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阻化剂防灭火的应用工艺
- 格式:pdf
- 大小:96.56 KB
- 文档页数:3
二氧化硅气凝胶阻燃机理
阻燃材料在减少火灾发生和火灾蔓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二氧化硅气凝胶作为一种常用的阻燃材料,其阻燃机理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人类视角出发,以生动的叙述方式,描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阻燃机理。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二氧化硅气凝胶。
它是由二氧化硅分子组成的一种多孔材料,通常呈现出高度吸附性和低密度的特点。
在火灾中,二氧化硅气凝胶可以发挥出其卓越的阻燃性能。
当火源接触到二氧化硅气凝胶时,首先会发生物理吸附作用。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多孔结构能够吸附住燃烧产物中的气体和液体,同时将其迅速转化为固体相,从而减少了燃烧产物的释放。
二氧化硅气凝胶还能够通过促进燃烧过程中的负氧离子反应来实现阻燃。
当火焰接触到二氧化硅气凝胶时,二氧化硅分子中的负氧离子会与火焰中的燃烧产物发生反应,从而抑制燃烧过程。
这种反应可以迅速降低火焰温度,并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
二氧化硅气凝胶还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
其多孔结构能够阻断热传导的路径,减少热量的传递速度。
这样,当火焰接触到二氧化硅气凝胶时,火焰温度不会迅速升高,从而延缓了火势的蔓延。
总结起来,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阻燃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作用、负
氧离子反应和隔热性能。
通过这些机制的协同作用,二氧化硅气凝胶能够有效地减少火灾发生和火势蔓延的风险。
通过本文的叙述,我们从人类的视角出发,生动地描述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阻燃机理。
这种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阻燃性能。
同时,文章的结构合理、段落明晰,使用了丰富多样的词汇,增强了阅读的流畅性和吸引力。
矿井防灭火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井火灾防治工作,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矿井。
第三条矿井应制定防火制度,组织实施矿井防火工作。
第四条矿井应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矿井的火灾防控工作。
第五条矿井应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确保矿井火灾防控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六条矿井应配备专业消防人员,进行常规的消防检查和安全培训。
第七条矿井应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及时进行整改。
第八条矿井应建立火灾应急预案,做好火灾应急准备工作。
第二章防火设施和器材第九条矿井应设置消防栓和消防水池,确保消防水源充足。
第十条矿井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并和当地消防部门建立联系,实现报警联动。
第十一条矿井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手提式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第十二条矿井应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消防人员和培训第十三条矿井应配备足够的消防人员,负责矿井的消防工作。
第十四条矿井消防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消防知识和技能,持有消防从业证。
第十五条矿井应定期进行消防培训,提高消防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六条矿井应与当地消防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定期联合开展消防演练。
第四章隐患排查和整改第十七条矿井应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八条矿井应建立隐患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第十九条矿井发现火灾隐患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处理。
第二十条矿井应加强对火灾隐患整改的督导和检查工作,确保整改落实。
第五章应急预案和演练第二十一条矿井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应急职责和措施。
第二十二条矿井应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的能力。
第二十三条矿井应建立和完善火灾报警和应急指挥系统,确保应急反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六章罚则第二十四条对于违反矿井防火制度的行为,根据不同情节和后果,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由矿井负责人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七条本制度的修改和解释由矿井负责人负责。
气凝胶灭火器原理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气凝胶灭火器的原理,这可是个超有趣的事儿呢!你知道气凝胶不?这东西看起来就像超级轻的棉花糖一样,但是它在灭火方面可是有着大本事。
气凝胶是一种固体物质,它的内部结构超级特别。
它有很多很多微小的孔隙,这些孔隙就像一个个小房子一样,密密麻麻的。
那它怎么灭火呢?当火灾发生的时候,火焰那可是张牙舞爪的,热度特别高。
气凝胶灭火器喷出来的气凝胶就像是一群小小的灭火战士冲向火焰。
气凝胶本身是一种非常好的隔热材料。
就像给火焰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让火焰的热量不能轻易地散发出去,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这热量一被包裹住啊,火焰就像被关进了小黑屋,没有办法继续那么嚣张啦。
而且哦,气凝胶还能隔绝氧气。
咱们都知道,火焰燃烧是需要氧气这个“小助手”的。
气凝胶那些小孔隙就像一个个小陷阱,氧气分子想靠近火焰的时候,就会被气凝胶给困住,这样火焰就没有足够的氧气来继续燃烧啦。
就好比一个人跑步的时候,突然有人把他的腿给抱住了,他就跑不动了。
火焰也是一样,没有了氧气,它就只能慢慢熄灭。
再说说气凝胶灭火器的使用场景吧。
比如说在一些小的室内火灾,像家里的厨房突然着火了,或者是办公室里的小电器起火了。
这时候气凝胶灭火器就特别好用。
它不像那些传统的灭火器,喷出来的东西可能会把周围弄得乱七八糟的。
气凝胶就比较“温柔”,它轻轻地覆盖在火焰上,就把火给灭了,还不会对周围的东西造成太大的破坏。
你想象一下啊,假如你家里有这么一个气凝胶灭火器,就像有了一个小小的灭火精灵。
当危险来临的时候,这个小精灵就会跑出来,用它那独特的本事把火给搞定。
而且啊,气凝胶灭火器还很环保呢。
不像有些灭火器,使用之后可能会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气凝胶就像是大自然的小助手,灭了火之后也不会留下什么有害的东西。
还有哦,气凝胶灭火器的原理也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人们发现了气凝胶这么神奇的材料,然后想到把它做成灭火器,这就是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呢。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发现了一个小宝藏,然后把这个宝藏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喷洒阻化剂编号:×××[2014] TF—25号通风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工作面喷洒阻化剂安全技术措施为防止工作面采空区遗留浮煤自然发火,根据防灭火设计我矿采取在工作面喷洒阻化剂的防灭火措施。
为确保回采工作面喷洒阻化剂作业安全进行,特制定此安全措施,具体内容如下:一、技术要求1、阻化剂选取根据防灭火设计,阻化剂选择工业氯化钙(CaCl2)。
2、喷洒工艺系统在回采工作面轨道顺槽将喷洒设备和阻化剂浓度配比箱安装在距工作面50m范围内,通过阻化泵经软管(Φ10mm)引至工作面,每隔20m安设一个喷洒的三通阀门。
启动阻化泵后,人工手持喷头喷洒靠采空区一侧底板浮煤、及工作面上下口。
喷洒宽度为0.8m。
喷洒工作在割底煤后、移架前进行。
对易发生自燃的区域也要加强喷洒工作,如工作面“两线-两道”,即工作面开采线,停采线,进风道与回风道。
3、喷洒参数(1)工作面一次喷洒量喷洒工作在采煤班落煤、移架前进行。
工作面一次喷洒量包括采空区底板浮煤、及工作面上下口喷洒量。
G=K1K2LBh1A1式中:K1—一次喷洒加量系数,一般取1.2;K2—松散煤(浮煤)密度,K2=0.9t/m3;L—工作面长度,L=220m,加上工作面上下端头,按230m计;B—一次喷洒宽度,B=0.8m;h1—底板浮煤厚度,取0.30m;A1—原煤(浮煤)的吸液量,取A1=0.058t/t。
G1=K1K2LBh1A1=1.2×0.9×230×0.8×0.3×0.058=3.5(t)(2)工作面一次喷洒所需阻化剂用量:Gz=Gρ=3.5×20%=0.7(t)式中:ρ—阻化剂溶液的浓度,ρ=20%。
四、高瓦斯矿井处理火灾时的注意事项高瓦斯矿井处理火灾时,对灾区进行合理的通风,对防止瓦斯爆炸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火灾处理过程中,必须掌握瓦斯的变化,合理调度风流,其原则是有助于控制火势,又能冲淡瓦斯,及时排走瓦斯。
不能随意减少或中断灾区的供风,必要时(瓦斯浓度上升)还应加大火区供风量。
加强巷道维护,防止冒顶堵塞巷道切断风流,以避免瓦斯积聚而产生爆炸。
具体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上、下山和运输平巷发火时,如果在火源的上风侧有掘进头和废巷,应将积存瓦斯的巷道严密封堵。
在火源的下风侧有冒高、废巷和掘进头积聚瓦斯时,对灭火人员威胁最大,为防止瓦斯爆炸应果断封闭火区,或者进行局部反风,将这些瓦斯库封闭后,再组织灭火。
(2)处理高瓦斯矿高冒处火灾时,必须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迫使火源局限在高冒处),在火源的下风侧设水幕,然后在高冒处两端用水枪灭火。
(3)处理高瓦斯矿井独头巷道火灾时,不能停风,要在保持正常通风或加大风量的条件下处理火灾。
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如人员撤退时停掉局部通风机或火焰烧断风筒),风流中断或风机停转时,应检查巷道中瓦斯和烟雾情况,只有在瓦斯浓度不超过2%时才能进入数人灭火。
特别是上山独头煤巷发火,如果风机已停转,在无需救人情况下,严禁进入侦察或灭火,应立即在远距离封闭。
对于下山掘进煤巷迎头发火,在通风条件下、瓦斯浓度不超过2%时可直接灭火。
若在下山中段发火时,无论通风与否,都不得直接灭火,要远距离封闭。
(4)当直接灭火无效或不可能时,应封闭火区。
在高瓦斯矿封闭火区是相当危险的工作。
应根据瓦斯涌出情况,通过加大风量将瓦斯浓度降到2 %以下时,于火区的进风侧和回风侧同时建造防爆墙,并在三分之二高度处留有通风排气口,然后在统一指挥下同时封口。
这种封闭方法,不易产生瓦斯爆炸,即使爆燃,人员安全系数也大。
这是因为,防爆墙建毕后,火区氧气消耗快,可生成大量CO2,有助于抑制火势。
同时,瓦斯上升慢,不易达到爆炸浓度。
灭火凝胶灭火凝胶灭火凝胶是由固状粉末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瞬间形成粘度适中的胶体,所形成的胶体是高分子凝胶与水形成的螯合物基本内容灭火原理灭火凝胶是由固状粉末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瞬间形成粘度适中的胶体,所形成的胶体是高分子凝胶与水形成的螯合物该种灭火凝胶耐高温,受热失水速度慢。
同时凝胶的粘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向上堆积,具有良好的挂壁和覆盖性能,能够在浮煤上形成一层致密、含水量高的保护层,不但阻止氧气与煤的接触,而且又具有很好的冷却降温性能,起到显著的防灭火效果适用范围该凝胶主要适用于煤矿等地区的采空区、高冒区局部煤炭自燃的防治。
特点(1)该凝胶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安全环保(2)能在浮煤上形成一层致密、含水量高的保护层,长期保持煤的冷却与惰化状态(3)具有很好的保水、固水特性,在高温下能长时间冷却火区(4)有遇水再生的能力灭火原理该种灭火凝胶耐高温,受热失水速度慢。
同时凝胶的粘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向上堆积,具有良好的挂壁和覆盖性能,能够在浮煤上形成一层致密、含水量高的保护层,不但阻止氧气与煤的接触,而且又具有很好的冷却降温性能,起到显著的防灭火效果。
该种灭火凝胶耐高温,受热失水速度慢。
同时凝胶的粘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向上堆积,具有良好的挂壁和覆盖性能,能够在浮煤上形成一层致密、含水量高的保护层,不但阻止氧气与煤的接触,而且又具有很好的冷却降温性能,起到显著的防灭火效果。
特点(1)该凝胶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安全环保;(2)能在浮煤上形成一层致密、含水量高的保护层,长期保持煤的冷却与惰化状态(3)具有很好的保水、固水特性,在高温下能长时间冷却火区。
(4)有遇水再生的能力。
(1)该凝胶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安全环保;(2)能在浮煤上形成一层致密、含水量高的保护层,长期保持煤的冷却与惰化状态(3)具有很好的保水、固水特性,在高温下能长时间冷却火区。
(4)有遇水再生的能力。
mkb-2阻化剂使用说明MKB-2阻化剂是一种用于提高建筑物耐火性的化学产品。
它能够形成一层阻止火焰蔓延的保护膜,有效地减少火灾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MKB-2阻化剂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一、产品概述MKB-2阻化剂是一种水性阻燃剂,主要适用于建筑物内部墙体、天花板和地板等部位的防火处理。
该产品通过与木材等燃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炭化层,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
二、使用步骤1. 准备工作在使用MKB-2阻化剂之前,首先需要将待处理的墙体、天花板等表面清洁干净。
确保表面没有灰尘、油污或其他污染物,以免影响产品的附着力。
2. 搅拌均匀将MKB-2阻化剂充分搅拌均匀。
可以使用搅拌棒或搅拌机进行搅拌,确保产品中的成分充分混合。
搅拌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
3. 施工处理使用刷子或喷雾器将MKB-2阻化剂均匀地涂刷或喷洒在待处理的表面上。
涂刷厚度一般为0.5-1毫米,确保整个表面都被覆盖到。
4. 干燥时间待施工完成后,需等待MKB-2阻化剂充分干燥。
一般情况下,干燥时间为24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环境温度和湿度。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区域通风良好,以加快干燥速度。
三、注意事项1. 使用时注意保护措施在使用MKB-2阻化剂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和口罩,以免接触到产品对皮肤和呼吸系统产生刺激。
如不慎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2. 存放注意事项MKB-2阻化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3. 不得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使用MKB-2阻化剂不得与其他阻燃剂或化学品混合使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气体或降低产品的阻燃效果。
4. 剩余处理如施工完成后还有剩余的MKB-2阻化剂,应将其密封保存,避免污染环境。
下次使用时,需重新搅拌均匀,并检查产品的保存期限,如已过期应丢弃。
四、效果验证使用MKB-2阻化剂处理的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具有较高的耐火性能。
矿井火灾学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前言1矿井火灾: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井口附近、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形成灾害的一切非控制燃烧。
其包括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两类。
内因火灾:煤因氧化产热而自然发火产生的火灾。
外因火灾:外部热源引燃可燃物造成的火灾。
内因火灾(自燃火灾)占矿井火灾总数的90%以上。
第一章矿井火灾学基础1燃烧三要素:可燃物、热源和氧气(O2)。
2根据可燃物燃烧过程的差异,燃烧可分为五种基本燃烧形式:分解燃烧、表面燃烧、蒸发燃烧、扩散燃烧、预混燃烧。
分解燃烧:出现于固体和部分液体燃料的燃烧中。
矿井火灾中前期和中期的大部分燃烧现象都属于这一类型。
表面燃烧:无火焰的固体燃烧,发生于固体燃料燃烧的后期。
蒸发燃烧:液体蒸发所产生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发生着火。
扩散燃烧:高浓度的可燃气体与空气边混合边燃烧的燃烧现象。
如果燃烧很稳定,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
预混燃烧:在井下一定环境条件下,可燃气体与空气在着火前已经预先充分混合,且其浓度处于燃烧(爆炸)界限之内,遇火源即会发生燃烧,称为预混燃烧。
这种燃烧在混合气体分布空间快速蔓延,在一定条件下还会转变为爆炸。
3富氧燃烧和富燃料燃烧的特点:富氧燃烧是供氧充分的燃烧。
这类燃烧的特点是耗氧量少、火源范围小、火势强度小和蔓延速度较低。
富燃料燃烧是受限空间内可燃物燃烧数量大,供氧不足的燃烧。
这类燃烧的特点是火势大、发生灾难的危险性和严重性较大。
4轰燃与回燃:轰然是受限空间火灾局部缓慢燃烧发展到空间内所有可燃物突然全面快速燃烧的特殊火行为,其特点是在一定受限空间中所有的可燃物几乎同时被点燃。
回燃是指富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不完全燃烧产物(烟气)遇新鲜空气时发生的快速爆燃现象。
5富燃料火灾中“跳蛙”现象产生原理:当高温烟流在流动过程中与旁侧支路的新鲜风流交汇时,便在巷道连接处发生回燃,即形成新的火源点。
新火源又会消耗了大量氧气再次使高温烟流中氧气的含量不足,高温可燃烟气继续向前流动,如果在巷道附近又有新鲜空气涌入,在连接口附近又会再次发生回燃而形成又一个新的火源点,这种在矿井下远离火源点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再生火源的现象被形象地称为火源发展的“跳蛙”现象。
2024年矿井防灭火管理制度范本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15条之规定“生产和在建矿井必须制定井上、下防火措施。
”故针对本矿实际情况,制定井上下综合防火措施如下,审批后望各单位严格执行。
一、地面防火1、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离进风井不得小于80m。
木料场距离矸石山不得小于50m。
2、不得将炉灰场设在进风井的主导风向上风侧,也不得设在表土10m以内有煤层的地面上和设在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的塌陷范围内。
3、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为中心的联合建筑,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
4、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且水池水量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
5、副井井口房应设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严密并易于关闭,打开时不得妨碍运输和人员通行,并每季度维修一次。
6、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7、井上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并应设在井口附近,有轨道直达井口,但不得设在井口房内。
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材料和工具不得挪作它用。
8、每季度应对井上消防材料库和和其它重要场所的消防器材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矿井的所有的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场等处应有防火措施或制度,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规定。
二、井下防火1、井下必须建立健全消防供水管路系统。
消防供水管路可与防尘用水管路共用,但在发生火灾时必须保证消防用水,并在矿井的水平、采区、采煤工作面投产时同时投入使用。
确保送到用水地点时,管中水压不低于0.4mpa,水量不小于0.5m3/min。
矿井主要运输巷、采区进回风道、胶带运输巷、上下山、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掘进巷道、煤仓口、溜煤眼口等地点均应设置消防管路。
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
2、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道、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m 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27691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Coal mine fire prevention and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一、概况石圪台煤矿所产煤为长焰煤,各煤层着火温度t1(还原样燃点)为330℃,1-3(还原样与氧化样燃点之差)在46℃-49℃之间,煤层属易自燃、很易自燃煤层。
地面堆煤3个月后就自燃。
根据邻区矿井煤的自燃情况,本矿井煤的自燃发火期为1-3个月。
本矿井的开拓方式为斜井-平硐开拓,采煤方法为综合机械化采煤,石圪台煤矿20xx年回采工作面为131101工作面,131101工作面的位于井田的东北部。
131101工作面厚度2.5m~2.7m,平均厚度2.72m。
131101工作面设计回采走向长900m,倾向斜长145米。
所有采区巷道均布置在煤巷中。
二、131101工作面采空区防治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131101工作面在防治自然发火方面最不利的因素是原房柱式采空区所留煤柱及在工作面采空区顺槽两侧、开切眼和停采线有煤不能采出,煤量大,如果发生自然发火,其程度将比较严重,治理更加困难、危险更大,损失更大。
煤炭自燃必须具备4个条件:(1)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呈破碎状态存在;(2)向破碎状态的煤连续供氧,使煤炭氧化生热;(3)有聚集氧化热的蓄热环境;(4)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时间足够长。
煤炭自燃的4个条件中最关键的是煤层自身具有的自然发火倾向性和向煤体连续供氧。
因为不供氧就不产生热量,也不存在蓄积热量使煤炭升温直至自然发火的问题;而对于自然发火的倾向性,目前尚未无法改变。
因此目前的预防措施主要都集中在如何减少或杜绝向采空区或巷道的高冒区持续供氧方面。
3-1-2号煤层采用综采开采时,必须采取以下防灭火措施,以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防灭火措施:(一)、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一、注氮防灭火6101综采工作面制氮机安装6号煤轨道大巷和6号煤运输大巷的联络巷内1)输氮线路制氮机安装硐室→6号煤轨道大巷→6101运输顺槽→工作面采空区。
输氮管路采用DN108mm无缝钢管,每个工作面防火注氮量为800m3/h2)将注氮管铺设在运输顺槽中,当埋入采空区一定长度后(15~20m)开始注氮,同时再埋入第二趟注氮管路(注氮管口的移动步距通过考察确定,一般为50m)。
当第二趟条注氮管口埋入采空区冷却带与氧化带的交界部位时向采空区注氮,同时断开第一趟注氮管路,并停止第一趟管路的注氮,如此循环。
如图所示。
3)对采空区进行注氮气,措施附后。
注氮技术要求:A、注氮的氮气浓度不得低于97%,低于97%立即停止注氮。
B、注氮严格坚持“少量多注”多循环进行注氮。
C、注氮时间每循环1小时,每小时注氮量300m³,停1小时在进入下一循环,由当班瓦斯员立即进行气体检测,若发现瓦斯浓度达到1%,一氧化碳达到0.0024%及时向调度室汇报进行处理,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注氮。
D、注氮压力不得超过6MPa。
E、注氮时撤出所有闲杂人员,每班技术员现场跟班,技术指导。
F、注氮时必须有专用记录本和台帐,记录开关机时间、注氮量、压力、开关司机等,以便对注氮情况进行分析。
G、井下发现不适合注氮时,要立即打电话通知注氮机组操作人员进行停机,并向调度室汇报。
H、注氮的管路:埋管注氮,在工作面得进风侧沿采空区埋设一趟注氮管路。
当埋入一定深度后开始注氮,同时又埋入第二趟注氮管路(注氮管口的移动步距为5~25米)。
当第二趟注氮管口埋入采空区氧化带与冷却带的交接部位时向采空区注氮,同时停止第一趟管路的注氮,并又重新埋设注氮管路,如此循环,直至工作面采完为止。
托管注氮,在工作面得进风侧沿采空区埋设一定长度的厚壁钢管作为注氮管路,它的移动主要利用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或工作面运输机头、机尾,或工作面进风巷的回柱绞车作牵引。
矿井防灭火管理制度样本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15条之规定“生产和在建矿井必须制定井上、下防火措施。
”故针对本矿实际情况,制定井上下综合防火措施如下,审批后望各单位严格执行。
一、地面防火1、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离进风井不得小于80m。
木料场距离矸石山不得小于50m。
2、不得将炉灰场设在进风井的主导风向上风侧,也不得设在表土10m以内有煤层的地面上和设在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的塌陷范围内。
3、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为中心的联合建筑,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
4、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且水池水量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
5、副井井口房应设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严密并易于关闭,打开时不得妨碍运输和人员通行,并每季度维修一次。
6、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7、井上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并应设在井口附近,有轨道直达井口,但不得设在井口房内。
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材料和工具不得挪作它用。
8、每季度应对井上消防材料库和和其它重要场所的消防器材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矿井的所有的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场等处应有防火措施或制度,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规定。
二、井下防火1、井下必须建立健全消防供水管路系统。
消防供水管路可与防尘用水管路共用,但在发生火灾时必须保证消防用水,并在矿井的水平、采区、采煤工作面投产时同时投入使用。
确保送到用水地点时,管中水压不低于0.4mpa,水量不小于0.5m3/min。
矿井主要运输巷、采区进回风道、胶带运输巷、上下山、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掘进巷道、煤仓口、溜煤眼口等地点均应设置消防管路。
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
2、井筒、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道、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m 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采煤工作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概况15188采面位于15采区井筒东翼,西起15188运煤斜巷,东至15188切眼。
采面走向长532m,倾斜长83~153m。
该工作面的井下标高为+1647~+1700m,地面标高为+1876~+2196m,工作面煤层倾角20°~23°,煤层平均厚度2.2m,煤层老顶为泥质粉砂岩,直接底为粉砂岩,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属简单结构煤层。
土城矿18#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Ⅱ类自燃。
2、防灭火系统概况15采区建有较完善的防火、灭火以及供水系统。
防火措施主要包括:束管监测、均压防灭火、阻化剂防灭火和采空区喷雾洒水防灭火。
灭火措施主要包括:注氮系统、凝胶防灭火。
井下供水系统:供水系统干管(井筒、井底车场)的管径不小于φ150mm,综采、综掘工作面管径不小于φ100mm,主要进回风巷、胶带运输巷、采区进回风巷、采面的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煤仓、溜煤眼、运输转载点、装载点、卸载点等处设有防灭火管路。
二、采面防火措施(一)束管监测根据目前土城矿现状,煤层火灾的监测主要有矿井火灾束管采样监测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工检测三种手段。
1、地面固定式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是借助束管将15188采煤工作面老塘的气体经抽气泵负压抽取、汇总到通风区气体分析室,在借助第 2 页共 14 页气相色谱检测装置对束管采集的井下气样进行分析,实现对CO、CO2、CH4、C2H2、C2H4、C2H6、O2、N2等气体含量的在线监测,其监测结果在以实时监测报告、分析日报等方式提供数据的同时,亦可自动存入数据库中,以便今后对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趋势分析,从而实现对矿井自燃火灾的早期预报。
2、安全监控系统可以连续监测CO、CO2、O2、T、V等参数,根据这些环境参数的变化进行煤层火灾的预报。
监测点布置⑴本工作面回风上隅角:布置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切顶线1.0m以内的上帮,安设CO传感器、CH4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