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生物(第二课时)
- 格式:pdf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9
第一课时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单细胞生物说明:生物体一般是由细胞所构成的,其中大多数生物体是由多个细胞构成,叫多细胞生物,而有些生物,个体微小只有一个细胞所构成,叫单细胞生物,这样的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都在这个细胞内完成。
单细胞生物很多,如:衣藻、草履虫、变形虫、蓝藻等①衣藻的结构:有鞭毛、眼点(红色)、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杯状)液泡等。
衣藻和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的异同点:比较洋葱表皮细胞衣藻区别眼点无有鞭毛无有伸缩泡无有相同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比较衣藻和草履虫比较衣藻草履虫区别细胞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无细胞壁、叶绿体特殊结构有眼点、鞭毛有纤毛、事物泡、口沟相同点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伸缩泡能自由的运动,个体微小、生活在水中,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细菌和真菌引入:食物为什么会变味或发臭?(1)细菌:单细胞生物大小:0.3-2.0微米细菌团:菌落——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2)细菌的好处:酸奶——乳酸杆菌酒——发酵,酵母菌……(3)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型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所以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要依赖有机物生存。
(4)细菌的分类(根据形态不同):①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菌很小,一般要在高倍显微镜下和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细菌既无叶绿体也无草履虫那样的摄食结构,它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活。
②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鞭毛等结构,没有细胞核,因此它的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③细菌的种类: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
④真菌:也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依靠现存的有机物生活,但细胞内有细胞核,属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有细胞核的都是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青霉菌,面包霉等等)食用菌—>大型的真菌:可食用,如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都是原核生物:细菌(如大肠杆菌)。
学期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和一个 STEM 学习以及一个专项学习:《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借此将科学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科学史、正确认识与实际应用几个方面,呈现科学发现与技术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科学与用科学奠定基础。
同时,还借助研讨微生物“功”与“过”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微生物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渗透辩证法的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仿生》本单元的设计就是从实际事例出发,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和仿生物品之间的联系,体会仿生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仿生概念,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地球的运动》本单元整合了地球和宇宙单元关于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变化,公转和四季变化的一系列活动的内容,同时可以结合生命科学领域进行昼夜交替现象对动植物影响的学习。
模拟实验简单易行,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化抽象为直观。
《简单机械》本单元为系列研究活动,将为中学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水平。
《立体小菜园》强调学生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个领域的知识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不仅凸显体验的真实性,增加学习的意义性和趣味性,还指向科学概念的建构和高阶思维的发展。
在教材中增设 STEM 项目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教材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机会的不足。
《像科学家那样》以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
二、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有很大的改变,特别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比之前好多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也有改观,但是,大部分同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基础比较差,不积极习惯,被动学习、学习自觉性等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了解到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后,观察几种植物、动物以及人体的细胞。
(2)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细致观察、详细记录的重要性。
(2)发展观察研究生物细胞的作用。
(3)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知道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教学难点】细致观察几种生物的细胞。
【教学方法】探讨研究法【课前准备】显微镜、几种生物的细胞装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献过血吗?那你们知道人体为什么需要血液吗?今天就让我们来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了解一下细胞的作用。
二、新课学习(一)生物细胞的观察观察几种生物细胞,包括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人体细胞。
第一步:主要是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的细胞。
首先来了解一下,叶子的组成,它包括叶脉、上表皮、叶肉、下表皮和气孔。
在观察时既观察了叶表皮细胞,又观察了叶肉细胞。
我们在观察叶表皮细胞时看到了气孔;观察叶肉细胞时看到了叶绿体。
气孔是植物表皮上的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开孔,是植物气体和水汽蒸腾的通道,是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门户。
保卫细胞的生理变化可以调节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控制气体和水汽的进出。
例如:蚕豆等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保卫细胞是半月形的。
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是哑铃状的。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里含有的绿色扁球状质体。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
主要分布在绿色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和幼茎的表层细胞中。
根据实验推测,每平方毫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的数目多达几十万个。
继续观察苔藓类植物细胞和藻类植物细胞。
第二步:让我们一起观察动物的血液红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血液中的红细胞。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圆球状,边缘较厚,中间略凹陷,直径6微米—9微米。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2.弱小的生命体3.发霉与防霉4.微生物的“功”与“过”1.本节课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1)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2)科学探索: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2)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2.本节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7.4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说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16.2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17.3 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本课遵照认识弱小个体的主要进程,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从发现细胞到认识细胞的多种形态,展开两个部份的内容。
第一个部份,发现细胞,其中包括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采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挨次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内表皮,发现它们的特点,为第二个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找出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共同之处,为课文介绍细胞打下基础;第三个活动,介绍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
第二个部份,观察人体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细胞有多种形状,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
五年级学生通过一、三、四年级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动植物多样性、植物生命周期、生物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等生命科学领域的概念,对生命体的宏观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生命体的微观概念还处于含糊认识的阶段。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对显微镜结构的了解和初步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基础上,对多种生物细胞继续进行观察研究,从而发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科学结论。
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认识和了解了生物的一些特征,但对于生物在“微观世界”方面的特征知道的很少。
本课需要学生在初步了解和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继续用显微镜去观察更多生物的细胞,学生会对观察和研究微小世界产生极大的兴趣。
本课主要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多种生物的细胞,让学生在观察中建构“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概念。
同时渗透科学探究是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
第二部分是了解细胞对生命体的作用,通过阅读资料和查阅材料完成细胞作用的网状图。
学生通过之前科学课的学习,已经认识和了解了生物的一些特征,但对于生物在“微观世界”方面的特征知道的很少。
本课需要学生在初步了解和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继续用显微镜去观察更多生物的细胞,学生会对观察和研究微小世界产生极大的兴趣,已经知道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且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知道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这些知识的积累将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涪陵十五中生物学科集体备课教案总课时编号:02㈡放大倍数及视野范围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视野亮度越。
(物像体积,观察到的数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视野亮度越。
(物像体积,观察到的数目)㈢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移动玻片的方向。
物像现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就将玻片向方向移。
四、达标检测1.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2.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目的变化:A.变亮增多 B.变暗减少 C.变亮减少 D.变暗增多)3.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A.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B.左右任一只手握住镜臂C.右手握镜筒,左手托镜座 D.双手托住镜座)4.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5.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16个D.32个)6.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7、以下各图是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操作图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8.如果要使显微镜的镜筒升降范围较大,就调节:A.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反光镜)9.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从侧面看着物镜并转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下降。
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教学目标认识常用的实验仪器;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事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逐步确立以爱护小动物为原则来设计探究性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使用显微镜。
2、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生命世界的许多奥妙是通过长期不懈的科学探究揭开的。
生物学是在不断的科学探究中,逐渐积累、更新和发展起来的。
生物学是一门不断研究的学科,也是一门自然科学,既然是一门自然学科,那么在研究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研究,就应该首先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新课一、学习使用认识显微镜:(一)看书P10-11,对照实物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各个结构的功能1、镜座:稳定镜身2、镜柱:用于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3、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边各有一个压片夹4、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安装有转换器5、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6、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7、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物像的放大倍数等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8、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用不同的光圈对准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9、反光镜:一面的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二、教师组织学生对照实物说出显微镜的名称和作用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相互汇报并检查对显微镜的名称和作用掌握情况三、实验学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能用低镜勿用高,操作规程要记牢。
禁手抚摸目物镜,擦镜纸擦效果好。
勿乱转焦转换器,载物台保洁干燥。
取送镜时轻拿放,右手握臂左托座。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资料: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一)背景和目标本单元继续指导学生观察生物的细胞。
细胞学说是在很多科学家对各种生物做大量的观察,获得了许多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的。
要让学生建立“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概念,也需要观察较多的生物细胞,仅仅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不够的。
所以本单元继续指导学生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四)教学建议1.关于观察器材和工具。
本课活动成功进行的关键是观察器材和工具,因此准备足够的显微镜和观察材料是很重要的。
显微镜最好是一组有一台。
条件好的学校可以每二人一台。
观察材料比较理想的是洋葱,其他的如新鲜的葱皮、蒜皮也可以。
2.关于制作及观察方法的指导。
对洋葱表皮切片的制作,以及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虽然教科书中已有图和文字的介绍,除了让学生自己阅读领会外,教师要加强指导,讲清方法、要领,还应进行演示。
在剥洋葱表皮时,洋葱内表皮最容易弄丢,而我们要观察的恰好是内表皮,因此要提醒学生小心。
在分组观察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对不能正确调焦以至看不清物像的组给予帮助。
学生不能看到图像的主要原因常常是标本没有放在载物台中央正对物镜,或是不耐心调焦。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是观察活动的前提。
因此需要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在教师指导下基本会操作。
但不必要求学生记住,也不应作为评价的内容。
3.关于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
在观察活动中,要提醒学生对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的结果进行对比。
因此,洋葱表皮的装片可以每组制作三份,便于学生的对比观察,或者每组保留几块洋葱皮不制成装片,用来作为肉眼、放大镜观察的材料。
洋葱表皮完整的细胞构造(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液泡等),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不要求学生掌握,也不要求他们在观察活动中都能观察到,更不需要他们能描述洋葱表皮是由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组成。
但是教师应鼓励学生仔细观察,以求有更多的发现。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1.单细胞生物1)衣藻(植物)单细胞藻类,生活在发绿的池水中。
比较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的相同和不同:相同不同有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衣藻因为是相对独立的生物,所以特有有细胞膜、质、核、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液泡和叶绿体鞭毛、眼点、杯状叶绿体(1)红色的眼点:能敏感地感知光线的强弱。
(2)两根鞭毛:能自由摆动,使衣藻能在水中游动。
(3)依靠眼点的感光,鞭毛的游动,可以游到有光照及其他适宜的环境进行光合作用。
衣藻:洋葱表皮:2)草履虫(动物)(太阳虫,痢疾变形虫等等)(1)草履虫多大:大约0.3mm (2)形状:像倒转的草鞋(3)区别前后端:钝圆的一端是前端(4)介绍草履虫的结构及作用:纤毛:进行运动胞口:进食通道,在身体前端1/3处一侧,有纤毛食物泡:食物进入胞口后形成,进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伸缩泡:排出水和含氮的废物,两个伸缩泡是交替收缩舒张的大核:与营养代谢有关小核:与生殖,遗传有关表膜:可进行呼吸,并排出含氮的废物收集管:收集水和含氮的废物(5)草履虫的生活习性捕食:纤毛把食物送入胞口消化:食物胞口胞口末端食物泡内笑话呼吸:表膜排泄:表膜和胞肛应激性总结:单细胞生物一般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生活在水中。
草履虫:衣藻草履虫相同点 1.都是单细胞生物;2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内没有叶绿体类别单细胞植物单细胞动物2.细菌和真菌1)认识各种各样的细菌引入:食物为什么会变味或发臭?(1)细菌:单细胞生物大小:0.3-2.0微米细菌团:菌落——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2)细菌的好处:酸奶——乳酸杆菌酒——发酵,酵母菌……细菌的坏处:太多了(生活中其他的例子)(3)细菌的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所以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要依赖有机物生存。
(4)细菌的分类(根据形态不同):球菌:形状为球形。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及结构(二)【知识要点】一、单细胞生物(一)单细胞生物1. 特征:单细胞生物一般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代表生物:衣藻(植物),草履虫(动物)2. 衣藻:鞭毛,眼点,细胞核,叶绿体,细胞壁,伸缩泡3. 比较衣藻与洋葱表皮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都具有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即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不同:①结构:衣藻具有特有的、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鞭毛—- 使衣藻能在水中自由游动眼点—- 敏感的感知光线的强弱(鞭毛和眼点使衣藻能游到光照等条件比较适宜的地方,进行光合作用)②形态(二)细菌1. 细菌的结构比较特别:有:细胞壁,鞭毛,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细胞核细菌既没有叶绿体,也没有象草履虫那样的摄食结构,它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 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螺旋菌,球菌,杆菌各种形态的细菌(三)真菌(霉菌,酵母菌,食用菌)获取养料的方式:与细菌一样,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四)微生物细菌:全部都是单细胞生物微生物单细胞:酵母菌真菌多细胞:食用菌等(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细胞(根据细胞中有无细胞核)真核细胞原核生物:细菌生物(根据细胞中有无细胞核)植物真核生物动物真菌【典型例题】例1.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 草履虫B. 衣藻C. 真菌D. 细菌解题分析:原核生物是指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生物,应该选择D细菌,而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衣藻是单细胞植物,它们和真菌一样,细胞中有细胞核,都属于真核生物。
答案:D例2. 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A. 适应环境的能力B. 体形的大小2初中科学 2009把毕生的爱倾注给孩子! 咨询热线:3C. 细胞是否有分工的现象D. 生殖能力的大小解题分析:单细胞生物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就没有分工现象。
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开始于一个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后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群,细胞就有了分工现象,故应该选择C例3. 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壁对细菌起保护作用B. 细菌为单细胞真核核生物C. 细菌无处不在,且许多细菌可被人类利用D. 大肠杆菌寄生在人体大肠内,有利于人体健康解题分析:B 错在细菌不是真核生物,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
13.(2020益阳)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6分)
(1)左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象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
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
(2)右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时,操作方法是。
特别说明:讲完操作后用大约一节课时间来练习显微镜的具体操作,一定让学生有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