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流行语词典编纂与例句选择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241.96 KB
- 文档页数:4
辞典编纂学研究内容包括语义词典编纂语义词典编纂是辞典编纂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语义词典是一种记录和解释词语或短语的词典,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和使用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语义词典编纂则是指对词语的语义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以便于用户能够更方便地查询和理解词语的意义。
语义词典编纂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收集与整理词语的语义信息。
这个过程中,编纂人员需要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语料库和语言学研究成果等途径,收集和整理词语的各种语义信息,包括词义、义项、语义关系等。
其次是对收集到的语义信息进行归纳和分类。
编纂人员需要根据词语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关系,将其进行归类和分类,并为每个词语编写相应的释义和解释。
这一过程需要编纂人员具备较高的语言学和词汇分析能力。
最后是对编纂成果进行校对和修订。
在这个过程中,编纂人员需要对编纂的语义词典进行全面的校对和修订,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语义词典编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词语。
通过对词语的语义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语义词典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查询工具,使人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语义词典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通过对词语语义的分析和整理,语义词典可以揭示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和演变规律,对于深入研究词语的语义变化和语言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语义词典编纂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语义词典可以为语言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通过对词语的语义进行整理和分类,语义词典可以为语言学家和词汇学家提供重要的研究材料和依据。
其次,语义词典可以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查询语义词典,学生和教师可以更快速地获取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
此外,语义词典还可以为翻译和写作提供参考。
在进行翻译和写作时,通过查询语义词典,人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避免语义上的歧义和错误。
语义词典编纂是辞典编纂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谈词典收“语”问题暴继周摘要词典收录一部分熟语既符合学理,也是读者使用词典的需要。
词典收“语”在范 围、数量和释义、例证的要求上与语典都有区别。
收入词典的熟语一般具有形式短小、能直接喪入语句这样两个条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主要是成语、惯用语和一部分短小精辟 的谚语。
收录熟语必须注意思想内容,违反科学和正义、粗俗不雅、含有对某些人群歧视 内容的熟语不宜收录。
关键词词典语典熟语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习见常用语的思想性“语典”和“词典”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
从字面上看,语典收录的对 象应该是语,而词典收录的对象应该是词。
实际上,收“语”的辞书多命名为“词典”,如“成 语词典”“谤语词典”“惯用语词典”“歇后语词典”“俗语词典”,等等。
而几乎所有以“词 典”命名的语文辞书,又都无一例外地收录了一定数量的“语”。
词典收录熟语,有学理上的依据。
现代汉语的词,是在古代汉语词的基础上产生的。
古代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字就是一个词。
在现代汉语中,有些单音节词被保存下 来,更多的单音节词不再独立运用,成为构成词的语素。
不成词的语素,不独在双音节(或 多音节)的词中保存下来,也同时在一部分从古代沿用下来的熟语中保存。
语词分立是建 立在语由词组成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实际上,很多成语和相当一部分源于古代汉语的谤语, 其组成成分中都含有不成词语素。
成语“兵不血刃”中的“兵”、“刻舟求剑”中的“舟”、“揠 苗助长”中的“揠”;谚语“长袖善舞,多财善贾”中的“贾”,“归师勿掩,穷寇莫追”中的 “掩”,“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中的“察”和“徒”,在现代汉语中都是不成词语素。
这些 熟语都在现代汉语中存在和使用着,它们是“语”而不是词,但它们又不能完全看成是由一 个个现代汉语的词组成的。
词典中理应为它们留有一席之地。
有的成语跟词有渊源关系,不收成语,词就没有着落,如“画蛇添足”与“蛇足”、“守株待兔”与“株守”。
词典怎能舍其 根而只求其末呢?词典收录熟语更是使用者的需要。
辞典编纂学研究内容包括语义词典编纂语义词典编纂是辞典编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义词典是一种记录和解释单词或短语语义的参考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它不仅仅是一本词汇表,更是一本关于词语含义、用法和关系的详尽说明书。
本文将从语义词典的定义、编纂原则、编纂过程和应用等方面,探讨语义词典编纂的重要性和挑战。
语义词典是一种记录和解释单词或短语语义的参考工具。
它包含了单词的词义、词性、用法示例、近义词、反义词、同源词、词根词缀、语法规则等详细信息。
语义词典的编纂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语义词典的编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准确性是语义词典编纂的核心原则。
编纂者需要准确把握每个词语的含义,避免歧义或误导的信息。
其次,完整性是语义词典编纂的重要原则。
编纂者需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和呈现每个词语的各个语义和用法。
此外,系统性、规范性、实用性和易用性也是语义词典编纂的重要原则。
语义词典的编纂过程包括词汇收集、语义分析、编写解释、编写用法示例等多个环节。
首先,编纂者需要广泛搜集和整理各类词汇,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合。
然后,编纂者需要进行语义分析,深入理解每个词语的各个语义和用法,并将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解释。
同时,编纂者还需要编写用法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
最后,编纂者需要对整个词典进行校对、编辑和排版,以确保词典的质量和可读性。
语义词典的应用范围广泛。
首先,语义词典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比不同语义词典的解释和用法,深入探讨词语的语义变化和语法规则。
其次,语义词典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
学生可以通过语义词典查找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
此外,语义词典还可以应用于翻译、写作、编辑、语言工程等领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然而,语义词典编纂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语义词典编纂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编纂者需要广泛阅读、研究和整理各类词汇,进行详尽的语义分析和解释。
辞书编纂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辞书编纂,听上去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就是把各种词汇、成语、俚语汇集到一起,给大家提供一个方便查找的工具。
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词,有时候感觉词汇就是那种调味料,让我们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编纂辞书可不是随便乱来的,背后可是有很多原则和方法的呢。
辞书的目标得明确。
是要服务于学术,还是日常使用?这是个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编纂辞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想想看,你要是找到一个字的解释,还能顺便知道这个字的用法,那多棒啊。
词汇的选择也很关键。
这里面可有门道了,咱们可不能只挑那些稀奇古怪的词,得把那些常用的、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列进去。
就好比你去吃火锅,不能光要底料,得有菜,有肉,有调料,缺一不可。
常用词汇搭配上那些生僻字,这样才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词汇的解释得简明易懂,像家里的亲戚,大家都能理解就好。
你想啊,谁愿意看那些晦涩难懂的解释,简直让人头疼。
辞书的结构设计也是一门学问。
我们要让读者一眼就能找到他们想要的内容,像翻书一样方便。
分类得清晰,按字母、主题或者词性来划分,不然就像大海捞针一样,费劲不说,还容易心烦。
每个词条下面,除了词义,还得加上用法和例句,让人更好地理解。
就好比你去超市,想买面包,结果发现面包旁边还有各种搭配的材料,这样一来,购物就更方便了。
辞书编纂也要考虑到语言的变化。
语言是活的,就像河流一样,总在流动,新的词汇、表达方式不断涌现。
想想那句“666”,你没事儿的时候说一说,活脱脱一个网络新鲜事。
辞书得跟上这个潮流,把新词、新用法及时更新,不然就显得过时。
就像老一辈人讲的,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难免会被淘汰。
辞书的语言风格也很重要。
编纂辞书可不能死板,太正式的语言反而让人感到距离。
适当地加入一些幽默和俚语,让辞书读起来不那么枯燥,活灵活现,更像是一位知心大姐,和你唠嗑,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讲师。
比如,面对一个陌生词汇,辞书可以用“这可是个老朋友”,这样的表达瞬间拉近了距离。
如何写出风靡一时的流行语句流行语句是指在某个特定时期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被广泛传播和使用的短语或句子。
它可以快速传达特定的思想、情感或态度,成为社交媒体、口头交流甚至广告宣传中的热门词汇。
那么,如何写出风靡一时的流行语句呢?本文将从创新、简洁、引人注目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创新思维是关键创新是流行语句能够吸引注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寻找与时俱进的话题,引用新颖的概念和表述方式,能够从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
首先,要关注当前社会热点、流行文化和时事新闻,抓住人们关心的话题。
其次,要通过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方式表达观点,可以采用比喻、对比、幽默等手法,增强语句的吸引力和记忆性。
二、简洁明了才能传播流行语句的简洁是其易传播的重要特点。
过多的修饰和冗长的句子会让人迷失在文字之中,难以引起共鸣。
简洁的语句可以迅速传达核心观点,与人们的记忆容量相匹配。
因此,在撰写流行语句时,应尽量从句子中剔除无关的修饰成分,保留信息量最大的部分。
同时,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并记住。
三、注重情感共鸣和共同价值观流行语句的流行程度与其是否引起情感共鸣和代表共同价值观息息相关。
人们更愿意接受那些能够代表自己内心想法的语句。
因此,在创作流行语句时,应考虑读者的情感需求和共同价值观。
通过触动人们的情感需求,例如激励、安慰、嘲讽、调侃等,能够赢得更多的支持。
同时,把握社会观念的变迁和大众审美的变化,创造与时代潮流相符合的语句,在传播中获得更多共鸣。
四、注意词语的表达形式和音韵效果流行语句的表达形式和音韵效果对其记忆和流行度有着重要影响。
适当运用押韵和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句的感染力和魅力。
同时,选择具有特殊韵律的词语和短语,能够在无形中提升流行语句的记忆性和独特性。
此外,符合当代文化和审美趋势的表达形式,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增加流行语句的流行程度。
总之,写出风靡一时的流行语句需要创新思维、简洁明了、情感共鸣和共同价值观、以及注重词语的表达形式和音韵效果等因素的综合运用。
英文流行语词典As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English slang, an English slang dictionary is an essential tool for language learners, casual speakers, and even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looking to stay up-to-date with trendy and evolving language. It serves as a bridge between conventional English and the ever-changing landscape of informal language and expressions.英文流行语词典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并运用当代英语中的社会谚语、行话和俚语。
它不仅涵盖了广泛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还能够帮助阅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当今的英语流行文化。
One of the main advantages of using an English slang dictionary is to keep yourself updated with the latest language trends and slang term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by English speakers in informal conversations, social media, music, and popular culture. By incorporating these slang terms into your vocabulary, you can communicate more effectively and connect better with English speakers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backgrounds.通过使用英文流行语词典,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前英语中的流行词汇和俚语,从而更好地融入和参与英语流行文化。
字典是如何记录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的?一、字典的定义和作用(300-500字)字典是一种记录词语的工具,它不仅可以记录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还可以提供单词的拼写和发音,以及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释义和示例。
字典通常用于辅助理解和学习语言,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词汇和语言运用。
字典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它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词汇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单词。
通过查阅字典,人们可以了解到词语的含义,从而使语言学习更加准确和深入。
此外,字典还可以帮助人们掌握单词的发音,口语表达和用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字典的编纂过程(300-500字)字典的编纂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收集、整理和校对。
下面是字典编纂的常用步骤:1. 收集原始材料:字典编纂的第一步是收集原始材料,包括各类文献、语料库和专门的词典。
编纂人员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搜集和筛选,获取大量的词汇和用法信息。
2. 编纂词条和解释:在收集到一定数量的词汇后,编纂人员开始编写词条和解释。
这一过程需要对每个词条进行仔细研究和解析,确保准确、全面地记录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收集例句和示例:为了使字典更加生动和实用,编纂人员需要收集大量的例句和示例,以展示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含义。
这些例句和示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单词。
4. 组织和编排词条:在编写完词条和解释后,编纂人员需要进行词条的组织和编排。
通常,字典会按照字母顺序或按照词性和用法进行分类,以方便读者查阅和理解。
5. 校对和修订:字典编纂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校对和修订。
这一过程包括对词条、解释和例句的仔细审查,确保其准确性和规范性。
同时,也需要对字典的排版和印刷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和精度。
三、字典的分类和特点(300-500字)字典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学生词典、专业词典、汉英词典、英英词典等。
不同类型的字典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1. 学生词典:学生词典是为学生专门编写的词典,注重词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p001 大学生词典需求调查与词典编纂 方丽 刘祥 侯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加以及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经贸往来的建立,国家对人才外语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及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学生们对英语学习词典的需求不但有量的增多,而且有质的要求。众所周知,词典是学习外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大学生们学习英语的良师益友。建国以来,我国在英汉词典编撰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出版了许多深受英语学习者喜爱的词典,如《新英汉词典》、《英华大词典》、《英汉大词典》和《最新高级英汉词典》等, 这些词典在人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么,目前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需要什么样的词典呢?他们对词典的需求情况如何呢?为此,我们对所在城市三所高校的五百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词典需求调查”,分别从词典的功能、特征、内容、类型、使用频率和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版本、插图、价格等各方面进行了综合调查。从调查表所统计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明显的特征:
表一:词典使用问题调查 查字典遇到的问题 人数 总人数 百分比 释义不清楚 140 482 20% 用法不明确 260 482 50% 无相应的同义词反义词 387 482 80%
无词义辨析 400 482 82% 无词用信息 390 482 80%
表二:学生注重的词典特性调查 词典最重要的特征 人数 总人数 百分比 学术性 120 482 24% 实用性 352 482 72% 知识性 333 482 69% 稳定性 70 482 14% 趣味性 89 482 17%
表三:学生喜爱的词典类型的调查 你所喜欢的词典类型 人数 总人数 百分比
英汉词典 215 482 47% 英英词典 110 482 22% 英汉双解词典 270 482 55% 英汉多功能词典 370 482 76% p001 从以上482份有效问卷所统计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词典的需求已逐渐从单一的释义需求转向对词典多功能(76%)的需求(表三)。学生们已不再只局限于求解词义,而更注重词语使用的功能。从表二还可以看出,学生们不但注重词典的知识性(69%),而且更注重词典的实用性(72%)。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因受母语等因素的干扰,仅靠词典上的释义而犯一些语法错误、搭配错误以及语用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针对目前大学生对词典的需求以及学生们在英语学习和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学习词典的编纂除考虑其知识性、学术性以外,还应考虑其实用性。 我们认为,一本实用的大学生词典应是:价格、开本适中,编排醒目,简单明了,而重要的还在于词条容量大且实用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认为在编纂中可采用社会调查方法,对使用者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手段进行调查和分析,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收词,使所编词典更适应大学生英语学习以及以后工作的实际需要。下面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们的看法:
传播力研究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汉语新词语英译词典稿件中的典型问题分析◎胡学卉(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100083)摘要:大中型汉语新词语英译词典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和前沿性,因此稿件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从汉语原文和英语译文的角度,分析了汉语新词语英译词典稿件中经常出现的典型问题。
有些属于易发现的显性问题,有些属于不易发现的隐性问题。
编辑只有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增强业务能力,才能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尽量消灭错误,保证词典的高质量出版。
关键词:汉语新词语;英译词典稿件;问题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28-0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生态等各方面飞速发展,相应催生了大量的汉语新词语。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产生的新词语约有三千之数,包括科技术语和,待我长发及腰,类的流行语句。
”(李宇明,2012)新词语作为社会生活的镜子和晴雨表,往往包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或体现着最新的发展趋势,给翻译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进而可能影响中外交流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有必要为中英翻译工作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权威的新词语英译工具书做参考。
然而,在我国图书市场上的众多中英双语词典中,缺少系统收录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出现的新词语的大中型汉英工具书。
笔者近几年主要从事新词语英译词典的编辑工作,处理过约九万条新词语,这些词语主要涉及七大范畴:1.记录改革步伐和政策导向的词语,如“目标责任制”“乡村振兴战略”;2.反映意识形态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词语,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3.见证国际重大事件和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词语,如"9-11恐怖袭击事件”“亚丁湾护航”;4.聚焦热点问题的词语,如“户籍改革”“新冠肺炎”;5.折射社会万象的词语,如“美容”“房奴”;6.改革开放后才普遍走入国人生活的词语,如“车险”“理财”;7.新生科学技术类词语,如“纳米技术””数字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