持了两千余年,1749年,西西里岛仍有一位医生因未将胎儿从孕妇遗体中取出而获极刑。
剖腹产,在西方又称为凯撒大帝剖腹产,据说,凯撒大帝就是剖腹而生,因此,得到了这个名字。
尽管有众多的史料记录,但是,很多人都怀疑古代实施剖腹产术的真实性。
因为有很多问题,古代人处理不了。
第一个是麻醉,古代产妇如何忍受剖腹产术带来的疼痛呢?第二一个是消毒,没有消毒,产后的感染会致产妇于死地。
最后,古代医生在取出胎儿后如何缝合子宫切口呢?还是任其自然收缩止血?这三个问题解决不了,古代人尽管实施了剖腹产术,产妇们的生命也难以得到保全。
剖宫产的历史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剖宫产的历史及现状1剖宫产的历史剖宫产原名剖腹产,是医学发展史上最古老的外科手术。
早在公元前70余年,罗马帝国即颁布了关于剖腹产的法令:规定凡孕产妇在妊娠后期死亡或行将死亡时,医师必须将胎儿从母亲的腹中取出。
这一法令维持了两千余年。
但在当时,仅限于对已死亡或行将死亡的孕产妇实施,孕产妇死后,胎儿在子宫内仅仅只能存活5一20分钟,因此即使将胎儿取出,也都是非死即残,存活率几乎等于零。
到公元巧世纪,开始对难产的孕妇施行剖腹产术,并取得了初步成功。
但是,由于当时手术技能尚未成熟,既没有麻醉,又不懂得如何消毒,而医生在取出胎儿后也不知如何缝合子宫切口,而是任其自然收缩止血。
所以几乎所有的产妇,在施行手术后的一周内,相继因出血或感染而身亡。
随着医学技术特别是消毒技术、切口技术和缝合技术的发展,剖腹产术逐渐被医生们所采纳,并不断推广。
2国内外剖宫产的现状据Richard报道,美国的剖宫产率在20世纪70年代初为5.5%,到1978年为15.2%,而到1988年升到25.0%,是当初的5倍,发展的速度也是极快的。
但是从80年代起,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开始关注这种趋势,使剖宫产率逐步下降,到80年代中期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Francix在1944年对挪威、英国、瑞典、美国1980-1990年剖宫产率的变化作了比较,见表1。
南美国家,如巴西,在1986年全国的剖宫产率已达到36.4,一些地区超过了50%。
我国据1989年全国剖宫产学术研讨会资料报道,50年代剖宫产率仅为1%一2%,到1988年上升到22%。
北京妇产医院1960年一1994年35年间资料分析,60年代剖宫产率<5%,70年代末到80年代为20%,90年代上升到4O%。
上海市1950年剖宫产率为9.95%,1977年上升到45.51%。
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剖宫产率1980一1984年为18.60%,1995年上升到48.24%。
国内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为40%左右,但少数已超过60%。
更为令人忧虑的是在城市医院设法控制剖宫产率的同时,区、县医院,甚至乡镇卫生院正在热衷于开展剖宫产术,剖宫产率甚至高达80%以上。
国外剖宫产率上升的迅速阶段在70年代,到80年代已趋于稳定,而90年代则逐步下降,这种上升的趋势持续了大约20年。
美国妇产科学会提出的目标是到2000年剖宫产率要降到15%以下,其中初次剖宫产率要<12%,再次剖宫产率<3%。
挪威、英国及瑞典1990年的剖宫产率已在15%以下,日本仅为7%-8%。
我国剖宫产率迅速上升在80年代中期与90年代,目前尚未达到稳定水平,并且继续上升。
目前,据调查,剖宫产率已经到75%,甚至更高。
剖宫产的起源,历史发展及我国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迁1,剖宫产的起源及历史发展⑴剖宫产的起源剖宫产术(ceasareansection)原名剖腹产,在西方又称为凯撒大帝剖腹产,或君王剖腹术,是一种经腹壁(剖腹术)和子宫壁(子宫切开术)切口帮助产妇娩出胎儿的外科手术。
相传因凯撒大帝为剖腹而生,故此得名。
后经学者考证,根据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此说法不足为信。
只是凯撒一词在拉丁文中有“切开”的意思,与凯撒大帝之名同音,纯属巧合。
世界上第一个有关剖宫产的记载出自我国,见于史记楚世家第十卷:“吴四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坼剖而产”即剖腹产。
这段记载发生在公元前2400年,远远早于西方各国。
干宝的集解中也提到“近魏黄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男儿从右胳下水腹上出,而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斯盖近事之信也。
”他认为很久以前就有这方面的记载,但不足为据,黄初五年汝南人剖腹产的事情却比较可信。
诗经中也有“不坼不副,无灾无害”的记载,可见中国古代的确有过剖腹产。
西方关于剖宫产的记载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据传,公元前715~前67年,古罗马的NumaPompolius王朝曾颁布《剖宫产律》,规定死亡的临产妇或孕妇,必须剖腹取出胎儿方可埋葬。
这可能就是尸体剖宫产术的起源。
这一法令维持了两千余年,1749年,西西里岛仍有一位医生因未将胎儿从孕妇遗体中取出而获极刑。
《剖宫产律》规定了医生的行为,但当时剖腹产的对象仅限于死亡或濒死的孕产妇。
母亲死后,胎儿在子宫内只能存活5-20分钟,此时取出胎儿,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尽管如此,剖宫产的产生仍具有进步意义,因为即使胎儿的存活率再低,也有挽救生命的希望。
⑵剖宫产的历史发展剖宫产的最初目的,是在死亡或临终的母亲身上挽救胎儿。
1581年FrancoisSousset报道了14例成功为存活孕妇施行的剖腹产术,这是首次有医学文献对这种术式进行描述。
所报道的也非作者亲手所作,而是从朋友处得到的信息。
1610年首例剖宫产产妇死于产后出血,使医生对剖宫产望而生畏,直到1876年Porro实施剖宫产同时行部分子宫切除术,使病死率下降到50%~85%,也使剖宫产子宫切除术成为处理难产的一大进展。
该术式现用于子宫破裂、子宫卒中、多发性子宫肌瘤以及无法控制的子宫出血或宫腔严重感染的病例。
1882年,德国莱比锡的MaxSaumlnger首创子宫体部纵切口剖宫产(古典式剖宫产),有效地控制了出血和感染,并保留子宫,预后较好,安全性也明显提高。
Max对剖宫产术式的改进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使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成为现实,但对术后感染的控制仍不够理想。
1907年,Frand提出腹式腹膜外剖宫产,1908年,Latzko设计了从膀胱侧窝进入子宫下段的途径,后经Norton等人改进为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
1940年Waters又提出从膀胱顶部进入子宫下段,即顶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
这些术式对防止感染有一定作用,但存在操作复杂的缺点。
1912年,Kronig发明了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即切开膀胱反折暴露子宫下段,于子宫下段横切口取出胎儿,缝合子宫肌层后缝合膀胱反折腹膜的术式。
这是剖宫产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此后,苏格兰的Murroken对此进行改进,将Pfannen-stiel发明的下腹壁横切口用于剖宫产术。
这种切口不易出现腹壁疝,且较为美观,很快被发达国家接受。
缺点为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腹直肌剥离面大。
1988年,以色列医生Stark改进了下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采用Joel-Cohen的开腹方法及独具风格的关腹方法4。
开腹时对皮下脂肪采取撕拉的方法,使走行其中的血管、神经借助其本身弹性完整地保留下来。
减少了出血及因结扎血管或电凝止血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缩短了开腹到胎儿娩出的时间;子宫肌层一层缝合,不缝合脏、壁层腹膜;关腹时皮肤、皮下脂肪全层宽针距缝合,整个切口仅缝合2-3针。
该术式简单省时,利于愈合,疤痕形成少,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拆线时间短等优点。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经历了尸体剖宫产、切开却不缝合子宫的剖宫产术、Porro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古典式剖宫产术、经腹式腹膜内剖宫产术、腹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等几个发展阶段。
历经几个世纪的探索,剖宫产术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各种术式日趋完善,因其在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产科领域的重要手术之一。
2 剖宫产的划分标准⑴剖宫产的分类目前,国外一般以决定剖宫产时间与分娩发动的关系为标准,将剖宫产分为两种情况,一类称为选择性剖宫产,另一类称为急诊剖宫产。
选择性剖宫产是指在妇女怀孕期间,也就是在分娩发动前就已决定实施的剖宫产术,其指征分为明确指征和潜在指征。
明确指征包括头盆不称、重度前置胎盘和高风险的多胎妊娠;潜在指征包括臀先露、中度到重度的先兆子痫、产妇身体状况不宜自然分娩、糖尿病或梅毒、胎儿宫内成长受限、产前大出血、已确诊的胎儿畸形(如脑积水)等情况。
急诊剖宫产是指孕晚期或分娩期母亲或胎儿出现突然或非预期的异常情况,如前置胎盘大出血、胎盘早剥、梗阻性难产、脐带脱垂及子宫破裂等严重危及健康的急诊时,为挽救母儿生命在紧急情况下所施行的快速剖宫产。
目前国际上急诊剖宫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严格意义上,其手术决定的最大时间范围限定在产程开始后至婴儿出生前。
有些情况下,虽然产程中出现了一些"需要及时解决的"状况,但尚有一些时间可以让医生与父母比较轻松地商议手术及可推荐的方案。
这属于广义的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急诊剖宫产。
与国外对剖宫产所做的划分不同,国内目前的教科书中没有专门针对急诊剖宫产和选择性剖宫产做出定义。
很多研究报告中,题目是急诊剖宫产的相关研究,内容中则掺杂了急诊剖宫产、选择性剖宫产和剖宫产三个名词,且相互指代不清,意义混淆,或将选择性剖宫产也作为急诊剖宫产的一部分。
⑵剖宫产紧急程度的划分关于剖宫产的划分标准,目前国外学界尚存有较大争议。
英国的国家剖宫产统计报告中曾将决定-分娩的时间间隔不超过30分钟作为第一等级的划分标准,但这种观点过于激进和机械,未被广泛接受。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2000年左右Lucas等人按缓急程度划分的四个等级。
其详细划分标准见表1。
表1 剖宫产术的紧急程度分类标准等级定义(以做出手术决定时情况为准) 1类直接威胁产妇或胎儿生命2类危及产妇或胎儿安全,但不造成直接生命威胁3类需提前结束妊娠但不危及产妇或胎儿安全4类手术定于对产妇和产科团队都适合的时间这种划分方法中,第一、二类手术是“急诊”的,第三类(如产妇已预约好选择性剖宫产,然而分娩发动在预定的手术时间之前)就不再是选择性剖宫产,但也非真正意义的“急诊”。
3 我国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发展趋势⑴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严格来说,剖宫产仅用于不可经阴道分娩,或阴道分娩会危及母婴的病例。
然而随着围产期保健观念的更新,产妇与胎儿地位上升,目前的剖宫产已不只限于上述情况。
现有的剖宫产指征包括医学指征和社会因素两方面。
医学指征是指那些如继续妊娠或分娩将严重影响母亲和/或胎儿的并发症,包括不能或不宜阴道分娩的情况。
社会因素国外亦称非临床因素,包括高龄初产、珍贵儿、脐带绕颈及无明确指征产妇或家属要求剖宫产者。
⑵我国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趋势目前我国各级医院的趋势是剖宫产指征盲目扩大,不合理剖宫产不断增加。
社会和家庭对胎儿过度关注、医患关系紧张及医疗纠纷增加等,迫使产科医生采取妥协态度,把剖宫产当成防止分娩意外的预防性手术或缓解医患矛盾、解决医疗纠纷的方式。
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或各种因素造成产程进展缓慢者大多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对不配合的产妇放宽手术指征。
研究显示,剖宫产指征在1992-1998年以难产为第一位;1999-2002年以胎儿因素为第一位;而2003-2006年以社会因素为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