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开开心心上学去》精讲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11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适应并喜欢上学。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小学生活,认识自己的校园,认识自己的同学和老师。
2、通过玩游戏、讨论等活动能懂得惜新书、书包。
3、通过师生交流、唱儿歌等活动,体会上学的意义,学会适应并喜欢上学。
【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评价方案】1、借助课本五幅插图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完成评价目标1;2、借助拍手儿歌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完成评价目标2;3、通过师生交流完成评价目标3;【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送你们。
上学了,你们开心吗?板题:开开心心上学去3、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同学们要向老师一样,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认识。
“击鼓传花”一一介绍自己。
(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时机。
)二、了解小学生活(落实目标1)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五幅插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指名发言,师生交流)图一预设:你上学了,在家里你是怎样向妈妈辞别?爸爸妈妈对你说了什么呢?新同学王晓的爸爸跟王晓说了什么呢?你知道那是意思吗?图二预设:在上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像图片上的小女孩一样呢?图三预设:上学的第一天在学校门口,你看到了什么?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送你的?图四预设:来到学校,你是怎样向老师问好的?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老师带同学们观察书本中的小朋友是如何表现的?图五预设:来到教室,见到老师同学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2、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3、说一说上学后和上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幼.儿园有玩具,学校没有,幼儿园可以睡觉,学校不行等。
第一课高快乐兴上学去授课目的:1.理解小学的意义。
2.怎样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小学生。
3.小学生需要注意哪儿些事项。
授课课时:二课时授课重点:领悟成为小学生角色变化,感觉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欢喜。
授课难点:怎样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小学生。
第一节授课过程:一、引入1.教师:上学第一天,爸爸妈妈清早说了什么?(学生作答)老师带同学们观察书本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表现的我?2.上学的第一天,你看到了什么?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3.你们第一天来上学时心情是怎样的?二、模拟表演第二页至第三页中1-5 幅图,同桌之间、前后同学可相互当合张开想象力。
(表演谈论,并作相互激励指导,恩赐赞美手势)三、课间活动:《唱上学歌》四、说一说上学后和上少儿园有什么不同样?(少儿园有玩具,学校没有,少儿园能够睡觉,学校不能够等------)师:幼儿园以玩和休息为主,学校以学习为主,我们现在上学了,是小学生了,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了。
五、老师讲《小猴上学》的故事来结束课六、拓展:把今天在校情况告诉家人。
(快乐的,不快乐的)第二节一、回忆第一课时内容1.昨天你把快乐与家人分享了吗?今天你与值日老师和同学问好了吗?二、观察书第 4-5 页的图1.上课了,老师都发了哪儿些书本?(学生作答)2.我们需要怎样保护书本呢?(提出要求:保护书本,不乱涂乱画,课后检查,期末做考评。
3.进入学校我们需要准备什么?什么物品不能够带进学校呢?三、内容总结1、全班朗读第五页小文字(规范阅读姿势)2、说说怎样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小学生。
快乐心上学去授课设计授课目的:1、让学生认识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着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授课重点、难点:让学生认识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授课准备:挂图授课时间:1课时授课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 分钟)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叫做“我是小学生啦”。
这门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此外,这门课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孩子刚入学,对学校很陌生,对当小学生这个角色既新鲜又好奇,但也有一些不安,担忧。
因此,我在本课设计中主要从学生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了解学校生活,憧憬学校生活,体验愉悦情绪,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过程与方法: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教学难点】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上学啦,真高兴(一)时光流逝,回顾成长1.导入:同学们,课前老师收集了一些大家的照片,你们想看一看吗? 2.PPT出示学生照片。
(照片的内容为:学生在婴儿期、幼儿园、入学时若干张照片) 2.猜一猜,说一说:①你们猜到他是谁了吗?你们想不想知道照片后面的故事呢?下面就请他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吧!教师引导发言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大概发生的事件。
②同学们!请大家认真地看一下照片里的同学有什么变化吗?(预设学生反馈:长大了、上学了、成为一名小学生啦……)3.共同回忆,感受快乐:是呀!你们长大了,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
①同学们还记得开学第一天,背上新书包的情景吗?开学第一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呢?但是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②爸爸妈妈在上学前为你们准备了什么?看来爸爸爸妈也感到特别高兴,为我们准备了许多文具盒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