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格式:pptx
- 大小:60.37 MB
- 文档页数:84
耳部病变的影像学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医学影像中心鲜军舫王振常满凤媛王冰刘兆会刘中林常青林李书玲张青于文玲陈青华张媛(本讲座内容已在临床放射学杂志发表,详见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567-572)耳部结构细小复杂,显示该区域的解剖及病变(图1-图35)需要采用特殊的影像检查技术及灵活的图像后处理。
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快速普及应用提高了耳部的影像学诊断水平,要求影像医师及时更新知识 [1-11]。
基于这种现状,下面重点讲述如何选择耳部检查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怎样掌握正常影像学表现和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现在非常热门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评估。
1.影像学检查方法1.1 不同的临床表现需要采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流程和检查技术[3,4],可有效避免误漏诊或浪费医疗资源与费用。
以最常见的耳聋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首先明确耳聋是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还是混合性耳聋?是否准备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然后根据不同的耳聋类型选择检查方法。
①传导性耳聋的常见原因包括外中耳畸形、中耳炎、胆脂瘤和窗型耳硬化症等,高分辨率CT(HRCT)是最佳方法,怀疑颅内并发症、侵犯迷路或神经时,同时行增强MRI扫描明确诊断;②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常见原因包括内耳畸形、听神经异常、迷路炎、耳蜗型耳硬化症及听中枢异常等,听神经或听中枢异常采用MRI显示最佳,耳蜗型耳硬化症采用HRCT最佳,迷路炎采用增强后T1WI和/或迷路水成像最佳,内耳畸形采用CT 和MRI相结合;③混合性耳聋根据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程度来选择检查方法;④准备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影像评估就比较复杂了,详见后面部分;⑤不管是什么病变,只要拟行手术治疗,均需要行CT扫描明确手术入路情况。
1.2 部分解剖结构及变异或病变需要特殊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才能明确显示和诊断[1,3,4,12-20]。
颈静脉窝高位伴大颈静脉窝或颈静脉窝骨质缺损的临床和影像表现与颈静脉球瘤非常相似,运用MRV或DSA 很容易鉴别[3,4];部分听骨链及面神经(图10)需采用特殊基线扫描或三维图像才能清楚显示[12-15];内耳道内神经需要采用迷路水成像源图像及重建的斜矢状面(图11)才能明确显示[3,4,9,21,22];上半规管骨质缺损在Poschl位(基线垂直于颞骨长轴)诊断较准确,但在常规冠状面上正常上半规管的顶壁可能未显示而易误诊为骨质缺损[3,4,7];迷路炎早期在CT和MRI平扫表现正常而只在增强后T1WI表现为异常强化[3,4];较小的听神经瘤在增强后T1WI、薄层(2mm或以下层厚)重T2WI或迷路水成像显示[9,20,23],而CT或MRI 平扫易漏诊。
耳鼻喉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评估一、引言耳鼻喉科(Otorhinolaryngology)是一门专注于研究耳、鼻与咽喉相关疾病的医学分支。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影像学在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断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耳鼻喉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评估进行探讨,并介绍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二、常见耳鼻喉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1. 耳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耳部疾病主要包括耳廓和耳道疾病、中耳疾病、内耳疾病等。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有耳部X线摄影、CT(Computed Tomography)和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1)耳廓和耳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耳廓和耳道疾病主要包括外耳道炎、耳道肿物等。
耳廓和耳道的X 线摄影能够直观显示病变的位置和范围,有助于确定炎症或肿物的存在。
(2)中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耳疾病常见的包括中耳炎、鼓膜穿孔等。
CT和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中耳结构图像,能够判断中耳腔的积液、炎症和结构异常等情况。
(3)内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内耳疾病主要包括内耳炎、耳聋等。
MRI是评估内耳疾病的首选方法,能够观察内耳结构的异常,如内淋巴囊肿、内淋巴水肿等。
2. 鼻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鼻部疾病主要包括鼻窦炎、鼻咽癌等。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有鼻部X 线摄影、CT和MRI。
(1)鼻窦炎的影像学诊断鼻窦炎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CT扫描。
CT能够清晰地显示鼻窦的炎症情况及鼻窦腔的积液等,对鼻窦炎的诊断和评估非常有帮助。
(2)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MRI。
MRI能够提供鼻咽部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鼻咽癌的定位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3. 咽喉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咽喉部疾病主要包括扁桃体炎、喉癌等。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有咽喉部X线摄影、CT和MRI。
(1)扁桃体炎的影像学诊断扁桃体炎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咽喉部X线摄影。
X线摄影可显示扁桃体的炎症情况及扁桃体腔的积脓等,有助于扁桃体炎的诊断。
医学影像学专业知识: 耳部影像观察与分析今天致力于为医疗卫生应聘考生提供最重点的考试信息及考试资料, 其中医学影像学也为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常考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医学影像学专业知识-耳部影像观察与分析。
耳部影像观察与分析(一)正常影像学表现颞骨位于颅骨两侧, 嵌于蝶骨、顶骨及枕骨之间, 参与组成颅中窝和颅后窝, 由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茎突五个部分组成。
由外向内为外耳、中耳及内耳。
外耳道长约2.5cm~3.0cm, 外1/3 为软骨部, 内2/3 为骨部。
中耳由鼓室、鼓窦(乳突窦)、咽鼓管、乳突组成。
鼓室为不规则含气腔, 分为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 鼓室内有听小骨, 包括锤、砧、蹬骨, 咽鼓管为鼓室与鼻咽腔的通道, 内耳位于岩部内, 又称迷路, 由致密骨构成, 包括前庭、前庭窗、前庭水管、半规管、耳蜗、耳蜗水管。
面神经管走行于颈骨内, 总长平均30mm, 两个弯曲即膝状神经节(第一膝)和锥曲处(第二膝), 分三段即迷路段、水平段、垂直段。
颧骨内或周边还有乙状窦、颈静脉窝、颈动脉管等结构。
HRCT 可以清楚地显示上述诸结构。
MRI 检查骨质及气体均为低信号强度, T2WI 可见膜迷路及内耳道内脑脊液呈高信号, 听神经、面神经呈条状中等信号;T1WI 膜迷路及内耳道内脑脊液呈低信号,神经呈中等信号。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解剖变异:乙状窦前位、颈静脉窝高位及憩室、颈动脉管异位、中颅窝底低位、面神经管鼓室段低位、乳突段前位等也可明确诊断。
(二)基本病变表现1.形态异常见于先天发育畸形, 如外耳道闭锁, 鼓室狭小, 耳蜗畸形等。
2.骨质破坏见于肿瘤及炎性病变。
3.骨质增生硬化见于炎性病变、骨纤维结构不良、畸形性骨炎。
4.骨质结构不连续见于骨折。
5.异常软组织密度影见于炎症、肿瘤等。
(三)比较影像学耳部影像学检查有多种检查技术。
平片目前已趋向淘汰, 好成绩辨力CT 检查为颧骨及其病变的常规检查技术, 病变累及颅内或膜迷路时应行MRI 检查, 肿瘤性病变及炎性病变还需要增强检查。
耳部疾病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技术耳部疾病是指影响人类耳朵的各种疾病,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听力障碍、平衡问题以及其他相关症状。
针对不同耳部疾病,医生们需要了解其病理特征并采用适当的诊断技术。
一、外耳疾病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技术外耳疾病主要包括外耳道感染、耵聍栓塞和耳廓恶性肿瘤等。
外耳道感染通常是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病理特征包括耳道红肿、疼痛和分泌物增多。
医生可以通过外耳镜检查来观察耳道内部情况,如红肿程度和分泌物性质。
此外,还可以进行耳道分泌物培养来确定感染的具体病原体。
耵聍栓塞是指耳垢在外耳道中过度积聚形成堵塞状况,导致听力减退或完全丧失。
主要诱因包括耳垢过度分泌、不当清洁耳朵和频繁使用耳塞等。
病理特征是外耳道压塞感、听力下降以及可见垢块。
医生可以通过外耳镜或窥镜观察耳腔内是否存在垢块,并使用特殊清洁方法进行处理。
耳廓恶性肿瘤是耳部罕见但严重的恶性肿瘤,包括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等。
病理特征通常包括耳廓溃疡、肿块和疼痛。
诊断技术涉及活检和病理学检查,通过切除病变组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来确定是否为癌症。
二、中耳疾病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技术中耳疾病主要包括中耳炎、鼓膜穿孔和听骨链干扰等。
中耳炎是最常见的中耳疾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中耳炎的病理特征包括中耳腔积液、鼓膜充血和疼痛。
医生可以通过中耳镜检查来观察中耳腔和鼓膜的情况,进而判断中耳炎的严重程度。
此外,还可以进行听力测试以评估听力损失情况。
鼓膜穿孔是指鼓膜上出现一个或多个小孔,通常由中耳感染、外伤或气压变化等引起。
病理特征包括听力减退、耳垂漏液和中耳感染。
医生可以使用听诊器或耳窥镜来检查鼓膜的完整性,通常会进行鼓膜修复手术以恢复听力。
听骨链干扰是指中耳听骨链的异常活动,通常由中耳骨折或钙化等引起。
病理特征包括听力下降和听觉疼痛。
医生可以使用听力测试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或CT扫描来确定听骨链的干扰。
三、内耳疾病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技术内耳疾病包括噪音性听力损失、内耳感染和梅尼埃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