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蒸发性能--调和汽油馏程
- 格式:pdf
- 大小:121.06 KB
- 文档页数:2
汽柴油质量指标含义1汽油的质量指标1.1汽油的蒸发性汽油的蒸发性太差,不能在在气缸中完全气化,使汽油机功率下降,还会造成启动和加速(尤其是冬季)困难;蒸发性太强,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会造成较大损失。
反映汽油蒸发性能的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气压。
1.1.1馏程汽油国标中用恩氏蒸馏的馏程数据描述其蒸发性能,对初馏点、10%、50%、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做出了具体要求。
1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低沸点馏分的多少,其值越低,表明蒸发性越强,汽油机能在低温下易于启动。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10%馏出温度不高于70℃。
5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与汽油机启动后升温时间的长短及加速是否及时均有关系。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50%馏出温度不高于120℃。
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表示汽油中重馏分含量的多少,如果过高,难以保证汽油完全蒸发和完全燃烧,导致气缸内积碳增多,耗油率上升。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90%馏出温度不高于190℃,终馏点不高于205℃。
1.1.2饱和蒸气压蒸气压大小表示汽油汽化的程度,是控制汽油在夏季不发生气阻,保证有适当的蒸发性能,以利于加速性和冬天冷启动的指标。
饱和蒸气压是用规定的仪器,在燃料蒸汽与液体的体积比为4:1,以及37.8℃条件下测定的,国外将此指标称为雷德蒸气压(RVP)。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蒸气压:冬季(11月1日-4月30日)45-85kpa,夏季(5月1日-10月31日)40-65kpa。
1.2汽油的抗爆性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与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条件有关,二是取决于所用燃料的质量。
衡量燃料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称为抗爆性。
1.2.1汽油抗爆性的表示方法—辛烷值辛烷值指和汽油的抗爆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百分数。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研究法(RON)和马达法(MON),一般可用经验公式MON=RON×0.8+10推算二者的关系。
抗爆指数(AKI)=(MON+RON)/2。
汽油馏程1、什么是油品的馏程?有何意义?对于一种纯的化合物,在一定的外压条件下,都有它自己的沸点,例如纯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力,它的沸点是100℃。
油品与纯化合物不同,它是复杂的混合物,因而其沸点表现为一段连续的沸点范围,简称沸程。
在规定的条件下蒸馏切割出来的油品,是以初馏点到终馏点(或干点)的温度范围,称为馏程(即“沸程”)来表示其规格的。
我们可以从馏程数据来判断油品轻重馏分所占的比例及蒸发性能的好坏。
初馏点和10%点馏出温度的高低将影响发动机的起动性能,过高冷车不易起动,过低易形成“气阻”中断油路(特别是夏季)。
50%点馏出温度的高低将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能。
90%点和干点馏出温度表示油品不易蒸发和不完全燃烧的重质馏分含量多少。
2、什么是初馏点?当油品在恩氏蒸馏设备进行加热蒸馏时,馏出第一滴液时的汽相温度(HK)。
3、什么是干点?当蒸馏到(恩氏蒸馏中进行)油品剩最后一滴液体时的最高温度(KK)4、什么是蒸馏?蒸馏是将一种混合物反复地使用加热汽化和去热冷凝相结合的手段使其部分或完全分离的过程。
它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和蒸汽压(即相对挥发度)的不同,在精馏塔内,轻组分不断汽化上升的提浓,重组发不断冷凝下降提浓,相互间不断地进行传热传质,在塔顶得到纯度较高的轻组分产物,在塔底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分产物。
它是实现分离目的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手段。
5、汽油的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说明了什么?汽油的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说明了汽油在发动机中的启动性能。
如10%馏出温度过高,在冬季严寒地区使用这种汽油时,汽车启动就有困难。
6、汽油的50%馏出温度说明了什么?汽油的50%馏出温度说明了汽油在发动机中的加速性能。
若这一馏出温度过高,当发动机由低速骤然变为高速而需要加大油门增加进油量时,燃料就会来不及完全气化,使燃烧不完全,甚至燃烧不起来,发动机就不能发出需要的功率。
50%点温度对发动机的启动,预热也有较大的影响。
汽油馏程计算公式
汽油馏程,又称续航里程,是指汽车在满油状态下可以行驶的距离。
计算汽油馏程的公式如下:
汽油馏程= 车辆油耗×汽油箱容量
其中:
-汽油馏程(km):汽车在满油状态下可以行驶的距离。
-车辆油耗(L/100km):指汽车行驶100公里所消耗的汽油量,通常在汽车说明书中可以找到,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经验进行估算。
-汽油箱容量(L):汽车油箱能容纳的汽油总量,可在汽车说明书中找到相关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行驶中,汽油馏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驾驶习惯、路况、气候等,因此上述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仅供参考。
复习绪论内容引入新课第一章车用汽油车用汽油作为汽车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其消耗量还会越来越大。
车用汽油是从石汕中提炼出来的,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烃类化合物。
它是—种密度小、易于挥发的液体燃料,白燃点为415~530℃。
炼制方法有自馏法、热裂化法、催化裂化法等。
利用催化裂化法可以从石油巾获得更多的优质车用汽油。
车用汽油作为汽油机的主要燃料,应满足汽油机的工作需求,即在短时间内由液体状态蒸发成气体状态,并与空气均匀混合,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平稳、快速地燃烧,完成对外做功。
同时,不能发生气阻、爆燃、腐蚀机件等现象。
车用汽油这种满足汽油机工作需求并保证汽油机正常发挥其性能的能力,称为车用汽油的使用性能。
汽油发动机对车用汽油的使用性能要求非常严格。
尤其是新刑轿车等采用电控多点喷射燃料供给系统、采用三元催化转化器并采用闭环控制的汽车,它们对汽油使用性能的要求更为严格。
满足汽油机的工作特点,保证汽油机的起动、运转,充分发挥汽油机的动力性能,对车用汽油使用性能的主要要求有:1)适宜的蒸发性。
2)良好的抗爆性。
3)良好的氧化安定性。
4)对机件等无腐蚀性。
5)对环境等的无害性。
6)油本身的清洁性。
了解车用汽油使用性能,还必须了解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这是正确合理选用车用汽油的基础。
如果选用不当,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会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第一节汽油的蒸发性汽油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性质,叫做汽油的蒸发性。
汽油在乎时呈液态,而在发动机燃烧室内燃烧时,是在汽态下进行的。
也就是说,汽油在燃烧前必须有个蒸发过程。
汽油的蒸发性好,容易汽化,与空气混合就均匀,可燃混合气的燃烧速度就快,且燃烧得也完全,所以发动机容易起动,加速及时,各工况间转换灵敏柔和,机械磨损减少,汽油消耗降低。
反之,汽油的蒸发性不好,则难以在低温条件下形成足够浓度的混合气,使发动机低温起动困难。
但是,如果汽油的蒸发性过强也会引发许多问题。
汽油馏程的原理汽油馏程是一种将原油分离成不同油品的过程,是炼油厂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
它的原理是基于原油的不同沸点和相对挥发性的差异。
汽油馏程通过一系列加热和冷凝步骤,将原油中的烃类化合物分离出来,得到适合作为汽油的产品。
汽油馏程的工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进料加热、蒸馏分离、冷凝收集和处理。
首先,原油进入到汽油馏程装置中,经过加热定点,升温至恰当温度。
加热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烃类化合物的沸点差异,将其分离出来。
原油中的各种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开始汽化。
较轻的化合物,如烷烃和烯烃,具有较低的沸点,会率先从原油中汽化。
然后,在加热的过程中,汽化的化合物进入到蒸馏塔中。
蒸馏塔是汽油馏程装置的核心部件,它的作用是利用塔内的不同温度和压力情况,将不同化合物分离出来。
蒸馏塔通常是一个垂直的圆柱形容器,内部由多个水平板和反应填料组成。
原油从塔底进入,经过塔板和填料层的阻挡,使得不同分子量的化合物在塔内的位置有所不同。
在蒸馏塔内,由于温度逐渐升高,较轻的化合物会在较低的位置上汽化,而较重的化合物则会在较高位置上汽化。
通过从不同塔板上抽取液体和气体样品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原油中各种化合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此外,蒸馏塔内还鼓励蒸汽和液体的接触,以增强分离效率。
蒸馏完成后,汽化的化合物进入到冷凝器中。
冷凝器是一个用于冷却和凝结汽化物的装置。
在冷凝器中,汽化的化合物暴露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会迅速冷却和凝结成液体。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化合物的凝结点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冷凝器的设计和操作条件来控制不同烃类化合物的产出。
最后,冷凝后的液体产品通过收集和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这些装置通常包括分离器和处理装置。
分离器的作用是进一步分离和收集汽油产品,以确保其纯度和质量。
处理装置则用于处理废料和副产品,以达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要求。
总的来说,汽油馏程的原理是基于原油中各种烃类化合物的不同沸点和挥发性。
通过加热原油,使其中的化合物汽化,然后利用蒸馏塔和冷凝器将其分离和凝结,最终得到适合作为汽油的产品。
汽油馏程范围标准汽油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燃料,用于驱动内燃机和汽车。
在汽油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馏程Process,即通过不同的温度区间将原油分解成不同的组分。
汽油馏程是指汽油在燃料馏油装置中进行馏程Process的温度范围。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油馏程的标准以及其范围。
汽油馏程标准主要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美国石油学会(API)确定并推广。
根据这些标准,汽油馏程通常被划分为多个温度区间,每个区间代表一种不同的组分。
以下是普遍接受的汽油馏程标准及其范围:1. 轻汽油组分(Light Naphtha):这是汽油的轻质组分,通常在较低的温度下分离。
其馏程范围为25°C(77°F)至90°C(194°F)。
2. 芳馏分(Aromatic distillate):这是汽油的中等组分,也是一种关键的原料。
其馏程范围为90°C(194°F)至140°C(284°F)。
3. 稳定汽油(Stabilized gasoline):这是汽油的主要组分,也是最常用的汽油类型。
其馏程范围为140°C(284°F)至200°C(392°F)。
4. 重汽油组分(Heavy gasoline fraction):这是汽油的较重组分,通常用于生产具有特定性能要求的高级汽油。
其馏程范围为200°C(392°F)至300°C(572°F)。
在实际操作中,汽油馏程也可能因地域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例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汽油馏程可能包括更多的组分,以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
此外,不同的炼油厂和生产工艺也可能对汽油馏程进行微调。
汽油馏程的标准和范围的确定是基于几个因素的考虑。
首先,汽油馏程需要确保汽油中的各种组分符合应用的要求。
例如,稳定汽油需要具有适当的蒸汽压力范围和挥发特性,以保证内燃机的正常运行。
2.1 馏程在常压下测得的馏出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数据称为馏程。
馏程可以用指定馏出量时的馏出温度表示,也可以用指定温度下的馏出量表示。
馏程是航空汽油蒸发性的主要指标,它既可以知道油品的沸点范围,也可以判断油品组成中轻组分和重组分的大体含量,同时从馏程中各馏出温度点可以判断出发动机在各种状态下工作的好坏,并能够衡量航空燃料蒸发性的好坏。
在ASTM D910《航空汽油标准》及GB 1787,均以指定馏出量时的馏出温度来表示。
2.1.1 航空汽油馏程的测定航空汽油馏程的测定方法是将100 mL 试样在其相应组别规定的条件下,在环境大气压和设计约为一个理论分馏塔板的情况下,用蒸馏仪器按规定速度加热,使之沸腾,蒸汽经冷凝后收集于量筒中,根据试验结果的要求,系统地观测并记录温度读数和冷凝物体积、蒸馏残留物和损失体积,观测的温度读数需进行大气压修正,试验结果以蒸发百分数对应的蒸发温度表示。
2.1.2 航空汽油馏出温度对飞机发动机的影响初馏点是航空汽油从冷凝管滴入量筒的第一滴流出液,是航空汽油的最低馏出温度,它表示燃料中含有的最轻馏分的沸点,也表示是否含有飞机发动机起动时所需要的轻质馏分,航空汽油的初馏点大约在30~45 ℃之间。
10%馏出温度表示航空汽油轻质馏分的多少,它对发动机在低温下冷起动的难易程度和夏季是否发生气阻有直接影响。
10%馏出温度越低,航空汽油中所含的轻质馏分越多,蒸发性越好,发动机的起动性能越好,起动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起动0 引言航空汽油的蒸发性对其安全和使用性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决定其形成潜在爆炸性趋势的主要因素。
1 航空汽油的蒸发性蒸发性是指液态燃料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性能,它与沸点的区别在于它是在低于沸点的条件下,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气化,包括三个过程:(1)气化过程—液体分子从液面溢出成为蒸汽分子;(2)扩散过程—溢出的蒸汽分子在气相介质中分散开来;(3)凝结过程—部分溢出的蒸汽分子经碰撞后重新杯液面吸收。
汽油馏程1、什么就是油品得馏程?有何意义?对于一种纯得化合物,在一定得外压条件下,都有它自己得沸点,例如纯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力,它得沸点就是100℃。
油品与纯化合物不同,它就是复杂得混合物,因而其沸点表现为一段连续得沸点范围,简称沸程。
在规定得条件下蒸馏切割出来得油品,就是以初馏点到终馏点(或干点)得温度范围,称为馏程(即“沸程”)来表示其规格得。
我们可以从馏程数据来判断油品轻重馏分所占得比例及蒸发性能得好坏。
初馏点与10%点馏出温度得高低将影响发动机得起动性能,过高冷车不易起动,过低易形成“气阻”中断油路(特别就是夏季)。
50%点馏出温度得高低将影响发动机得加速性能。
90%点与干点馏出温度表示油品不易蒸发与不完全燃烧得重质馏分含量多少。
2、什么就是初馏点?当油品在恩氏蒸馏设备进行加热蒸馏时,馏出第一滴液时得汽相温度(HK)。
3、什么就是干点?当蒸馏到(恩氏蒸馏中进行)油品剩最后一滴液体时得最高温度(KK)4、什么就是蒸馏?蒸馏就是将一种混合物反复地使用加热汽化与去热冷凝相结合得手段使其部分或完全分离得过程。
它就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与蒸汽压(即相对挥发度)得不同,在精馏塔内,轻组分不断汽化上升得提浓,重组发不断冷凝下降提浓,相互间不断地进行传热传质,在塔顶得到纯度较高得轻组分产物,在塔底得到纯度较高得重组分产物。
它就是实现分离目得得一种最基本也就是最重要手段。
5、汽油得初馏点与10%馏出温度说明了什么?汽油得初馏点与10%馏出温度,说明了汽油在发动机中得启动性能。
如10%馏出温度过高,在冬季严寒地区使用这种汽油时,汽车启动就有困难。
6、汽油得50%馏出温度说明了什么?汽油得50%馏出温度说明了汽油在发动机中得加速性能。
若这一馏出温度过高,当发动机由低速骤然变为高速而需要加大油门增加进油量时,燃料就会来不及完全气化,使燃烧不完全,甚至燃烧不起来,发动机就不能发出需要得功率。
50%点温度对发动机得启动,预热也有较大得影响。
汽油质量的辨别方法汽油质量的辨别方法之一:汽油的蒸发性能汽油的蒸发性能直接影响汽油的燃烧速度和燃烧*程度,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功率和经济性。
汽油的蒸发性要适合,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差。
在汽油规格中评定汽油蒸发性的指标有两个,这就是“馏程和“饱和蒸发压。
汽油在平常呈液体状态,在燃烧时则呈气体状态,汽油由液体状态转化为气体状态的性能.叫汽油的蒸发性。
汽油必需在化油器或进气道中汽化,与空气按肯定比例形成混合气体才能在汽缸中燃烧。
汽油在汽化器中蒸发的*程度、与空气混合的均匀程度,都与汽油的蒸发性能有关,所以汽油的蒸发性能直接影响汽油的燃烧速度和燃烧*程度,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功率和经济性。
近代汽油机燃料蒸发形成混合气的时间极短,约为0.005一0.05s,因此,要求汽油具有良好的蒸发性,以保证在各种条件下发动机简单启动、加速和运转正常。
汽油的蒸发性越好,就越易汽化,在冷车和低温情况下也能使发动机顺当启动和正常工作。
反之,若汽油的蒸发性不好,汽油汽化不*,难以形成充足浓度的混合气,不但发动机不易启动,而且在混合气中有一些悬浮的油滴进人燃烧室,使发动机工作不稳定,燃烧不*,增大燃油消耗。
此外,这些没有被燃烧的油滴形成液膜流入汽缸后,会沿活塞与缸壁间的间隙进人曲轴箱,使汽缸和缸壁间的润滑油被冲洗掉.从而使得汽缸的密封性下降,汽缸的压力下降,发动机的愉出功率减小;活塞和缸壁间的润滑油被冲洗掉后,活塞和缸壁间的磨损相应增大。
液膜进人曲轴箱,对润滑油产生稀释作用,使润滑油粘度下降。
活塞和缸壁间的密封作用是靠润滑油实现的,润滑油粘度下降,势必造成润滑油从摩擦部位的流失加添,润滑油的密封性随之下降;此外.润滑油粘度下降,还会使润滑油的润滑性下降,发动机运动部件的磨损增大。
总之,液膜的产生会使发动机的燃料消耗量加添,输出功率下降,运动部件的磨损增大。
因此,蒸发性不好的汽油,不宜使用,特别是在冬季不宜使用。
但汽油的蒸发性也不宜过好,否则使汽油在保管时由于蒸发太快而损耗增大,而且在夏季使用时,汽油进人化油器以前就蒸发为气体,在汽油泵、输油管等曲折处或油管较热的部位形成气泡。
1汽油的质量指标1.1汽油的蒸发性汽油的蒸发性太差,不能在在气缸中完全气化,使汽油机功率下降,还会造成启动和加速(尤其是冬季)困难;蒸发性太强,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会造成较大损失。
反映汽油蒸发性能的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气压。
1.1.1馏程汽油国标中用恩氏蒸馏的馏程数据描述其蒸发性能,对初馏点、10%、50%、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做出了具体要求。
1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低沸点馏分的多少,其值越低,说明蒸发性越强,汽油机能在低温下易于启动。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10%馏出温度不高于70℃。
5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与汽油机启动后升温时间的长短与加速是否与时均有关系。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50%馏出温度不高于120℃。
90%馏出温度和终馏点表示汽油中重馏分含量的多少,如果过高,难以保证汽油完全蒸发和完全燃烧,导致气缸积碳增多,耗油率上升。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90%馏出温度不高于190℃,终馏点不高于205℃。
1.1.2饱和蒸气压蒸气压大小表示汽油汽化的程度,是控制汽油在夏季不发生气阻,保证有适当的蒸发性能,以利于加速性和冬天冷启动的指标。
饱和蒸气压是用规定的仪器,在燃料蒸汽与液体的体积比为4:1,以与37.8℃条件下测定的,国外将此指标称为雷德蒸气压(RVP)。
我国车用汽油(Ⅴ)中要求蒸气压:冬季(11月1日-4月30日)45-85kpa,夏季(5月1日-10月31日)40-65kpa。
1.2汽油的抗爆性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与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条件有关,二是取决于所用燃料的质量。
衡量燃料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称为抗爆性。
1.2.1汽油抗爆性的表示方法—辛烷值辛烷值指和汽油的抗爆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百分数。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研究法(RON)和马达法(MON),一般可用经验公式MON=RON×0.8+10推算二者的关系。
抗爆指数(AKI)=(MON+RON)/2。
车用油品蒸发性能--馏程
调和汽油馏程
(一) 馏程的定义
油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蒸馏,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这一温度范围,叫做馏程。
而在某一温度范围馏出的馏出物,称为馏分;温度范围窄的,称为窄馏分;温度范围宽的,称为宽馏分。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中馏出温度与馏出体积分数相对应的一组数据,称为馏分组成。
馏分组成是石油产品蒸发性大小的主要指标,如初馏点、10%点、50%点、90%点和终馏点等,统称为馏程。
(二) 测定馏程的意义
馏程可以判断油品馏分组成,是装置生产操作控制的依据和评定发动机燃料的蒸发性,判断其使用性能:
A. 车用汽油的馏程
a) 10%馏出温度,可以判断汽油中轻组分的含量,它反映汽油发动机燃料的低温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
发动机启动时,转速较低,吸入汽油量少,且发动机处于冷缸状态,进入气缸中的汽油气化率低,如果缺乏足够的轻组分,汽油发动机的启动就会有困难,因此,车用汽油标准中规定10%馏出温度不能高于70℃;车用汽油10%馏出温度越低,越能保证发动机的低温启动性;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汽油10%馏出温度越低,所需启动的时间越短,油耗越少。
然而,10%馏出温度过低,汽油中的轻组分过多,易在输油管内产生气阻,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启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或低压下工作时更是如此。
目前,车用汽油标准中只规定了10%馏出温度的上限,其下限实际上由另一个蒸发性指标:蒸气压来控制。
b) 车用汽油的50%馏出温度表示其平均蒸发性能,它影响发动机的启动后的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
冷发动机从启动到车辆起步,一般需要经过一个暖车阶段,温度上升到50℃左右,才能带负荷运转。
50%馏出温度越低,其平均蒸发性能越好,启动时参加燃烧的汽油量就越多,则发热量也越多,因而能缩短发动机启动后的升温时间并减少耗油量。
50%馏出温度直接影响汽油发动机的加速性能和工作的稳定性。
50%馏出温度低,发动机加速灵敏,运转平稳;若过高,当发动机加大油门提速时,部分燃料来不及气化,燃烧不完全,使发动机功率降低,甚至燃烧不起来,致使发动机熄火而无法工作。
为此,车用汽油标准中规定了50%馏出温度不能高于120℃。
QQ:756251527 邮编:322203
c) 车用汽油的90%馏出温度表示其重质组分的含量,它关系到燃烧的燃烧完整性。
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气化状态越差,燃料燃烧越不完全,不仅会降低发动机功率,增大耗油量,而且还易在气缸内形成积炭,使磨损加重。
一般来说,油品的90%馏出温度越低越好,我国车用汽油标准中规定90%馏出温度不高于190℃。
d) 终馏点表示燃料中最重馏分的沸点。
此点温度高,则易稀释润滑油,降低其黏度,影响润滑,增大机械磨损同时燃烧不完全,还会在汽缸上形成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
试验表明使用终馏点在225℃的汽油,发动机磨损比使用终馏点为200℃的汽油增大1倍,耗油量增加7%。
因此车用汽油标准中规定了终馏点温度不能高于205℃。
B. 评定车用柴油的蒸发性能,判断是使用性能。
车用柴油的馏程是保证其在发动机燃烧室内迅速蒸发和燃烧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良好的低温启动性能,需要有一定的轻质馏分,保证蒸发快,油气混和均匀,燃烧状态好,油耗少;但馏分组成过轻也不利,由于柴油是压燃式发动机,馏分组成越轻,自然点越高,则着火滞后期越长,致使所有喷入的燃料几乎同时燃烧,造成汽缸内压力猛烈上升而发生工作粗暴现象。
此外,过轻的馏分组成,还会降低柴油的黏度,使润滑性能变差,油豇磨损加重。
重馏分特别是碳链较长的烷烃自然点低,容易燃烧,但馏分组成过重,气化困难,燃烧不完全,不仅油耗增大,还易形成积碳,磨损发动机,缩短使用寿命。
因此车用柴油标准中规定了50%馏出温度不得高于300℃;90%馏出温度不得高于355℃;95%馏出温度不得高于365℃。
QQ:756251527 邮编:322203。