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保守治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4.83 KB
- 文档页数:2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韩永存
申请号:CN201510838667.3
申请日:20151127
公开号:CN106806779A
公开日:
201706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采用下述中药配比制作方案:川芎18份、红花13份、丹参13份、葛根18份、泽泻18份、半夏13份、苍术13份、白蔻13份、枳实13份、金银花13份、生地18份、砂仁18份、酸枣仁13份。
本发明经临床试验证明无毒副作用,而且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内脏功能,特别是明显地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
申请人:韩永存
地址: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三马路56号2-1-3
国籍:CN
代理机构: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东煜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作者:张燕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2风湿性心脏病也称风心病,它指的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
主要表现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存在一个或者几个瓣膜狭窄及关闭不全。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一听到心脏病就闻风丧胆了,短文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风心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的治疗方法。
1 风湿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1)呼吸困难患者感觉呼吸费力或空气不足客观意义上又可以表现出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以及呼吸节律的改变。
依据其发病机理,患者呼吸困难又可以总结为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兼并中枢性呼吸困难、精神神经疾病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和血源性呼吸困难这六种基本症状类型。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心脏瓣膜病造成的长期性或者快速的肺瘀血、肺泡弹性减退和通气功能障碍以及心排量减低或者血流速度减慢,以及由于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的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肺循环压力增高,最终造成的反射性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
(2)胸痛胸痛是该疾病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而且可以因多种原因引起,有时候也会起源于局部发生的轻微损害,所以也很重要,一些时候也会是因为内脏疾病导致,因此其意义也很重大。
依据胸痛的起源,可以将其划分为胸壁病变、胸腔器官疾病等或者是其它的原因导致的胸痛,因心脏病导致引起的一般称之为心源性胸痛。
因风心瓣膜病导致的心绞痛、胸腔及心包受损引起的胸痛也可以归结到此列中。
(3)晕厥即突发性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因为大脑一时间供血不足所致。
原因在于:心脏排出量减少(主动瓣膜病变)或是心脏停膊(传导阻滞),突发性剧烈的血压下降(大量的主动脉瓣返流)及脑血管的普遍性暂时性闭塞(血栓脱落)。
对于心源性晕厥严重者称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症。
(4)心悸自觉性心脏跳动或伴有心前区不适感,例如心律失常、心脏搏动增强都是比较常见的症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怎么医治风湿性心脏病最好
导语:心脏病是困扰我们很多人的一种特别大的疾病,而且心脏病的治疗也是非常困扰的,很多人都采用了心脏搭桥的手术进行治疗这种手术需要的花费是
心脏病是困扰我们很多人的一种特别大的疾病,而且心脏病的治疗也是非常困扰的,很多人都采用了心脏搭桥的手术进行治疗这种手术需要的花费是非常大的,而且手术也会有风险,可能我们很多人对于怎么医治风湿性心脏病最好的问题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怎么医治风湿性心脏病最好的相关问题吧。
1、心脏搭桥手术的方法有停跳搭桥和不停跳搭桥
心脏搭桥手术主要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用特殊的药物使心脏停止跳动,全身的血液被引到身体外一专门的机器里(医学上称为体外循环机),由机器驱动血液流动并在机器里进行血液的氧合,然后在停止跳动的心脏上进行血管的缝合。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手术操作方便,可以在一安静、无血的视野里进行手术,但缺点是创伤大,术后产生并发症较多。
另一种方法是不需要使心脏停止跳动,借助于一特殊的固定器,直接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血管吻合,这种方法被称为不停跳搭桥。
由于是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血管的缝合,因此操作难度大,需要很高的手术技巧,它的优点是创伤小、不需要使心跳停止、术后康复快,适用于几乎所有需要搭桥的病人,尤其适用于年纪大、伴有多种其它疾病的患者。
2、存在相对手术禁忌,风险大,因血管条件较差可能效果不佳的情况,那么请慎重考虑是否手术,是否家属还没有认识到位,还没有充足的准备,医生也不愿意冒太大风险,那么请有足够承受不好结果的能力再去做。
风心病症状及治疗方法风心病,又称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由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病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风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症状。
风心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心悸、气促、胸闷、乏力、头晕、水肿等。
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或心跳过快,甚至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的情况。
此外,由于心脏功能受损,患者常常会感到乏力、头晕,甚至出现晕厥的症状。
另外,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主要表现在双下肢或腹部水肿。
二、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对于风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抗凝药、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利尿剂可以帮助患者排出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抗凝药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洋地黄类药物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缓心率,减轻心脏负担。
2.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风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已经出现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变时,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常见的手术包括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
通过手术治疗,可以修复或替换受损的心脏瓣膜,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康复治疗。
风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适当的体育锻炼、心理疏导、饮食调理等。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脏功能;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饮食调理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减轻心脏负担。
综上所述,风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同时,患者也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风心病,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心内科《风心病》护理计划背景:风心病是一种心脏病,由于慢性风湿性心脏炎引起的瓣膜损伤所导致。
该病的特点是心脏瓣膜出现炎症、肿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脏瓣膜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
风心病可引起血液回流不畅,导致心室负荷过重和心功能不全。
护理目标:1.通过护理干预,减轻症状和不适,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减轻心脏负荷,保持心功能稳定。
3.提供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理解疾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措施:1.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并记录下来。
注意观察心音的变化,检测心率和心律是否异常。
2.观察症状: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呼吸困难、咳嗽、乏力、胸痛等。
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是否苍白,皮肤是否湿冷。
3.体重监测: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以早期发现心功能不全引起的体液潴留。
4.维持休息:提供舒适的环境,避免患者过度劳累。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和休息时间。
5.规律饮食: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控制患者的钠摄入。
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铁质的食物,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7.定期复查和药物管理:按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患者的各项指标,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8.提供教育和指导:向患者和其家属提供相关知识的教育,让他们明白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帮助患者制定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咖啡因摄入和适量运动等。
9.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运动康复、心理康复和饮食康复等方面。
总结:风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需要综合的护理干预。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症状、体重监测和药物管理等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保持心功能稳定。
此外,提供心理支持、教育和指导以及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合作,共同努力,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风湿性心脏病用药指南【概述】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 RHD)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炎症所致心脏瓣膜损害。
风湿性瓣膜病变可单独累及一组瓣膜(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也可同时累及两组或三组瓣膜(如同时累及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后者又称为风心病联合瓣膜病。
风心病最常累及的瓣膜为二尖瓣及主动脉瓣。
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单纯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及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病。
【诊断要点】1.病史:患者可有风湿热病史。
2.症状:临床症状取决于瓣膜病变的部位、程度及病程。
在严重病变时,单纯二尖瓣狭窄可出现呼吸困难、咯血及咳嗽;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主动脉瓣狭窄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表现为心悸、头晕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风心病进展至晚期常导致右心衰竭。
3.体征风心病最重要的体征是心脏杂音。
二尖瓣狭窄时心尖部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心尖部闻及收缩期高调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狭窄时于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较粗糙收缩期杂音并向颈部传导,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于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闻及舒张期高调叹气样杂音。
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时可有下肢水肿、肝大的体征。
4.辅助检查(1)超声心动图是诊断风心病最为重要的检查。
(2)X-线胸片有助于了解心脏外形及大小、。
【药物治疗】瓣膜性心脏病是瓣膜本身有器质性损害,任何药物均不能使其消除或逆转。
采用手术治疗置换或修补瓣膜,可提高长期存活率,这是药物所不能替代的。
药物治疗的作用主要是针对预防感染、改善心衰症状及防止血栓栓塞并发症。
1.用药原则疾病早期控制风湿热的反复发作;伴有心衰的患者通过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衰症状;伴有房颤的患者注意防止血并发。
2.用药方案(1)感染性心内膜炎一旦诊断明确,静脉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具体用药参见感染性心内膜炎章节)。
(2)风心病所致心衰处理:心衰基本治疗见心力衰竭章节。
注射用胸腺五肽对风湿心脏病有用嘛。
可不可注射用胸腺五肽对风湿心脏病有用胸腺五肽是一种小分子多肽,具有多种调节免疫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胸腺五肽可以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分泌,以及改善免疫功能紊乱相关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导致心脏组织的损伤。
因此,胸腺五肽注射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疗效。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胸腺五肽在风湿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胸腺五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风湿性心脏病进行治疗:1. 免疫调节作用:胸腺五肽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化,从而延缓风湿性心脏病的进程。
2. 抗氧化作用:胸腺五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损伤,保护心肌细胞不受损害。
3. 抗炎作用:胸腺五肽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和炎性因子的分泌,减轻心脏组织损伤。
4. 降低凝血功能:胸腺五肽可以降低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减轻凝血功能紊乱和心脏病理状态的不良影响。
5. 改善微循环:胸腺五肽可以增加微循环血流量,增强心肌供血能力,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肌萎缩。
综上所述,注射用胸腺五肽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是可行的,但其具体治疗效果应视患者疾病情况而定,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胸腺五肽注射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具体方法是:每次注射剂量为2000IU,日间选择1次,每日1次,间隔2天。
用80ml理疗药水将2000IU胸腺五肽溶解后开灌。
疗程为10天,每个疗程之间间隔8~10天。
根据不同患者的疾病情况和身体状况,医生可以适应调整剂量和疗程。
注意事项在使用注射用胸腺五肽注射剂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时,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事项:1. 需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注射,不可自行治疗。
2. 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射,必要时应进行药敏试验。
一、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的确实病因,尚未完全搞清。
一般认为,感染了A组溶血性链球菌(如患急性扁桃体炎及上呼吸道炎症等)人体内产生变态或过敏反应,引起心脏,特别是心脏瓣膜的病变。
也有人认为,风湿性心脏病与病毒感染有关。
(一)症状
常有低热,乏力,心率增快,心律不齐,左胸闷,不愿向左侧睡眠,四肢关节疼痛,消化不良,易出汗及做恶梦,厌恶、恐惧噪声等症状,严重时伴心衰,则有小便不利,浮肿,肝脾肿大,咳喘等表现。
(二)治疗
(1)按心脏病常规灸法灸治。
(2)如浮肿、腹水较重则先按利水常规灸法灸治(见上篇“灸治要诀”),好转后再按此法灸治。
(3)如有咳喘及肝脾肿大则兼用咳喘及肝脾肿大灸法。
心脏病常规灸法灸序穴名及穴数每穴施灸量 1日
中腕(单穴)
足三里(双穴)灸30分钟
各灸30分钟 2日下脘(单穴)气海(单穴)天枢(双穴)灸30分钟
灸30分钟
各灸30分钟 3日
关元(单穴)曲骨(单穴)三阴交(双穴)灸30分钟
灸30分钟各灸25分钟
4日
期门(双穴)
太冲(双穴)各灸30分钟
各灸25分钟 5日
心俞(双穴)
神门(双穴)各灸25分钟
各灸25分钟 6日膈俞(双穴)
膻中(单穴)
巨阙(单穴)各灸25分钟灸30分钟
灸30分钟
7日
厥阴俞(双穴)各灸25分钟。
国医大师邓铁涛杂病论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经验(二)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之一。
一般人认为,此病心瓣膜已损害、变形,心脏不同程度扩大,中医治疗奏效不易,因而文献报道也很少。
本人治疗此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简要总结于下:02 /虚损、水饮、瘀、标本宜分清慢性风心病,属重病顽症,必须辨证精确,治法恰当,遣方用药合理灵活,方能收效。
病机乃理、法、方、药中的理,是四个环节中的首环,它指导立法、遣方和用药。
对于慢性风心病的病机应从标本虚实分析。
《素问·标本病传论》说:“阴阳逆从,标本为道。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慢性风心病常有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咳逆倚息、咯血颧红、胸闷胸痛、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肢肿身重、胁下积块、唇舌紫暗等。
本人认为,虽症状复杂,变化较大,又往往涉及到多个脏腑,但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以心之阳气(或兼心阴)亏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以心病为本,他脏(肾脾肺肝)之病为标。
就心气、心阳而论:心居胸中,为阳中之阳。
心主血脉,靠心气的推动,血液方得如环无端地周流全身。
慢性风心病心瓣膜损害,不能把所有回心血液搏出,久之心脏增大,全身循环血液减少,表现为心阳气亏虚,产生气短、神疲、怔忡、自汗、面白、形寒、肢冷等症状。
有的人兼见口干心烦,舌嫩红少苔,乃因阴阳互根,气(阳)损及阴,致气阴亏损。
就血瘀而论,心气亏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停积而为瘀;痹证久病入络亦为瘀。
瘀积心中,引起心脏增大、心痛、怔忡;瘀积肺中,引起咯吐痰血、喘咳不宁;瘀积肝脏,引起肝大、疼痛;瘀积血脉中,引起唇舌紫暗、面晦肢痛等。
就水饮停积而论,心在五行属火,脾在五行属土,心气虚,火不生土,脾必亏损,致运化失职;心脾虚损,“穷必及肾”,致肾气渐衰,肾阳不足,温煦气化无权;加之肺气衰弱,血瘀阻肺,不能通调水道,于是水湿不能运化排泄,浸渍于脏脏经脉,泛滥为肿。
晚期水气上冲,凌心射肺,易成脱证危候。
气虚、阳虚愈重,导致血瘀、水停愈甚;反之,血瘀、水停加重,更加耗散阳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不断加深。
名中医治风湿性心脏病五个秘方治风湿性心脏病秘方( 5 首)27.1 银翘白虎汤【来源】朱良春,《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连翘20 克,金银花、防己、木瓜、知母、粳米各25 克,生石膏100 克,甘草1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胜湿。
【方解】本方所治疗乃属风湿病邪侵犯心脏引起急性变态反应非瓣膜受损阶段。
方用辛凉清热的金银花、连翘;祛风湿的防己;舒筋通络的木瓜和专清气分大热的白虎汤组合成方,因而用之多收良效。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加减】湿重加苍术25 克,苡米40 克,厚朴10 克;热重加栀子,黄柏各15 克,黄连5克;心前区闷痛加全瓜蒌25 克,远志15 克,柏子仁25 克。
【疗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2 例,全部治愈。
治疗时必须坚持服药6~8 周。
27.2 通脉饮【来源】朱锡祺,《辽宁中医杂志》(2)1984 年【组成】桂枝6 ~12 克,赤芍9 克,桃仁12 克,川芎6 克,益母草30 克,红花6 ~9 克,丹参、麦冬各15 克,黄芪15 ~30 克,甘草6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功用】益气活血通脉。
【方解】风心瓣膜病或慢性心衰,其主要病机都系循环障碍,脏器郁血。
故治疗原则及组方配伍、都围绕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两个方面,所以方中用大队活血化瘀药,其中桂枝是活血通脉之要药。
历来都以舌红及血证为用桂枝之禁忌。
但朱氏则认为:舌红只要舌上有津,而又具桂枝适应证者,照样可用。
至于血证禁用桂枝,亦非一概而论。
如风心肺郁血而致咳血者,用桂枝非但无害而且有益。
因此症“心功能障碍”是本,肺郁血是“标”,咳血及标中之标,故用桂枝改善循环障碍,能减轻郁血而起到止血作用。
当然,血热妄行之血证则禁。
否则真有“桂枝下咽,阳盛立毙”之虑。
单用活血药不行,必须配合益气。
补气用黄芪,因其作用过于党参,而且善补胸中大气。
大气壮旺,则气滞者行,血瘀者通,痰浊者化,此即“大气一转,其结乃散”之谓。
偏方大全—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方法
[方一]
山药960克,黑芝麻、赤小豆各360克,鸡内金30克,炒枣仁480克,柏子仁360克。
共研细末,每天早晚饭前服30克,以开水调为糊状服之。
[方二]
食油、味精、盐、海带、苡仁、鸡蛋、胡椒粉适量。
将海带洗净,切条,苡仁洗净,共放入高压锅内,加水将海带、苡仁炖至极烂,铁锅置旺火上,放人食油,将打匀的鸡蛋炒熟,即将海带、苡仁连汤倒入,加盐、胡椒粉适量,炖煮片刻,起锅时加味精,即可服食。
强心、利尿、活血、软坚,适于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食用。
[方三]
风湿性心脏病、胸闷、心悸、两颧潮红。
取:龙骨、牡蛎各15克,柴胡、白芍、枳实、灸甘草、茯苓、半夏、瓜蒌、桔梗、连翘、生姜各9克,黄连、桂枝各6克、大枣10枚。
水煎两汁,两液兑匀,分服。
每日1剂;
【方四】
风湿性心脏病、心悸。
取:竹叶30克、玉竹、生地黄各12克、甘草6克。
水煎两汁、两液兑匀,分服。
日1-2剂;
常喝柠檬汁实验表明,柠檬汁具有抑制导致风湿热的链球菌的能力柠檬汁的饮用方法是:从第1天开始,每天口服柠檬汁10毫升,以后每天加服lo毫升,一直加服到每天300毫升为止,然后又逐日减少10毫升,直至减少到最初的每日lo毫升为止。
一般经过两个这样的疗程,会有效果。
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方案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由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本文将介绍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康复措施。
一、药物治疗1. 口服药物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常需长期服用药物,以控制炎症反应和减轻心脏负荷。
常用的口服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炎药、利尿剂和抗凝药物等。
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抗炎药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利尿剂可以减轻水肿症状,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2. 静脉药物在急性风湿性心脏病发作时,静脉药物的使用可以迅速控制症状和炎症反应。
常用的静脉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剂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二、手术干预1.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瓣膜损害或心脏功能不全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干预是必要的。
常见的手术包括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可以修复或更换受损的瓣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以改善心脏供血。
2. 心脏导管治疗对于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导管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常见的导管治疗包括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
这些治疗可以改善瓣膜狭窄或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
三、康复措施1. 心理辅导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常伴随着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因此心理辅导是重要的康复措施。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和辅导,患者可以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2. 锻炼康复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提高心脏功能和体力耐力,减少症状的发生。
3. 饮食调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以减少心脏负荷和促进康复。
同时,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保持健康的心血管系统。
总结: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康复措施。
药物治疗可控制炎症反应和减轻心脏负荷;手术干预可修复或更换受损的心脏瓣膜,或改善心脏供血;康复措施包括心理辅导、锻炼康复和饮食调整,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点:一、无症状期的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治疗原则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心的代偿功能,一方面应避免心过度负荷,如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等,另一方面亦须注意动静结合,适应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心的储备能力。
适当的体力活动与休息,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注意预防风湿热与感染性心内膜炎。
合并心衰时,使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二、风湿性心脏病并发症的治疗: 1.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2.急性肺水肿的抢救;急性肺水肿处理与急性左心衰所引起的肺水肿相似,不同之处是不宜用扩张小动脉为主的扩张血管药及强心药,当出现快速房颤时,才需选用西地兰降低心室律。
当急性发作伴快速室律时,首选西地兰降低心室律。
3.控制和消除心房颤动。
三、风湿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对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而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手术;有症状且属手术适应症者,可选择作二尖瓣分离术或人工瓣膜替换术,人工瓣膜置换术为治疗成人主动脉瓣膜狭窄的主要方法。
风心病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
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
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气急、咯血和咳嗽。
多在体力活动后出现或加重。
在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呼吸道感染等情况下可诱发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肺水肿等症状。
体征:病人可呈现面颊部潮红的二尖瓣面容、唇、指可有轻度周围性紫绀。
若有心房纤颤则心跳快慢不一,强弱不等,心跳和脉搏不一致。
有右心衰竭者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和下肢水肿等征象,心尖区可扪到舒张期细震颤,并可听到舒张期隆隆性杂音,心尖区第一音亢进,胸骨左缘第3、4肋间隙可听到开放拍击音,是由于血液流经二尖瓣口时大瓣受到左心房的压力而骤然突向心室面所产生的尖锐短促的声音。
风湿性心脏病- A+医学百科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
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
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
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风湿性心脏病病因病理风湿性心脏病是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态反映的一部分表现。
它在心脏部位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脏瓣膜部位。
病理过程有以下三期:1) 炎症渗出期:由于链球菌的感染,使心脏的瓣膜出现炎性反映,瓣膜肿胀,变性,那么其活动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增殖期:由于瓣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瓣膜血液循环不良,瓣膜会纤维样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这种结缔组织会成为瓣膜上的累赘。
因为它并不具备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
此期引起瓣膜增厚变形,失去弹性。
3)瘢痕形成期:由于胶原纤维等增生,损伤处机化,形成瘢痕,从而影响心脏瓣膜功能。
感染反复发作,以上病理变化在瓣膜部位的变化,也是此起彼伏,一个部位通常发生重叠的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有: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三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联合瓣膜病变(多个瓣膜受损)等由于各种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不甚相同,所以其临床症状体征也各异。
由于心脏瓣膜的病变,使得心脏在运送血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如瓣膜狭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为了吸入和射出足够多血液,心脏则更加费力地舒张和压缩,这样使心脏工作强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脏易疲劳,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如二尖瓣狭窄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左心房压力的增高,导致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血后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声音沙哑和吞咽困难。
当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时,它带来的问题首先是部分血液返流,这种返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心脏压力增大,泵血量减少,在循环中气体交换造成的部份损失,所以风心病病人常感到呼吸困难。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风湿性心脏病保守治疗方法
导语: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疾病中的一种,这种疾病发作快,症状多,原因多,多少是因为先天性的因素导致,而得了风湿性心脏病之后很多人都会出现一
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疾病中的一种,这种疾病发作快,症状多,原因多,多少是因为先天性的因素导致,而得了风湿性心脏病之后很多人都会出现一种胸闷的感觉,头晕乏力,还会突然的晕倒,这些都是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而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有的人不想手术治疗,那么风湿性心脏病如何来进行保守治疗呢?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是风湿病变侵犯心脏的后果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者中女多于男受损的瓣膜以二尖瓣为最常见也可以几个瓣膜同时受累称为联合瓣膜病变由于瓣膜炎症反复发作瓣膜增厚并缩短、粘连和纤维化造成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早期可无症状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心脏增大、心律失常一般经过10~15年逐步出现心力衰竭因此对患风心病者应注意休息和在医师指导下治疗有的病人能作手术治疗
护理要点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重体力活动但在心功能允许情况下可进行适量的轻体力活动或轻体力的工作2、预防感冒、防止扁桃体、牙龈炎等如果发生感染可选用青霉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治疗3、心功能不全者应控制水分的摄入饮食中适量限制钠盐每日以10克(2钱)以下为宜切忌食用盐腌制品4、服用利尿剂者应吃些水果如香蕉、桔子等5、房颤的病人不宜作剧烈活动应定期门诊随访;在适当时期要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何时进行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定6、如需拔牙或作其他小手术术前应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