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要求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37.21 KB
- 文档页数:13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功能技术要求1.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的调度要快准稳呀!就像百米赛跑选手听到枪响后迅速起跑一样,必须快速响应各种变化。
比如,突然风速变了,它能马上调整功率输出,是不是超厉害?2. 它得能精准预测才行啊!这不就跟天气预报一样嘛,要尽可能准确地知道未来的情况。
要是预测错了,那可不得了!举个例子,预测风速错误,那功率调度不就乱套啦!3.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调度还要超级智能哟!就好比一个聪明的管家,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当有多个设备同时运行时,它要能合理分配功率,多了不起呀!想想看,如果它不智能,那会多糟糕!4. 可靠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呀!可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这不跟我们的手机一样嘛,关键时刻可不能死机。
如果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不可靠,那风电场还怎么稳定运行呢,绝对不行啊!5. 它还要有很好的适应性呢!无论什么环境都能应对自如,就像一棵坚韧的小草,在哪都能茁壮成长。
比如遇到恶劣天气,它也能正常工作,这多牛啊!6.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的交互性也要棒才行呀!能够和其他系统很好地配合,就像乐队里的不同乐器完美协作奏出美妙音乐一样。
如果交互性不好,那不就乱套啦!7. 它的稳定性得有保障啊!不能三天两头出问题,这就跟我们的房子一样,得稳稳当当的。
要是不稳定,那风电场的发电不就受影响啦,绝对不允许!8. 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的可扩展性也很重要哟!就像搭积木一样,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增加新的功能。
不然以后要升级都没办法,那多可悲呀!9. 哎呀呀,总之呢,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的调度功能真的太重要啦!必须具备这些技术要求,才能让风电场高效、稳定地运行呀!我的观点结论: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的调度功能至关重要,以上技术要求都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风电场的良好运作和发展。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前言为了规范风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研发、建设及应用,特制订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
本规范制订时参考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制订过程中多次召集国家电网公司科研和生产单位的专家共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本规范规定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预测时间尺度、信息要求、功率预测、统计分析、界面要求、安全防护、接口要求及性能指标等。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纯、裴哲义、王勃、董存、石永刚、范国英、郭雷。
1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预测时间尺度、数据准备、数据采集与处理、功率预测、统计分析、界面要求、安全防护、接口要求及性能指标等。
1.2本规范用于指导电网调度机构和风电场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研发、建设和应用管理。
本规定的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各级电网调度机构和风电场。
2术语和定义2.1风电场Wind Farm由一批风电机组或风电机组群组成的发电站。
2.2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根据大气实际情况,在一定的初值和边值条件下,通过大型计算机作数值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
2.3风电功率预测Wind Power Forecasting以风电场的历史功率、历史风速、地形地貌、数值天气预报、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等数据建立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预测模型,以风速、功率或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结合风电场机组的设备状态及运行工况,得到风电场未来的输出功率;预测时间尺度包括短期预测和超短期预测。
2.4短期风电功率预测Short term Wind Power Forecasting未来3天内的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时间分辨率不小于15min。
风功率预测设计原则风功率预测系统技术,是根据风电场气象信息有关数据,利用物理模拟计算和科学统计方法,对风电场的风力风速进行短期预报,而预测出风电场的功率。
我国风力资源主要集中于内蒙古、甘肃、新疆与河北地区。
近年来,随着风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电网对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要求日益增加。
国能日新长久以来,积极投身于新能源软件产品的研发,并为各大电力企业提供各类产品和专业的服务。
其开发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积累了多年从事电力系统研发、实施的经验,采用预测科研领域内最先进的算法,包括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空气动力学、统计学、气象学等多种学科内容。
1)高安全性、高稳定性本系统的设计完全遵循《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考虑的首要问题是保护升压站内EMS等系统、二区内部的网络安全以及风机OPC服务器的安全稳定。
保证数据采集是单向传输,禁止对控制网络进行任何修改或发出任何指令。
保证本系统由于特殊原因引起的故障不会影响使与其相连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本风电场集控系统、本风电场升压站EMS等实时生产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由于高精度数值气象预报信息必须从Internet网络中获取,因此,我们还采用了反向隔离装置等手段来防御网络病毒,限制除获得高精度数值气象预报信息端口以外的其它所有端口。
保证系统及内部网络不受到任何网络攻击。
2)经济性、实用性在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软硬件的选型过程中,本着从产品自身、技术支持、安装调试、关联产品配置要求及联调的难易度、投运周期、系统的先进性、成熟度、开放性和兼容性等多方面考虑。
采用成熟实用的技术和有成功经验的产品,保证系统易于使用,易于维护。
SPWF-3000系统可以和现有自动化系统的软硬件相结合,减少系统软件和硬件平台的投资,保证投资的合理性。
SPWF-3000系统尽可能的采用国家标准电力数据传输规约,支持IEC101、IEC102、IEC104、CDT、OPC、MODBUS等多种标准,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网络负荷的影响,可有效的使用网络、服务器等现有硬件资源。
风电场风功率预测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能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风电场作为风能的主要利用形式之一,对于风速的预测成为了其运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风功率预测则是风电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就风电场风功率预测管理制度展开探讨,旨在为风电场的运营管理提供指导。
二、风电场风功率预测概述风功率预测是指根据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预测未来一定时间范围内的风能输出情况。
通过对未来风能输出情况的预测,风电场可以做出相应的运营计划、市场交易等决策。
风功率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风电场的经济效益和稳定性。
三、风功率预测管理制度的编制1. 预测模型的选择风电场的风功率预测通常会采用多种数学模型和算法。
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应当根据风电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
典型的预测模型包括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等。
对于大型风电场,一般会采用多模型融合的方法,以提高预测准确性。
2. 数据采集与处理风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与数据的质量直接相关。
管理制度应当明确风电场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包括气象数据的来源、质量控制、缺失值的处理等。
同时,应当注重气象数据的实时性,确保风功率预测模型能够及时更新。
3. 预测准确性评估风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是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制度应当明确预测准确性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包括误差指标的选择、评估周期的确定等。
同时,应当注重对不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不断优化预测模型。
4. 预测结果的利用风功率预测的结果对于风电场的运营管理非常重要。
管理制度应当明确预测结果在运营决策、市场交易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利用方法和流程。
同时,应当建立预测结果的反馈机制,及时修正预测模型和算法。
四、风功率预测管理制度的实施1. 人员培训风功率预测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充分的人员配合和支持。
风电场应当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预测模型的选择和应用、数据采集和处理、预测结果的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风电工程风功率预测系统电气技术规范设备及外壳应可靠,无放电危险。
1.2 测控技术规范1.1.1 总体要求1.1.1.1 在系统设计时,应坚持标准化和开放性原则,选择符合开放性和国际标准化的产品和技术,选择开放性技术平台和软件架构,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系统应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风电功率预测、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存储、图像生成、报表管理、数据接口、系统维护等功能。
数据库系统采用标准数据接口,具有与其它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的能力。
1.1.1.2 系统应在充分考虑风电场实际需求的前提下,把数据的安全、实时问题放到首位,做到安全实用,准确及时。
1.1.1.3 系统所采取的技术要求先进,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1.1.1.4 系统流程合理,界面友好美观。
1.1.1.5 系统满足国网公司Q/GDW 588-2011《风电场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要求,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网络结构和安全防护方案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
1.1.1.6 系统满足功率预测功能规范要求,其中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建立和训练以及影响精度的各种因素均由功率预测系统供方负责,系统验收以最终上报电网的精度作为考核指标。
1.1.1.7 不同风电场接入同一集控室中心的视为一个风功率预测单元,仅使用一套风功率预测系统。
需满足一套风功率预测系统分别报送风电场各自对应的上级电网的功能。
1.1.1.8 不同风电场对应同一电网公司,临近的风电场按照实际地理条件视情况可以归结为一个风功率预测单元的,仅使用一套风功率预测系统。
1.1.1.9 考虑处理受限、风电机组故障和机组检修等非正常停机对风电场发电能力的影响,支持限电和风电机组故障等特殊情况下的功率预测。
1.1.1.10 考虑风电场装机扩容对发电的影响,支持不断扩建中的风电场的功率预测。
1.1.1.11 对于风功率预测系统预测得到的曲线,可人工修正,人工修正应设置严格的权限管理。
1.1.1.12 能够对预测曲线进行误差估计,预测给定置信度的误差范围。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一、引言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是利用机器学习和气象数据等信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能发电的功率进行预测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帮助风电场经营者提前做好调度和运维安排,以提高风电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功能规范,包括系统的输入、输出、算法和用户接口等。
二、系统输入1.气象数据:系统需要接收与风能发电相关的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信息。
2.风力发电场数据:系统需要接收风力发电场的基本信息,包括风机类型、容量、数量等。
3.历史数据:系统需要接收风力发电场的历史功率数据,以用于训练模型和进行模型验证。
4.调度参数:系统需要接收运营人员设定的调度参数,包括预测时间段、预测精度等。
三、系统输出1.功率预测结果:系统将输出未来一段时间内风力发电的功率预测结果,以时间序列的形式呈现。
2.不确定性指标:系统将输出与功率预测结果相关的不确定性指标,包括置信区间、误差范围等。
四、系统算法1.数据清洗:对接收到的气象数据和风力发电场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异常值和噪声。
2.特征提取:从经过清洗的数据中提取与风能发电相关的特征,包括风速、风向等。
3.模型训练:利用历史数据和提取的特征,训练风能发电功率的预测模型,可以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
4.模型验证: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验证,使用部分历史数据进行模型测试,并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预测结果生成: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和实时的气象数据,生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能发电功率预测结果。
6.不确定性估计:根据模型的预测误差和历史数据的统计特征,估计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指标。
五、用户接口1.登录和注册:系统提供用户登录和注册功能,以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权限管理。
2.数据导入:用户可以将气象数据、风力发电场数据和历史数据导入系统。
3.参数设定:用户可以设定系统运行的参数,如预测时间段、预测精度等。
4.结果展示:系统将以图表等形式展示功率预测结果和不确定性指标,方便用户直观了解。
风电综合通信管理终端与风功率预测系统规程1 基本要求本技术规范所列之技术要求为工程最基本技术要求,供方应根据本技术要求配置成熟、可靠、性能要求应不低于有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技术先进的产品和系统方案。
本技术规范所提技术参数和功能要求、性能指标等为满足工程需要而必须的最基本要求。
本技术规范未详细提及的技术指标,电力行业标准,IEC 标准,当某一项要求在上述几种标准中不一致时,要求供方选择最严格标准执行。
2 参照标准2.1 GB/T 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2.2 DL/T 634.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2.3 DL/T719-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2部分:传输规约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2.4 DL/T 634.5101-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2.5 GB/T 15153.1-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2.6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2.7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2.8 OPC DA 1.0 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与嵌入数据访问接口V1.0 2.9 OPC DA 2.0 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与嵌入数据访问接口V2.0 2.10 OPC DA3.0 用于过程控制的对象链接与嵌入数据访问接口V3.03 工作范围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3.1 负责合同设备的工厂试验、包装和运输。
3.2 负责合同设备的参数设置。
3.3 负责提供合同设备与已有调度端主站及风电场风机监控系统的通信。
3.4 负责提供合同设备的技术文件和图纸资料。
3.5 负责合同设备现场调试和保证期内的维修服务。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公司调度通信中心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术语和定义 (1)3数据准备 (2)4数据采集与处理 (3)5风电功率预测 (5)6统计分析 (6)7界面要求 (7)8安全防护要求 (8)9系统输出接口 (8)10性能要求 (9)附录A 误差计算方法 (10)前言为了规范风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研发、建设及应用,特制订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
本规范制订时参考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制订过程中多次召集国家电网公司科研和生产单位的专家共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本规范规定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预测时间尺度、信息要求、功率预测、统计分析、界面要求、安全防护、接口要求及性能指标等。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纯、裴哲义、王勃、董存、石永刚、范国英、郭雷。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1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预测时间尺度、数据准备、数据采集与处理、功率预测、统计分析、界面要求、安全防护、接口要求及性能指标等。
1.2本规范用于指导电网调度机构和风电场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研发、建设和应用管理。
本规定的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各级电网调度机构和风电场。
2术语和定义2.1 风电场 Wind Farm由一批风电机组或风电机组群组成的发电站。
2.2 数值天气预报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根据大气实际情况,在一定的初值和边值条件下,通过大型计算机作数值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
2.3 风电功率预测 Wind Power Forecasting以风电场的历史功率、历史风速、地形地貌、数值天气预报、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等数据建立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预测模型,以风速、功率或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结合风电场机组的设备状态及运行工况,得到风电场未来的输出功率;预测时间尺度包括短期预测和超短期预测。
2.4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Short term Wind Power Forecasting未来3天内的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时间分辨率不小于15min。
2.5 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ultra-short term Wind Power Forecasting0h~4h的风电输出功率预测,时间分辨率不小于15min。
3数据准备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建模使用的数据应包括风电场历史功率数据、历史测风塔数据、历史数值天气预报、风电机组信息、风电机组及风电场运行状态、地形地貌等数据。
3.1 风电场历史功率数据风电场的历史功率数据应不少于1a,时间分辨率应不小于5min。
3.2 历史测风塔数据a)测风塔位置应在风电场5km范围内;b)应至少包括10m、70m及以上高程的风速和风向以及气温、气压等信息;c)数据的时间分辨率应不小于10min。
3.3 历史数值天气预报历史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应与历史功率数据相对应,时间分辨率应为15min,应包括至少三个不同层高的风速和风向以及气温、气压、湿度等参数。
3.4 风电机组信息风电机组信息应包括机组类型、单机容量、轮毂高度、叶轮直径、功率曲线,并网时间、位置(经、纬度)等。
3.5 风电机组及风电场运行状态风电机组及风电场运行状态数据应包括风电机组故障及人为停机记录、风电场开机容量和限电记录。
3.6 地形地貌数据3.6.1 地形数据应为CAD文件,包括对风电场区域内10km范围地势变化的描述。
3.6.2 地貌数据应通过实地勘测或卫星地图获取,包括对风电场区域内20km范围内粗糙度的描述。
4数据采集与处理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实时运行需要的数据应包括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实时测风塔数据、实时输出功率数据、风电机组及风电场运行状态等。
4.1 实时数据的采集所有数据的采集均可自动完成,并可通过手动方式录入。
4.1.1 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应能定时自动获取。
4.1.2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所用的实时气象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a)测风塔位置应在风电场5km范围内且不受风电场尾流影响,宜在风电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b)应至少包括10m、70m及以上高程的风速、风向、气温、气压等信息,时间分辨率应不小于5min,,c)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应通过GPRS或光纤采集测风塔实时气象信息,时间间隔不大于5min。
;d)风电场应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向电网调度机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传送风电场实时气象数据,时间间隔不大于5min。
;4.1.3 风电场实时功率数据的采集频率应小于5min,其中:a)电网调度机构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数据应取自所在安全区的基础数据平台;b)风电场端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数据应取自风电场升压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4.1.4 风电机组状态数据的采集频率应小于15min,其中:a)电网调度机构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数据应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由风电场端风电功率预测系统获取;b)风电场端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的数据应取自风电场计算机监控系统。
4.2 数据的处理所有数据存入数据库前必须进行完整性及合理性检验,并对缺测和异常数据进行修正。
4.2.1 完整性检验a)数据数量应等于预期记录的数据数量;b)数据的时间顺序应符合预期的开始、结束时间,中间应连续。
4.2.2 合理性检验a)应对功率、数值天气预报、测风塔等数据进行越限检验,可手动设置限值范围;b)应对功率的变化率进行检验,可手动设置变化率限值;c)应对功率的均值及标准差进行检验;d)应对测风塔不同层高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e)应根据测风数据与功率数据的关系对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
4.2.3 不合理及缺测数据的处理f)缺测功率数据应以前后相邻时刻的数据进行插补;g)大于装机容量的功率应以装机容量替代;h)小于零的功率应以零替代;i)其余不合理功率应以前一时刻功率替代;j)测风塔缺测及不合理数据以其余层高数据根据相关性原理进行修正;不具备修正条件的以前后相邻时刻的数据进行插补;k)数值天气预报缺测及不合理数据应以前后相邻时刻的数据进行插补;l)所有经过修正的数据应以特殊标示记录。
m)所有缺测和异常数据均可由人工补录或修正。
4.3 数据的存储a)应存储系统运行期间所有时刻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b)应存储系统运行期间所有时刻的功率数据、测风塔数据,并将其转化为15min平均数据;c)应存储每次执行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所有预测结果;d)应存储每15min滚动执行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所有预测结果;e)预测曲线经过人工修正后应存储修正前后的所有预测结果;f)所有数据应至少保存10a。
5风电功率预测应根据风电场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特征和风电场历史数据情况,采用适当的预测方法构建特定的预测模型进行风电场的功率预测,根据预测时间尺度的不同和实际应用的具体需求,宜采用多种方法及模型,5.1 预测的空间要求5.1.1 预测的最小单位为单个风电场。
5.1.2 风电场端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能够预测本风电场的输出功率。
5.1.3 电网调度端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应能够预测单个风电场、局部控制区域和整个调度管辖区域的风电输出功率。
5.2 预测的时间要求5.2.1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应至少能够预测风电场未来3天的风电输出功率,时间分辨率为15min。
5.2.2 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能够预测未来0h~4h的风电输出功率,时间分辨率不小于15min。
5.3 系统启动方式5.3.1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应能够设置每日预测的启动时间及次数。
5.3.2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应支持自动启动预测和手动启动预测。
5.3.3 超短期预测应每15min自动预测一次,自动滚动执行。
5.4 其他要求5.4.1 应考虑出力受限、风电机组故障和机组检修等非正常停机对风电场发电能力的影响,支持限电和风电机组故障等特殊情况下的功率预测。
5.4.2 应考虑风电场装机扩容对发电的影响,支持不断扩建中的风电场的功率预测。
5.4.3 对于风电功率预测系统预测得到的曲线,可人工修正,人工修正应设置严格的权限管理。
5.4.4 能够对预测曲线进行误差估计,预测给定置信度的误差范围。
6统计分析6.1 数据统计a)参与统计数据的时间范围可任意选定;b)历史功率数据统计应包括数据完整性统计、频率分布统计、变化率统计等;c)历史测风数据、数值天气预报数据统计应包括完整性统计、风速频率分布统计、风向频率分布统计等。
d)风电场运行参数统计应包括发电量、有效发电时间、最大出力及其发生时间、同时率、利用小时数及平均负荷率等参数的统计,并支持自动生成指定格式的报表。
6.2 相关性校验能对历史功率数据、测风数据和数值天气预报数据进行相关性校验,根据分析结果,给出数据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入的误差。
6.3 误差统计能对任意时间区间的预测结果进行误差统计,误差指标应包括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率、相关性系数等,各指标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
6.4 误差分析能根据误差统计和相关性校验的结果,判定误差产生的原因。
6.5 考核统计能对调度管辖范围内的各风电场上报的预测曲线进行误差统计。
7界面要求7.1 展示界面7.1.1 应支持风电场(群)实时出力监测,以地图的形式显示各风电场的分布,地图页面应显示风电场(群)的实时功率及预测功率,页面更新周期不应超过5min。
7.1.2 应支持多个风电场出力的同步监视,可同时显示系统预测曲线、实际功率曲线及预测误差带;电网调度机构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还应能够同时显示风电场上报预测曲线。
实际功率曲线需实时更新,更新周期不应超过5min。
7.1.3 应支持不同时刻预测结果的同步显示。
7.1.4 应支持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与测风塔数据、实际功率与预测功率的对比,提供图形、表格等多种可视化手段。
7.1.5 应支持时间序列图、风向玫瑰图、风廓线以及气温、气压、湿度变化曲线等气象图表,对测风塔数据和数值天气预报数据进行展示。
7.2 操作界面7.2.1 应支持预测曲线的人工修改。
7.2.2 应具备开机容量设置、调度限电设置及查询页面。
7.2.3 应支持异常数据定义的设置,支持异常数据以特殊标识显示。
7.2.4 应具备系统用户添加和管理功能,支持用户级别和权限设置,至少应包括系统管理员、运行操作人员、浏览用户等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
7.3 统计查询界面7.3.1 应支持风电场基本信息的查询,风电场基本信息应包括装机容量、风电机组类型、风电机组台数、接入变电站名称、接入电压等级以及开发商等。
7.3.2 应支持多预测结果的误差统计,提供表格、曲线、直方图等多种展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