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在各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中从事各个岗位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幼儿园的保育员与幼儿教师的工作,同时还可以担任早教机构的教师和从事其他与幼儿相关的工作。

二、培养规格

(一)职业岗位知识

熟悉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活动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及时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掌握幼儿园保育员和幼儿教师所需要的岗位知识,同时熟悉其他学前教育机构如早教机构、特色培养机构等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二)职业岗位技能

掌握弹琴、唱歌、跳舞、画画、手工制作这些基本技能。能够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能够观察和评估幼儿的身心发展。能够依据幼儿园教育工作计划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教育活动目标、计划,并组织实施。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做好家园合作。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和突发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岗位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热爱祖国、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敬业奉献、热爱幼儿的品质。熟悉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职业资格考试、考证要求

通过国家普通话等级测试,获得二级乙等以上的证书。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获得合格证书(B级及以上等级)。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一级及以上等级)。通过与学前教育专业有关的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XX书,如获得育婴师XX书、营养师XX书、蒙特梭利XX书、奥尔夫音乐教育XX书和心理咨询师XX书等等。

三、修业年限及毕业条件

修业年限:三年

毕业条件:实现培养目标,达到培养规格;三年期间最低修满129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为109学分,选修课学分为20学分。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习实训、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三个环节。三个实践环节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践情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开展,使学生逐渐进入幼儿教师的角色,达到毕业时零距离就业的效果。

(一)课程实习实训。第一至第四学期,总学时为434学时。

课程实习实训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是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的实习实训环节,总学时为42学时。该环节由校外观摩和校内实践两个部分组成。校外观摩是由授课教师带领学生那个在幼儿园进行观察和学习,主要帮助学生熟悉幼儿园的工作流程、掌握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校内实践主要是通过说课、讲课、评课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本环节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自行制定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教研室予以审核与监督。

第二部分是艺术类课程的实习实训环节,总学时为392学时。该环节课程的授课方式就是要求学生的实际参与,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专业实习。第五学期,一个月,4学分。该环节是在学生系统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后,由学院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的教师共同合作,让学生承担一个班级教师的角色,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全面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流程和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从而充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三)顶岗实习。第六学期。该环节是学生就业前的实战阶段,主要是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加符合学前教育相关机构工作岗位的要求,为以后的就业、择业大下坚实的基础。

五、限选课说明

本专业限选课本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共开设了4门专业课,要求学生每学期从开设的两门专业课中选修一门,一共要修满60学时、4学分。学生通过所选修的课程可以更好的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六、教学安排表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程表(见附表1)

(二)必修课、选修课分配表(见附表2)

(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见附表3)

七、课程设置及说明

本专业总学时共计2262学时,学分129为学分。必修课1962学时,109学分;限选课60学时,4学分;任选课60学时,4学分。超市任选课180学时,12学分(一)公共基础课486学时24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476学时85学分

1.教育学基本原理52学时4学分

教育学原理是师X生的一门重要必修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事教育工作必备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逐步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初步形成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因此它对师X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具有深远意义。

2.基础心理学52学时4学分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强化解决教育实践中典型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

3.学前卫生学60学时4学分

学前卫生学是预防医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是教育系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学习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属应用学科。课程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它以零至七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心理卫生、生长发育规律、健康评价与教育、儿童营养、疾病预防、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4.学前教育学60学时4学分

学前教育学是从学前教育的宏观与微观领域把握学前教育的功能与社会效益,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与环境设计等问题着手,揭示在幼儿与教育者的双边活动中,如何对幼儿实施教育影响;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几方面主动发展的规律。

5.学前心理学60学时4学分

学前心理学主要介绍0—6岁儿童心理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通过本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0——6岁儿童心理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为

教法课提供学科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利用相关视频,使学生形成对学前儿童发展的直观印象。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30学时2学分

幼儿园语言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相关理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在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语言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学前儿童数学教育30学时2学分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操作性极强,主要谈及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理论、目的、内容;集合概念、数学概念、几何形体和空间概念、量的概念的学习与指导;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及组织;使该专业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技能,为其毕业后进入幼儿园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初步教学方法。

8.学前儿童健康教育30学时2学分

本课程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精神,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探索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目标任务、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法,使学生获得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一般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能够设计、实施及评价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30学时2学分

本课程主要讲述幼儿阶段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以及基本方法,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标,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幼儿园科学课程设计的方法及模式以及科学课的评价等,为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1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22学时2学分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理论联系实践。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教学见习,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得学生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1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2学时2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幼儿园教师能在教辅活动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为造就一代新

人打好基础。

1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2学时2学分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如何根据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以美术为媒介,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在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美术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法以及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幼儿园管理22学时2学分

幼儿园管理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应用现代管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学前教育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问。学前教育管理活动包括幼教行政与幼儿园内部管理两大方面,由于幼教行政在整个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中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幼教机构的性质及其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于普通中小学校,所以在管理方面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因此,该课程内容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由于我国对学前教育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人员稀少,整个学科建设不够完善,处在基础建设阶段。

14.幼儿园纲要解读22学时2学分

幼儿园教育纲要解读这门课程围绕着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版内容作了详细解读分析。该课程对《新纲要》产生的背景及基本思想、幼儿教育各个层面涉及的内容、《新纲要》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及《新纲要》的教育评价观都做了细致分析,使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进一步了解新纲要的内容与要求,了解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最新思路,从而建立起全新的幼儿教育理念,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当前幼儿教育日新月异的改革。

15.乐理与合唱指挥84学时6学分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较系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教育专业其它理论及技巧课程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合唱指挥是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之一。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合唱与指挥的能力的课程。

16.声乐56学时4学分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之一,是训练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一门技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具备一定的X唱能力,能够胜任幼儿园音乐课的唱歌教学与音乐活动辅导工作。

17.钢琴与即兴伴奏84学时6学分

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歌曲的基本伴奏技巧及伴奏方法,能对简单的儿童歌曲进行编配。儿童歌曲即兴伴奏是音乐师X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普及即兴伴奏的方法与技术,即在学生们初步掌握和声学知识及钢琴弹奏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在音乐课上为学生演唱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正确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的和声语汇及伴奏织体;掌握以儿童歌曲为主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写成的各种不同体裁、风格的曲目的伴奏方法,以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18.舞蹈84学时6学分

舞蹈课的教学中侧重舞蹈编导能力和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理论讲授要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具备自学和记录舞蹈的能力和创编舞蹈的能力,并能组织学生的舞蹈活动,掌握简单的音乐韵律操和健美操的创编。学习少儿集体舞,民族民间舞蹈、儿童音乐唱游课的基本组织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和舞蹈表现力。

19.学前儿童美工技巧84学时6学分

该课程是立足学前教育专业手工教学实际,结合幼儿园手工教学的需要,强调手工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以及设计意识的培养。突出学用结合与学前教育的特色,在内容上尽可能系统反映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和手工实际的成果,使学习者在教学实践中既能具体制作、运用,又能结合实际举一反三,充分发挥个体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通过操作习得广泛的技能迁移能力,将不同类型的手工制作运用到各种教育环境创设、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中去。

(三)限选课60学时4学分

1.学前教育史30学时2学分

学前教育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辅以课外作业。课堂讲授着重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并注意联系当今学前教育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幼儿英语30学时2学分

本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限选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幼儿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技巧,形成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幼儿英语教学实践、提高分析解决幼儿英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3.儿童文学30学时2学分

儿童文学课程主要阐述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儿童文学的有关知识,强

化儿童文学的理论素养,形成儿童文学的阅读能力和儿童文学的初步创作能力。

4.幼儿教师口语训练30学时2分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能力训练课,要求课堂上应以培养技能为目的,以训练为手段,通过大量的口语艺术表达训练,来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在努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并着力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四)任选课60学时4学分

1.早期教育与名著选读30学时2学分

早期教育名著选读属于理论基础学科。教师精选了四本教育名著,包括:《早期教育和天才》、《童年的秘密》、《爱和自由》和《哈佛女孩X亦婷》。通过系统的学习,有助于树立学生科学辨证的教育发展观,扩大教育视野,激励学生献身教育的精神。

2.家庭教育学30学时2学分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规律、地位、方法及艺术的系统教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树立幼儿教师科学的儿童观,以在工作中帮助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指导家庭教育。

3.亲子游戏30学时2学分

亲子游戏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本课程在阐明亲子游戏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性后,教给学生适应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一些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这为幼教工作者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中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活动的框架或X型,也为将来从事早期教育奠定基础。

学前班教师教学计划

学前班教师教学计划 学前班教师教学计划 学前班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二、总的要求及分析 幼儿教育领域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 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育 活动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 都对幼儿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应有机的整合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各 项活动的整体成效,可称得实施要注意各类活动的有机联系,发挥 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也就是 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快乐的渡过每一天,使一日生活成为一 个真正的教育整体。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 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 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四、教材分析 通过各领域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五大领域 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 能力。学前班教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基础知识,10

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五、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 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 及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 打基础。 七、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把各领域知识与幼儿 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学 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 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八、教学安排 1.物体的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

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赵春山 全面推行学分制是我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工作已于2002年9月份正式启动,首先以旅游专业为试点进行实验,经过旅游02班两年典型实验,有20名学生积满学分达到毕业标准,提前办理了毕业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我校承担了河北省《职业学校弹性学分制教学改革实践探究》的研究课题,在总结旅游02班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完善了学校《学分制课程改革方案》、《学分制实施细则》、《学分制选课细则》、《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基本要求》和《实行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等学分制文件,构建“学分制”的基本构架并在全校推开。 2006年4月22—26日,在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全国《首届深化弹性教育体制专题研讨会》上,我代表学校作了题为《弹性学分制教学改革实践探究》的典型发言,向全国代表介绍了我校学分制教学改革的经验,经过有关专家评审我校荣获了全国职业教育十佳创新单位的称号。下面我从以下十个方面介绍一下我校学分制教学管理。 一、什么是学分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2、学分制打破了修业年限的限制,采取弹性学制学籍管理(2—5年);3、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学分互通互换制;5、学分打破了传统的按专业、年级和班级进行教学与学生工作管理的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二、为什么要进行学分制改革? 学校推行学分制,是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学年制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校实行的是学年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年制暴露出种种弊端,难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学分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推行学分制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发展;

齐鲁工业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齐鲁工业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划(2011—2015)》精神,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进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学校决定响应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总结成果,分析问题,全面深化学分制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明确教学中心地位,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全面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健全学生学习动力机制和教师教学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目标 1.改革和完善教学组织模式、学籍管理、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等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学分制为核心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选课制为基础,导师制为重要保证,包括选课制、导师制、学分绩点制、学分互认制、重修制、主辅修制等在内的学分制管理制度。 3.完善按学年注册、按学分缴费、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予学位的管理模式,赋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时间的权利,搭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平台。

4.深化教育教学、人事、财务和后勤管理等制度的改革,积极整合、利用、挖掘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营造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三、主要内容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实施分级教学和分类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优化课程结构,压缩毕业学分要求。认真规划课程设置,建立动态、融会贯通和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四年制本科专业毕业总学分控制在170学分以内。各专业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任选课)和集中进行的实践课程,其中,通识课程模块60学分,包括通识必修课程(50学分)和通识选修课程(10学分)两个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40学分左右;专业课程40学分左右;集中进行的实践课程30学分左右。各类实践环节占总学分基本比例为27%(理工医类)和17%(文法经管类)以上。 2.优化课程体系,打造特色专业。进一步完善优化通识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家长、用人单位、二级学院、教师等围绕人才培养质量与需求进行的全方位质量监控体系;着力加强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将其与特色专业建设相结合,并作为全校新时期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打造特色。以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为龙头,形成一批优质教学资源。 3.尊重个体差异,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根据各学科专业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程学时,完善第二专业(双学位)制度。

学分制起源与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学分制改革的起源与变迁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分制由恢复试行到深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本文就这一时期学分制的发展过程进行论述,并指出了目前我国高校推行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学分制;恢复;变迁;问题 引言: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本质上是以学习自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它随着一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而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逐步发生了较大变革,社会文化得到发展,教育体制也随之变动,本文简单地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分制的起源变迁历程。 一、学分制的恢复试行阶段①(1978-1985) (一)恢复试行的原因(条件)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我国经济也由单一的计划经济逐步转移到市场经济,这为学分制在高校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条件。 我国大学实行的单一的学年制的课程实施管理制度,弊端日益显露,专业设置狭窄、课程陈旧老化、课程管理死板,很难培养新时期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恢复试行过程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大会上要求“高等学校可以试行走读制、旁听制、学分制。总之,要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途径,努力扩大招生数量”。这表明: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施学分制。同年9月,教育部发表《关于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也提到“有条件的高校可试行学分制”。为摸索学分制实施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在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进行学分制试点,以获取学分制实施的直接经验。 1980年12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大力提倡高等学校推广学分制。受此影响,学分制在高校得到较快推广。 198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许多高校把试行学分制作为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学分制逐步由部分重点大学试行推广到非重点大学,由综合性、多科性高校扩大到其他类别的学校。 1985年5月,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改革现有教育体制的弊端,“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1]。在这一《决定》的规范约束和引领之下,学分制取得了一定进展。 (三)恢复试行的阶段特征 在20世纪70年代,学分制仅仅在我国为数不多的重点高校“试点”,并没有得到较大2014/7/2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三年制完整版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三年制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女)生或同等学历者。 2、学制:三年制。 二、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既能从事各级各类基层幼儿园保、教工作,又能在儿童教育机构媒体、图书出版部门、公司等从事相关的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德育方面 (1)了解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2)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儿童,树立“一切为儿童”的价值观,具有“母亲般的责任心”和高度的事业心。 2、智育方面 (1)比较系统的掌握幼教师资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2)掌握较为全面的艺术教育和健康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儿童音乐教育、儿童美术教育、儿童健康教育等方向的教学特长。

(3)掌握幼儿日常行为的观察、记录、分析的基本方法,具备合理运用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从事家园网络互动的能力。 (4)掌握和熟悉地方的幼儿教育政策和方针,了解保育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和幼儿教学活动的表现方式,具有从事综合保育工作的能力。 (5)具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和较为宽广的知识面、文化修养、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拓展能力,具有较为全面的保教综合能力。 (6)应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包括幼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等。 3、其它方面 (1)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向上的思想情绪。 (3)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言语文雅、行为文明,注意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二)、就业方向 从事各级各类基层幼儿园保、教工作;幼儿园经营;儿童玩、教具开发;儿童营养食品销售;幼儿用品专卖店;在图书出版部门等从事与儿童教育事业有关的工作;游乐场等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

巢湖学院本科学年学分制实施方案

识的选修课。学生可按规定结合个人实际,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某一组或几组课程予以修读,限选课占总学分的17-20 %。LDAYtRyKLDAYtRyK (2)任选课:即学校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而开设的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修读。任选课含专业任选课和公共任选课两类,占总学分的8-10 %。其中对于公共任选课,各本科专业学生按照学科交叉的要求,应跨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修读其它学科的课程,学分不低于 4 学分。Zzz6ZB2LZzz6ZB2L 五、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指导学生修读课程的重要文件。根据学分制特点,我院实行指导性教学计划,并按本科4 年基本学制编制。dvzfvkwMdvzfvkwM 各系(部)都应重视并认真组织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由系(部)主任负责组织制订,院教学指导委员 会审定,学院批准。教学计划一经审定,不得随意更动,凡因特殊原因需调整时,应由系(部)主任提出,教务处审核,并报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学院批准。学生可根据教学计划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的学习和选课计划。rqyn14ZNrqyn14ZN 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编制按《巢湖学院关于制订本科专业学年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执行。 六、学分规定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基本计算单位,是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的基本依据。计算学分时精 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取值0 或5(小数点后第一位为0-2 时取0,3-7 时取5,8-9 时取0整数位同时加1 ),学分最小计算单位为0.5 学分。EmxvxOtOEmxvxOtO 1.学分的计算:我院各本科专业每学年实行两学期制。同时实行学期标准周制,即每学期课堂教学(含实践教学)按16 周计。学时与学分的折算办法如下:SixE2yXPSixE2yXP (1)理论课学分数=课内总学时/16 ; (2)实验课学分数=课内总学时/28 ; (3)体育课程学分数为每学期1 学分; (4)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含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等)学分数=教学实践周数; (5)毕业论文(设计)学分数= 8学分(每周1学分); (6)形势政策教育2 学分,军事课(含军训等)2 学分,安全教育1 学分,就业指导2 学分;2.学分的组成结构: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本科生应修读的毕业总学分为文科类160学分左右,理工类170 学分左右,其中:6ewMyirQ6ewMyirQ (1)课程学分:文科类总学时数原则上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140学分左右;理工类总学时数原则上控制在2500 学时以内,150 学分左右。教师教育专业可以适当突破(不超过10 学分)。kavU42VRkavU42VR (2)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设计等。 (3)创新能力培养学分:学生参加各种教学竞赛、科学研究等获省部级以上奖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作品或获得专利等,按其获奖等级和论文、作品发表的级别给予奖励学分。累计奖励学分本科生最高不超过6 学分。y6v3ALoSy6v3ALoS 3.学生每学期的修读学分以24学分为宜。原则上应不低于1 8学分,不高于30学分。 4.学生通过课程考核,成绩合格,方能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则不能取得学分,必须重修。重修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该课程或教学环节的学分。M2ub6vSTM2ub6vST 七、课程考核、成绩记载与学分绩点课程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学计划中凡 计算学分的课程都要进行考核与评分。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考试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记分,考查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或五级制记分。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应予重修。学生成绩记载采用两种形式:百分制(五级制)和绩点制。0YujCfmU0YujCfmU 1 .百分制成绩、五级制成绩及绩点的对应关系: 百分制成绩五级制成绩绩点 90—100 优秀4 80—89 良好3 70—79 中等2 60—69 及格1 <60 不及格0 2 ?学分绩、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 学生每门课程的学分绩是该课程的学分乘以该生修读的课程所得绩点。即:

浅析高校学分制改革实施及若干问题

浅析高校学分制改革实施及若干问题 摘要:2014年某高校作为本省首批学分制改革试点院校,在一年多的学分制改革试点过程中,该校在教学方面、收费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变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也不免凸显出一些问题,本文较为详实地介绍和分析了该校学分制改革的成功实例,并明确指出当前影响学分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一些尖锐的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改革;学分制;收费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16-02 2014年9月份,某某大学有幸与其他7所高校被指定为本省首批学分制改革试点院校。在学分制实施一年多的时间里,本着配合本省高校教育发展改革目标,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从而促进该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宗旨,深度贯彻上级有关学分制管理规定的文件精神,在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成立了学分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试点工作。现将该校学分制改革

实施情况、经验以及存在问题介绍如下: 一、教学改革情况 (一)教学投入方面 为保障学分制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该校加大在教学实验设施方面的投入。2014年主校区立项建设特教中心综合大楼项目,修建分校区部分体育教学场馆;多方筹集经费新增设备,加大实验室硬件建设,及时更新仪器设备,实验仪器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开展实验室只能信息化管理化平台建设探索工作并初见成效,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投入专项经费升级改造教务管理系统,满足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选课、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要求;出台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意见,自2014级以后为每位学生都配备了专门的学业导师,指导学生适应学分制教学改革进行选课以及学业规划;加大对实训基地以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建设投入以及管理,并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创业学院。 (二)课程建设方面 开展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积极探索,利用暑期学校引入网络通识课程工学生学习;升级改造了课程中心平台,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推进课程视频网络资源共享,以满足学分制改革的需求。

教师如何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

教师如何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 摘要:教师要能够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关键词:教师教学改革发挥作用 课程改革是一场革命,在课程改革中有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有奋进与守旧的摩擦,有蜕变的痛苦,更有提升自我的快乐。一名教师在这场改革中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在课改春风中享受变化的快乐。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如何使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应当加强。 一、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业务素质是核心,文化素质是基础,身体心理素质是前提,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做到学习理论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作为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努力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以此为基础,改革教学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培育出适应社会的各类人才。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的全部基础应该是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交流对象,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蹲下来是指在人格上平视我们的教育对象。只有在师生之间真正形成了一种平等关系,学生才能真正培养出交流和合作能力。其次,还要相信学生,我们要充分的去相信他们,相信他们能完成自己的学业。老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间的参与者和引导者,给学生营造一个非常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学习,我们要相信我们面对的学生,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老师要相信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相信他们也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方案-(最终版)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方案-(最终版)

15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方案 幼儿园教师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工作的特点,巩固和加深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热爱。根据我校教学计划,2015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于近期参加教育实践学习。为了切实做好本届实践学习工作,现将实践学习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工作组 组长:饶克均 副组长:马清熊斌李明宝许贤文 成员:王永青周辉鑫 具体实践实习管理工作由教务处,指导教师分别带领一个班学生参加实践学习,具体学生分组名单由各班自行安排。 二、时间安排 本届实习工作从2017年9月1日开始,2018年1月29日结束,总时间为一个学期。

三、教育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实习中需完成的工作有以下任务: (一)了解幼儿园教师的全面工作 1、听取实习幼儿园领导介绍本园的情况和教师的要求 2、听取原班教师介绍本班教育、教学以及幼儿的情况 3、见习所在实习班教师的教育、教学及幼儿的一日生活等活动 4、参与幼儿园和在实习班的备课、讨论等教研活动 5、保育、主班及配班教师这3个岗位每人每组1个月轮流实习至少1次 (二)学习全面独立带班 1、幼儿的一日生活护理及教育 2、组织和指导幼儿的各项教育活动 3、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 4、创设适宜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教育环境 5、与家长进行有关幼儿教育的交流和沟通 (三)编写带班教育工作计划、教案、教育记录及心得体会 1、教育工作计划为一日生活安排及及其教育要求 2、教案为事先制订的教育活动方案 3、教育记录包括日常教育过程的记录和效果分析,即教育记录;教育活动实录,即教育活动案例;对个别儿童的观察记录,即个案考察记录 4、每人每周交一篇实习心得 5、每人每月交一份手工作品、自制玩教具、儿童画及书法作业 6、本学期末天之娇幼儿教师和实习教师要参与汇报演出工作 7、实习学期结束后每人写一份实习总结

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现状和思考

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现状和思考-教育管理学论文 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现状和思考 陈雯,张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目前很多高校都进行了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笔者通过对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现状进行总结,肯定了成绩,同时对教学管理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管理;现状;建议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12-03 学分制是以学生自主选课为机制,通过实施多样的教育规格和采用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并根据学生已取得的一定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1]。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学分制,它给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而由“教学”和“管理”集合而成的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学分制系统运行是否稳定、效果是否良好和教学质量是否得到保证。 一、学分制概述 学分制起源于18世纪末德国的课程选修制,后被引入美国,并在美国高校得到广泛运用与发展。我国开始以学分制为主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之后,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学分制概念,主要有学年学分制、复合型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和特区学分制[2]。 二、教学管理现状

1.学分制管理制度。在实行学分制之前,教学方面最重要的变革就是学分制学生管理规定。在考核与成绩记载、学籍时间、转专业、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等方面都有所变化。学生成绩登记表的课程成绩以该门课程四项成绩的最高成绩予以记入;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为八年(含休学);学生在一年级结束时可因成绩优秀、有专业特长或者某种特殊原因不转专业即无法继续学习来申请转专业;除了在受过处分、实践环节不合格等方面相同之外,增加了必修课学分加权平均成绩必须达到一定分值的要求。 2.教学计划修订和管理。制定了学分制管理制度之后,与之同等重要的是教学计划框架改变和修订以及管理。我校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最初作了以下变革:一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识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本位,把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和各专业特色融于培养方案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培养的结合、统一规格要求与发展学生个性的结合,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二是进一步精简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突出理论联系实践,确保实践教学效果。实践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不少于15%~20%,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提高至25%~35%左右;三是强化全面服务中国气象事业的“三个主动”的指导思想,开设气象特色课程模块;四是将毕业总学分规定为180,比之前的总学分提高了20%,并且尽可能提供较多的自主选择课程机会。 3.学分制信息支持系统。学分制给予学生极大的选课自主权和学习空间,并且学生可以多次对不及格课程或者对成绩不满意的课程进行重修,这无疑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量和复杂度,此时若仍然采取手工方式进行选课和重新学习报名,则既不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又使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更加繁重。在此情况下,

学前教育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在各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中从事各个岗位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幼儿园的保育员与幼儿教师的工作,同时还可以担任早教机构的教师和从事其他与幼儿相关的工作。 二、培养规格 (一)职业岗位知识 熟悉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活动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及时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掌握幼儿园保育员和幼儿教师所需要的岗位知识,同时熟悉其他学前教育机构如早教机构、特色培养机构等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二)职业岗位技能 掌握弹琴、唱歌、跳舞、画画、手工制作这些基本技能。能够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能够观察和评估幼儿的身心发展。能够依据幼儿园教育工作计划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教育活动目标、计划,并组织实施。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做好家园合作。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和突发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岗位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热爱祖国、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敬业奉献、热爱幼儿的品质。熟悉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职业资格考试、考证要求 通过国家普通话等级测试,获得二级乙等以上的证书。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获得合格证书(B级及以上等级)。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一级及以上等级)。通过与学前教育专业有关的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XX书,如获得育婴师XX书、营养师XX书、蒙特梭利XX书、奥尔夫音乐教育XX书和心理咨询师XX书等等。 三、修业年限及毕业条件 修业年限:三年

教学改革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改革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教学改,要掌握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整理教学改革经验范文的范文,欢迎阅读! 教学改革的作用与意义一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自20XX年春季开学以来,我县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为了抓住这有利时充分发挥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校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学改革引领教师进步,促进我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学校多措并举,领导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现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以它蓬勃的动力,带来学校各方面的显著变化,教师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一、阶段工作回顾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改有效引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明确责

任,保障“课改”的各项活动有力开展。研究制定了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确定了重点实验年级、科目、教师,召开了实验年级教师座谈会,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实验教师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勇立潮头,争做课改先锋 (二)、强化细化管理机制,提供课改坚实保障 1、制度保障机制 完善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计划》,建立了课改实施工作台账,成立了课堂教学督评组,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及课改巡课制度,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专题研究。通过领导不定时对教师课改情况进行巡查,检查学生和教师的出勤情况;检查课堂教学状态和课堂纪律;检查教师是否携带导学案授课;检查课堂教学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等。发现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交换意见,进行整改。 2、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对课堂教学改革从财力、物力、经费支出上给予大力支持,以保障课改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投入资金为各个教室购买了展板,确保学生们在课堂上有展示的舞台;学校又添置了复印机、速印机,让各位教师在编写导学案后能够方便快捷地打印或复印出来。 (三)、培训学习转变观念,确保课改良性行进 我们多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本专业许多课程具有基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知识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教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文化课程的改革目标 文化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对学生将来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发展理论创新的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系学前教育专业文化课程的改革目标是: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服务应用,促进发展。 (二)专业课程的改革目标 专业课程的改革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服务学生终生发展。通过课程的改革,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的落实,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把握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实践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二、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只要期末考试通过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方式造成了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过关的消极应付心理。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从改变教学和考核模式入手,构建“全程式、多元化、现场化”的新型课程教学和考核模式。

三、课程改革实施计划 (一)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 依据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服务方向和区域经济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努力创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二)调整课程体系 坚持课程模式的改革,打破以学科理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或技术岗位群所需要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逐步探索使用行业导向型的模块式教学计划,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应用性,逐步增大选修,辅修教学内容的比例。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新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改革目标,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渐进性、梯度性、全方位性。 1.第一学年侧重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通识教育。开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法律基础、教师职业道德等基础课和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夯实学生的基础,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2.第二学年侧重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开设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文学、学前儿童卫生学等理论课程,并且开设视唱、绘画、舞蹈等专业技能课,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模块的训练。 3.第三学年在开设琴法、手工制作、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科学教育等课程的同时,侧重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应用。安排学生见习和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计划2

2012年下学期二年级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学情分析 通过了解,我所任教的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舞蹈课程学习,已经掌握了最基本舞蹈常识和舞蹈能力,具备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能力,因此,本学期将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一到两个民族的舞蹈。另外,考虑到下学期学生将要实习,后期的教学内容将重点学习幼儿舞蹈考级教材的内容。 三、主要教学内容 1、民族民间舞蹈:藏族、维吾尔族 2、幼儿舞蹈考级教材 四、教学重点 本学期重点在于民族民间舞蹈风格的掌握,并对各民族舞蹈产生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熟练掌握幼儿舞蹈考级教材的内容。 五、教学目标 通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几个民族民间舞蹈基本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以及民族民间舞蹈在幼儿舞蹈中的运用。通过借鉴学习幼儿舞蹈考级教材,扩大学生的舞蹈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提高舞蹈表现能力,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基础。 六、阶段性教学计划 第一阶段: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述 2、学习藏族舞蹈: a. 藏族舞蹈简介 b. 基本动律

c. 踢踏基本动作 d. 弦子基本动作 e. 手臂动作 f. 表演性组合 3、学习维吾尔族舞蹈 a. 维吾尔族舞蹈简介 b. 基本动作 c. 表演性组合 第二阶段: 1、幼儿舞蹈考级教材学习(参考北京舞蹈学院编的舞蹈考级教材) 2、期末考评

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的高校课程选择

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的高校课程选择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引发了高等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热潮,使高校课程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本文从课程编制这一维度,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从培养目标确立、课程选择的一致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及温州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就课程选择与组织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分制;课程;选择 课程作为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其设置的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就课程领域而言,主要是三个环节: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本文拟从课程编制这一维度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的课程选择与组织问题进行探讨。 一、培养目标选择 确立培养目标是课程编制的首要任务。培养目标体现了高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向。美国学者斯塔克将高等学校的课程编制分为三个层次,即单门课程的编制、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以学院为单位的课程编制。课程编制活动的分层次决定了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是分层次的。 宏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明确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我国高校宏观培养目标。 中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学校培养目标,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是高校课程选择和体系构建的大类依据。中外高等教育史上,人才观不同导致的有关大众人才与精英人才、学术人才和实用人才、通才和专才的争论一直不休。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校根据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征,综合考虑学校的传统、地域、服务面向、资源等因素,经调研、论证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提出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口径,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社会需求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竞争力。 微观层次培养目标,即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专门人才”的问题。此目标由各学院依据学校总的培养目标,对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论证后组织制订,做到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项目规划管理、设计、研究开发、现场施工的能力,可以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1、本专业共设置三个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完整地完成一个专业方向的学习外,必须跨越另外一个方向,完成其主要专业课基本理论的学习。 2、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施工机械、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方面的基本技术,了解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容; (2)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3)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 (4)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并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三)主干学科 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岩土工程。 (四)主要课程 英语、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力学、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桥梁工程、地下建筑结构、地基处理等。

专业建设和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环境艺术专业建设和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 及措施 一、环境艺术专业建设 (1)、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改革背景 1.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2年8月,国家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环艺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环艺设计及艺术设计的发展由此步入了一个新阶段。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促进环艺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这意味着创新人才不再是单纯解决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本体范畴的工作,许多设计的最终完成所要求的知识范畴已远远超出艺术设计师个人能力控制及管理的范围。因此,产业的发展需要设计教育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储备人才,特别是高端的领军设计人才。 2.设计教育的大众化制约未来领军设计人才的培养 尽管与其他学科相比,环艺设计作为设计行业发展的历史较为短暂,但是在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当下,以设计技能主导的传统的大众化设计专业教育已无法适应这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因此环艺设计专业必须发展新的方法和途径,在大众化教育的基础上发展新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特别是培养未来设计产业引领和开拓的核心力量的领军设计应用型人才。

(2)、环境艺术专业简介 合川有着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合川的城市建设和文化艺术是紧密相连的。这些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的条件是我院环境艺术专业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也是我院选择在合川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目的。并且,我院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缺乏理工科知识的特点,采取了环境艺术专业结合建筑设计专业的一些课程,摸索出了一种符合艺术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值得推广。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面极为广泛,建筑学、设计学、美学、工程学、材料学以及素描、色彩、图案、透视、制图等学科,为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扩大知识、技能,提高素质,加强动手能力,我们在加强本专业主课的同时,认真研究环境艺术品设计、模型、透视、制图等选修课的教学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体内涵是对空间环境进行规划、整理及再创造,对建筑提供的内部室内空间进行再创造。专业内容广泛,涵括了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环境雕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各类公共设施的设计。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是一个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专业。也是与一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专业。 环境艺术专业按照学院的要求,以“工作室制”为载体,以“大基础平台,小专门方向”的专业教学进阶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环境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的发展,培养了具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从事环境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总学时72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形成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员比较全面地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问题.课程涉及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其表现的条件,原因和培养策略,会接触到学前教育专业其他有关课程如《学前教育学》等讨论的对象,但本课程是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讨论,其视点与有关的教育课程不同. 二、基本要求 (一)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的认识,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及教育问题结合起来. 课程的难点是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的掌握及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解.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 习的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认识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掌握学前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