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和氯胺酮用于56例小儿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刮除术的麻醉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407.73 KB
- 文档页数:2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效果的比较朱志富【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6(013)010【摘要】目的:研究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效果的比较。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1月接诊的100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
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
100例患儿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
氯胺酮组行氯胺酮静脉麻醉;七氟醚组行七氟醚吸入麻醉。
比较①躯体运动、精神症状等并发症发生率;②患儿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体动时间、出手术室时间。
结果:①七氟醚组对比氯胺酮组躯体运动、精神症状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②七氟醚组对比氯胺酮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体动时间、出手术室时间更短,氯胺酮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更短,P<0.05。
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效果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可减少躯体运动、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总页数】1页(P185-185)【作者】朱志富【作者单位】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茂名 5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1【相关文献】1.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J], 李菁菁2.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比较 [J], 李春江3.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J], 梁红英;贺北平4.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与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J], 梁红英;贺北平5.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 [J], 范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陈秀娟发表时间:2016-06-07T11:45:58.4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作者:陈秀娟[导读] 小儿手术麻醉可以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海伦市中医院 1523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小手术麻醉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的疗效。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对两组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等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要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恶心、呕吐、精神症状、分泌物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2%,对照组是24%,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小儿手术麻醉可以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七氟醚;氯胺酮;小儿;麻醉;效果小儿处于发育状态,手术的耐受性差,配合度低,患儿的手术预后效果不佳,手术要进行全麻,让患儿的疼痛和并发症情况改善[1]。
氯胺酮在小儿麻醉手术中使用比较多,小儿对于静脉穿刺的恐惧感强烈,穿刺时会出现抖动情况,对麻醉产生影响。
七氟醚是新型麻醉药物,吸入给药,见效快速,此次我院选取了部分小儿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对七氟醚和氯胺酮的临床小儿麻醉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至2013年选取了100例小儿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对照组有男孩231例,女孩19例,最小3岁,最大10岁,观察组有男孩23例,女孩27例,最小2岁,最大8岁,两组患儿的一般性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
七氟烷与氯胺酮比较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时的效果发布时间:2021-12-10T08:59:21.46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1期作者:邵满科李玉镯[导读] 比较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与氯胺酮的临床效果邵满科李玉镯庄浪县中医医院甘肃省庄浪县 744609【摘要】目的比较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与氯胺酮的临床效果。
方法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行短小手术患儿50例,将其依据麻醉用药不同分成2组,A组采用氯胺酮麻醉,B组给予七氟烷,对比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另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B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均较A组短(P<0.05)。
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8.00%)较A组(44.00%)低(P<0.05)。
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选择七氟烷实施麻醉,与氯胺酮相比,麻醉效果更好,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小儿短小手术;七氟烷;氯胺酮小儿短小手术实际就是手术时间<1h的手术,具有对麻醉深度、肌松要求低及病例多等特点,并且患儿有着较差的配合性、耐受性。
所以,对麻醉有着较高的要求,即要求麻醉有着较快的起效速度、较强的镇痛效果、减少的并发症及较短的苏醒时间、对呼吸、心血管无抑制等[1]。
因有着较短的手术时间,无需插管,既往多采用氯胺酮来进行麻醉,但既往研究得知,此麻醉方法术后会出现苏醒延迟,且还有着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因此,需找寻一种新的更加有效且安全的麻醉方案。
本文围绕在本院行小儿短小手术患者,分别采用七氟烷与氯胺酮进行麻醉,对比其效果,现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对在本院行短小手术患儿进行选取,共计50例,将其分成2组(依据麻醉用药不同),在A组25例中,最小年龄1岁,最大10岁,平均(5.42±1.07)岁,男性15例,女10例,手术类型:隐睾5例,浅表肿物切除7例,腹股沟斜疝手术13例。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对比金吉成;罗曼;白雪松【摘要】目的:比较小儿手术行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儿,将其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40例。
Ⅰ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Ⅱ组给予氯胺酮静脉麻醉。
比较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Ⅰ组患儿的疼痛与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均长于Ⅱ组(P<0.05);睁眼/体动时间与出室时间均短于Ⅱ组(P<0.05)。
麻醉前,两组患儿的 HR与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10min后与术毕,Ⅱ组H R均低于Ⅱ组( P<0.05),RR均高于Ⅱ组( P<0.0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Ⅰ组总发生率为15.00%,低于Ⅱ组的42.50%(P<0.05)。
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手术,有苏醒迅速、生命体征平稳及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整体效果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7(030)003【总页数】3页(P392-393,394)【关键词】小儿手术;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作者】金吉成;罗曼;白雪松【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麻醉科 300450;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麻醉科300450;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麻醉科 300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相比于成人,小儿的配合度低、耐受性差,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对于麻醉的要求更高[1]。
临床医师认为,小儿麻醉应尽可能具备容易操作、镇痛完全、干扰少、苏醒时间短等优势。
就目前常用氯胺酮静脉麻醉而言,此方式麻醉效果较为肯定,但穿刺操作易造成小儿对麻醉的恐惧与抵触,不利于麻醉顺利完成[2]。
针对此问题,我院此次以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为4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实施麻醉,同时给予另外40例患儿行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种方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文所选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儿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合并心肺疾病的患儿,ECG检测结果均正常。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
比较
余合
【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1(009)002
【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00例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和对照组(氯胺酮静脉麻醉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1)两组患儿诱导后HR 均增快,且对照组诱导后5 min HR增快比观察组明显,有统计学差异.(2)对照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短于观察组,术后睁眼或体动时间及出手术室时间观察组均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3)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分泌物增多,术后躯体运动及精神皱皱的患儿多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是小儿小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与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患儿更易于接受且其麻醉并发症少、苏醒快.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余合
【作者单位】达州市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四川,达州6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效果的比较 [J], 朱志富
2.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J], 李菁菁
3.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比较 [J], 李春江
4.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J], 马艳秀
5.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对比 [J], 邢娟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杨红艳【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差异。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
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出室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和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和出室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精神症状、分泌物增加和一过性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9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0%(26例)(P<0.05)。
结论在小儿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法易被患儿接受,具有可调节性好、苏醒迅速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显著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方法。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2页(P1979-1980)【关键词】七氟醚;氯胺酮;小儿;麻醉【作者】杨红艳【作者单位】松滋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北松滋 43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1小儿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要求麻醉方式具有安全有效、镇痛完全、生理干扰少和术后苏醒迅速等优点。
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临床小儿手术中应用广泛,患儿耐受性差,易引起一过性呼吸抑制、误吸呛咳及分泌物增多等风险[1]。
七氟醚是新型的吸入麻醉药,其血气分配系数低,刺激性小,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易被患儿接受[2]。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差异。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ASA分级Ⅰ~Ⅱ级,排除药物过敏和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等,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小儿手术麻醉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临床对比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手术麻醉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以及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方法以及效果对比,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小儿手术患者资料64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通过七氟醚吸入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通过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心率、苏醒时间、诱导时间和不良反应,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之后5分钟,对照组患者心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体动时间、出手术室时间以及手术之后睁眼时间全部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疼痛反射消失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小儿手术麻醉患者,通过七氟醚吸入麻醉的并发症相对比较少,更加容易被患者接受,患者的苏醒时间比较快,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对比,更加容易进行调控和管理,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手术麻醉;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最近几年以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手术和麻醉技术随之进步,怎样完成高质量的麻醉是临床现在面临的问题,针对小儿手术,一般采取的麻醉方式为氯胺酮静脉麻醉,但是由于在静脉穿刺过程中患者存在恐惧情绪,容易发生哭闹现象,从而影响到麻醉操作。
七氟醚具有芳香气味,患者苏醒时间快并且血气分配系数低,属于一类新型麻醉药物,患者比较容易接受[1]。
本文选取小儿手术患者资料64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通过七氟醚吸入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通过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心率、苏醒时间、诱导时间和不良反应,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效果对比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儿小手术麻醉通过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小儿小手术患者资料8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通过氯胺酮进行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通过七氟醚实施吸入麻醉,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和心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和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体动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出室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小儿小手术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更加容易被患者接受,患者的苏醒时间比较短,并发症少,麻醉效果明显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小手术;七氟醚;氯胺酮小儿患者的腹腔容积相对比较小,腹膜吸收二氧化碳,对于外科手术缺氧的耐受性比较差,不能够配合手术,大部分患者手术选取全麻,麻醉要求为镇痛完全,手术之后清醒早,对患者生理干扰少,安全有效的进行小儿麻醉现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1]。
本文选取小儿小手术患者资料8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小儿小手术患者资料8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88例患者没有肝肾功能异常、心肺疾病;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10岁之间,平均5.2±1.6岁,患者的平均体重为21.2±4.8kg,手术类型:骨科手术10例,普外科手术20例,泌尿外科手术1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9岁之间,平均5.6±1.3岁,患者的平均体重为21.0±4.3kg,手术类型:骨科手术10例,普外科手术21例,泌尿外科手术1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可以进行比较。
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56例临床分析铁爱民【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年(卷),期】2011(013)032【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七氟烷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56例择期行短小手术的患儿,ASA I~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注射诱导,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氯胺酮用量,麻醉后呼叫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体动发生率,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氯胺酮用量57.69±21.02mg,术后呼叫睁眼时间5.6±3.5分钟,完全清醒时间15.4±3.1分钟,术中呼吸抑制率7.14%,术中体动发生率10.71%,恶心呕吐发生率3.57%,对照组氯胺酮用量94.21±32.4mg,术后呼叫睁眼时间17.4±12.2分钟,完全清醒时间44.8±5.4分钟,术中呼吸抑制率17.86%,术中体动发生率25.00%,恶心呕吐发生率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氯胺酮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可行的麻醉,完全适合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总页数】1页(P126)【作者】铁爱民【作者单位】677000 云南临沧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七氟烷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的应用观察 [J], 朱宇2.小儿短小手术中氯胺酮与七氟烷吸入麻醉的临床分析 [J], 代涛3.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40例观察 [J], 黄庆清;林钗;蒋润年;黄志雄4.七氟烷喉罩吸入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J], 马杰5.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56例临床分析 [J], 铁爱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贺昌松发表时间:2018-02-01T16:54:27.8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作者:贺昌松[导读] 小儿处于身体发育期,对手术的耐受性差,依从性不佳,导致预后不佳,手术前需实施全身麻醉,以改善其疼痛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云南省富源县人民医院邮编655500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小手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甲组40例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乙组40例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
结果:甲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较乙组更长,睁眼体动时间、出室时间较乙组更短,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乙组更低,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
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小手术麻醉中较氯胺酮静脉麻醉更具优势,患儿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患儿接受度更高。
关键词: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麻醉效果小儿处于身体发育期,对手术的耐受性差,依从性不佳,导致预后不佳,手术前需实施全身麻醉,以改善其疼痛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但不同的麻醉药和给药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麻醉效果,本次研究就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作如下阐述。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小手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40例。
甲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10岁,平均(5.9±2.2)岁;骨科11例,普外科19例,泌尿外科10例。
乙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11岁,平均(6.0±2.4)岁;骨科12例,普外科17例,泌尿外科11例。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比较目的探讨小儿短小手术中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效果比较。
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小儿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苏醒、诱导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麻醉诱导后5 min对照组患者HR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出手术室时间、体动时间、术后睁眼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小儿手术麻醉中,七氟吸入麻醉并发症少、易被患儿接受,苏醒迅速,与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更易调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标签: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小儿手术;疗效比较近年来,医学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手术和麻醉的进步,如何实施高质量的麻醉是临床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小儿手术中,氯胺酮静脉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在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小儿存在较大的恐惧情绪,易引起哭闹进而影响操作。
七氟醚含有芳香气味,具有苏醒快、血气分配系数低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患儿易接受,在临床麻醉中已被广泛应用[1]。
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小儿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80例,均为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小儿手术患者,其中,男54例,女26例。
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七氟醚组)和对照组(氯胺酮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常规禁饮3 h,禁食6 h,给予0.01 mg/kg阿托品肌注。
• 临床研究 •33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范 淼(锦州市妇婴医院麻醉科,辽宁 锦州 121000)【摘要】目的 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手术患儿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儿诱导和苏醒时间、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和睫毛反射时间较对照组更长,睁眼或体动时间、出室时间较对照组更短,HR 较于对照组更低,RR 较对照组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14.0%)较对照组(38.0%)更低,组间比较P <0.05。
结论 七氟醚吸入麻醉相比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中更具优势,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更佳。
【关键词】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小儿手术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7-0033-02小儿在进行手术治疗时,手术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差,因此对麻醉效果的要求极高,需为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1-2]。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就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对其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2 抢救方法:参照组患者采用的是自行入院方式,当患者入院后为其进行常规检测及相应的治疗。
而研究组患者采用的是120急救运转系统,具体的实施方式为:①联络调度:120急救转运系统具有完整的STEMI 诊治流程,可对医院的资源进行统一的调配。
首先联络调度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判断,对于区域内的急救网点进行全面的了解,确保在1 h 内将患者送入具备PCI 能力的医院,对于胸痛原因不详的患者应送入附近的医院并安排接车,电话指导现场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抢救,或引导患者进行自救[3]。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张学聪【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小手术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对比差异性。
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实施小儿小手术的110例患儿,按患儿麻醉用药进行分组,分为七氟醚组(n=55,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组(n=55,氯胺酮静脉麻醉),分析对比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七氟醚组患儿手术10min、术后心率及呼吸频率、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与氯胺酮组相较明显改善(P<0.05)。
结论:小儿小手术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麻醉效果更优,便于患儿术后快速苏醒,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小儿小手术;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麻醉效果小儿耐受性较差,实施小手术时多需实施全麻处理。
如何为患儿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是小手术患儿临床麻醉的研究重点。
目前儿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为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两种[1]。
为了解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及安全性,本科室对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实施小儿小手术的110例患儿分组后,分别实施了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
现将麻醉效果行回顾性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本科室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实施小儿小手术的110例患儿,按患儿麻醉用药进行分组,分为七氟醚组(n=55)和氯胺酮组(n=55),七氟醚组患儿男女比:31:24;患儿年龄跨度3-10岁,中位年龄6.6岁(s=3.2);氯胺酮组患儿男女比:30:25;患儿年龄跨度3-10岁,中位年龄6.7岁(s=3.1)。
七氟醚组与氯胺酮组患儿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纳入标准:实施全麻小手术患儿;患儿家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实施其他麻醉方式患儿;七氟醚、氯胺酮运用禁忌患儿;严重脏器疾病、恶性肿瘤患儿;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患儿[2]。
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摘要】目的: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患儿9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治疗,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诱导和苏醒时间。
结果:观察组手术患儿在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睁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出手术室时间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给予患儿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
【关键词】七氟醚吸入麻醉;氯胺酮静脉麻醉;小手术【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78-02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小儿小手术的麻醉[1]方式越来越受重视,我院选取了90例手术患儿实施不同的麻醉方式,以此观察手术患儿麻醉后的临床效果,以供临床参考,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我院手术患儿9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45例,对照组患儿45例。
观察组手术患儿,男女比例为20:25,年龄2~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5±1.25)岁。
对照组手术患儿,男女比例为25:20,年龄2~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1.42)岁。
观察组手术患儿和对照组手术患儿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观察组手术患儿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先让患儿练习深呼气、憋气、深呼吸方法,打开逸气阀,将挥发罐设定到浓度为8%,新鲜气流量8L/min,并持续60秒后,给患儿面罩吸入,以2%~3%浓度的七氟醚进行麻醉,以3%维持时,吸入10~25分钟血药浓度达稳态,维持吸入麻醉)。
对照组手术患儿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静脉注射2mg/kg,15秒意识模糊,30秒后意识消失,麻醉作用维持10~15min,多次追加时,剂量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