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6.81 KB
- 文档页数:3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值一、细胞增殖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事实上,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2、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3、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包括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和细胞的核质比。
在有些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细胞中,会出现2个或多个细胞核。
有些原生动物的细胞中有用于收集和排泄废物的伸缩泡。
4、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5、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3种:有丝分裂形成体细胞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它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6、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以及无丝分裂1.分裂间期:(复制合成,数不变)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
2.前期特点:(膜仁消失现两体)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前期染色体特点:①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②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形数清晰赤道齐)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物理第六章知识点归纳总结本章主要讲述了力学的重要内容,包括力的性质、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弹簧力和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等。
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物体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可以更好的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掌握并应用相关的知识,为后续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力的性质1. 定义:力是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的原因,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2. 特点: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符合叠加原理,单位是牛顿(N)。
3. 测力的方法:弹簧测力计、万能测力计等。
二、平衡条件1. 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零,合力矢量为零。
2. 静力平衡:物体在静止时处于静力平衡,即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3. 动力平衡: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动力平衡,即合力为零。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若两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可以将它们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2. 力的分解:一个合力可以被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合力和分解角度决定。
四、摩擦力1. 定义:物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2. 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分别对应物体静止时和运动时的摩擦。
五、弹簧力1. 定义:弹簧受力变形时产生的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2. 弹簧常数:刻画弹簧硬度的参数,单位为牛顿/米。
六、能量与功1. 功:为力沿着位移方向的作用力大小与位移的乘积。
2. 功的计算:F = ma,W = Fd cosθ,W = △E = E2 - E1。
3. 能量: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的属性。
4. 势能:由位置和状态决定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弹簧势能等。
5. 动能:由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能量,等于1/2mv²。
七、动能定理和功率1. 动能定理:一个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沿着位移方向的功。
2.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大小。
3. 动能定理和功率的应用:可以用来计算外力做功的大小和做功的时间。
大学思想政治课第六章总结第六章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经济制度,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道路和任务进行了探讨。
本章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首先,本章在介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时,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阶段。
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形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特点,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其次,本章还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
在这一阶段,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并根据国情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同时,还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本章还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任务进行了详细阐述。
首先,要坚持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此外,还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还要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逐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我们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各方面不适应发展的问题,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各方面制度和机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位置和范围1.雄踞东方的大洲⑴半球位置①亚洲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②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一小部分位于西半球。
③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一小部分位于南半球。
⑵经纬度位置①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②亚洲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跨高、中、低纬三个纬度带。
③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⑶海陆位置①东临太平洋②南临印度洋③北临北冰洋④西北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为界,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2.亚洲的范围⑴界限①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②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③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④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3.世界第一大洲①亚洲的面积亚洲面积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亚洲地理分区亚洲地域如此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二、自然环境1.亚洲的地形⑴地形特征从亚洲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高原、山地约占全州总面积的3/4,全州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有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处——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⑵主要地形区①主要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②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③主要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④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等2.亚洲的河流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被誉为“巨河之洲”⑴亚洲河流的分布特点①水系结构呈放射状。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六章第六章国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在地理学中,国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
不同的地区拥有着不同的国土资源,而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也差异极大。
本文将围绕第六章的知识点,对国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进行归纳总结。
一、国土资源的类型及分布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指的是人类所直接依赖的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包括水、土地、森林、油气矿产、野生动植物等。
这些资源的分布往往受到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2.人文资源人文资源包括文化遗产、人文景观、人才等。
这些资源的分布受到人类活动及文化传承等因素的影响。
3.区位资源区位资源指的是地理位置及交通、通讯等资源,这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1.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是人类最早依赖的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人类对于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各国对于能源资源的探索及开发利用也越加重视。
目前常见的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3.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所必需的,其开发利用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缓解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4.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包括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等,其开发利用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5.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在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也要考虑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总的来说,国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涉及众多领域,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的特点及区域的实际情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并保护好环境与生态平衡。
第六章总结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东西半球中多在东半球,南北半球中多在北半球。
2.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3.中国位于东亚。
4.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5.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气候多样性,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6.北回归线通过亚洲的恒河和湄公河,湄公河是流经国家最多的河。
北极圈通过亚洲的鄂华河,叶泥塞河。
7.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1%,2007年在66亿人口中约有40亿人生活在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8.东亚人口最多,东南亚其次,南亚较少。
9.非洲人口增长率最高。
10.人口增长
恶性循环
11.亚洲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12.亚洲除日本外,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
干法第六章读后感总结读完《干法》的第六章,我感触颇深,仿佛被作者稻盛和夫狠狠敲了一记警钟。
这一章里所传达的思想,就像一道道光照进了我那有些迷茫和懒散的生活。
这一章着重强调了持续就是力量,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坚持和积累的重要性。
稻盛和夫先生在书中提到,那些看起来平凡、不起眼的工作,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也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
那是我决定学习游泳的时候。
一开始,我觉得游泳嘛,不就是在水里扑腾几下,能浮起来,能前进不就得了。
可真到了水里,我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水的阻力、身体的不协调,让我连简单的换气都做得乱七八糟。
第一堂课,教练让我们练习憋气。
我把头埋进水里,没几秒钟就受不了了,猛地抬起头来,大口喘气,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快要窒息的鱼。
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能憋上十几秒甚至更长,我心里那叫一个着急。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重复的基础动作练习,枯燥又乏味。
蹬腿、划水、换气,一遍又一遍,我觉得自己就像个机器人,机械地重复着这些动作,却看不到什么明显的进步。
我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心里想着:“这啥时候是个头啊,我怎么还是游不起来?”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看到了泳池里的一位老爷爷。
他的动作并不标准,速度也不快,但他一直在坚持游着,一圈又一圈,没有丝毫的停歇。
我好奇地问他:“爷爷,您游了多久啦?”他笑着说:“孩子,我都游了好几年啦,一开始我也啥都不会,慢慢练着练着就好啦。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很羞愧。
老爷爷都能坚持下来,我为什么不行?于是,我重新调整了心态,不再急于求成,而是踏踏实实地练习每一个动作。
每天,我都会准时出现在泳池,哪怕有时候工作累得要死,我也告诉自己:“就去游一会儿,哪怕进步一点点也好。
”就这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我终于能游出一小段距离了。
当我第一次完整地游完 25 米的时候,那种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我终于明白,这一点点的进步,都是我持续努力的结果。
物理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1. 什么是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是指物体在摩擦或接触后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从而产生静电引力或斥力的现象。
2. 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是指能够良好传导电荷的物质,如金属。
绝缘体是指不易传导电荷的物质,如塑料、橡胶等。
3. 什么是电场?
电场是带电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场,它描述了电荷在空间各点受到的电场力。
4. 什么是场强?
场强是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5. 什么是等势面和等势线?
等势面是空间中所有具有相同电位的点所组成的曲面。
等势线是等势面在某一平面上的投影。
6. 电容器的基本知识?
电容器是用来存储电荷的元件,电容量描述了电容器贮存电荷的能力。
并联电容器容量相加,串联电容器则为等效容量。
以上是本章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总结,对于具体公式、定理等还需结合教材课本进行详细学习。
初级会计经济法第六章知识点归纳总结嘿,朋友们!咱们今天来好好唠唠初级会计经济法第六章的那些知识点。
先来说说税收法律制度基础。
这就好比盖房子的地基,要是这基础不牢,那后面可就容易出问题啦!你想想,税收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不就像是认识一个新朋友,得先搞清楚他的基本情况嘛。
什么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这可都是税收的特点,少了哪个都不行。
再讲讲增值税法律制度。
增值税啊,那可是个“大主角”!它的征税范围,从销售货物到提供劳务,再到进口货物,那是无所不在。
就像一张大网,把经济活动中的好多环节都给罩住了。
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计算,可别搞混了,不然就像迷路的小羊找不到回家的路。
还有消费税法律制度。
这消费税,有点像个挑剔的管家,只对特定的消费品“下手”。
什么高档化妆品、贵重首饰珠宝玉石,这些可都是它关注的对象。
从价计征、从量计征还有复合计征,这计算方法可得记清楚,不然一不小心就会算错账。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也不能落下。
企业的收入、扣除项目,那都得算得明明白白。
就像给自己家过日子算账一样,收入有多少,哪些能扣除,哪些不能扣,都得心里有数。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也很重要。
不同的所得项目,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税率。
这就好比不同的水果,有的甜,有的酸,得分清楚。
还有一些小税种,像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等。
它们虽然单个看起来不那么起眼,但是加在一起也能发挥大作用,就像一颗颗小星星,聚在一起也能照亮夜空。
总之,初级会计经济法第六章的知识点可不少,每个都得认真对待,用心去学。
就像打游戏过关一样,一个一个攻克,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朋友们,加油学,拿下这些知识点不在话下!。
七年级地理第六章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着地球的各个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
第六章是我们七年级地理学的重要章节,本文将对第六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球的运动地球是一颗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的行星。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公转使得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完成一年的时间。
这两种运动对于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气候和季节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候受到高纬度、低纬度和海洋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季节是地球公转所导致的地球不同位置受到不同太阳辐射的结果。
高纬度地区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低纬度地区的季节差异较小。
三、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层组成。
地球内部的构造对地壳的形成、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现象产生影响。
四、地形与地貌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地貌是指地表上各种地形的组合。
地形和地貌受到构造运动、风化和侵蚀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貌因此呈现出多样性。
五、水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
地下水主要储存在地下水层中,而地表水则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六、资源与环境问题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过度开采资源和环境污染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地退化等。
我们要提倡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七、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数据、硬件、软件、人员等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系统,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和展示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地理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地理空间信息的便捷获取与分析。
总之,地理学的学习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通过对第六章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对地球的运动、气候、内部结构、地形与地貌、水资源、资源与环境问题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六章实数知识网络: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点,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这类在初三会出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无理数,不能只看形式,要看运算结果,如0,16π是有理数,而不是无理数。
3、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1)有理数指的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则是无限不循环小数;(2)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可以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数),而无理数则不能写成分数形式。
考点二、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1、概念、定义(1)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2)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如果,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
(3)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如果,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
2、运算名称(1)求一个正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2)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
3、运算符号(1)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2)a(a≥0)的平方根的符号表达为。
(3)一个数a的立方根,用表示,其中a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
4、运算公式4、开方规律小结(1)若a≥0,则a的平方根是a a a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那个叫它的算术平方根;0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实数都有立方根,一个数的立方根有且只有一个,并且它的符号与被开方数的符号相同。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2)若a<0,则a 没有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若a 为任意实数,则a 的立方根是。
经济法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哎呀呀!经济法第六章的知识点那可真是丰富又重要呢!
第一,关于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
这可是整个第六章的基石呀!其中公平公正原则,强调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和歧视,嘿,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呢!还有维护市场秩序原则,只有良好的秩序,市场才能健康发展,就像交通要有规则,市场也不能乱套呀!
第二,说说垄断行为的相关知识。
垄断协议,这可是个大问题!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危害。
比如横向垄断协议中的固定价格、划分市场等行为,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让市场失去活力呀!纵向垄断协议中的限制转售价格等,也会影响市场的正常竞争。
第三,再讲讲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本身不是错,但滥用可就不行啦!像不公平的高价销售、低价购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交易、限定交易等行为,那都是不被允许的呢!
第四,经营者集中也是个关键知识点。
它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比如实现规模经济,但也可能带来消极后果,比如减少竞争。
所以对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啦!
第五,行政性垄断也不能忽视。
地方政府或者行政机关不能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比如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这是绝对不行的呀!
总之,经济法第六章的知识点涵盖了市场规制的多个重要方面。
我们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呢!哇,是不是感觉这一章的知识特别有分量?所以呀,咱们可得好好掌握,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六章考点一: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①所有燃烧 ①铵盐与强碱反应②中和反应 ②C 与H 2O 、CO 2的反应 ③活泼金属与酸、水反应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④大多数化合反应 ④H 2、CO 、C 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⑤缓慢氧化考点二:化学反应过程热量变化(1)微观角度(键能):放热反应:吸收的能量E1<释放的能量E2 吸热反应:吸收的能量E1>释放的能量E2 (2)宏观角度(能量):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注意: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取决于部分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
②一个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是否需要加热无关总反应: Zn + 2H + = Zn 2+ + H 2↑e -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能量 反应进程 吸收能量 能量释放能量反应进程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吸收能量释放能量稀硫酸负极:Zn 正极:Cu 现象:不断溶解 反应:氧化反应 电极方程式:Zn -2e - = Zn 2+ 现象: 有气泡产生 反应:还原反应 电极方程式:2H + + 2e - = H 2↑外电路: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内电路: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2.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回路):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碳棒)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3.氢氧燃料电池:(1)酸性燃料电池:负极:2H2-4e-= 4H+ 正极:O2 +4e- + 4H+= 2H2O(2)碱性燃料电池:负极:2H2 + 4OH- - 4e- =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 4OH-总反应:2H2 + O2 =2H2O4.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负极:CH4+10OH--8e-=CO32-+7H2O 正极:2O2+4H2O+8e-=8OH-总反应:CH4+2O2+2KOH=K2CO3+3H2O练习: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红磷和白磷完全燃烧生成P2O5(s)放出的热量相同B.2Na+2H2O===2NaOH+H2,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有化学键断裂的是吸热过程,并且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A.铝与盐酸反应B.NaOH和HCl反应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D.CaCO3受热分解为CaO和CO2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NaOH固体溶于水②炸药爆炸③食物因氧化而腐败④铝热反应⑤酸碱中和反应⑥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⑦盐酸溶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片A.②③④⑤⑦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⑥⑦4.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 、946kJ;形成1mol N–H键,会放出能量391kJ,在反应N2 + 3H22NH3中,每生成2mol NH3,()A.放出92 kJ热量B.吸收92 kJ热量C.放出209kJ热量D.吸收209kJ热量5.反应M+Z→Q(ΔH>0)分两步进行:①M+Z→X(ΔH<0),②X→Q(ΔH>0)。
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一、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1. 杂交育种。
- 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 原理:基因重组。
- 举例:培育高产抗病小麦。
假设高产(A)对低产(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
先让纯合高产感病(AAbb)与低产抗病(aaBB)杂交,得到F1(AaBb),F1自交后在F2中选出高产抗病(A - B - )个体,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 优点:操作简便,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 缺点:育种周期长;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重组,不能创造新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需要不断筛选。
2. 诱变育种。
- 概念: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优良变异类型的育种方法。
- 原理:基因突变。
- 举例:“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就是通过诱变育种培育出来的。
- 优点: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 缺点: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有利变异少,需要处理大量的实验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二、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1. 基因工程的概念。
- 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 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 作用: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例如,EcoR Ⅰ限制酶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切开。
- DNA连接酶。
- 种类:有E.coli DNA连接酶和T4 DNA连接酶。
- 作用:将双链DNA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干法第六章读后感总结读完《干法》第六章,我的内心像是被点燃了一把火,越烧越旺,让我对工作和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一章里,稻盛和夫先生提到的那些观点和案例,真的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一直以来对工作的某些困惑之门。
他说,要不断地在工作中追求“完美主义”。
一开始,我心里还犯嘀咕,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又不是神仙,怎么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完美无瑕?但当我仔细回想自己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我发现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就拿我上次负责的一个项目来说吧。
那是一个新产品的推广方案,从策划到执行,我都参与其中。
一开始,我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方案大体上没问题,细节嘛,没必要太较真。
结果呢,在执行的过程中,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比如说,宣传海报上的产品图片不够清晰,文字描述有几处错别字,活动现场的布置也有些粗糙。
这些看似小小的问题,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推广活动的效果。
客户对我们的表现不太满意,团队成员也都垂头丧气的。
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所谓的“完美主义”并不是说要做到绝对的完美,而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把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尽力做好。
就像稻盛和夫先生说的,要“有意注意”,就是要抱着明确的目的,认真地将意识和神经集中到对象身上。
后来,又有一个新的项目交到了我手里。
这次,我可不敢再马虎了。
从最初的市场调研,到方案的构思,再到每一个细节的打磨,我都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懈怠。
比如说,在写方案的时候,我不仅仅是把内容写出来,还会反复检查语句是否通顺,逻辑是否清晰,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在和团队讨论的时候,我会认真倾听每个人的意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建议,我也会仔细思考它的可行性。
就连选择合作的供应商,我都会一家一家地去比较,了解他们的产品质量、服务态度和价格,力求找到最合适的那一家。
你还别说,这次的努力真的有了回报。
项目顺利完成,客户非常满意,还说要跟我们长期合作。
团队成员也都特别有成就感,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
通过这件事,我真切地感受到,追求“完美主义”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能够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提升的动力。
物理第六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节:力和加速度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表示物体受到的推或拉的程度和方向。
它遵循牛顿的第二定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质量越大,施加相同大小的力所产生的加速度越小;质量越小,施加相同大小的力所产生的加速度越大。
第二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
根据该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此外,引力的方向沿着两个物体之间连线的方向。
第三节: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力,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成正比。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第四节:弹簧振子弹簧振子是指通过弹簧连接的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振动的系统。
它的周期和频率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动质量有关。
当弹簧振子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共振现象,即振幅增大到最大值。
第五节:波的性质波是指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可以是机械波或电磁波。
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而电磁波不需要介质。
波的性质包括振幅、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
波的传播可以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是指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横波是指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第六节: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指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遇到界面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反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光的折射指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速度和方向的改变。
折射定律描述了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第七节:电路和电流电路是指电流在导体中的路径。
电流是指电荷的流动,单位为安培。
电流的大小和电荷的流动速度、导体横截面积和电荷的密度有关。
电流的方向根据正负电荷的流动方向确定。
电阻是指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
第八节:电势差和电场电势差指的是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需的能量差。
初二第六章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六章物质的结构一、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的。
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分子又是由原子或离子组成的。
在物理学上,物质分为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分子的运动状态决定了物质的状态。
固体中分子的振动是有序的,液体中分子的运动是无序的、自由的,而气体中分子的运动是混乱的、迅速的。
分子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变是通过加热或降温来实现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由正电荷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对原子核外的电子产生引力,形成原子的整体结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更小的粒子。
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均属于核子,核子是由夸克(基本粒子)组成的。
离子是由正电荷的阳离子和负电荷的阴离子组成的。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或者分子会失去或者得到电子而形成带电的离子。
物质中的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力相互吸引和排斥,这种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例如,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导致液体和固体的形成,而分子之间的排斥力导致气体的形成。
二、固体的结构与性质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固态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是高度有序排列的。
固体的结构是由其晶体结构决定的。
晶体是物质中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排列而形成的。
晶体具有明显的几何形状,并且有一定的结构规律。
晶体的性质和结构密切相关。
根据原子或分子排列的规则,固体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其性质包括脆性、导电性和溶解性差。
共价晶体的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具有硬度大、熔点高、导电性差等特点。
金属晶体由金属离子组成,其性质包括导电性好、延展性大、硬度高等。
在固态物质中,原子或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决定了固体的性质。
如离子之间的库仑作用力决定了离子晶体的性质,金属中的金属键决定了金属的性质。
三、液体的结构与性质液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其分子是无序的、自由运动的。
由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分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使得液体不固定形状和不规则流动。
1.什么是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DNS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地址。
DNS是一个联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并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2.域名系统查询是用的什么方法?
域名到IP地址的解析是由分布在因特网上的许多域名服务器程序共同完成的
注:因特网采用层次树状结构的命名方法,任何一台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都有一个唯一的层次结构的名字,即域名。
域名中的点和点分十进制IP地址中的点没有关系
3.域名服务器分为: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限服务器和本地域名服务器
4.万维网WWW的含义
万维网WWW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可以非常方便的从因特网上的一个站点链接到另一个站点
注:万维网的客户程序向因特网中的服务器程序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向客户程序送回客户所要的万维网的文档。
在客户程序主窗口上显示出的万维网文档称为页面
5.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含义及格式
(1)含义: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是用来表示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位置和访问这些资源的
方法
(2)格式:<协议>://<主机>:<端口>/<路径>
协议:指出使用什么协议来获取该万维网文
档,现在常用的协议就是http(超文本传送协
议),其次是Ftp(文件传送协议)
主机:指出这个万维网文档是在哪一个主机
上,就是指该主机在因特网上的域名
6.超文本协议HTTP的含义及特点
(1)含义:HTTP协议定义了万维网客户进程怎样向万维网服务器请求万维网文档以及服务器怎样把文档传送给浏览器(即万维网客户进程)。
从层次的角度看,HTTP是面向事务的应用层协议,它是万维网上能够可靠地交换文件的重要基础
(2)特点:HTTP本身是无连接的、无状态的,使用了面向连接的TCP作为运输层协议,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7.万维网的文档的分类
(1)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2)动态万维网文档
(3)活动万维网文档
8.电子邮件的含义及组成部分;发送及接收有哪些协议?
(1)含义: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使用最多和最受用户欢迎的一种应用。
电子邮件把邮件发送到收件人使用的邮件服务器,并放在其中的收件人邮箱中,收件人可以随时上网到自己使用的邮件服务器进行读取,相当于“电子信箱”
(2)组成部分: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协议
(3)邮件发送协议:SMTP;
邮件读取协议:POP3;
注:1.电子邮件的用户代理就是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的接口,它向用户提供一个很友好的视窗界面来发送和接收邮件
2.从用户代理把邮件传送到邮件服务器,以及在邮件服务器之间的传送,都要使用SMTP协议;用户代理从邮件服务器读取邮件时,则要使用POP3(或IMAP)协议
3.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使用户能够利用浏览器收发电子邮件。
用户浏览器和邮件服务器之间的邮件传送使用HTTP协议,而在邮件服务器之间邮件的传送仍然使用SMT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