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第八版分期解读
- 格式:pptx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29
胃癌TNM分期标准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标准(第7版):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切除标本中未发现肿瘤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皮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7个及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b:16个(含)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存在远处转移分期: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1N1M0、T2N0M0IIA期:T1N2M0、T2N1M0、T3N0M0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N0M0IIIA期:T2N3M0、T3N2M0、T4aN1M0IIIB期:T3N3M0、T4aN2M0、T4bN0M0、T4bN1M0IIIC期:T4aN3M0、T4bN2M0、T4bN3M0IV期:任何T任何NM1结直肠癌TNM分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第七版)原发肿瘤(T)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T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a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4b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区域淋巴结(N)N 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b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c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M1a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M1b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解剖分期/预后组别:注:1 临床TNM分期(cTNM)是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都是原发瘤首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和为明确诊断所施行的病理活检获得的。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6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分期:0期:TisN0M0I期:T1N0M0IIA期:T2N0M0IIB期:T3N0M0、T4aN0M0IIIA期:T1-2N1M0、T3N1M0、T4aN1M0IIIB期:T1-2N2M0、T3N2M0、T4aN2M0、T4bN0-2M0 IIIC期:任何T N3aM0、T4bN3aM0IVA期:任何T任何N M1aIVB期:任何T任何N M1b专业知识分享: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TNM分期是评估结直肠癌临床分期的重要标准。
根据分期结果,可以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在TNM分期中,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深度,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M代表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对于结直肠癌的分期,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7个或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被归为M期。
如果远处转移仅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则被归为M1a期;如果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则被归为M1b期。
注:临床TNM分期(cTNM)是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都是原发瘤首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和为明确诊断所施行的病理活检获得的。
病理TNM分期(pTNM)用来评估预后和决定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它综合了临床分期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被认为是最准确的预后评估标准。
新辅助治疗后TNM分期(ycTNM或ypTNM)是指接受新辅助或术前放、化疗后做出的临床或病理分期,其目的是决定后续治疗策略并判断治疗效果。
复发瘤TNM分期(rTNM)是当患者无瘤生存一段时间后,复发时所收集到的信息,是为进一步治疗作依据。
尸检TNM分期(aTNM)用于生前未发现肿瘤,尸检时才发现的肿瘤病例分期。
Dukes B期包括预后较好(T3N M)和预后较差(T4N M)两类患者,Dukes C期也同样(任何TN1 M和任何TN2 M)。
一、食管解剖分段:颈段食管:自食管入口或环状软骨下缘起至胸骨柄上缘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18 cm。
胸段食管:分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食管: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杈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24 cm。
胸中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上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32 cm。
胸下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下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40 cm。
胸下段也包括食管腹段。
跨段病变应以其中点归段,如上下长度相等,则归上面一段。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2010年)(一)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T分期标准对于食管病变长度、病变最大层面直径及邻近器官受侵三项标准不一致的病例,按分期较高者划分。
有腔内超声T分期时请注明,建议与本草案对比。
注:a 病变长度以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为准;b 应以CT所示食管病变最大层面的食管直径为准;对于全周型肿瘤管腔消失,应测阴影最大直径;c 临近组织或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主动脉及心包。
1.气管、支气管受侵的标准:(1) 食管气管间脂肪组织消失;(2) 气管、支气管变形、移位;(3) 肿瘤突向气管腔内。
2.主动脉受侵的标准:(1)主动脉夹角法: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45度为主动脉无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90度,为主动脉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为45度~90度,为可疑受侵(如能看见完整的环状稍高密度的主动脉壁则主动脉受侵概率较低)。
--(自降主动脉的圆心向食管肿瘤病灶外围做切线,两切线加角)(2)三角法:在食管、胸主动脉和椎体之间有一三角形脂肪间隙,若此脂肪间隙消失则为主动脉受侵。
3.心包受侵的标准:CT上下层面可见心包有脂肪线而病灶层面无脂肪线,则认为有心包受侵;此外有局限性心包增厚及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心包积液。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N分期标准淋巴结肿大认为是癌转移的标准,一般标准为淋巴结短径≥10 mm,食管旁、气管食管沟、心包角淋巴结长径≥ 5 mm,腹腔淋巴结长径≥ 5 mm。
常见肿瘤AJCC分期手册(第八版)目录(一)头颈部肿瘤鼻咽癌 (4)鼻腔和鼻窦肿瘤. (5)HPV 相关性(P16+)口咽癌. (7)唇和口腔癌. (8)大涎腺肿瘤. (9)喉癌 (10)口咽(P16-)和喉咽癌 (12)头颈部的恶性黑色素瘤 (14)结膜癌 (15)结膜黑色素瘤 (16)泪腺癌 (17)葡萄膜黑色素瘤. (18)视网膜母细胞瘤. (20)眼睑癌 (21)眼眶肉瘤 (22)甲状腺肿瘤. (23)甲状腺髓样癌 (25)甲状旁腺癌. (26)(二)胸部肿瘤肺癌 (27)乳腺癌 (29)食管癌/食管与胃食管交界处肿瘤 (31)胸腺肿瘤 (34)恶性胸膜间皮瘤. (35)(三)腹部消化系统肿瘤肝癌 (36)肝内胆管细胞癌. (37)胆囊癌 (38)Vater 壶腹癌 (39)肝门胆管癌. (40)远端胆管癌. (41)胃癌 (42)胰腺癌 (44)结直肠癌. (45)阑尾肿瘤 (47)小肠癌 (49)肛门肿瘤 (50)(四)腹部泌尿系统肿瘤肾肿瘤 (51)肾盂和输尿管癌. (52)膀胱癌 (53)尿道癌 (54)(五)生殖系统肿瘤前列腺癌 (55)阴茎癌 (57)睾丸青春期后生殖细胞肿瘤及恶性性索间质肿瘤. (58)宫颈肿瘤 (60)卵巢、输卵管肿瘤和原发性腹膜癌 (62)子宫体肿瘤. (64)滋养叶细胞肿瘤. (65)阴道癌 (66)女性外阴癌. (67)(六)黑色素瘤、肉瘤及间质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细胞瘤 (68)四肢和躯干软组织肉瘤 (70)乳腺肉瘤 (71)乳腺叶状肿瘤 (72)腹部和胸腔内脏器官软组织肉瘤 (73)腹膜后软组织肉瘤 (74)胆囊肉瘤 (75)肾肉瘤 (76)子宫体肉瘤. (77)胃肠道间质瘤. (79)(七)神经内分泌肿瘤结肠、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80)空肠回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81)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 (82)肾上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83)十二指肠和Vater 壶腹神经内分泌肿瘤 (84)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85)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86)鼻咽癌适用于:鼻咽上皮性肿瘤。
常见肿瘤 AJCC分期手册(第八版)2018 年执行常见肿瘤 AJCC分期手册(第八版)常见肿瘤 AJCC分期手册(第八版)2018 年执行目录(一)头颈部肿瘤鼻咽癌 (4)鼻腔和鼻窦肿瘤 . (5)HPV 相关性 (P16+) 口咽癌 . (7)唇和口腔癌 . (8)大涎腺肿瘤 . (9)喉癌 (10)口咽 (P16-)和喉咽癌 (12)头颈部的恶性黑色素瘤 (14)结膜癌 (15)结膜黑色素瘤 (16)泪腺癌 (17)葡萄膜黑色素瘤 . (18)视网膜母细胞瘤 . (20)眼睑癌 (21)眼眶肉瘤 (22)甲状腺肿瘤 . (23)甲状腺髓样癌 (25)甲状旁腺癌 . (26)(二)胸部肿瘤肺癌 (27)乳腺癌 (29)食管癌/食管与胃食管交界处肿瘤 (31)胸腺肿瘤 (34)恶性胸膜间皮瘤 . (35)(三)腹部消化系统肿瘤肝癌 (36)肝内胆管细胞癌 . (37)胆囊癌 (38)Vater 壶腹癌 (39)肝门胆管癌 . (40)远端胆管癌 . (41)胃癌 (42)胰腺癌 (44)结直肠癌 . (45)阑尾肿瘤 (47)小肠癌 (49)肛门肿瘤 (50)(四)腹部泌尿系统肿瘤肾肿瘤 (51)肾盂和输尿管癌 . (52)常见肿瘤 AJCC分期手册(第八版)2018 年执行膀胱癌 (53)尿道癌 (54)(五)生殖系统肿瘤前列腺癌 (55)阴茎癌 (57)睾丸青春期后生殖细胞肿瘤及恶性性索间质肿瘤. (58)宫颈肿瘤 (60)卵巢、输卵管肿瘤和原发性腹膜癌 (62)子宫体肿瘤 . (64)滋养叶细胞肿瘤 . (65)阴道癌 (66)女性外阴癌 . (67)(六)黑色素瘤、肉瘤及间质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细胞瘤 (68)四肢和躯干软组织肉瘤 (70)乳腺肉瘤 (71)乳腺叶状肿瘤 (72)腹部和胸腔内脏器官软组织肉瘤 (73)腹膜后软组织肉瘤 (74)胆囊肉瘤 (75)肾肉瘤 (76)子宫体肉瘤 . (77)胃肠道间质瘤 . (79)(七)神经内分泌肿瘤结肠、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80)空肠回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81)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 . (82)肾上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83)十二指肠和 Vater 壶腹神经内分泌肿瘤 (84)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85)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 (86)常见肿瘤 AJCC分期手册(第八版)2018 年执行鼻咽癌适用于 :鼻咽上皮性肿瘤。
胃癌TNM分期标准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标准(第7版):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切除标本中未发现肿瘤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皮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7个及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b:16个(含)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存在远处转移分期: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1N1M0、T2N0M0IIA期:T1N2M0、T2N1M0、T3N0M0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N0M0IIIA期:T2N3M0、T3N2M0、T4aN1M0IIIB期:T3N3M0、T4aN2M0、T4bN0M0、T4bN1M0IIIC期:T4aN3M0、T4bN2M0、T4bN3M0IV期:任何T任何NM1结直肠癌TNM分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第七版)原发肿瘤(T)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T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a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4b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区域淋巴结(N)N 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b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c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M1a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M1b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解剖分期/预后组别:注:1 临床TNM分期(cTNM)是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都是原发瘤首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和为明确诊断所施行的病理活检获得的。
食管癌的分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戎铁华杨弘一、食管癌的UICC(1997)分期系统及其说明1) 原发肿瘤(T)分期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T1 肿瘤侵及粘膜固有层或粘膜下层T2 肿瘤侵及肌层T3 肿瘤侵及外膜T4 肿瘤侵及邻近结构(器官)2) 区域淋巴结(N)分期N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食管癌的区域淋巴结定义:颈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包括锁骨上淋巴结。
胸段食管癌:纵隔及胃周淋巴结,不包括腹腔动脉旁淋巴结。
3) 远处转移(M)分期MX 远处转移不能评估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食管癌远处转移的进一步定义:胸下段食管癌:M1a 腹腔淋巴结转移M1b 其他远处转移胸上段食管癌:MIa 颈部淋巴结转移M1b 其他远处转移胸中段食管癌:M1a 不适用M1b 非区域淋巴结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食管癌国际分期:Stage 0 Tis N0 M0StageⅠT1 N0 M0StageⅡA T2 N0 M0T3 N0 M0 StageⅡB T1 N1 M0T2 N1 M0 StageⅢT3 N1 M0T4 Any N M0 StageⅣAny T Any N M1StageⅣA Any T Any N M1aStageⅣB Any T Any N M1b说明:1. 复发的肿瘤的分期用“r”表示,如“rT0N0M0” 表示无肿瘤复发;如“rT1N0M0” 表示原发肿瘤复发,肿瘤侵及粘膜固有层或粘膜下层;如“rPT1N0M0” 表示复发肿瘤再次手术后的病理分期。
2.食管和胃交界处肿瘤的分期:大于50%的肿瘤病灶累及食管,按食管癌的TNM 分期;小于50%的肿瘤病灶累及食管,按胃癌的TNM分期;不管食管和胃交界处肿瘤的位于E-G线的上或下,如为鳞癌、小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均按食管癌的TNM分期。
三、食管癌分期的意义及其手段准确的分期是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预后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及其诊治信息交流的基本工具。
常见肿瘤AJCC 分期手册(第八版)目录(一)头颈部肿瘤鼻咽癌 (4)鼻腔和鼻窦肿瘤 (5)HPV 相关性(P16+)口咽癌 (7)唇和口腔癌 (8)大涎腺肿瘤 (9)喉癌 (10)口咽(P16-)和喉咽癌 (12)头颈部的恶性黑色素瘤 (14)结膜癌 (15)结膜黑色素瘤 (16)泪腺癌 (17)葡萄膜黑色素瘤 (18)视网膜母细胞瘤 (20)眼睑癌 (21)眼眶肉瘤 (22)甲状腺肿瘤 (23)甲状腺髓样癌 (25)甲状旁腺癌 (26)(二)胸部肿瘤肺癌 (27)乳腺癌 (29)食管癌/食管与胃食管交界处肿瘤 (31)胸腺肿瘤 (34)恶性胸膜间皮瘤 (35)(三)腹部消化系统肿瘤肝癌 (36)肝内胆管细胞癌 (37)胆囊癌 (38)Vater 壶腹癌 (39)肝门胆管癌 (40)远端胆管癌 (41)胃癌 (42)胰腺癌 (44)结直肠癌 (45)阑尾肿瘤 (47)小肠癌 (49)肛门肿瘤 (50)(四)腹部泌尿系统肿瘤肾肿瘤 (51)肾盂和输尿管癌 (52)膀胱癌 (53)尿道癌 (54)(五)生殖系统肿瘤前列腺癌 (55)阴茎癌 (57)睾丸青春期后生殖细胞肿瘤及恶性性索间质肿瘤 (58)宫颈肿瘤 (60)卵巢、输卵管肿瘤和原发性腹膜癌 (62)子宫体肿瘤 (64)滋养叶细胞肿瘤 (65)阴道癌 (66)女性外阴癌 (67)(六)黑色素瘤、肉瘤及间质瘤皮肤恶性黑色素细胞瘤 (68)四肢和躯干软组织肉瘤 (70)乳腺肉瘤 (71)乳腺叶状肿瘤 (72)腹部和胸腔内脏器官软组织肉瘤 (73)腹膜后软组织肉瘤 (74)胆囊肉瘤 (75)肾肉瘤 (76)子宫体肉瘤 (77)胃肠道间质瘤 (79)(七)神经内分泌肿瘤结肠、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80)空肠回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81)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 (82)肾上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83)十二指肠和Vater 壶腹神经内分泌肿瘤 (84)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85)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86)鼻咽癌适用于:鼻咽上皮性肿瘤。
食管癌TNM 分期临床分期(cTNM )预后分组:食管癌分期中T 、N 、M 的定义原发肿瘤(T )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价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T1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 T1a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或黏膜肌层 T1b 肿瘤侵及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及固有肌层 T3 肿瘤侵及食管纤维膜 T4 肿瘤侵及邻近结构T4a 肿瘤侵及胸膜、心包、奇静脉、膈肌或腹膜T4b 肿瘤侵及其他邻近结构如主动脉、椎体或气道区域淋巴结(N )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1~2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3 ≥7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 ) N2 3~6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3 ≥7 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1.要达到准确分期,区域淋巴结的数目应该≥15 个。
2.肿瘤部位按照肿瘤中心的位置分段(分上、中、下段,上段=颈段+胸上段,中段=胸中段;下段=胸下段+腹段)。
3.若肿瘤累及食管胃交界部,肿瘤中心在食管胃交界部食管侧者或在胃侧2cm 之内者(Siewert I 型及II 型),按食管癌分期;肿瘤中心在近端胃2cm 之外(Siewert III 型)按胃癌分期。
肿瘤中心虽在近端胃2cm 之内但未累及食管胃交界部者,按胃癌分期。
4.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及未分化癌按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分期。
混合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混合型癌(如腺鳞癌)或组织学类型不明确的按鳞状细胞癌分期。
5.食管的神经内分泌瘤(NET)十分罕见,其分期参照胃肠道神经分泌瘤的TNM 分期。
6.本分期不适用于非上皮性肿瘤,如淋巴瘤、肉瘤、胃肠道间质瘤和黑色素瘤等。
7.目前国际上有两大食管癌TNM 分期系统。
西方主导的UICC/AJCC 分期认为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属于M1,腹腔干淋巴结仍然属于区域淋巴结。
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食管癌已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食管癌的新发病人数达60.4万,死亡人数达54.4万。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虽然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依旧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根据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估计,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24.6万,我国食管癌粗发病率17.8/10万,城市粗发病率为12.6/10万,农村粗发病率为24.6/10万;食管癌死亡病例18.8万,我国食管癌粗死亡率为13.7/10万,城市粗死亡率10.0/10万,农村粗死亡率18.4/10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列全部恶性肿瘤的第6位和第4位。
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附近区域(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泰安、山东济宁、山东菏泽),以及安徽、江苏苏北、四川南充、四川盐亭、广东汕头、福建闽南等地区。
我国食管癌流行学典型特征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村人口发病率高于城市人口。
然而,自2000年开始,无论城市抑或农村,无论男性抑或女性,食管癌发病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女性发病率下降趋势尤其明显。
我国食管癌主要的组织学类型为鳞状细胞癌为主,已知其发病与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包括烫食、热茶、饮酒、吸烟等,此外还包括食品霉变、炭烤或烟熏制备方式、饮用水、土壤成分或环境微生物菌群等因素。
通过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食管癌发生;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早期筛查,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各级医疗机构贯彻食管癌早诊早治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长期生存及生活质量;通过规范化诊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进一步提升局部进展期与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
只有上述多层面医疗措施充分得到执行,才能从根本上减轻我国民众食管癌疾病负担,因此制定并执行食管癌诊疗指南是必要的,需要各专业医务工作者予以高度重视。
二、食管癌诊断指南(一)症状体征。
1.临床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进食后梗噎感、异物感、烧灼感、停滞感或饱胀感等,伴或不伴有胸骨后疼痛、反酸、胃灼热、嗳气,起初为进普通饮食困难,随后逐渐恶化为仅可进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可伴或不伴有进食后随即出现食糜或黏液反流、咳黄脓痰、发热、胸闷、喘憋、呕吐、呕血、黑便、胸背部疼痛、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等。
食管癌的CT分期标准食管癌的CT分期多数采用Moss1981年推荐使用的TNM分期和CT分期标准. 该标准包括对癌肿长度、壁厚、区域淋巴结以及远处转移的判断,其原发肿瘤(T)以肿瘤长度和侵犯食管周径的程度划分。
食管癌的CT分期多数采用Moss1981年推荐使用的TNM分期和CT分期标准.Ⅰ 仅限于腔内肿块,管 T1长度<5cm,无狭窄,肿Ⅰ期壁无增厚瘤未侵及管壁全周 T1N0M0Ⅱ 管壁增厚>5mm T2长度>5cm,管腔Ⅱ期狭窄或肿瘤累及管壁全周T2N0M0ⅢⅡ和局部纵 T3累及纵膈,N1区域Ⅲ期膈的直接侵犯淋巴结转移,M0无远 T3N1M0 处器官或淋巴结转移Ⅳ 远处转移 M1远处器官包括淋巴结转移该标准包括对癌肿长度、壁厚、区域淋巴结以及远处转移的判断,其原发肿瘤(T)以肿瘤长度和侵犯食管周径的程度划分。
cT对食管癌总的分期准确率为39%~94%,然而,当贲门癌不包括在内时,其准确性可达90%以上。
正常食管壁厚度小于3mm,早期食管癌CT很难发现食管壁的异常,只有在进展期CT可显示如下征象:①食管壁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大于5mm〔9~10〕。
②癌肿段周围脂肪层的模糊或消失,多示向管外侵犯,但应注意消瘦者食管周围脂肪层常缺乏。
③气管或左主支气管后壁的推压移位或块影突入腔内可作为向管外直接侵犯的证据。
④食管中下段与降主动脉间常缺乏脂肪层,有作者认为当肿瘤与主动脉接触面大于90°表明癌肿向管外侵犯明显,失去手术机会;小于45°示癌肿未侵犯主动脉壁;在45°~90°之间则难于肯定,但癌肿可以切除。
又有作者提出食管癌段和相邻的胸主动脉以及脊柱之间构成的三角区脂肪层消失时,也应高度怀疑胸主动脉管壁受侵犯。
也有报道CT判断食管癌是否侵犯主动脉的准确性有限,其敏感为6%,特异性85%,准确性58%,即阳性率太低。
⑤食管癌累及心包同样是基于该段与心包间的脂肪层模糊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