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图片 试题举例 诗歌思想感情
- 格式:ppt
- 大小:530.50 KB
- 文档页数:19
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及解答诗歌的思想感情1.(2011·海南省嘉积中学质量监测)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晴晚望贾岛①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①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
(1)题目为“晚望”,诗人具体“望”到了哪些景色?请简要叙述。
(2)末尾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以及内容与题目的关系。
这要紧扣题目中的“晚”和“望”字,并结合全诗来进行作答。
(2)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
主要指出这两句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并指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不要忽视诗歌所给的注解。
【参考答案】:(1)诗人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几乎多至“万重”;在遍山皑皑白雪中,采樵人缓然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
(2)诗人在回山寺的路上,听到山寺上传来钟声,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禁不住心潮起伏,平添了更浓厚的诗意,也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
这两句又起着点活全诗的妙用,前六句景色全是望景,这一声清亮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
这钟声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动人的局面。
2.(2011·海口市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野水孤舟梁栋①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①梁栋,南宋诗人。
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解析:(1)从内容来看,是一首写景诗,融情于景。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项练习如何把握准确诗歌感情(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分析诗歌情感,首先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
如陆游的《秋兴》“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中的“愁”表明了作者的心绪。
作者看到当年的战衣,想起了当年许下报国的心愿,五更听到“画角”之声,更增烦恼。
在此基础上,就不难理解尾联表达隐逸愿望时饱含的无奈和苦闷。
(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如诗中出现一个“客”字,已暗示了羁旅之愁、思家之切。
另外,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又”“惟”“空”“可”“岂”等,也是重要的隐性“情语”。
(3)关注“时”“空”体悟“情语”更重要的是,还要关注具有独特意义的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
如春(常有伤春之意)、秋(常有悲秋之意)、节日(常有向往团圆之意)、夜晚(常有夜不能寐之意)等词语,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
如塞外(常含建功立业或表明战争残酷、环境艰苦之意)、他乡(常含颠沛流离之苦)、远离京城(常含仕途不顺之意)等词语,需要引起注意。
(4)注意作者人生经历揣摩“情语”不同的作者,一位作者的不同生活阶段,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亦各不相同。
比如《望海潮》是柳永写给早年好友孙何的投赠之作;《雨霖铃》是作者因得罪皇帝而被迫离开都城汴京时与红颜知已(虫娘)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之作。
《念奴娇》是作者被贬黄州后的游赤壁时赞美周瑜英雄盖世而感慨自身失意之作;《定风波》是作者看透人生之后笑对风雨的旷达之作。
《醉花阴》是李清照南渡前期重阳思夫之作;《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晚年漂泊孤苦无依的凄凉之作。
一、常规题型(一)思想感情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金]元好问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②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①诗写于1247年。
1243年元好问应元邀请,出使燕京,与张纬文相聚,是冬,离京回忻州。
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时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3. 同情人民地疾苦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报国1. 建功立业的渴望2. 保家卫国的决心3. 报国无门的悲伤4. 山河沦丧的痛苦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思乡怀人1. 羁旅思乡之情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3. 边塞思乡之情4. 闺中怀人之情●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生活杂感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 昔盛今衰的感慨3. 借古讽今的情怀4. 青春易逝的感伤5. 仕途失意的苦闷6. 告慰平生的喜悦二.六种答题模式:(一)分析意境型: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2. 答题步骤:①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②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②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1. 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 答题步骤:①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
③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古诗词阅读指导之思想情感题“思想情感题”是界定能否真正读懂诗歌的基准题型,把握“思想情感”是准确赏析古诗歌的前提。
这是因为古诗歌的思想情感定位不准,其他题目的解答便偏离了方向。
题型一词句情感[题型例释]词句情感题是对关键词句的考查,诗歌的关键词句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
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
关键句是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或情感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当然,有时词句情感题所考查的词句是抒情比较含蓄的写景(人)句或叙事句,这就需要透过景、事来把握情感。
[例1] (2020·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 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
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州。
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自主尝试][解析] 本题旨在分析后两联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但要注意局部情感不能脱离主旨,要立足于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本诗是作者写给沈康这个新任常州知州的,除了告知其常州的民生现状和自然条件外,还有前任对继任者的多种复杂情绪,如考虑到常州百姓的贫苦生活,希望沈康能够凭借其卓越才能把常州治理好;最后就是直抒自己对常州的情感,有对自身治理常州不尽如人意的失落与惆怅,还有对常州秀美风光的喜爱与留恋等情感。
[参考答案] 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解题技法]概括分析词句情感题“两步骤”[多练提能]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