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水城县蟠龙乡长银煤矿(兼并重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格式:pdf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159
目录目录 (1)前言 (1)1 总则......................................................................................................................- 1 -1.1任务来源....................................................................................................- 1 -1.2 编制目的...................................................................................................- 1 -1.3 编制依据...................................................................................................- 1 -1.4环境保护及污染控制目标........................................................................- 6 -1.5评价标准....................................................................................................- 8 -1.6评价工作等级............................................................................................- 8 -1.7评价范围..................................................................................................- 10 -1.8评价重点..................................................................................................- 10 -1.9评价水平年..............................................................................................- 10 -1.10评价程序.................................................................................................- 11 -2 工程概况............................................................................................................- 13 -2.1流域及水资源规划概况..........................................................................- 13 -2.2地理位置..................................................................................................- 16 -2.3工程任务及建设必要性..........................................................................- 16 -2.4工程规模及特性......................................................................................- 17 -2.5工程项目组成..........................................................................................- 19 -2.6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9 -2.7施工布置及进度......................................................................................- 21 -2.8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 24 -2.9水库运行方式..........................................................................................- 25 -3工程分析.............................................................................................................- 26 -3.1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26 -3.2工程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28 -3.3影响源分析..............................................................................................- 33 -3.4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36 -3.6工程分析小结..........................................................................................- 37 -4 环境概况............................................................................................................- 39 -4.1流域环境概况..........................................................................................- 39 -4.2自然环境..................................................................................................- 39 -4.3生态环境..................................................................................................- 49 -4.4社会环境..................................................................................................- 83 -4.5环境现状结论..........................................................................................- 85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6 -5.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6 -5.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98 -5.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1 -5.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03 -5.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3 -5.6环境地质影响分析.................................................................................- 110 -5.7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1 -5.8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12 -5.9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14 -6、环境保护措施与经济技术论证.....................................................................- 115 -6.1水环境保护措施.....................................................................................- 115 -6.2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29 -6.3声环境保护措施....................................................................................- 130 -6.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131 -6.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32 -6.6环境地质保护措施................................................................................- 136 -6.7地下水保护措施....................................................................................- 136 -6.8社会环境影响对策措施........................................................................- 137 -7、水土保持........................................................................................................- 139 -7.1水土流失现状........................................................................................- 139 -7.2水土流失预测........................................................................................- 139 -7.4水土保持监测........................................................................................- 140 -7.5水土保持投资........................................................................................- 141 -8、环境监测与管理............................................................................................- 142 -8.1环境监测................................................................................................- 142 -8.2施工期环境监理....................................................................................- 145 -8.3环境管理规划........................................................................................- 151 -8.4环保竣工验收........................................................................................- 152 -9、环境保护投资概算和经济损益分析............................................................- 153 -9.1投资概算目的........................................................................................- 153 -9.2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153 -9.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57 -10、环境风险评价..............................................................................................- 160 -10.1施工期炸药和油料风险......................................................................- 160 -10.2弃渣场环境风险..................................................................................- 161 -10.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62 -11、公众参与......................................................................................................- 163 -12、结论与建议..................................................................................................- 164 -12.1工程概况..............................................................................................- 164 -12.2环境现状..............................................................................................- 164 -12.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5 -12.4环境保护措施......................................................................................- 167 -12.5水土保持..............................................................................................- 168 -12.6公众参与..............................................................................................- 168 -12.7评价结论..............................................................................................- 169 -12.8评价建议..............................................................................................- 169 -附表1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附表2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监测一览表附表3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监理内容一览表附表4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一览表附表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主要附件:附件1 委托书附件 2 关于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黔发改农经﹝2016﹞369号)附件3 关于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六盘水环建函﹝2016﹞8号)附件 4 关于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环审﹝2011﹞41号)附件5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现状检验报告附件 6 六盘水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初审意见(六盘水环初审﹝2017﹞5号)附图1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施工及环保措施平面布置图附图3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枢纽平面布置图附图4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大坝剖面图附图5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大坝平面图附图6 水城县赵家河供水灌溉管道平面图附图7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区域水文地质图附图8 赵家河水库评价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现状图附图9 赵家河水库评价区植被类型分布现状图附图10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评价区环境监测布置图附图11 水城县赵家河水库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布局图附图12 赵家河水库工程区域水系图前言(1)建设项目特点赵家河水库工程位于贵州省水城县化乐镇,坝址位于乌江水系三岔河支流懒龙河上游赵家河袁家寨附近,距离水城县35公里。
银星二号煤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国电英力特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三月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4)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4)1.1.1建设项目地点 (4)1.1.2建设项目背景 (4)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工程特性表41.2.1建设内容 (4)1.2.2生产工艺 (5)1.2.3生产规模 (9)1.2.4建设周期 (9)1.2.5工程投资 (9)1.2.6工程特性表 (9)1.3 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14)1.3.1建设项目选址 (14)1.3.2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14)1.3.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5)1.3.4规划符合性分析 (15)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6)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6)2.1.1生态环境 (16)2.1.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16)2.1.3地表水环境现状 (16)2.1.4大气环境现状 (16)2.1.5声环境现状 (17)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7)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8)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18)3.1.1大气污染物 (18)3.1.2水污染物 (18)3.1.3固废污染 (18)3.1.4声环境污染 (18)3.1.5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24)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25)3.3 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26)3.3.1生态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26)3.3.2大气环境影响及其预测结果 (27)3.3.3水环境影响及其预测结果 (28)3.3.4声环境影响预测及其预测结果 (29)3.3.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其预测结果 (30)3.4 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31)3.4.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31)3.4.2水污染防治措施 (32)3.4.3固废污染 (33)3.4.4声环境污染 (34)3.4.5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34)3.5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35)3.5.1矸石坝垮塌风险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35)3.5.2地质灾害风险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36)3.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37)3.7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37)3.8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38)3.9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38)3.9.1环境监测计划 (38)3.9.2环境管理制度 (39)4 公众参与 (40)4.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 (40)4.1.1第一次公众参与信息公开 (40)4.1.2第二次公众参与信息公开 (40)4.2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 (42)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42)4.4 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43)4.4.1公众意见归纳分析 (43)4.4.2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44)4.5 公众参与的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 (45)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6)6 联系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水城县曹罗坪子、老虎梁子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工程建设单位: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盖章)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2014年1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写。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工程内容及规模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1)环境质量状况 (1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21)评价适用标准 (2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3)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7)环境影响分析 (29)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43)环保投资估算 (46)结论和建议 (47)附件:附件1 贵州电网公司《关于对水城县曹罗坪子、老虎梁子风电场1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请示的批复》(黔电计〔2013〕457号);附件2 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补充确认2013年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贵州省110千伏以上电网工程”建设内容的函》;附件3 水城县人民政府、水城县国土资源局、水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城县林业局、水城县杨梅彝族苗族回族乡人民政府关于线路路径的盖章图;附件4 电磁环境、声环境现状监测报告。
黔西县坤元煤矿30万t/a(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2013年8月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1建设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黔西县坤元煤矿30万t/a(整合)项目;(2)建设规模:30万t/a;(3)建设地点:黔西县金坡乡;(4)建设性质:整合;(5)产品方案:用于发电、炼焦。
1.2工程简况坤元煤矿位于贵州省黔西县金坡乡,位于黔西县县城西北直距27.0km,东经105°54′40″~105°56′21″,北纬27°09′48 ″~27 °10′29″。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函[2007] 105号),关于毕节地区毕节市等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黔西县金坡乡坤元煤矿属于其中的整合矿井,由原简槽沟、原杜鹃、原成立、原中寨煤矿四矿整合而成,整合后生产规模为15万t/a,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第二十一次整合进展调度会情况汇报和第二十七次整合进展调度会情况汇报中鼓励小煤矿做大做强的精神和矿井实际情况,将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由15万t/a变更到30万t/a。
整合后矿区面积2.2579km2,可采煤层M4、M9、M13、M15共计4层,矿井设计利用储量1182.1万t,设计可采储量941.7万t,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服务年限22.4a,采用综合开拓,布置有主平硐、副斜井、回风平硐、二四采区进风行人上山、三采区回风斜井、三采区进风井六个井筒,除主平硐、回风平硐利用原有,其余井筒均为新建,设计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放炮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本井田划分为一个水平(+1553m)四个采区进行开采,除工业场地、副井场地在原工业场地基础上扩建外,其余场地全部新建。
矿井原煤出井后经简易分级后外售至当地电厂作为电力煤。
本矿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系统为分列式。
本矿井按高瓦斯设计,矿井副井场地内设置瓦斯抽放站对矿井瓦斯进行集中抽放。
兴仁县新龙场镇三联煤矿(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兴仁县新龙场镇三联煤矿(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GuizhouCoalMineDesign&ResearchInstitute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311号二○一一年二月目录1项目概况.................................................................................................................... ..11.1建设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1.2工程简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项目环境影响 (2)2.1生态环境影响 (2)2.2地表水环境 (5)2.3地下水环境 (6)2.4环境空气 (7)2.5声环境.................................................................................................................... . (8)2.6固体废物 (9)2.7环境经济损益 (10)3环境风险......................................................................................错误!未定义书签。
4环境可行性分析[换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与相关规划及政策协调性分析 (11)4.2清洁生产水平 (12)4.3总量控制 (1)24.4公众参与 (1)25总体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 环境阻碍报告书简本(公示)贵州大学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302号2013年6月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环境阻碍报告书(简本公示)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原设计生产规模30万t/a,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1月颁发了振兴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30191,生产规模30万t/a)。
依照贵州省煤炭治理局《加速全省煤矿整合、技改和调整布局工作进度第二十一次调度会情形汇报》,振兴煤矿扩建后生产规模为90万t/a,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21年10月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032517,生产规模90万t/a)。
贵州省能源局以黔能源煤炭〔2021〕126号《关于对兴仁县潘家庄镇振兴煤矿(扩建)初步设计的批复》对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设计生产规模90万t/a。
项目建设符合兴仁县煤炭开发整体计划、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
本次环评工作也对原有环保设施提出相应的改良建议。
振兴煤矿矿区范围由10个拐点圈定,面积62km2,开采标高为+1620m~+950m。
振兴煤矿工业资源储量6284万t,设计资源储量万t,设计可采储量万t,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效劳年限a,其中一采区效劳年限a,二采区效劳年限6a。
现振兴煤矿(扩建)原煤开采项目环境阻碍评判已编制完成,可供关切本项目建设的公众参阅。
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项目的建设或相关环境问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或写信等发表关于本报告书简本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观点。
建设单位:黔西南州兴仁县振兴煤矿(562311 ):联系:联系人:钱远银Email评判单位:贵州大学(550003 ):联系:联系人:周丕康Email公告有效期限为:本公告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目录1 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神仙坡煤矿工程建设报告一、矿井概况神仙坡煤矿为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服务年限41年。
矿井概算总投资2.3亿元。
矿井位于水城县木果乡新民村,矿区距水城野马寨电厂30km,距六盘水站45km,六盘水市到矿区的公路有32km省道柏油路,其余正在建设为三级路,交通较为方便。
矿区开采范围:走向长为2.86km,倾斜宽为2.163km,面积为6.1876km2。
区内含煤地层为龙潭煤组,含煤24层。
可采和局部可采8层,即:2号、6号、8号、9号、11号、14号、15号、22号。
其中11、22号为矿井主采煤层,煤质牌号:主要可采煤层为焦、瘦煤。
井田内工业储量5035万吨,可采储量2581.13万吨。
矿井为斜井开拓。
其布置为一个水平上、下山开采,全矿井共划分为4个采区,即11、12、21、22采区。
矿井首采区为11采区,分投产期与达产期,投产期采掘比为“1:3”,达产期采掘比为“1:4”工业场地内分别布置有主、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共三个井筒。
其用途分别为:主斜井采用大倾角皮带运输煤炭;副斜井用作辅助运输,辅助运输采用绞车提升矸石、下放材料及人车运送井下作业人员。
从通风方面:主、副井均作为进风井,回风斜井用作矿井总回风。
矿井开采方法为通过区段石门联合布置呈下行式开采。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涌水量:正常涌水量为67m3/h,最大涌水量为134m3/h。
二、矿井建设概况神仙坡煤矿建设项目系贵州省发改委批准立项(黔发改能源[2005]874号),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项目水城电厂异地改扩后发电燃煤供应的配套矿井,该项目由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设计,于2004年9月4日正式开工建设,原建设单位为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开发有限公司。
后因故于2006年7月份停建。
根据2006年10月26日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开发有限公司和湖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所签合资开发水城神仙坡等三矿合同书及2007年2月12日所签补充合同的有关规定,由湖南省煤业集团出资80%控股,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开发有限公司出资20%参股,于2007年4月4日在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了贵州湘能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对水城神仙坡等三矿的建设工作。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目录1.概述 (1)1.1.目的任务 (1)1.2 编制依据 (1)1.3交通及位置 (2)1.4以往的地质工作 (3)1.5矿山基本情况及开采利用概况 (5)1.6本次工作情况 (10)2 矿山地质概况 (13)2.1 矿区地层 (13)2.2 构造 (14)2.3煤层特征 (15)2.4.煤岩特征 (17)2.5.矿石风(氧)化特征 (19)2.6煤层顶底板及夹石 (19)2.7矿床共(伴)生矿产 (20)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20)3.1 工艺特征 (20)3.2 煤的工业用途 (20)4 (20)4.1 水文地质 (20)4.2 工程地质条件 (26)4.3环境地质条件 (29)4.4煤炭安全生产综合评价 (30)4.5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31)5.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31)5.1核实地质工作方法、工程布置原则及质量评价 (31)5.2核实地质工作工程测量及质量评价 (32)5.3采样、化验及质量评价 (32)5.4探采对比 (32)6. 资源储量估算 (33)6.1 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33)6.2储量估算煤层及储量范围 (34)6.3 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35)6.4 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35)6.5 采空区边界圈定 (36)6.6块段划分原则 (36)6.7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36)6.8 储量核查估算结果 (37)6.9资源储量增减变化情况 (41)7 矿山社会、经济效益 (47)8 结语及建议 (47)附图:1、水城县蟠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整合)整合前后地形地质及井上下对照图 1:50002、水城县蟠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整合)水、工、环地质综合图 1:50003、水城县蟠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整合)1-1′…5-5′地质剖面1:50004、水城县蟠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整合)K18、K19、K21、K23、K21、K23、K25、K27、K29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估算图1:50005、水城县蟠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整合)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1:10006、水城县蟠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整合)ZK201钻孔柱状图1:200附件(复印件)1、编制单位资质证书2、委托书3、承诺书4、《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等四县(区)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黔府函[2006]205号5、整合协议6、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7、水城县蟠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整合)临时采矿许可证8、原潘家沟煤矿采矿许可证。
贵州紫森源集团55万吨煤矸石高值化利用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有关规定,现将建设项目概况、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建设单位:贵州佳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名称:贵州紫森源集团55万吨煤矸石高值化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地点: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红果镇中沙村建设性质:新建建设规模:贵州紫森源集团55万吨煤矸石高值化利用项目总投资为50000万元,建成后年利用煤矸石55万吨,年产硫酸铝铁5.52万吨,冶金级氧化铝8万吨,白炭黑20万吨,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内容为:年产硫酸铝铁5.52万吨,白炭黑2.05万吨。
建设单位先期只做第一期工程的设计等项目前期工作,因此本次评价只针对一期工程内容进行分析,二期工程不属于本次评价内容,二期工程另行评价。
二、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贵州佳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邮编: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红果镇中沙村*******联系人:崔井泉电话:*******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环评单位:贵州绿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季益虎联系电话:*******地址/邮编:贵州省兴义市瑞金路富康国际B栋14-*******四、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下载网络链接:**************_*******五、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公众可通过传真、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交公众意见表。
公众意见反馈具体联系方式如下:1、建设单位:贵州佳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
煤矿生产废水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前言本报告对煤矿生产废水处理项目进行了全面评估,以评价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废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报告中,将从环境背景、项目概述、环境评价方法和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环境背景煤矿是我国能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水,其中含有高浓度的悬浮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有害成分,若直接排放会对周边自然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进行煤矿废水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三、项目概述废水处理项目旨在对煤矿生产废水进行治理和处理,使废水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后,再进行排放或回用。
该项目包括废水的收集、预处理、主要处理、再生水处理等环节,涉及的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
四、环境评价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包括现场调查、监测数据收集、模型模拟和专家评审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对煤矿生产废水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
1. 现场调查对煤矿废水处理项目所在地进行了详尽的实地调查,包括了煤矿的地理环境、水质状况、生态系统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的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2. 监测数据收集收集了煤矿附近的水体、大气和土壤等方面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当前的环境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评价废水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提供了依据。
3. 模型模拟采用了运动模型、水文模型等数学模型,对废水处理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预测。
通过模拟计算,准确评估了废水处理项目的环境风险和潜在影响。
4. 专家评审将评价结果提交给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收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专业角度提出了改善措施和环境保护的建议。
五、环境评价结果根据对煤矿生产废水处理项目的全面评估,得出以下环境评价结果:1. 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废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有效减少煤矿废水的排放量,降低了污染物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改善了环境质量。
黔西鑫黔煤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贵州环境保护厅安龙县广隆煤矿有限公司广隆煤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安龙县广隆煤矿有限公司广隆煤矿设计生产能力 45 万 t/a,建设地点位于安龙县戈塘镇,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万 t,服务年限 .目前本项目环评报告书已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完成,该报告书简本现已在本网公示, 供关心本项目建设的公众参阅。
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项目的建设或相关环境问题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或书信等将您对本报告书简本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告知我们.评价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 177(8 号)联系电话:023—******** 邮政编码:400016 公告有效期限:本公告公布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安龙县广隆煤矿有限公司广隆煤矿 45 万 t/a (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2013 年 9 月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安龙县广隆煤矿有限公司广隆煤矿 45 万 t/a(技改)项目;(2)建设规模:45 万 t/a;(3)建设地点:安龙县戈塘镇; (4)建设性质:技改;(5)产品方案:矿井原煤主要销往贵州兴义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工程简况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等六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 (黔府函【2006】201 号),原广隆煤矿(15 万t/a)由原青杠林煤矿(3 万 t/a)、原西南煤矿(9 万 t/a)和原三岔河煤矿(2 万 t/a)整合而成。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加快全省煤矿改建、技改和调整布局工作进度第二十一次调度会情况汇报》”的相关要求以及 2012 年 3 月 19 日第十三次省煤矿证照及相关事宜联合审批联席会议纪要,同意矿井生产能力由 15 万t/a 扩能为 45 万 t/a。
井田面积,开采深度+1400~+800m。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贵州盘县松河乡松林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开发式治理工程建设单位(盖章):盘县松河乡松林煤矿编制日期:2018年5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贵州盘县松河乡松林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开发式治理工程建设单位盘县松河乡松林煤矿法人代表缪祥现联系人戴学昌通讯地址盘州市松河乡松林煤矿联系电话137****5377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盘县松河乡松林煤矿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7729其他污染治理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2371.9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8.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17%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一、项目背景2017年11月24日,盘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盘州市关闭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盘州府办发【2017】119号)文件,该文件主要强调了为规范盘州市关闭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实施煤矿矿山环境治理22个(22个中含盘县松河乡松林煤矿),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治理”原则,对全市关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督促矿山企业履行主体责任,推进全市已关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进一步改善煤矿矿山地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