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在园林中的应用以扬州园林为例
- 格式:doc
- 大小:91.71 KB
- 文档页数:18
园林景观中假山的作用初探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假山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然后阐述假山的风格特点,最后以苏州园林为例探讨假山设计与文化内涵。
关键词:园林景观,假山,作用。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role of rockery in landscape, then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ery, and finally discusses rockery design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based on the suzhou garden as an example.key words: landscape, rockery, role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假山在中国园林景观中的作用1、园林假山的营造效果假山在园林艺术造景中有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
例如假山分隔水面空间,既不一览无余,又可丰富水面景观;假山还可阻隔视线,增加景深和层次,特别是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园林环境中可起到点睛作用。
2、假山的人文作用中华民族对山石有着特殊的喜好,有“山令人古,水令人远,石令人静”的说法,给石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
假山虽是一种静物,却具有一种动势,在动态中呈现出活力,生气勃勃,勃发出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
园林中常用假山创造意境,寓意人生哲理,让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具有积极的人文作用。
3、假山的自然美江南园林是以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
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意境,形到意到,情趣盎然。
它一般与住宅相连,多呈内向形式,环境闭塞,很难获得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借景条件,在园林中建筑的比重也往往较大,江南园林所崇尚的自然是经过艺术再创造的,渗透了社会伦理道德感情的人格化的自然,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人为自然”。
扬州园林借景案例扬州瘦西湖由几条河流组织成一个狭长的水面,其中点缀一些岛屿,夹岸柳色,柔条千缕。
在最阔的湖面上,五亭桥及白塔突出水面,如北海的琼华岛与西湖的保俶塔一样,成为瘦西湖的特征。
白塔在形式上与北海相仿佛,然比例秀匀,玉立亭亭,晴云临水,有别于北海白塔的厚重工稳。
从钓鱼台两圆拱门远眺,白塔与五亭桥正分别逗入两园门中,构成了极空灵的一幅画图。
“瘦西湖”是如何借景的?每一个到过瘦西湖的,在有意无意之中见到这种情景,感到有但可意味不可言传的妙境。
这种手法,在园林建筑上称为“借景”,是我国造园艺术上最优秀巧妙手法之一。
湖中最大一岛名小金山,它是仿镇山、金山而堆,却冠以一“小”字,此亦正如西湖之上加一“瘦”字、城内的秦淮河加一“小”字一样,都是以极玲珑婉约的字面来点出景物。
因此我说瘦西湖如盆景一样,虽小却予人以“小中见大”的感觉。
瘦西湖四周无高山,仅其西北有平山堂与观音山,亦非峻拔凌云,唯略具山势而已,因此过去皆沿湖筑园。
我们从清代乾隆南巡盛典赵之壁《平山堂图》、李斗《扬州画舫录》及骆在田《扬州名胜图》等来看,可以见到清代乾隆、嘉庆二代瘦西湖最盛时期的景象。
楼台亭榭,洞房曲户,一花一石,无不各出新意。
这时的布置是以很多的私家园林环绕了瘦西湖,从北门直达平山堂,形成一个有合有分、互相“因借”的风景区。
“瘦西湖”是如何借景的?瘦西湖是水游诸园的通道。
建筑物类皆一二层,在平面的处理上是曲折多变,如此不但增加了空间感,而且又与低平水面互相呼应,更突出了白塔、五亭桥,遥远地又以平山堂、观音山作“借景”。
沿湖建筑特别注意到如何陆水交融,曲岸引流,使陆上有限的面积用水来加以扩大。
现在对我们处理瘦西湖的布置上,这些手法想来还有借鉴的必要。
至于假山,我觉得应该用平冈小坡形成起伏,用以点缀和破平直的湖面与四野,使大园中的小园,在地形及空间分隔上,都起较多的变化。
扬州建筑兼有南北二地之长,既有北方之雄伟,复有南方之秀丽,因此在建筑形式方面,应该发挥其地方风格,不能夸苏式之轻巧,学北方之沉重,正须不轻不重,恰到好处。
扬州著名的园林景观有哪些特色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闻名于世。
扬州园林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融合了南方之秀与北方之雄,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寻扬州著名园林景观的特色。
扬州园林的一大特色在于其精湛的叠石艺术。
个园的四季假山堪称叠石艺术的典范。
春山以笋石穿插于竹林间,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山以太湖石堆叠,营造出夏日的清幽与凉爽;秋山以黄石堆叠,如秋日的满山红叶,壮美而绚丽;冬山则以宣石堆叠,如雪般洁白,配上墙上的风孔,给人以寒风凛冽之感。
叠石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园林主人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
扬州园林中的建筑风格也是别具一格。
何园的复道回廊是其建筑的一大亮点,长达千余米的回廊将园内的亭台楼阁连接在一起,即使在雨天,也能在园内闲庭信步而不被雨水打湿。
建筑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门窗上的木雕图案精美细腻,富有寓意。
园内的建筑布局巧妙,既注重实用性,又体现了美观性,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水是扬州园林不可或缺的元素。
瘦西湖的湖水蜿蜒曲折,如一条灵动的绸带贯穿整个景区。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波光粼粼。
沿湖而建的亭台楼阁、桥梁水榭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桥上建有五座亭子,造型别致,桥下有十五个桥洞,每当月圆之夜,十五个桥洞各衔一月,形成“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奇妙景观。
水的灵动为园林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
扬州园林中的花木配置也十分讲究。
个园中的竹子种类繁多,有毛竹、刚竹、紫竹等,形成了一片翠绿的竹海。
何园中的牡丹、芍药等花卉在春季竞相绽放,争奇斗艳。
花木的选择不仅考虑了季节的变化,还注重色彩和形态的搭配,使园林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风貌。
园林中的文化内涵更是丰富深厚。
扬州园林多为文人雅士所建,他们将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人生追求融入到园林的设计之中。
园林中的匾额、楹联、诗词等,无不体现着主人的情趣和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因地制宜的例子在扬州园林的假山中,最为突出的是壁岩,其手法的自然逼真,用材的节省,空间的利用,似在苏州之上,实得力于包镶之法。
片石山房、小盘谷、寄啸山庄、逸圃、余园等皆有妙作,颇疑此法明末自扬州开始。
乾嘉间董道士、戈裕良等人继承了计成、石涛诸人的遗规,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总之,这些假山,在不同程度上,达到异形之山用不同之石,体现了石涛所谓“峰与皴合,皴自峰生”的画理。
以高峻雄厚,与苏州的明秀平远互相颉颃,南北各抒所长。
至于分峰用石及多石并用,亦兼补一种石材难以罗致之弊,而以权宜之计另出新腔了。
堆叠之法一般皆与苏南相同。
其佳者总循“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原则灵活应用。
胶合材料,明代用石灰加细砂和糯米汁,凝结后有时略带红色,常用之于黄石山;清代的颜色发白,也有其中加草灰的,适宜用于湖石山。
片石山房用的便是后者。
好的嵌缝是运用阴嵌的办法,即见缝不见灰,用于黄石山能显出其壁石凹凸多态,仿佛自然裂纹;湖石山采用此法,顿觉浑然一体了。
不过像这样的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也较罕见。
在墙壁的处理上,现存的园林因为多数集中于城区,且是住宅的一部分,所以四周是磨砖砌的高墙,配合了砖刻门楼,外观很是修整平直。
不过园林外墙上都加瓦花窗,墙面做工格外精细。
它与苏南园林给人以简陋的园外感觉不同(苏南园林皆地主官僚所有),是炫富斗财的方法之一。
内墙与外墙相同,凡在需增加反射效果或需花影月色的地方,酌情粉白。
园既围以高墙,当然无法眺望园外景色,除个园登黄石山可“借景”城北景物外,余则利用园内的对景,来增加园景的变化。
寄啸山庄的什锦空窗所构成的景色,真是宛如图画,其住宅与园林部分均利用空窗达到互相“借景”的效果。
个园桂花厅前的月门亦收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再从窗棂中所构成的景色,又有移步换影的感觉。
在对比手法方面,基本与苏南园林相同,多数以建筑物与墙面山石作对比,运用了开朗、收敛、虚实、高下、远近、深浅、大小、疏密等手法,以小盘谷在这方面运用得最好。
个园四季假山的造园艺术和堆叠手法一、个园四季假山的历史背景个园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境内。
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极品,被誉为“绝代奇珍”。
二、个园四季假山的特点个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之一便是四季假山。
四季假山是园林中的一种独特景观元素,它将山石艺术与四季景致融为一体,通过不同的布置和植物点缀,展现出四季景色的变化。
四季假山通常由山石、树木、水景等元素构成,形态各异、造型奇特,充分展现了园林的造园艺术和堆叠手法。
三、个园四季假山的造景艺术1. 山石选材个园四季假山的山石选材非常讲究,其选用的山石多为当地产的太湖石,其特点是石质坚硬、纹理清晰、形态多样。
在假山的构筑中,选择合适的山石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假山的整体效果和观赏价值。
2. 堆叠手法个园四季假山的堆叠手法堪称经典之作。
其堆叠手法包括了多种技艺,如“迭石叠崖”、“岩洞奇洞”、“怪石崖洞”等,通过巧妙地堆叠和组合山石,打造出富有层次感和变化的假山景观。
在堆叠过程中,设计师们注重山石的形态、纹理和布局,以营造出自然、生动、灵动的山水景致。
3. 绿化植被个园四季假山的绿化植被也是其造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四季假山的布置中,设计师们注重植被的搭配和植种,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植物,使得四季假山能够呈现出春夏秋冬的景色,如春季绽放的花草、夏季葱郁的绿植、秋季彩艳的叶子、冬季素雅的树枝,从而使得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四、总结个园四季假山以其精湛的造园艺术和堆叠手法,展现出了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和魅力。
在山石的选材、堆叠手法和绿化植被的搭配上,呈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景观元素的独特性和卓越性,使得四季假山成为了个园园林中的一大亮点,也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
个园四季假山对于园林建筑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在个园四季假山的造园艺术和堆叠手法中,除了山石、堆叠手法和绿化植被的精湛设计外,还体现了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的许多独特特点。
2023年第18期现代园艺扬州园林假山叠石技法———以何园、个园为例杨晨翔(新疆艺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9)摘要:假山是我国园林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造园者提炼自然山体,并以高超的叠石技法将其置于园林之内,于一园揽众山之色。
以实地调研辅以大量文献,研究何园、个园的假山叠石,通过分析两园中假山叠石的石料和堆叠手法等方面,阐述两园假山叠石的艺术特点,并探究两处园林假山叠石技法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扬州园林;何园;个园;假山叠石我国古代园林置石掇山始于秦汉,成熟于北宋,兴盛于明清。
自古以来“无石不成园”,叠石是造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元素。
目前,叠石流派主要分为扬派、苏派和北派三大派。
苏派叠石意境典雅,北派叠石气势恢宏,而扬派叠石则兼顾南秀北雄之势,其技法独具特色,吸取南北两派精华。
与此同时,扬派叠石还吸取了诸多造园大家的理论及经验,如李渔的著作《闲情偶寄》便对扬派叠石的发展具备重要的意义。
“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
”(李斗《扬州画肪录》)。
扬州园林在我国园林体系中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其中何园、个园最负盛名[1]。
何园、个园的叠石艺术在扬州众多园林里匠心独运,无论是其高超的堆叠技法,还是别具一格的造型布局等艺术特色,皆需仔细研究和学习。
1何园叠石技法分析1.1何园简介何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徐凝门大街66号,本名“寄啸山庄”,何园于清代中期由道台何芷肋创建,是一座兼具私人居住与观赏游玩于一体的大型扬州园林[2]。
何园建筑部分皆是坐北朝南,这与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布局相符,相较于其他园林,何园具有极高的建筑密度,该园占地14000多m2,其中建筑总面积达7000m2,但其空间的布置独具匠心,在建设高密度建筑的同时,营造了巧夺天工的特色景观。
何园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在2007年与北京颐和园等20座园林同时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公园”。
何园是保存最好且最具代表性的扬州园林之一,亦被我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老先生誉为“晚清第一园”。
假山造景太湖石案例
假山造景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园林景观设计,太湖石则是中国传统园林中最常使用的石材之一。
下面是一些太湖石在假山造景中的案例:
1. 苏州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其中的假山造景广泛使用了太湖石。
太湖石在园中被用来营造山石、山峰和岩洞等景观,给人以自然、山水的美感。
2. 扬州瘦西湖:扬州瘦西湖是中国四大名胜之一,其假山造景也使用了大量的太湖石。
太湖石被巧妙地应用在岩石、山洞、石桥等景观中,烘托出了瘦西湖的山水韵味。
3.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之一,其中的假山造景采用了不少太湖石。
太湖石被用来构建小山、假山、石洞等景观,与湖泊、苏堤、断桥等自然元素相互融合,打造出了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
4. 成都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其假山造景中也采用了太湖石。
太湖石在祠内被用作山形、假山、石桥等景观,与湖泊、亭台、花木相得益彰,为游客呈现出了一幅幅山水画卷。
总的来说,太湖石在假山造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营造出山水自然的美感,还能展示出中国园林的独特韵味和文化内涵。
个园里假山该如何描写作文说起个园,那可是扬州的一颗璀璨明珠。
而个园里的假山,更是让人啧啧称奇。
走进个园,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石头堆砌的奇妙世界。
那假山,可不是随随便便堆起来的石头堆,而是独具匠心的艺术杰作。
你瞧,那些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昂首挺胸的狮子,威风凛凛;有的像憨态可掬的熊猫,慵懒地趴着;有的像调皮的猴子,上蹿下跳,活灵活现。
我站在那儿,仔细端详着一块像狮子的石头,它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得开开的,好像在对着天空怒吼。
那一根根“毛发”,仿佛是能工巧匠精心雕刻上去的,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凉凉的,糙糙的,那种质感让我一下子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看到了工匠们辛勤劳作的场景。
再看那一组像熊猫的石头,圆滚滚的身体,短短的四肢,趴在地上,脑袋歪向一边,像是在撒娇卖萌。
它的身上还有一些斑驳的痕迹,就像是岁月留下的印记。
我凑近了看,发现石头上竟然还有一些小小的孔洞,不知道是天然形成的,还是工匠故意为之,给这“熊猫”增添了几分俏皮可爱。
假山的布局也极为巧妙。
它们错落有致,有的高耸入云,有的低矮平缓,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我沿着小径穿梭其中,一会儿攀上高峰,俯瞰整个园子的美景;一会儿又走入低谷,感受那份宁静与神秘。
当我站在高处时,眼前豁然开朗,园中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尽收眼底。
那一片片翠绿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向我招手;那一朵朵娇艳的花朵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而当我走入低谷时,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安静起来,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呼吸声。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惊动了这一方宁静的世界。
假山之间还有一些山洞,弯弯曲曲,深不见底。
我壮着胆子走进一个山洞,里面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
我摸着石壁,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突然,头顶上滴下一滴水,落在我的脸上,凉凉的,吓得我差点叫出声来。
好不容易走出了山洞,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让我终身难忘。
假山上还点缀着一些绿色的植物,有青苔,有小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哪些独特之处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设计闻名于世。
扬州园林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南水乡的画卷之中,展现出别样的魅力与风情。
那么,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呢?首先,扬州园林在布局上独具匠心。
与苏州园林的小巧精致不同,扬州园林往往更为大气开阔。
其布局注重整体的对称性和中轴线的运用,给人一种庄重、规整的感觉。
例如,个园的四季假山,以石笋、湖石、黄石、宣石分别堆叠出“春、夏、秋、冬”四景,围绕着住宅有序分布,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布局方式不仅使得园林景观层次分明,而且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恢宏的气势。
其次,扬州园林善于利用水景。
扬州地处长江与运河交汇处,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在园林设计中,水景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园林中的池塘、溪流、湖泊与建筑、山石相互映衬,增添了许多灵动之美。
瘦西湖就是扬州园林水景的杰出代表,湖水蜿蜒曲折,两岸垂柳依依,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乘船游览瘦西湖,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令人陶醉。
再者,扬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
其建筑融合了南方的精致与北方的雄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轩榭廊舫,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建筑的屋顶多采用歇山顶、硬山顶等形式,线条简洁流畅,给人以稳重之感。
同时,建筑的装饰也极为讲究,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精美绝伦,展现了扬州工匠的高超技艺。
扬州园林的叠石艺术也是一绝。
叠石是扬州园林中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工匠们通过巧妙的堆叠,营造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假山。
个园的四季假山就是叠石艺术的经典之作,春山以石笋为主,仿佛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夏山以太湖石堆叠而成,玲珑剔透;秋山用黄石堆叠,山势雄伟;冬山则以宣石堆叠,如雪般洁白。
这些假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意境。
此外,扬州园林的植物配置也十分巧妙。
园林中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如梅花、竹子、桂花、柳树等。
这些植物根据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扬州的园林设计有哪些经典元素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闻名于世。
扬州园林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南水乡的画卷之中。
其园林设计蕴含着丰富的经典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叠石理水”是扬州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扬州园林中的假山堆叠技艺精湛,形态各异。
石匠们巧妙地运用石头的形状、纹理和色泽,营造出峰峦起伏、洞穴幽深的效果。
有的假山如飞瀑流泉,有的似悬崖峭壁,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而水的运用更是精妙绝伦,水池、溪流、湖泊等水景形式多样。
水的流动与静止相互映衬,增添了园林的灵动之美。
水畔常种植垂柳、荷花等植物,微风拂过,柳丝摇曳,荷叶轻舞,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氛围。
其次,园林中的建筑也是一大经典元素。
扬州园林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北之特色,既有南方建筑的精巧细腻,又有北方建筑的端庄大气。
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等建筑形式一应俱全。
亭子常建于高处或水畔,供人休憩观景;楼阁高耸,可俯瞰全园美景;轩榭则通透开敞,与自然相互交融;廊舫蜿蜒曲折,连接着各个景点。
建筑的装饰也极为讲究,木雕、砖雕、石雕精美绝伦,门窗上的花纹图案细腻繁复,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
再者,植物配置在扬州园林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扬州园林注重植物的季节性和观赏性,春有桃花、杏花争艳,夏有荷花、石榴绽放,秋有金桂、红枫飘香,冬有腊梅、翠竹傲雪。
不同的植物相互搭配,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
此外,还常运用植物来营造意境,如松竹梅象征着坚韧、高洁和不屈,牡丹寓意着富贵吉祥,荷花代表着纯洁高雅。
在空间布局方面,扬州园林讲究曲折幽深,避免一览无余。
通过巧妙地运用围墙、回廊、假山等元素,将园林分隔成多个景区,每个景区又相互连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游人在园中漫步,时而穿过狭窄的小巷,时而步入开阔的庭院,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感。
园林中的道路设计也别具匠心。
扬州园林的道路通常蜿蜒曲折,以青石、鹅卵石等铺就。
假山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山与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界中最富魅力的基本景观。
孔子《论语》中有“知者若水,仁者乐山”,说明我国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并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由来已久。
园林假山是以造景、游览、登高眺望等为主要目的,以自然山水作蓝本,经过艺术提炼、概括和典型化,然后利用土石为材料,堆筑而成的大体型园景。
现存著名的假山有避暑山庄的金山亭、北海的静心斋、苏州的狮子林等。
假山的作用中国园林要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高度艺术境界,为了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必然要建设一些人工美的建筑。
中国园林要求,在景物外貌处理上要求人工美融和到自然美的园林环境中去。
假山之所以广泛的应用,主要就是为了满足这种要求。
园林中假山应用有以下功能和作用:⑴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⑵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⑶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和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⑷用山石作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⑸作为室内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假山的类型假山就是指由人工堆叠起来的山体,究其用料不外乎是土、石二物,所以假山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⑴土山。
就是不用一石而全用堆土的假山。
土山利于植物生长,能形成自然山林的景象,极富野趣,所以在现代城市绿化中有较多的应用。
但因江南多雨,易受冲刷,故而多用草坪或地被植物等护坡。
在古典园林中,现存的土山则大多限于整个山体的一部分,而非全山,如苏州拙政园雪香云蔚亭的西北隅。
⑵石山。
是指全部用石堆叠而成的假山。
因它用石极多,所以其体量一般都比较小,李渔所说的“小山用石,大山用土”就是个道理。
小山用石,可以充分发挥叠石的技巧,使它变化多端,耐人寻味,况且在小面积范围内,聚土为山势必难成山势,所以庭院中缀景,大多用石,或当庭而立,或依墙而筑,也有兼作登楼的蹬道的,如苏州留园明瑟楼的云梯假山等。
⑶土石山。
这是最常见的园林假山形式,土石相间,草木相依,便富自然生机。
尤其是大型假山,如果全用山石堆叠,容易显得琐碎,加上草木不生,终觉有骨无肉。
┊┊┊┊┊┊┊┊┊┊┊┊┊装┊┊┊┊┊订┊┊┊┊┊线┊┊┊┊┊┊┊┊┊┊┊┊┊课题名称浅谈假山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摘要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天人合一”的江南私家园林典范,假山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是必不可少的园林要素之一,也是园林造园的基本内容之一。
苏州古典园林假山艺术为园林文化增光添彩,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很重要的影响。
研究苏州古典园林假山的造型风格以及形成原因不仅是对苏州园林的一次剖析,同时也对现代景观设计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概括讨论假山在园林中所起到的功能,并在充分满足功能的条件下,分析其具体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的实际措施,最后就假山的具体布置及分层顺序问题展开讨论,给相关施工人员一个有效的简易参照。
关键词:苏州古典园林假山置石掇山┊┊┊┊┊┊┊┊┊┊┊┊┊装┊┊┊┊┊订┊┊┊┊┊线┊┊┊┊┊┊┊┊┊┊┊┊┊ABSTRACTAs a model of private gardens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Rockery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gardening in 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and is also one of the basic contents of gardening. The rockery art of Suzhou classical gardens adds luster to garden culture and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gardening in the world. Studying the sculpture style of Suzhou classical garden rockery and its causes is not only an analysis of Suzhou gardens, but also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of rockery in gardens,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ully satisfying the functions, analyses its specific application and practical measures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concrete arrangement and stratification sequence of rockery, whi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and simpl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constructors.KEYWORDS:Suzhou Classical Garden Rockery Stone placing Mountain climbing┊┊┊┊┊┊┊┊┊┊┊┊┊装┊┊┊┊┊订┊┊┊┊┊线┊┊┊┊┊┊┊┊┊┊┊┊┊目录一、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 (4)1.1 假山定义 (4)1.2假山的功能与作用 (4)1.2.1空间组织视线的划分 (4)1.2.2 作为园林主景 (4)1.2.3作为园林衬景 (4)1.2.4假山与置石的诸多功能 (5)二、假山布置手法 (6)2.1与园林建筑的结合 (6)2.2与园林植物的结合 (6)2.3掇山掇山的艺术要求 (6)三、假山分层结构 (7)3.1基础 (7)3.2拉底 (7)3.3中层 (7)3.4收顶 (7)四苏州园林假山应用 (8)4.1苏州园林假山概述 (8)4.1.1苏州古典园林发展概述 (8)4.1.2苏州古典园林假山的作用和风格 (8)4.2影响苏州古典园林假山设计的因素 (9)4.2.1优越的自然环境的影响 (9)4.2.2富足的经济基础的影响 (9)4.2.3深厚的文化底蕴 (10)4.2.4众多能工巧匠 (11)五、总结 (12)参考文献 (14)┊┊┊┊┊┊┊┊┊┊┊┊┊装┊┊┊┊┊订┊┊┊┊┊线┊┊┊┊┊┊┊┊┊┊┊┊┊一、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1.1 假山定义造园须有山,无山不成园。
个园春夏秋冬假山【扬州个园的春夏秋冬】该园据说出自石涛的手笔,他一生多游历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使之在个园设计中取材自然,却又敢破常格,因而以四季假山汇于一园的独特叠石艺术闻名。
未入园门,只见修石依门,修竹劲挺,阳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园门边的围墙上,形成“个”字形的花纹图案,烘托着园门正中的“个园”匾额,微风乍起,枝叶摇曳,只见墙上“个”字形的花饰不断移动变换,好一幅“月映竹成千个字”的影像。
走进个园,既可欣赏到苏杭园林的玲珑秀美,又可领略到北方园林的苍劲壮观。
南秀北雄浑然交融,自然是个园的特色,但游客中的“老扬州”告诉我,真正使个园名传的还是园中的假山。
个园的假山有四区,分别按照春夏秋冬的基本色调分峰用石,使四区假山各呈现四季不同的自然色彩和特征。
四季假山在造型上也各得其妙,能使人在登攀中品味出四季不同的韵味来。
这种匠心和别致的设计,使四季假山享有“国内唯一独例”的赞誉。
循着园内导游示意图,我们先登上了春山。
春山小巧玲珑,全部采用淡青的太湖石堆叠而成,看上去青翠含润。
山石遣护的花池内,栽着翠竹幽兰,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
下了春山,穿过抱山楼,迎面是一座势如真山的大型湖石假山,山脊筑有小亭,亭内的匾额上题有“夏山宜看”。
哦!这就是夏山了。
夏山峰峦耸峙,中间则堆叠成空心洞穴,游人可在洞内小憩。
洞顶有一洞隙,恰能注入缕缕天光,使洞内显得幽而不暗,幻而不迷。
洞顶又倒置若干石笋,仿佛钟乳,使洞庭内更显得清幽。
我们去的那天,天气很热,但一进洞内,立刻觉得全身凉爽。
进到深处,更觉清风徐来,暑气顿消。
步出石洞,脚底的石板桥下是一泓波光潋滟的清水池。
池中睡紫莲吐红,金鱼穿行于倒映在水中的藤和山石之间。
此景此情,使人不由得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在个园东侧的秋山最富画意,山由悬崖峭壁的安徽黄石堆就,其石有的颜色赭黄,有的赤红如染,其势如刀劈斧削,险峻摩空,山隙间丹枫斜伸,曲干虬枝与嶙峋山势浑然天成。
山顶翼然飞亭,登峰远眺,群峰伏于脚下,烟岚飘隐其中,虽是咫尺之图却有百千里之景的磅礴气势。
扬州的假山石“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
扬州的园林,都要叠置别致的假山。
叠置假山的石材叫做假山石。
扬州园林中常见的假山石有太湖石、石笋、黄石、宣石和斧劈石等。
用它们叠石造山,与曲桥幽径、奇花异木、楼亭廊阁相衬,使艺术美和天然美浑然一体。
太湖石太湖石是一种被溶蚀后的石灰岩,地质学名叫“溶石灰岩”,以太湖附近的岩石为最佳,所以叫做太湖石。
这些石灰岩经长期风吹雨淋,波击浪打,石灰岩的肌理经溶蚀而扩大,逐渐形成洞穴。
所以太湖石具有“漏”、“瘦”、“透”、“皱”四大特色。
人们欣赏由太湖石叠置的假山,仿佛是在观赏清奇淡雅的水墨画。
石笋叠石造山用的石笋,不是钟乳石笋,而是具有瘤状的硅质或泥质结核的石灰岩,地质学名叫“瘤状结核灰岩”。
这种岩石常呈狭长的柱状,表面具有圆形的瘤或小孔空洞,颜色有浅紫、灰绿、灰黄等,如果把它竖立在翠竹之中,恰似春笋破土,春意盎然。
瘤状结核灰岩是在海水动荡的浅海环境中形成的。
瘤是由硅质或泥质聚合形成的结核,被碳酸钙等沉积包裹而形成岩石。
当岩石暴露在地表,经风化遭剥蚀,由于硅质或泥质成分的瘤与周围碳酸钙成分的岩石抵抗风化的能力不同,最后就形成了硅质瘤突出在岩外或泥质瘤脱落成空洞,从而成为园林建设中的珍奇石材。
黄石是一种粗犷坚硬的岩石,地质学上叫“石英砂岩”,是一种分布相当广泛的沉积岩。
石英砂岩本身是白的,由于它含有少量铁质,表面风化使铁质氧化,从而染成黄色;如果氧化充分,岩石还可以呈现棕红色、紫色等。
扬州个园中的秋山一景,就是用黄石叠成的。
黄棕色的奇异假山,衬上几棵红枫,呈现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来。
宣石宣石在地质学上叫做“石英岩”,质地坚硬,白如宣纸,所以俗称“宣石”,又叫“白石”或“雪石”。
个园内的冬景,就是用宣石砌成。
洁白的假山,象征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斧劈石斧劈石在地质上叫“千枚岩”,通常用来做盆景。
扬州盆景园“妙远堂”东侧却用斧劈石来叠置假山,别具一格。
假山前有一泓池水,山旁植以青松、藤蔓,山水倒影,交相辉映,既有漓江山水的妩媚,又有黄山云海的秀丽,真是美不胜收。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SNL/QR7.5.4-3 假山在园林中的应用以扬州园林为例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成绩评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教师意见评阅教师意见答辩小组评议意见假山在园林中的应用——以扬州园林为例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假山的发展已经由来已久,假山的创造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和赞叹,创造者超然的想象力居然可以把一些普普通通的山石堆砌成一个个活林活现、以假乱真的独具特色的个性空间,它可以是一座山景的缩小版,也可以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峰峡谷,甚至可以是一种抽象派的山石奇景,等等许多许多。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风格,毫无疑问它都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而本文正是从假山的历史背景、特点、种类、创作手法以及现代的发展,来分析假山在园林中的应用价值。
并以扬州园林为例,来进一步探讨假山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关键字:假山园林扬州园林艺术价值AbstractIn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rockery already has a long history, the creation of the rockery by all the attention and praise, the creator transcendental imagination could actually put some ordinary rocks piled up into live in Lin realistic-looking unique individual character space, it can be a miniature mountain, also can be a full of mysterious fairy peak valley, can even be a kind of abstract rock spectacle, and so on many, many. Anyhow in either styl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has great artistic value and appreciation value. And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rockery, characteristics, type, writing sty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rockery in the garden. As a case study of Yangzhou garden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ar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rockery.Key words : rockery The botanical garden Yangzhou gardens Artistic value目录一、假山的历史背景 (4)二、假山的特点 (4)三、假山的种类 (5)1、按材料的不同分类 (5)2、按施工方式的不同分类 (5)3、按位置布局和用途差异的区别分类 (5)4、按组合形态的不同分类 (6)5、按照表达的意思不同分类 (6)6、按照假山的不同形态的营造形式分类 (6)四、假山的创作手法 (7)1、要注意材料堆置的方法 (7)2、要与周围植物相结合 (7)3、要注意整体的设计布局和艺术效果 (7)五、假山的应用价值 (9)六、现代假山的发展和建议 (10)七、总结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一、假山的历史背景从历史史书上的记载,假山的创造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至今大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在汉代茂陵(今陕西兴平县),有一名叫袁广汉的富商,以私人名义建造了一个私人园林,而这是才有了假山的雏形,才开始在史书上记载。
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在北宋时期,皇帝赵佶为了建造“寿山艮岳”,甚至圈出了十余里地的范围,高度更是达到一百五十米左右,如果说这么巨大的工程它其实只是一座假山的话,肯定会让人嗔目结舌,可谓是历史中最为巨大的假山。
至此,假山的建造开始盛行,它所营造的奇特景观和创作手法,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叹为观止,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官宦商贾以及平常百姓开始建造假山,当然在规模上逐渐正常化了。
发展至今假山的形式和创作手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现代化,它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也越来越重要。
二、假山的特点1、构建了园林的主景和地形骨架在园林的建造布局中,它的主景体现非常重要,而以山为景,或以山石为主的水池为主景,已经成为了主要方法,在这些主景的贯穿下,才形成了园林的地形骨架。
例如,清代扬州园林的“四季假山”,堪称是园林艺术的精品;又如北京故宫御花园内的假山,也已经成为历史重要的文化保护遗产之一,它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2、组成和创造出园林空间假山的出现可以让园林看起来更有层次性。
利用假山的灵活特点,通过不同方法和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创造出曲折离奇、变化多端、层次叠出的园林空间,甚至可以达到一步一景的神奇效果。
3、美化和装饰了园林景色通过建造不同风格和形式的假山可以很自然美观的点缀园林美景,甚至可以做到利用几个小石作为点缀就能使一处景观更加具有观赏价值,无形中增添了许多美感。
以扬州园林为例,各处可见这样的以石景点缀的景观,如花台旁的山石依傍、廊亭旁独立山石以及石井变的山石依托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欣赏,都显得是这么高雅别致,让人赏心悦目。
4、用途的多样化假山不仅可以建造大规模的山石群,用几块或者一两个来点缀园林景观,还可以用山石假山来用建造形态奇特的驳岸石,建造外观曲折起伏的挡土墙,建造形状各异的花台,建造充满沧桑气息的石阶,甚至可以用来制作室内或室外的自然式家具或者器具,比如室内的石屏风、石凳、石桌、石鼓、石灯笼,室外的石门、石窗、石桥、石楼梯等等。
多样化的用途,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园林空间,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三、假山的种类1、按材料的不同分类按照建造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结合的山,以及以钢筋水泥混合土为材料制成的人工假山。
1.1土山是指以土壤为材料来制成的假山,这类假山在早起比较常见,现代的应用中已经很少出现。
1.2石山是指,以山石为材料堆置而成的假山。
现如今历史保存下来的基本上都是由山石构成。
1.3土石结合的山是指,由土壤和山石按照一定的方法混合在一起来建造的假山。
其中,混合的比例中,如果土壤的比例多于山石,那么就称为土山戴石;如果山石的比例多于土壤,那么就可以称为石山戴土。
这种方法可以让假山更具有可塑性,创作的空间更大。
1.4人工假山是指现代人们通过技术和一定方法,利用钢筋、水泥、砖、钢丝等等人工塑成的假山。
这种假山也被称为塑石假山。
在传统的塑石假山中,也有以石灰浆为材料塑成的假山。
2、按施工方式的不同分类如果按照建造过程的施工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筑山、掇山、凿山、塑山。
2.1筑山是指按照一定样式以土壤为材料板筑成土山的过程。
2.2掇山是指把现成的山石按照一定的样式掇合成假山的过程。
2.3凿山是指在原来的自然岩石上,按照一定的样式构思开凿出假山的过程。
2.4塑山是指用现代人们利用一定技术,用石灰浆或水泥、钢筋、砖、钢丝等材料,按照一定图纸人工塑成假山的过程。
3、按位置布局和用途差异的区别分类如果按照假山在园林中的位置布局和用途的差异来划分,可以分为璧山、楼山、室内山、池山、厅山、园山、书房山、兽山和阁山。
4、按组合形态的不同分类如果按照假山的组合形态来分类的话,可以分为山体和水体。
山体包括峰、峦、顶、岭、谷、壑、岗、壁、岩、岫、洞、坞、麓、台、磴道和栈道﹔水体包括泉、瀑、潭、溪、涧、池、矶和汀石等。
山体和水体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做到相得益彰。
5、按照表达的意思不同分类如果按照假山所传达的意义来划分,可以分为写意假山和形象假山。
5.1写意假山是指以大自然中的现实山峰为蓝本而建造出的,形似极像的假山。
创作者在制作这类假山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加入到创作当中,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气息。
5.2形象假山是指模仿大自然中各种动物的姿态和神韵而建造出来的假山。
这类假山往往会非常吸引人们眼球,让人们浮想联翩,甚至到达了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
6、按照假山的不同形态的营造形式分类6.1自然地貌式的假山自然地貌式的假山是以大自然中的天然形成的景观为模版,根据材料的不同,地质结构的不同,以及地理条件的不同,结合创作者的构思和意境,以大缩小,再现自然奇观。
6.2艺术造型式的假山现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来,同时也越来越追求艺术美。
艺术美的体现从客观上说明了人们在审美观念和思想的进步。
创作艺术型的假山主要要做到的就是造型和造境。
造型就是创作出一个艺术外形,也就是它的基本形状。
造境也就是通过造型来表现出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当然,这种意境可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要有可靠的艺术价值。
6.3抽象山水式的假山在所有假山的样式中,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的山石,它都没有具体明确的外形特征,它的创作源于自然,但同时也高于自然。
在这种创作中,创作者往往都会用到一种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以此来烘托出他所要表达的意境。
经过抽象的艺术表现之后,山石的形态就是转变为一种高度抽象化或者概念化的形态。
抽象山水式,大部分都是在为了使山石的形态和周围的特定环境相呼应,而创作出来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山水景观。
四、假山的造景创作手法假山的创作原则是“有真为假,做假成真”。
大自然中的山水是假山诞生的模版。
随着悠长历史的发展,假山的创作手法可谓是发展的越来越成熟,通过不同的创作手法创造出来的假山,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下面我们就具体探讨一下假山的创作手法:1、要注意山石堆置的方法山石的堆置也称为置石,它的特点是以简单的堆置就可以达到高质量的要求。
置石的手法虽然简练,但是在格局上的要求却非常严谨,它的每一块置石都要做到恰到好处。
置石的方法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1特置石特置石也就是指用单块山石布置出来的独立性的假山。
这种山石可大可小,并且在各种园林中随处可见,比如水塘边、廊亭间、屋门外、窗台处等等。
可以说,特置石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
1.2对置石对置石也就是在特定的地点两侧对称着堆置山石。
这种方法多见与北方的古代园林中。
1.3群置石群置石就是将几块大小或形态各异的山石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堆置,作为一个群体形式的表现。
群置石在石块的选择上没有具体要求,但是在组合堆置上要讲求一个“活”字,往往每一个群置石的创作,都表达着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就是“活”字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